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無處不在就是無處可去


到處旅行,在環遊世界的過程中通過遠程工作保持生計,可能是很多人的夢想,或者是很多人想象中的最瀟灑的遠程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相信我,事實並非如此。在23歲的時候,因為一次失戀,我拋開熟悉的一切,從丹麥遠赴臺灣,在那裡生活了一年,此處省略2萬字,不,也許是5萬字。因為幾乎從大學時代起,我就是一個遠程工作者了,所以,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旅行,不斷轉換新的環境,並不一定能使你快樂,即便你沒有為此失去生計。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孤獨不是旅行中的遠程工作者會公開表達的東西,你不會在他們的朋友圈裡看到任何有關孤獨的內容。但我保證,當你長時間旅行時,失去社交圈、歸屬感……會影響你的心理狀態和日常活動。


你很快發現結識新朋友很容易,但是結交真正朋友很難,尤其是當你從零開始的時候。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優先考慮友誼、社區和心理健康,而不是旅行。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確實有些人喜歡邊旅行邊工作的生活方式,但那並一定不適合所有人。作為人類,我們需要真正的朋友、親人和一個讓你有歸屬感的生活場所。廣泛的研究表明,具有牢固社會關係的人更長壽,更健康,更幸福。無論Airbnb的廣告語怎麼寫,你都無法立即“屬於任何地方”。建立情感連接和歸屬感需要時間,沒有捷徑。


Doist是一家遠程優先的公司。這意味著人們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工作,只要他們有互聯網連接。然而95%以上的Doister並不是遊牧民族,大多數人選擇在朋友和家人環繞的小城市紮根。遠程工作的美妙之處在於,你可以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優化你的工作地點。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遠程辦公的員工不應該覺得他們必須旅行才能過上有趣、充實的生活。應該優先考慮友誼、社區和心理健康,而不是旅行。也許這在朋友圈上看起來可能沒那麼迷人,但你可能會因此而更加快樂。


在家工作的陷阱


我從來沒有在真正的辦公室裡工作過,甚至連一份“真正的”工作都沒有。我遠程參與創辦了我的第一家公司,我一直很難把生活和工作分開。剛上大學時,我在宿舍裡工作,和其他15名學生住在一起意味著社交活動只需敲開一扇門——聊天、打球、喝酒、玩遊戲,無論你想做什麼,幾乎隨時能找到同伴。


作為一個重視沉默和專注的內向的程序員,最初我認為獨自生活對我來說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所以,當賺了足夠的錢買了自己的公寓,我就離開了宿舍,然而獨自生活的困難讓我猝不及防,尤其是在年輕的時候。沒過多久我就發現我錯了。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那時我大部分時間都只是在工作。儘管我知道我應該為我的工作設定界限,但我似乎就是做不到——總是有更多的事情要做。結果,我開始養成一個可怕的習慣,不出門去見朋友。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當你在家工作的時候,很容易不自覺地養成壞習慣並陷入惡性循環。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持續的工作和社交“隔離”慢慢地影響了我。我開始有壞的日子——情緒低落、焦慮——越來越嚴重,直到壞的日子比好的日子多。有些時候我會在凌晨3點上床睡覺,有些時候我會睡到下午2點。我的工作效率受到了影響,而這會讓我更加焦慮和沮喪。我的情緒完全不穩定。我試圖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之間建立慣例和界限——在同一時間起床,在特定的時間停止工作,在一天中休息更多——但我的解決方案沒有一個能持續很長時間。


我意識到,為了我的心理健康,我必須做出巨大的改變,所以我在大學附近租了一間辦公室。是的,我仍然在一個不同的地方獨自工作。是的,這比在家工作花費更多,還增加了我每天的通勤時間。但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值得的。我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的其餘部分之間進行艱難的物理分離。工作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時間。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走出我的公寓讓我更加社會化,我重新開始和朋友一起吃午餐、晚餐或運動。慢慢地,好日子又回來了。我又開始精力充沛地工作了,壓力也變得更容易處理。


知道哪些事讓你快樂、健康和富有成效與實際去做是非常不同的。當你在家工作的時候,很容易養成壞習慣並陷入惡性循環:沒有具體的開始和結束時間來安排你的一天;沒有同事能讓你忘記自己鑽牛角尖的想法;很難自我衡量什麼時候你已經取得了足夠的成就,感到滿足;也許今天通宵工作很痛快,明天你就得為加班付出代價。


遠程工作不能忽視的心理健康挑戰


“儘管過著我一直想要的周遊世界的生活,我還是與抑鬱抗爭了十年。直到我回到丹麥定居下來,我才意識到,手工製作東西是我業餘生活幸福的關鍵。” ——Zjellstrom,Doist的COO發表於其朋友圈2018年5月2日


我的故事在遠程工作者中並不獨特。在你想要的時間,想要的地方工作——這種靈活性應該支持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它在現實中有時卻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與傳統的辦公室相比,遠程辦公更注重輸出——你完成了什麼——而不是投入——你花了多少時間來做這件事。由此,人們有一種完成“足夠”工作的個人責任感,這種責任感會導致人們工作時間過長,超過最佳生產率。再加上缺乏實際工作的界限,遠程辦公的員工很快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並難以自拔。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Doist的大多數員工都在家工作,並找到了工作和生活健康的平衡。兩者兼顧是可能的。我並不是說每個遠程辦公的人都要停止旅行,出去租一個共享辦公空間。遠程工作的靈活性需要很強的自我意識來覺察到一個不健康的循環,並採取措施在它繼續惡化之前阻止它。你需要有意識地詢問什麼情況最適合你的需要和個性,並積極嘗試,直到你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方式。


它可能是一個家庭辦公室,一個咖啡店,一個共享工作的空間,以上都不是,或是以上的一些組合都無所謂。危險在於只埋頭做事——忽視自己的心理和精神健康,默認陷入一個沒有工作界限或社交互動的不健康狀態是正常的。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2016年,我在《Reboot》的播客節目中談到要包容自己的兩面性——有野心的那一面永遠不會滿足於現狀,而人性的那一面想要滿足和快樂。面談結束後,我決定參加他們的CEO訓練營。


這次經歷讓我看到了即使是非常成功的人也會面臨的內心掙扎。我發現我有自己的問題需要解決,以便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者、丈夫、父親、朋友,做更好的自己。你不需要臨床表現出抑鬱或焦慮時才與抑鬱和焦慮作鬥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程度不同,面向不同的心理問題。但我們能公開談論它們嗎?我們能得到解決這些問題所需的幫助和支持嗎?在很多情況下,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當你不能每天見到你的同事時,你很容易認為一切都很好,但事實並非如此。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在Doist,我們在積極思考遠程工作如何影響我們團隊的精神健康,以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創造一個環境,讓人們可以帶著他們的困難來獲得他們需要的支持。


我們將遠程工作稱為解決世界面臨的許多問題的解決方案,但是研究表明,人類不應該在完全孤立的環境下工作。一項研究發現,在工作中有“最好的朋友”的人投入工作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七倍。此外,那些說自己在工作中有朋友的人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時間更長,工作滿意度更高。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在另一項專門針對遠程工作的為期兩年的研究結束時,超過一半的實驗性遠程小組決定不100%的時間繼續在家工作。儘管他們每週工作一整天,工作效率更高,請病假的時間更少,而且辭職的可能性比留在辦公室的同事低50%。他們為什麼回到辦公室?他們感到太孤立了。


遠程工作對心理健康構成了獨特的挑戰。當你不是每天見到你的同事時,你很容易認為一切都很好,但事實並非如此。作為一家遠程公司,我們需要誠實地認識到遠程工作的弊端,並且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幫助我們的員工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健康發展。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從策略層面,以下是我們團隊正在積極做的一些事情:


  • 公開承認遠程工作可能會導致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問題。在這些鬥爭中,人們並不孤單,感到焦慮或沮喪並沒有什麼“錯”。
  • 創造一個環境,鼓勵公開討論這些棘手的話題,而不是把它們當作禁忌。我們在一對一和公共線程中鼓勵這樣做。在上次務虛會上,我們甚至舉辦了一個研討會,專門討論焦慮和遠程工作。
  • 如果一個人有抑鬱,焦慮或壓力問題,那麼我們應該為他們提供100%的幫助(作為同事,領導者和公司)。


在更具體的層面上,以下是我們為促進員工生活幸福所做的一些事情:


  • 每年40天的帶薪假期:真正的“斷網”是幫助人們減壓和充電的基礎。
  • 鼓勵人們在需要的時候利用病假來保持心理健康。讓他們明白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
  • 共享工作津貼:這樣,我們的員工便可以走出家門,在他們更喜歡、更適合的地方辦公。
  • 較小的事情,例如 在Twist上某員工發的每日正念的帖子——鼓勵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保持更多的覺察和平靜;另外兩名員工最近發起了一項每月心理健康活動,他們每個月都會發佈一個新的心理健康話題。


我認為公司需要快樂的員工,因為幫助人們過上滿意而有意義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而且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表明,快樂的員工也會促成強大的企業。


遠程辦公的心理挑戰


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並不是要以犧牲工作為代價來優先考慮心理健康。可以肯定的是,從長遠來看,當你把心理健康放在首位時,你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更好。在Doist,我們致力於營造一種文化,以幫助人們應對遠程工作的潛在挑戰,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做最好的自己。


Amir Salihefendic,Doist - makers of Todoist and Twist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