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銀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銀行卻能達到5.45%?

奇葩財經說


如果你是個保守投資者,那麼並不建議存5.45%利率的銀行。

銀行利率能達到3.75%嗎?

同一條件下,存款期限越長存款利率越高。然而,三年以下期限銀行存款利率不能達到3.75%,只有三年及以上期限存款利率才可高達3.75%。

雖然目前銀行存款利率開始市場化,但是仍然受央行窗口指導和行業規範限制,即仍存在利率管制。而目前的存款利率水平最高可基於基準利率上浮55%左右(普通存款為50%,大額存單可達55%),即三年期存款最高可達2.75%*155%=4.2625%。

如果題文的存款利率3.75%是三年及以上期限,在4.2625%之下,那麼銀行存款利率自然可以達到3.75%。但是,如果是三年以下期限,那麼存款不可能高達3.75%。

銀行利率能達到5.45%嗎?

一般情況下,官網公佈的掛牌利率不可能高達5.45%,因為仍然受利率管制。但是,自2014年11月調整基準利率以後,央行不再提供5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即不存在參照標準,由商業銀行自主定價;或者遵循最後一次調整5年期基準利率4.75%,那麼利率達到5.45%也是在上浮比例之內。

因此,如果是5年期定期存款,那麼商業銀行存款利率是可以高達5.45%的,但那幾乎也是極限了,只有在小型商業銀行中出現,比如民營銀行、小型城商銀行和信用社等。

為什麼不建議存5年期5.45%利率的存款?

首先五年期期限較長,流動性風險較大;其次提供該產品的通常為小型商業銀行,例如民營銀行、小型城商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等,其註冊資本通常只有二三十億,信用風險較大;最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利率是不斷下行的,而利率一旦繼續下行,對提供高利率的商業銀行來說負擔較大(期限較長),存在較大的運營風險,特別是商業銀行需要上交一定比例的存款準備金,上交存款準備金的部分資金本身就為折損資金,增加運營風險,即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

當然,如果資金控制在50萬以內,那麼即使是保守投資者也可適當存入該類銀行,畢竟《存款保險條例》中規定最高可賠付本息50萬。但是,到時賠付可能並不如人意,比如等待時間較長、手續複雜等情況。

最近銀行的風險屢屢暴露,比如日前包商銀行因為信用風險被央行和銀保監會接管,昨日濟南農商行員工舉報銀行資產損失30億等,小型商業銀行存款的安全性不言而喻。

如果你有買股票,類同康美藥業這樣的藍籌股都可瞬時間st,那麼還有什麼不可能的事呢?銀行也可能存在做假賬,特別是民營銀行,資本過度集中,相互牽制性較小。

注意智能存款!

智能存款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存款,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流動風險可能高於貨幣基金,畢竟收益高於貨幣基金。智能存款實際名稱為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存款產品,這一點需要注意,有點類同於結構性存款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存款。

智能存款的運營模式是將用戶的資金存入三年或五年定期存款,而隨時支取的資金來源於該產品設置的資金池。如果發生過度擠兌,那麼用戶可能變現不了或利率跳水(該類產品利率不斷變化),給用戶帶來一定的損失。

本金不受損失並不代表無風險,對於智能存款很多人拿《存款保險條例》說事兒,其實這不關乎《存款保險條例》事兒。這就好如貨幣基金它的主要投資對象也為存款,人家拿《存款保險條例》說事兒了嗎?何況人家還主要持有信用風險更小的國債和央行票據等貨幣工具。

貨幣基金和智能存款的較大區別在於流動性的大小,畢竟貨幣基金投資標的平均期限在120天以內,而智能存款投資標的期限長達三年或五年,收益較高並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