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淺談修飾名詞的非謂語動詞結構

長難句這個話題,一直貫穿同學考研複習的全過程和各階段。 在基礎階段,可能有一種同學感到很吃力,該記的單詞一個不落,老老實實都記在了小本本上,早年真題上的,無論核心,基礎還是拔高詞,都不厭其煩地背好了,怎麼到頭來還是卡在長難句上?有時候哪怕每個單詞都認識,一個句子還是讀不出感覺,不知道哪裡應該合在一起讀,哪裡應該停頓一下,也不知道哪裡是主要的,哪裡是修飾。那麼這類同學其實是初高中語法沒學好,或者大部分已經遺忘了。

當然,還有的同學也許是第三類情況,就是語法概念比較模糊,但是四六級卻考得挺好。在這裡,還是要勸大家,語法基礎薄弱的,要重新過一遍初高中英語各個重要語法點。我這麼說的原因在於,從考試性質上說,四六級屬於水平性考試,即“過了就行”。而考研英語作為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公共考試課,是選拔類考試,難度當然會大。

考研英語——淺談修飾名詞的非謂語動詞結構


從考查方式上看,四六級偏重考查同學在大量信息中尋找目標信息的能力。這種能力比較基礎,類似於我們小時候玩的拼圖遊戲,不過是給出一部分信息,隱去一部分信息而已。但考研的話,在理解上加深了難度,這個難度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長難句上。

今天我們主要介紹長難句中的一個難點,名詞的修飾問題。因為篇幅限制,我們今天主要關注可以修飾名詞的一個結構,非謂語動詞結構。這個語法點之所以難,是因為它極大影響到了同學們在一個長難句中成功找到它的主幹部分。大家會發現,在句中充當主,賓,表等主要成分的名詞,被各種修飾層層掩埋起來。而就非謂語動詞結構而言,同學們最容易把這其中包含的某個非謂語動詞誤認為主動詞,從而曲解了全句的中心結構。

從最一般的語法層面來講,非謂語,就是不是謂語的動詞結構。它一般有三種形式:動名詞,不定式和分詞,我們今天主要講一講它們作為名詞定語時的情況。提到定語,受中文邏輯的干擾,我們立馬想到了一個典型範式“...的”,因為在漢語中,我們稱之為定語的東西一定會放在名詞前面。而英語則更靈活一點兒,既可前置,又可後置。

我們分別舉幾個例子,讓大家感受一下。修飾語前置,是大家比較常見,也比較好理解的,比如washing machine中,washing 作為一個動名詞,修飾後面的機器,譯為“洗衣機”。而大家不太常見的,是修飾語後置的情況,比如在短語 people to love 中,不定式做了“人”的後置定語,譯為(要)去愛的人。

也許單獨舉例子,大家覺得沒什麼難度。我這裡給大家放一個真題長難句,大家可以自己考慮一下,有沒有出現非謂語動詞結構修飾名詞,這個句子的主幹是什麼。


The changes identified by David Graddol all present clear and major challenges to UK`s providers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to peopl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to broader education business sectors.

這是2013年英語一的49題,大家是不是覺得腦袋立馬嗡地一聲?是不是立馬覺得有難度了?沒關係,我們仔細來看。這個句子裡的非謂語結構出現在 identified by David Graddol這裡。而根據就近原則,這個過去分詞應該就是在修飾前面的名詞 changes。真正的主動詞還得往後找,是present。

那麼這個句子我們就做以上提示。希望大家順著這個思路,繼續找完這句話的主幹,即主謂賓,以及這句話該怎麼樣整合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