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湖濱區:高廟人的火車情緣

三門峽市湖濱區:高廟人的火車情緣

【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經濟報記者 丁光展 見習記者 王盾 通訊員 陳書峰 蔡曉琳】連日來,在三門峽市湖濱區沿黃鐵路文化公園項目施工工地上,耳聞目睹,用心感受,高廟鄉人民對小火車的思念之情、期盼之心。無時無刻不感動著建設者,時時刻刻激勵著建設者奮發有為,夜以繼日推進項目,決心決戰決勝,早日恢復軌道,通上小火車,實現夢想。

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人的火车情缘

聽說要建設湖大鐵路,建設沿黃鐵路文化公園,又見到工地上工人揮汗如雨,機械設備來往穿梭,已是耄耋之年的劉老太太如孩童般拍著手激動地叫著“又能見火車了,又能坐小火車了。”

滿頭銀髮的鐵路養護工李建峽一大早拿著工具,加入到修復鐵路的志願活動的人群中。輕輕撫去鐵軌上的塵土,熱淚盈眶,思緒萬千,自己的青春歲月就是陪伴這段鐵路度過,每一寸道軌都曾留過他的腳印,浸潤著他的汗滴。輕敲道軌,一聲清脆悅耳的聲音縈繞耳邊,老張閉上眼睛,曾經在這裡工作的一幕幕浮現在腦海。

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人的火车情缘

“終於又見鐵道了,我咋能不想念”,村民史念霞一邊清理渣土,一邊激動地說,“當年家裡沒有鐘錶,每天以火車蒸汽機轟鳴聲和鳴笛聲來判斷時間早晚,聽火車通過的聲音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大安村婦聯主任張振娥得知要修復鐵路通小火車,趕忙連夜把種在鐵路上的油菜、蒜苗收回家,保證工程正常施工;她還發動村民圍繞小火車旅遊,發展農家賓館產業,組織烹飪培訓,期待在小火車通車之日就能立即投入營業,服務遊客。在村幹部的宣傳發動下,村民積極主動清理道軌上的雜物,史家灘道軌清理的難度是最大的,推進卻是最快的。

施工負責人拽著記者,說一定要見見小安村已經退休的馬老師。他說:“馬老師是我小學老師,因為趕工期,我把她親手栽下正在掛果的核桃樹、花椒樹給清理了。馬老師不僅不生氣,還幫我幹活”。馬老師笑笑說:“幾棵樹算啥,火車來了,遊客多了,高廟鄉人民的好日子不遠了,將來,我們也建個農家賓館。”

鄉里組織大會戰,大安村只要求黨員參加義務勞動,可在活動開始時,附近的男女老少都拿著工具主動加入到清理軌道大軍中,以至於現場指揮的村組幹部顯得有些忙亂,但處於施工現場安全考慮,村幹部們不得不勸走大部分人。這些熱心的村民很是配合村裡的工作,在臨走前還紛紛表示工程上有什麼需要,自己一定會來出一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