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房價能降多少?

哪吒問世


這個問題也許沒有誰能百分百的回答你.過去五年房價爆發式增長有目共睹.盼著房價下跌可能是大部分人的心聲。但房子是否會下跌?會下跌多少?這不是一件可以板上釘釘的事情.在市場價格機制和國家宏觀調控的雙重影響下,房價在近期來看是不可能出現很大幅的跌漲的。但我們都知道市場機制是一隻看不見的手,會在潛移默化又不可阻擋的影響房價,所以搞清楚供求關係才能真正的看清楚房價的走向。就目前來看是供大於求的,所以才能打破房價只漲不跌的定律,至於以後的走向就要從供求關係出發考慮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時說房產


一場疫情,讓我們明白,有一輛車和一個房子是多麼重要。

我去年11月剛置換房子,疫情期間住自己房子,不用看房東臉色。辦出入證,也是非常方便。心裡其實很高興,幸好沒拖到年底再辦新房。

但是我也想房價降一些。畢竟,還要買學區房。現在自住的這個,漲還是降都沒關係,反正不賣。

但是,以目前形式看,還真不好降。國家出手,穩定大局。

房價一直有個規律,小降大漲。還是別降那千八百的了,怕反彈的更高。


勇戰王聊歷史


房價為什麼能不斷上漲?有2個有利因素,一方面是由於我們投資渠道的稀缺,給大家選擇投資的項目少;另一方面就是城市化人口不斷增多,導致老百姓對住房需求量加大,加上炒房者推波助瀾才導致今天高房價局勢。只有當國內城市化率達到70%以上時,人口增長開始才能穩定,城市、農村居民對住房渴望減少才能讓房地產動力減弱。

眾所周知,高地價催生出高房價,由於前幾年“炒房熱”的盛行也讓房地產行業發展如日中天,全國各城市“地王”頻現,周邊樓盤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房說君認為從側面來說,建造成本在房價裡比重大概也就佔了30%左右,地價成本才是佔據70%的重頭,因此拍地樓面成本越高影響越大就讓房價越高。過去10年裡,各地方財政主要來源就是土地出讓,這裡就造成一個解不開的惡性循環:推高城市GDP發展不斷拆遷,將舊城區土地拍賣獲取出讓費,開發商用銀行高槓杆高週轉獲利間接託高價格,老百姓無力負擔高房價。試問房價怎能不水漲船高?老百姓居住問題又怎麼解決?

2018年中央重點提出“穩預期、穩房價、穩地價”政策,並限制各地方出讓價格,於是“奇蹟”出現了:土地流拍不斷,恆大、萬科紛紛擱置拿地項目。這個現象正是說明國家調控初見成效,房地產正從香餑餑轉變成燙手山芋。

1、業內人士看“穩”,國家兩院做出“預判”:房價還能有6%漲幅。

目前對樓市調控延續了2019年的政策,在“因城施策”定位下各城市仍舊繼續進行著,或收緊調控政策或適當性放開,如江蘇南通再次出現千人搶房景象,最終因為搖號限購僅僅只有寥寥數人獲得購買資格;深圳有開發商聯合炒房者企圖抬高價格,被曝光後有關部門對其進行約談。對於當前房價既有看漲也有看跌,當房說君認為不管大家看法如何,調控都明擺著不可能讓部分人肆意再炒作房地產,對此有不少業內人士看“穩”2020年房價,在國家鐵腕整治下不可能也不可以出現過山車式價格,這點對剛需來說反倒是好事。

2020年還會降多少房價?社科院在前不久的《中方市場閱讀分析報告》中為大眾做出了“預判”,報告中提及隨著調控的深入大部分地方房價會進入平穩期但前期可能會出現“先漲後降”的情況,下跌情況只會出現在少數地方。

社科院的“預判”似乎不符合當下市場情況,房說君則以為社科院這話語是可以解釋通。樓市在調控下一片安穩,對於那些已經買了房的人他們早已習慣房產升值帶來的“虛擬”財富快感,開發商也沉積在房地產帶來的高利潤中,每年3-4月份都是樓市小陽春銷售旺季,開發商以及炒房者都會趁機讓房價大漲一番;另外,隨著國內城市化發展,不少4-5線城市已經今非昔比擺脫以往髒亂差的景象,社科院認為的漲就是指他們回鄉置業的需求讓價格引來短暫上揚。

對於社科院說法,中科院也表示了一致的觀點。中科院以2020年經濟發展作為“預判”基礎,它認為今年我國GDP將還會有6%的增長可能,相對應的經濟增長同樣會影響房價擁有同樣升值空間。

2018年時中科院也做出同樣的判斷,它認為2018年全年會保持4%的房價漲幅,兩院的觀點都趨於一致,均認為2020年房價前期因為穩定的市場釋放部分購房者需求而上漲,但幅度不會很大將與經濟復甦的腳步一致,後期因為上漲乏力逐漸會迴歸“安穩”。

2、16萬億樓市像“擠海綿”,大批專家被狠狠打臉。

樓市大漲或是大跌的現象對於經濟或者是老百姓來說都不是什麼好事,對於一眾房地產專家來說他們都認為房價要下跌。房說君覺得這些專家才是真正的牆頭草,樓市發展如火如荼時專家們就勸大家趁早買,明天房價就會繼續漲;當樓市遭遇打擊一蹶不振時,專家們再次見風使舵跳出宣揚下跌論。人民日報以《“房住不炒”,堅持穩定》的對他們發表評論,認為應該響應中央“房住不炒”的政策保持樓市的穩定,堅決打擊炒房行為絕不容許有人肆意言論破壞和諧。房說君感覺一波牆頭草的專家被黨報狠狠地打了臉。

降房價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房地產成為國內一家獨大的行業推動著經濟10年發展,不是要讓它降就能立馬降下來的。相反,整個樓市像是“擠海綿”一樣,不管調控怎麼用力勒都還有水分出來,據相關機構統計2019年全年的樓市銷售額超過了16萬億,這樣的體量注意左右經濟的發展,專家大喊房價會下跌的底氣何在?



小巖看房產


首先第一個,房價會不會降?受疫情的影響房價又會怎樣變化?

中科院在2020年1月,預測2020年房價將會上漲6.1%。

從2014年到2019年,中科院每年在年初的時候,都會對本年度的房價預測一番,2014年漲7.6%,2015年漲1.2%,2016年漲3.9%,2017年漲3.4%,2018年漲4.2%,2019年漲7.6%。很顯然,最近6年預測均是看漲房價。整體預測基本符合市場的趨勢。

可以看到,專業機構對房地產的趨勢保持上漲比較樂觀(未考慮疫情的影響)

受疫情影響短期內房地產價格將會震動

1-2月的慘淡銷售,完全影響了各大房企在2020年的年度任務,在後面房企為完成2020年的目標,在2-4季度,肯定會有比較明顯的‘以價換量’的手段來完成銷售目標,避免房地產的資金鍊出現問題;

房地產長期看人口紅利,城鎮化利好還未消化完畢

房地產市場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城鎮化,長期看人口。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到目前為止遠遠沒有完成,戶籍城鎮化率剛過50%,還處於農業國家,大量的農民還在農村。這就意味著大量的人口要在城裡住房子,因此城市的規模發展空間還有很大。

長期房地產行業還有增長空間,新一線城市發展潛力更大

北上廣深,房價已經達到一個較高值,未來升值空間有限;二三線城市整體波動較大,沒有較強的人口支撐;新一線城市,是近年來房地產發展的主戰場,且價格還是處於一個相對低窪的狀態,抗風險能力更強。

因此,2020年整體房價預計會有一波以價換量的走勢,整體房價會有小幅度的下降預計會在5%以內,而除去疫情的外部因素,在2021年以後,房地產長期將會保持一個平穩的增長趨勢。


土豆絲丶要紅燒


我在建築行業從事12年,根據目前形式不管大小城市的房地產商都在死撐著。

您要知道 房地產商永遠不會公開說降價,他們只會說搞這個活動那個活動什麼推出10套特價房或者說 送什麼精裝修等等。至於明確說每平方降價多少錢,估計很少。

總體說今年房價肯定支撐不住。有很大幾率崩盤


鶴嘉


房價不漲都算不錯了,還能降嗎?你這簡直開了個世界級的玩笑,如果不是這次疫情我覺得確實會降價。但是老天爺不樂意了啊,給我們製造了個這麼大的麻煩,導致國家開銷增加多少倍,而國家的就靠的是各種稅收在運轉呢,突然間出去這麼多錢,稅肯定會漲,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開發商只能把房子價格往上抬,倒黴的還是我們這些老百姓啊,根據多年的局勢一直都是小降大漲



阿文493


沒有這麼樂觀。目前大多數外貿企業面臨倒閉風險,二手房市場拋售出現庫存上升,新樓盤開發放緩,總體來講今年會稍降。目前很多人看見美國今年疫情導致經濟連續爆冷而覺得幸災樂禍,其實中國也必受牽連,美國金融風暴已經初見端倪,中國很多外貿公司以及上游加工鏈及勞工都會波及,那麼房產怎麼可能會有好景呈現?意大利宣佈7月底才可以對疫情控制,哎……


哲田正潤


16,17年的時候已經漲了一番還多,尤其像青島由於上合峰會的利好刺激,漲幅當年在全國都排前五,所以後期跌幅也是全國前五,2019年開發商很難受,所以價格一直是儘可能的低,儘可能的走量完成全年指標,再降的空間有沒有,自然是有,但是一旦銷售量上來了,價格也就不會再下行了,正常每年10%左右的漲幅,雖說能擠點兒之前的水分,但也回不去2015年的價格了。


樓市鳳姐


看地段,地段好的地方不會降價只會漲價。

看配套,配套成熟的樓盤也不會降價的。

看城市,人口淨流入城市房價也難以下跌。

看小區,質量過硬環境優美的高端小區只會因為稀缺而升值。

看政策,目前政策主要是穩房價,大幅下跌不符合調控政策預期。

看企業,有的企業會因為加速資金回輪,加快銷售,採取一定的降價銷售措施。

看宏觀,疫情影響下經濟疲軟,為擴大內需,不會允許房價下跌太多,甚至會保持房價不跌。

看調控,房子能帶動80多個行業,房價的波動會橫向傳導給其他行業,為了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避免經濟硬著陸,調控房價會繼續以“穩”為主,下跌太多和暴力上漲都不會出現。

總而言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具體分析不會跌太多,甚至很多地方會上漲。


就用陣雨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綜合起來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疫情的衝擊是短期的、總體上是可控的。

中國房價以穩為主,有增量人口的城市長期看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