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這是個自以為是的父親為孩子創造的“完美”世界

電影《楚門的世界》中的主人公楚門是由號稱“好萊塢周星馳”的加大拿裔美籍喜劇演員金凱瑞扮演,以其無厘頭的表演風格而聞名。

《楚門的世界》:這是個自以為是的父親為孩子創造的“完美”世界

影片講述了楚門是一檔熱門肥皂劇的主人公,他身邊的所有事情都是虛假的,他的親人和朋友全都是演員,但他本人對此一無所知,最終楚門不惜一切代價走出了這個虛擬的世界。

簡言之,一個被“監視”的無知男主角突然之間幡然醒悟,衝破重重障礙追求自由的故事。

所有人看完這部影片第一反應就是恐怖,緊接著第二反應就是痛罵那些無良資本家,第三反應就是為逃出監管的楚門感到高興,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楚門為什麼會成為第一個被官方機構收養的孩子?導演為什麼要創造“桃花島”給這個天選之子?全國甚至全球的人都知道這是一檔綜藝,那為什麼大家不論洗澡、吃飯、甚至聊天的話題都是楚門?在影片最後導演又為什麼想要製造一場風暴結束楚門的生命?

在筆者看來,這些問題的答案完全是因為“愛”!

這種愛,是父親對孩子的愛,有心疼、擔心,也有珍惜,更有一種“生之於我,毀之於我”的偏執。

“桃花島”——“桃花源記”,獨立於世俗、美好安寧的世外桃源是父親對你未來最美好的期望。

《楚門的世界》:這是個自以為是的父親為孩子創造的“完美”世界

影片中第一個令人諷刺的點就是導演把為楚門創造的世界稱為“桃花島”,這個名字不禁讓老古想起了高中時學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記》。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通過手中的筆為大家描繪了一個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的世外桃源,同樣的,一出生就被收養的楚門生活進了這個導演為他創造的“世外桃源”。

有自己的私人房產、一畢業就結婚,妻子的職業還是眾人羨慕的護士、自己雖然只是個保險公司的小職員,但通過不懈努力會慢慢升職加薪、一個從小長大的知心摯友、每天無論何時何地都會有人微笑著對你說早安、會在你還沒說話時拿出你常看的雜誌。。。

家庭幸福美滿、傷心時可以聊天的摯友、資產、存款、工作可能不順心但總在進步、人際關係良好,每一個都是父母希望你成為的樣子。

影片中令筆者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導演硬生生拆散了楚門和喜歡的女生。

這不就是父母們看到子女跟自己認為不正經的異性談戀愛就趕緊把這種感情扼殺在搖籃裡嘛?但導演比父母厲害,直接讓人把女生拖了出去。

我們把你當孩子一樣疼愛不希望錯過每一個重要時刻。

《楚門的世界》:這是個自以為是的父親為孩子創造的“完美”世界

“他以前出過什麼事情?”

“他喜歡誰?他怎麼了?”

影片中導演、工作人員、每一個市民都看著楚門長大,出生、第一次走路、課堂上回答問題、上大學、談戀愛結婚,甚至是每天早上洗臉在鏡子裡問候人們都會看著楚門。

影片中令筆者第二個印象最深刻的畫面就是不論是吃飯、休息還是洗澡,每個人都在盯著電視,每個人每天就像什麼事情都沒有一樣,唯一一件事就是盯著楚門。

這不就是父母的心態嘛?

你出去玩耍了,過兩分鐘就會收到父母確認安全的短信;你吃飯挑食不愛吃菜,父母就各種給你夾菜把你的碗堆成一個小山丘才滿意;你談戀愛了,父母千萬個不願意各種挑刺,等到真的分手了又把錯全部推到對方身上。

從你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自動認為孩子是他們的所有物,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自己必須時時刻刻都要知道孩子在做什麼,要參與到孩子做的每一個決定中,一定要確保孩子的未來是往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

此時親人交往中也需要距離感這個問題就顯露出來了。

父母的咄咄逼人讓關係急劇惡化。

最後一場風浪,是我送給你的成年禮物。

《楚門的世界》:這是個自以為是的父親為孩子創造的“完美”世界

“把風調出來,如果不能讓他生那我就讓他死。”

面對楚門的“出逃”,導演看著楚門駕駛的帆船說出了這樣的話,他當然清楚的知道,楚門駕駛的那輛小船根本經受不住風浪的侵襲哪怕那是人造風浪,但他還是狠心地對著工作人員下了這個命令,哪怕工作人員不可置信地提出質疑,導演仍然沒有一絲心軟。

但當楚門從海里爬上殘破帆船的那一刻,筆者在導演眼中看到了欣慰、輕鬆、釋然、不捨唯獨沒有憎恨。

他不憎恨楚門私自逃離,不憎恨楚門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他為楚門劫後重生而欣慰,為楚門真正長大而輕鬆,也為自己可以功成身退而釋然,但也為看著孩子離開而不捨。

導演清楚地知道楚門從小都在自己的庇護之下長大,從沒和外界接觸過的楚門很有可能會成為這個殘酷世界的炮灰,那不如送他一場風浪,讓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危險,那你還要出去嘛?

少年,請做好準備再闖蕩江湖。

你會長大,離開所有人的庇護去探索這個未知的世界。

《楚門的世界》:這是個自以為是的父親為孩子創造的“完美”世界

“如果這是最後一次見到你,那我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當看到這句話時,和所有的觀影者一樣,筆者知道楚門已經知道這個世界是虛假的了,他正在找通往世界的那條路徑。

假裝睡覺從自己早已挖出的地洞逃出監視、克服對海水的恐懼獨自駕船尋找另一個未知的世界、面對導演上帝般的詢問仍然笑著說再見,站在通往外界世界的門口楚門毫不猶豫邁了進去,這是成長的最後一步。

影片結束,筆者看到很多人都在討論一個問題

“楚門他一直生活在導演為他創造的世界裡,就算出去了也不會好好生活,那還不如就生活在這裡不要出去了。”

“如果我是楚門那我就一輩子生活在這裡。”

筆者想說,這就是成長,我們想要生活進桃花島完全是因為經過生活的暴擊之後我們渴望不努力就可以有已經設定好的生活。

但在影片中,楚門明明是最努力生活的那一個,熬夜學習、認真工作、笑著問候,雖然生活乏味但也努力生活,但生活總要有所突破,這樣才是真正的成長。

我們每個人都是楚門,會想要想要努力掙脫父母的禁錮踏上尋找未知世界的旅程。


我是古一,一個故作老成的小仙女,關注我,關於成長我有很多話想和你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