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你是如何理解的?

古韻翰墨


很高興與你探討這個問題:

1、語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論書《帝範》卷四: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意思是任何學識、技藝應當從最高層次取法。

2、書法界有一句話:書未宗晉,終為野道。李世民所說的取法乎上就是取晉人之法,他認為王羲之的書法是至法。

3、當然,晉人書高古,毋庸置疑,如今學二王書法者甚多,最後入流的甚少,充分說明取法乎上,僅得其中。不是每個書法人都能啃下這塊骨頭上的大肉的。

4、我們一代學書,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學歷代書法經典之作就是取法乎上,並非一定要學晉人。





有竹居


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他初師周越,晚年卻批評他的草書有市井之氣,對於學過他書法的黃庭堅來後,頗有怨氣和後悔之意。他說:“予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錢穆父、蘇子膽皆病予草書多俗筆。蓋予少時學周膳部書,初不自悟,以故久不作草。數年來猶覺湔祓塵埃氣未盡,故不欲為人書。″

(周越草書賀秘監賦)

在黃庭堅行草書法作品中,用筆有的顫掣抖擻,就是在周越那裡學來的。

(周越草書賀秘監賦)

後來他得筆法奧妙,是跟誰學的?

他說:"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長史、僧懷素、高閒墨跡,乃窺筆法之妙。″

黃庭堅的草書引碑入草也是一特色,北大教授李志敏評:"黃庭堅引鶴銘入草,雄強逸蕩,境界一新。″他從張旭和懷素等書法草書作品中得筆法之妙,又引碑筆法入草,逐漸擺脫了俗氣。

(張旭草書心經)

黃庭堅作草在於心悟,以意使筆。進入自由揮灑境界。

終上所述,學書貴取法高,學書貴轉益多師,學其長處。去粗存精。

雖然黃庭堅在周越那裡學到了一些習氣,但是他門下出了米芾、蔡襄、黃庭堅這三位大家,在他們成名前,在周越老師那裡同時也學到了一些有益的書法理論和技法,對他們的成名也有相當大的影響作用,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要一分為二看待這個問題。

(黃庭堅草書浣花溪圖引卷)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所謂取法乎上,就是我們學就要學最高水平的。比如楷書,我們大多以魏碑、唐楷作為楷模,小楷大多以《聖教序》為摹本,行草書則以王羲之《蘭亭序》、顏真卿《祭侄稿》等為臨習對象。而很少有以今人的書法作品進行臨習的。

僅得其中,指得是學習前人的東西,你是不可能達到跟前人一樣的水準的,能夠達到中等水平就已經很不錯了。

事實上也是這樣,不管我們學誰的,你都不可能膨脹到我已經超越了某某。如果你跟今人學習,猶其那些滿大街辦培訓班的那些人學習,你說你會有多大的成就?

是以完整的說法應該是“取法乎上 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也”。




醉筆山翁


原話為:“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當然這句話有很多的版本,其中最早的出現在《易經》中。易經有云:“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其下,無所得矣。” 這句話可以用在很多的藝術及文化學習範疇,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高的標準去參考,這樣即使結果不是最好的,也能得到滿意的結局。如果把期望值拉的很低,選擇中等及下等標準,那麼,最後的結果只會更低甚至難如人意。凡稱之為‘’上‘’者,皆為精品,神妙之品,既使作書者也是不可複製的。這些書法作品裡面,含有豐富的用筆、結體和章法的秘碼,每一個字都包含豐富的信息量

自古至今,我們的書法先賢們也把這句話用到了書法學習領域中。取法乎上,具體就是要歷代名家經典中去學,我下面大概說說取法取的是什麼法。

一,取法最首要的就是用筆技法,現在我們公認的上乘書法技法為魏晉筆法,那麼我們在接觸學習魏晉時期書法的時候,就要多多接觸魏晉時期的書法作品了,按照其書法筆法源流來進行學習和參考。比如:我們可以從唐代書法風格學起,然後慢慢的向上追溯,深刻理解魏晉筆法的精髓後,再去精讀和體驗魏晉時期的書作,這樣才會更容易理解魏晉時期諸位書法大家的書寫及創作意圖。也就是最精髓部分的自然書寫能力。說簡單點就是理解魏晉書法家們是如何做到高明的控筆能力的。

理解了祖先們們的控筆技巧後,假以時日,必定也是趕超時代的書法大家並不為過。不過很可惜,當代社會幾乎沒有人可以領悟魏晉筆法的自然控筆能力,他們只是把書法當做刻意的作字去理解,導致了大家盲目崇拜臺閣體風格式的書風。這基本背棄了魏晉書風。毫無發展意義。

二,創作心態其實是我們最該學習的取法之一。魏晉書法家的創作心態與當時的社會環境還是有關係的。兩晉時期動亂不斷,即使是在朝官員也深受其害。所以,當時很多文人都選擇了隱居,寄情於浪蕩山水田園,以此為人生最後的歸宿。所以才誕生了一大批文學和書法大家。

只在自然中,無意世外事。這對於人與自然的融合大有裨益。大自然中的花草山水為何如此讓人心曠神怡?還不是因為大自然鬼斧神工,無刻意的造作,任憑風雨和時間的自然雕琢,才會如此讓自然出神,讓人入神嗎?

三,個人修養自古以來一直受到社會的關注,也是文人必備修養之一。個人修養天資第一,學習第二。最後的認知是結果。你如何認知書法,書法就會給你怎樣的結果,這就是個人書風,個人書風也可以引領時代書風,王羲之,王獻之的例子我就不說了。

以上是我個人對原句的理解,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歡迎評論,也可以關注我啊!


蘭亭逐夢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語出唐太宗《帝範》卷四:"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為什麼不取上得上而得其中呢?是因自然因素、自身因素或其他不確定的因素所決定的。這也是為什麼要取乎上的道理。

學習書法,取法乎上,什麼是“上”?年代久是“上”?作者地位高是“上”?還是作品水準高是“上”?一定是作品的水準高才是“上”。

什麼樣的作品才是高水準的作品,才是“上”品?水準高的作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源有本,形神兼備;備盡法則,自成一家……;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依然如金子般閃光的作品才是“上”品,如李斯、蔡邕、張芝、王羲之、王獻之、懷素、歐虞褚薛、蘇黃米蔡………。

學貴創新,學貴有法。有法在取法,取法乎上,是方法是途徑,方法途徑正確,事半功倍;方法途徑錯了,用功愈勤,背道愈遠。


環溪吉峰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意思是說學古人要從源頭學起,別在支流上學。這樣書法才會高古,即便探的源頭遠,不可能全學到,僅僅能學到其中一部分。








知名看淡


書畫界的朋友經常會這樣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這也是在書畫理論文章里耳熟能詳的論句。

書畫界引用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學習上等的書畫水平,只能學成中等的書畫水準;學習中等的書畫技法時,那你只能得到下等的書畫水平。

究其出處和根源,我們會更深領會其中的深意:

1、《論語》:“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

2、《孫子兵法》也雲:“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敗。”

3、唐太宗《帝範》卷四:“取法於上,僅得為中,取法於中,故為其下。”

4、宋末元初時期的詩詞評論家嚴羽在其《滄浪詩話》中曰:“學其上,僅得其中;學其中,斯為下矣。”

因此,“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不僅僅是被我們書畫界常常引用,在其他學科領域也常常被廣泛的引用。人確立了很高的人生目標,在實踐的路上若能實現其中的一部分,已是一種成功,即取法於上,得乎其中;若將目標降低為中等,大多數人也只能實現其中一部分,即取乎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樹立高尚的人生目標,是要讓我們的人生有高度。

但是,我認為,只要是涉及傳承的學科領域,都不宜簡單的去套用這句論述。因為,自然是靠傳承而流傳下來的學科,那就一定有可能“學其上,得其上”。

特別是我們書畫藝術領域,我們都是提倡以傳承傳統為根源,在學習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努力創新的藝術形式。假如我們的大咖名家都用“取法乎上,僅得其中”,顯然就犯了心胸狹窄之嫌。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個人認為引用這句經典名句,才是對“取乎法上,僅得其中”更好的詮釋,才更加勵志,才能鼓勵後輩勇於學習傳統,繼承傳統,並不斷地實踐創新,進而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實現新的高度!


校長紀事


取法乎上是每個練習書法的人都想做的,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卻不多,這是由於各人有不同的條件限制所造成的。拋開各人自身的條件限制,單純從理論或認識的層面去看這個問題,或者有不同的收穫吧。

總的概括起來,取法乎上有下面幾方面的內容。

一、取法名碑名帖

按黑格爾的說法,存在就是合理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哲學問題。一個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名碑名帖能夠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地流傳下來,除了少數特殊情況,大多數是靠人精心保護才能得以存在的。

因此,能流傳下來的碑帖,基本上都是大家認可、有價值的,經過人們不斷檢驗有藝術魅力的。因而,這些碑帖是學習書法的人所取法的對象。在沒有其他特殊條件下,取法名碑名帖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是取法乎上的途徑之一。

不管哪些人說某個名碑名帖哪裡不好,學了會怎麼怎麼樣,例如米芾說顏體俗、叉手叉腳田間漢,對於這些言論我們要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去分析,他們很多是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的,有些是從更高的層次去分析。這些都不足以一棒子打死這些名碑名帖的。我一貫認為,能夠經受起歷史考驗的東西基本上都是好東西。

二、適合才是最好

取法乎上,是老生常談。這個概念之所以能談下去,是因為社會的需要。學習藝術的人,都知道要學好的東西,取法要高,但真正能做到的只是極少數人。為什麼?因為這除了個人的眼界和耐心之外,還有些實實在在的東西需要堅持和注意。眼界當然要高、耐心當然要久,這是必然的。

眼界從哪裡來?

每一個人的眼界都有一個從低到高的過程。它需要大量的訓練。說訓練有點籠統,其實就是看多了,寫多了,加上自己的分析,眼界自然就不斷提高了。書法理論中有一段名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天賦第一,多看次之,多寫再次之。

天賦是與生俱來的,誰都無法改變;接下來的是個人的努力,多看多寫。多看排在多寫前面,說明的正是看的重要性,也就是眼界的問題。學習書法到一定的程度,自己就會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如果沒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斷,那怎麼寫都不行,充其量是書奴而已。

眼界和思想決定了高層次的取法乎上。

當學習書法到一定的層次,就有一個方向選擇的問題,就是自己要學習什麼,做何風格表現,怎樣表現,這些才是決定你以後能否達到藝術高層次的決定性因素。人不是萬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天賦,當然也有自己的缺點和劣勢。

在向藝術高峰,特別是向出風格前進的時期,揚長避短是必需的,否則取得成就的時間將大大延長。本來應該四五十歲就能完成藝術風格,因為取法的問題,等到七八十歲才完成。最終能完成固然不錯,但如果沒能活到那個年齡,本來你應該給這個世界留下有價值東西,卻因為取法的問題,沒能留下,這是一種遺憾。當然也還包括生前能否獲得榮耀,等等。說白了,就是因為自己取法的問題,你丟掉了本來應該得到的東西。

你是適合走雄偉一路的還是秀麗一路,甚至是平淡蕭散一路,自己要對自己的天賦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這是一個問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你的筆性是適合在哪一路筆法或技法上去表現。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的動手能力適合表現哪些東西。

筆性好的人也有不同的區別。

有的人適合長線條,有的人適合點,有的人一上手就方圓筆兼備,有的人適合圓筆。只有找到你適合的筆性表現,稍微練習,馬上就會出現很好的藝術效果。這是你走在一般人前面的憑藉,也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其實這也是天賦的問題。問題在於這種天賦要靠你自己或周圍的人給你提醒。

三、去短和逆向

在一個書法家的藝術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時,至少是出風格後,後面的路該怎麼走?主體當然希望強化這種風格。怎麼強化?這時候更重要的是去短和逆。所謂去短就是改正或改變自己的短處或缺點。就是說任何一種風格都有自己的缺點,缺點的存在自然會影響藝術作品的水平,解決的辦法就是改正和避開。這是向更高層次邁進的必然途徑。

其實本質上,去短就是更進一步強化風格。如何去短?各人有各人的條件,不同人有不同的路子,這就對書法家有更高的要求,例如從其他人或其他藝術門類吸取營養等。所謂的逆向就是學習和自己這種風格相反風格的東西:你的風格是秀麗的,可以嘗試學習雄健一路的東西來豐富你的筆法和線條表現。

這樣以來,你作品內涵的豐富性會大大提高,藝術水平當然會更高了,前面的路子也會更寬了。

有的人可能擔心學習相反風格的字會泯滅自己的風格,我認為,既然風格是自己形成的,其本質是與生俱來的,那麼你怎麼弄它都不會消失,如果你學了相反方向的東西而使自己的風格消失了,說明你前段時間所謂的風格不是你自己的,而是別人的。

那屬於你的風格,只不過在於你如何去發掘和表現而已。這就是我對取法乎上僅得其中的理解。







墨騰四海


取法乎上“出自《易經》,原文為:“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引用到書法上,意思是說學習書法要向高水平的經典學習,取法高,最低學到中間的水平,取法低,則學到的水平則更低也。比如行草學習取法魏晉,則作品創作出來可能達到文和雅、晉韻高境界風格;如果取法唐一下,則不能表現晉韻的文和雅,可能會表現意和趣;取法現代人,只能學習一形而已,不得經典之法!好比吃食物,要吃最原始的,不可吃別人嚼過的!取法古人先賢的經典作品,向源頭出發......,這是學習書法最重要的一點,以古為徒!

拙作兩件取法魏晉,請諸君指教!




延志超藝術


1.靜心 下筆 思緒萬千 那筆尖的字也是萬花各態

2.態度 很多時候到了瓶頸 就浮躁 越寫越亂 卻忘了 才開始的心態 學會給自己設置障礙 把心態重拾 (右手寫的不順 那就從左手重新寫 重新觀察 這個字的結構 )

3.不以寫好為目的 臨摹 在模仿 去了模板 還能寫出幾分 心的字才是自己的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