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的人是如何利用貨幣貶值使自己更加有錢的?

槓桿遊戲揭幕者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就是,不管有錢人還是窮人,貨幣貶值對他們的影響都是一樣的。但是富人他們會把他們的資產轉換成其他貶值速度比較慢的資產,比如黃金外匯。還有就是把它們轉換成為,能夠產生現金流的資產,比如是房子廠房設備。,還有一些原材料等這些東西。富人之所以富,並不是因為他們比其他人富有,而是因為他們能夠將東西變成能夠產生收益的資產,最終使他們富有,比如窮人他們會花一個大的價錢去買一大房子來給自己住,最終自己去償還貸款,但是富人他們會用很小的一部分錢去買一所小房子給自己用,用另外的一部分錢去買一套房子或者幾套出去出租來獲得租金收入,這就是思維的不同。還有一點,通貨膨脹只有在通脹率很高的時候才會被人們所察覺,但是在通脹率很低的時候,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他們都是不太在意這方面的,而是放在收入方面。所以總的來說,富人應對通脹的思維才是他們成功的關鍵。


我是小白多學習


我覺得有錢人變現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1、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朋友開始的時候手上資金只有60萬,他在城市看好的位置買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這個房子的地理位置還算可以,開始的時候每平米6000元,結果三年過去了房子升值了,到了每平米14000元,他直接以每平米13000元賣了,在城市其他的地方又買了一套房子也是100平米,也是每平米6000元,這相當於在第一套房子上他賺了70萬元。 第二套房子過了兩年,房價就起來了,每平米達到了12000元,他以11000元的價格賣了,在城市偏遠的地方買了個自己能住的房子,也是100平米的面積,每平米5000元,這相當於第二套房子賺了50萬,其實這一前一後差不多也就5年時間這個朋友賺了120萬,我想問下有哪類生意比這個更賺錢呢? 當然,有人會說那是在炒房,可是這個朋友手上始終是隻有一套存量房,並沒有一下子買了很多,我覺得這是在穩健性的投資,我看好的地段如果增值了我就落袋為安,假如沒增值我就自己住,這樣挺好,始終在找到價值窪地後積極投資。

2、專門買股市裡的名牌企業,我知道的有些朋友當中將自己大多數儲蓄全部用於參與A股市場的藍籌股,比如說茅臺啊或者說格力啊,這些年來本金翻了不少,這也是一個穩妥的辦法。


春意萌生


在通貨膨脹的大前提下,平民的錢會貶值,富人的錢也會貶值。

但普通人的做法是把錢放在銀行,用自己的錢做點小生意,這樣養家餬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錢人是怎麼做的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多借錢。

債務是最直接抗貨幣貶值的方法,貨幣在貶值,但借款又不會再漲。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借了1W去持有某件商品,一段時間後,隨著貨幣貶值商品開始漲價,比如漲到了1.1W吧,到時候,你只用還1W就可以了,這是其一。而如果你在這個時候拋售了手中的商品,還能多賺個一千元。


曾經有位老闆跟我講過這樣一個例子,他是種銀杏樹的,給國內房地產龍頭企業提供銀杏樹,但是一年後才能拿到尾款,你辛辛苦苦種樹十年,他還要壓你一年。


對於房地產商來說,對他們有什麼好處?一棵樹今年值5萬,十棵就是50萬,我明年再跟你結,中間因為貨幣貶值帶來的損失,都由這位老闆自己承擔。

不只是銀杏樹,這片開發區的什麼都是借的,建材、人工等等,都是要壓錢的。當然房地產商開發的錢也是借的,這些錢肯定不會馬上還,也不會拿來付錢,直接用做集團的現金流,拿去做投資。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賺“息差”。

在貨幣貶值前,向銀行借錢,然後買入美元存到銀行裡,等貨幣貶值的時候,再換回來,就可以換更多的錢。


還有一種就是“做空”。

我們一般搞投資的操作都是先買進,等升值了再賣出,這叫“做多”。但那些有錢人卻反著來,他們預感到某個股票未來會跌,馬上賣了,等跌到一定程度再買進,還是持股那麼多,但賺了利潤差。

不過這樣也有弊端,98年金融危機,就是利索羅斯用泰國固定匯率變成浮動匯率導致泰銖貶值,大量做空導致的。


這些做法,不是說有錢人通過貨幣貶值直接賺到了多少錢。

而是讓“多出來的錢”都匯聚到自己身邊。

有錢的人從來不考慮貨幣會不會貶值,因為他們會通過更多樣化的投資形式分擔風險,不僅是各種類型的創業項目,還包括不動產,當然,最長遠的肯定還是他們對於人脈和家庭教育的投資。這才是他們財富不斷增值的秘訣。


華埔商學院


蔣老師觀點,貨幣貶值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在這個大趨勢下,要認清貨幣貶值的本質並且抓住歷史趨勢,通過大趨勢來讓自己更有錢,最核心的方法就在於:轉移貨幣貶值風險,安全負債。


轉移貨幣貶值風險

轉移貨幣貶值風險的一個另外含義就在於:拿錢去做投資,而不是把錢去做儲蓄。因為儲蓄的錢每年默默承受著貨幣貶值的幅度,存一年虧一年。


目前國家名義上貨幣貶值幅度在2%~3%,而銀行活期存款利率有多少呢?大多數銀行一年期活期存款利率是1.35%~1.5%之間,定期存款差不多1.5%~2.0%,所以活期存款的錢放到銀行一年,基本上沒有升值,而是在貶值。當你資金體量大的時候,肯定貶值金額也就越大。

那麼為了避免貨幣貶值,就要拿錢去投資,也就是主動進取型,可以選擇投資基金、國債、黃金等,這些都是抗通脹的措施。但是每種投資品的收益率不同,如果想要選擇一個相對穩定的抗通脹產品,也可以考慮銀行理財產品。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在3.0%~4.5%之間,這種理財收益穩定,對於想要省心的投資者來說,是比較好的選擇。

向銀行借錢投資

第二個可以利用貨幣貶值讓自己有錢的方法是:借錢投資。


因為貨幣貶值的過程中,如果能夠跟銀行借到低息的貸款,是最好的抗貶值的方法,通過這些貸款而獲得投資收益。無論是自己做生意,還是通過投資金融產品,或者通過擴大再生產,提高自己的資金週轉效率。

這樣自己賺到了錢,然後再歸還銀行貸款的時候,因為名義利率和貨幣貶值幅度的關係,實際上償還的錢是“縮水”了。你的利息是固定的,但是每年貨幣貶值都在發生,這樣實際的債務就減少了,這也是很多企業家利用貨幣貶值的方法讓自己有錢的最主要原理之一。


所以有錢人,會更願意用別人的錢生錢,用別人的雞生蛋,把貨幣貶值的風險轉移給借錢的人,把賺錢的超額收益收入囊中,這就是在大趨勢下,金融賺錢的套利空間。


投資房產

第三個具體的賺錢的思路是:投資房產。


在投資房產的過程中,通過3成首付、7成貸款,利用公積金貸款的最低利率(3.25%),還有商業貸款的方式,這種加槓桿去購置房產,這麼多年來,貨幣貶值的幅度並沒有影響自己的房產升值,反而房子的價格一直在上漲。


此外,自己實際上欠銀行的錢,也因為貨幣貶值而“縮水”,十多年前最早一批買房的人,貸款30年,現在每個月只需要還300多的“鉅款”,現在看,這點錢就更不算什麼了。

貨幣貶值是歷史的趨勢,任何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有貨幣貶值的現象,那麼就要選對大類資產,雖然有貨幣貶值的情況,但是隻要在自己合理的範圍內加大負債,通過投資和負債來放大槓桿的賺錢效應,就能夠實現財富增值。但是加槓桿的前提是自己能承擔相應的風險。


綜上所述

利用貨幣貶值來實現財富增值,可以通過轉移貨幣貶值風險,在安全的邊際加大負債,這樣自己就可以通過撬動槓桿,長期看可以減少自己的“實際債務”,再加上投資收益,可以實現財富的增值。


蔣昊說經濟


通貨膨脹是有錢人的賺錢工具 ,是窮人的吸血鬼

為什麼這麼通貨膨脹對有錢人有利呢?

這要從有錢人和窮人的資產結構談起,有錢人的資產,大部分是由固定資產,金融資產構成的,在通貨膨脹時,這些資產會隨著貨幣的超發,價格上漲,隨著價格上漲,有錢人的資產也水漲船高了。而窮人為了應付基礎生活所需,資產大部分是貨幣,那麼在通貨膨脹是,其持有的貨幣隨之貶值,窮人也變得更窮。

應對通貨膨脹最好的資產是什麼呢?

房產,毋庸置疑

我找了近20年的房產價格變化數據,從2000年的1948元/平米上漲到了2018年的8544.11元/平米,累計上漲幅度達到了338.61%,平均每年的漲幅為8.74%,這已經遠遠高於名義通貨膨脹率CPI(3%)和實際通貨膨脹率(M2發行增速-GDP增速=大約6%),黃金都做不到。


經濟觀察哨


其實絕大多數的有錢都是通過貨幣貶值、商品通脹來使自己更加有錢的!

這是“窮人”們永遠想不通的秘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這幾年通過房地產發家的各位地產巨頭。

首先,“有錢人”不管是富一代還是富二代,它們有兩個共性:

1、人脈廣泛、經驗豐富、嗅覺敏銳、眼見卓識;

2、有一定的經濟財富,有低成本融資渠道;

兩者是相輔共通的。

“有錢人”平時見到的各種世面,接觸的各種信息,掌握的各種人脈資源,手上的各個行業的生意,都會讓他更加能夠了解當下社會經濟的動態。而窮人的眼中更多的只是衣食住用這些基本生活條件,哪裡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其它的事情。

通常,“有錢人”永遠都會比“窮人”提前獲知貨幣即將貶值這個信息。

這種情況下他們會通過各種渠道將手中的現金轉換成優質的固定資產、社會必要資源等。甚至積極的通過各種融資渠道提前大量融資,來轉換成優質固定資產、必要社會資源等。比如優質房產、黃金等貴金屬、糧食等日用商品。

當貨幣出現貶值的時候,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物價的飛速上漲,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通貨膨脹現象。而隨著貨幣不同程度的貶值情況,物價的上漲程度也不同,熱門行業、資源的漲價幅度可能異乎尋常的高。這種情況下,提前大量儲備了這些優質資產以及資源的“有錢人”們就可以順利的實現財富的保值、避險、甚至增值目的。

比如幾年前大肆舉債開發房地產的那一眾大佬們;

比如去年囤積蘋果的們;

所以,“有錢人”越來越有錢,而窮人,始終是窮人!

有趣的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欺騙、沒有剝削也沒有掠奪,僅僅是通過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就實現了對窮人財富的收割。


期貨匠人李瑞


貨幣貶值,通常引起物價上漲,原來10元可以買到的東西,現在要12元才能買到。

在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有錢人主要利用貸款和投資,使自己更有錢。

一、合理利用貸款

說到貸款,就會想到利息。比如房貸,期限是20年,30年,貸款利息佔了還款的很大比例。

假設貸款利率是4.9%,貸款100萬,採取等額本息的方式20年還清,用房貸計算器算出,還款總額為157萬,其中57萬為利息,相當於本金的一半。

看到這,可能很多人倒吸一口涼氣。所以,很多人更願意全款付房款。卻缺少用發展的眼光去具體分析。

有錢人不一樣,即使可以付全款,即使要支付這麼大比例的利息,他們也還是傾向於貸款。

為什麼?因為隨著通貨膨脹,貨幣貶值,錢越來越不值錢,而已經簽訂的貸款利息是不會變的,變相地減少利息支出。

有錢人喜歡銀行貸款,利用槓桿獲得利益最大化。

第二,合理地投資。

相對於把錢存在銀行,有錢人更願意把錢拿去投資,投資房產、股市等。

10年前的100萬,一個人買一二線城市的房子,一個人存銀行。到如今,買房子的資產翻好幾倍。存銀行的,有那麼一點利息,但是趕不上通貨膨脹。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可以學習有錢人的思維,學習理財投資。將理財投資當作一項工作去認真對待。

同時,在能力範圍內貸款,當然貸款來的錢,要有合理的去處,或者是還房貸,或者是有更好更穩的收益。


懶人基金定投


貨幣貶值是一件薅羊毛的事情,像委內瑞拉、津巴布韋那種國家,紙幣變得還不如紙值錢,國民的財富一夜之間就大幅縮水了。


貨幣貶值就是說錢不值錢了,富人在投資上的洞察力會高於普通人,所以他們會提前做防範。


1、減少持有紙幣的數量,如把現金兌換成投資性金條,黃金才通貨膨脹時是妥妥的硬通貨。


2、貨幣貶值,通貨膨脹意味著商品市場會漲價,可以去做多期貨,期貨是有槓桿的,賺的錢遠遠高於貶值的損失。


3、可以把錢換成資產,如房產等,熱門地段的房產在貨幣貶值時大概率會漲價,保值還是沒問題的。


財經樂逍遙


這個問題很有水平!

因為:

通貨膨脹是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我來簡單解釋一下。

假如沒有通貨膨脹,隨著生產力和科技的發展,你今年花的100元錢過幾年可能會買到更多的商品。那麼消費和科研意義就沒有那麼大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從信用貨幣開始這100年來,人類的社會發展速度這麼快,而原來的金本位制時,發展的就比較慢。



對於個人財富來說,在通脹週期,主要利用兩種手段:

一是:借貸,增加自己的負債

二是:囤積資產

把這兩點運用的淋漓盡致的,是過去十年的炒房客。

他們是離我們生活最近的一波有錢人。

他們利用銀行房貸槓桿買入房產,隨著通脹,他們的負債金額購買力在降低,實際就是貶值,10年前的2000元房貸,可能是很多人的一個月工資,而現在2000元,可能就是一頓飯錢!

另外就是囤積了房產,算是大宗商品,隨著通脹,資產價格上升。


趨勢老迪


有錢人是怎麼利用貨幣貶值之時趁機撈一把錢,讓自己的資產增值,變得更加富有。其實有錢人主要就是通過錢生錢,或者把錢變成資產,等資產升值讓自己更富有,主要通過以下方法。

(1)炒房

國內地產大鱷就是炒房產生的,隨著過去十幾年貨幣貶值加速,但房價就是迎來的十年大牛,一年比一年高。先用一點錢付首付貸款買房,等房價漲了,換更大的房子,之後又把房子賣了,可以買兩套,兩套變四套,這就是有錢人利用貨幣貶值最重要的方式。

(2)屯糧食

貨幣貶值其實就是錢的購買力在下降,而隨著貨幣貶值加速,物價也是會上漲。所以有錢人提前把市場糧食買完,讓市場糧食供不應求,從而趁機漲價,一旦糧食漲價了,有錢人把屯的糧食大量放出來,這些都是白花花的銀子。類似原先炒食鹽,現在豬肉價一樣。




(3)炒外匯

有錢人都是喜歡研究投資的,真正有錢人都是選擇投資,利用錢生錢的方式來為自己增加資產倍增。類似有些人在貨幣貶值之時,國內貨幣貶值,同比國外貨幣在升值,比如美元,人民幣在貶值,相反美元在升值,有錢人會提前買美元,等升值之後在賣掉美元,換回人民幣,這種方式為自己財富增值。

(4)購買黃金

貨幣在貶值期間,很多有錢人會選擇購買黃金進行保值與增值。也就是當貨幣貶值時候,把所有資金購買成黃金,這樣可以避免貨幣貶值帶來的影響,同時還可能出現黃金價格出現上漲,一舉兩得。

綜合以上分析,真正有錢人是利用貨幣貶值之時的特徵,把自己的錢購買房子,購買黃金,屯糧食,炒外匯等方式讓自己更加富有。

有錢人會藉助貨幣貶值採用錢生錢被動收入,或者把錢變成資產,等資產增值等富有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