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多少父母。會主動學習系統的育兒知識?

冬眠的豆土


根據我的經驗來看,一部分媽媽是主動有意識去學習,主要體現在孩子出生後,媽媽就非常上心的操辦孩子的一切情況,甚至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陪伴而辭職。還有一部分是由被動轉為主動學習,多半發生孩子進入小學,或者到幼升小的階段,恍然發現孩子跟同齡相比差距很大,遂下定決心進入育兒圈,研究各種育兒知識。還有一部分父母,確實由於各種原因依然主要精力放在工作,孩子可能是託付給他人來照顧。但總體來說,最後這一部分父母所佔的比例最小。牛娃的背後,無一例外都是牛父母,終身學習的概念可以放在任何領域。所以育兒也是育己,也是自己一次再學習和再提升的經歷。



安心前行的carina


我肯定的回答題主,現在好多父母都會主動的學習育兒知識。

我在19年6月份的時候參加了一個育嬰師的培訓,一次開課有2個班,每個班有50人左右。這樣的班大概兩個月就招一次學員。


在我參加的培訓班裡,有已經懷孕的,還沒有懷孕的,還有準備幫女兒/媳婦帶孩子的老人。最讓我感動的是有兩個男士。兩男士都表示媳婦上班忙,自己過來學習,不至於以後帶孩子的時候手忙腳亂。


且這些學員不止學習育嬰師,還學習母嬰護理師,會做輔食,照顧寶寶;還學習小兒推拿等。


我的一個朋友,沒有時間去上培訓班,就在懷孕初期,就買了好多育嬰書,包括疾病的處理,簡單的小兒推拿,兒童心理學等。


現在養育孩子,跟原來的放養不一樣了,每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聰明的成長,而這些都建立在有一個專業、科學的養育觀。

所以準父母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已經不是稀罕事了,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科學育兒會成為普遍現象。很少出現現在的婆媳育兒理念不合,大家都學習了,遵從的都是科學的了。


這也是社會進步,人們意識的覺醒的好現象啊,以後的孩子會幸福成長的。




哈哈育兒


我是在大兒子三歲半的時候,開始學習家庭教育的,因為孩子出問題了,易怒不合群,發脾氣特別難哄,獨立性差。

當時老人帶孩子確實包辦太多,他們害怕不安全,處處小心翼翼,設限太多,以至於孩子既嬌縱又膽小。問題很嚴重,老人根本都沒法帶了,天天給我打電話,我最終決定辭職自己帶孩子。

四年時間裡,我懷著老二帶老大,近兩年多,都是大兒子小兒子一起帶大,學習了四年的家庭教育,從各種經典教育學和世界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們做的各種實驗,得出的理論開始,從0-18歲孩子的各個方面的發展規律,都研究透,經常都會寫親子日誌,做記錄,一步步的把理論運用到實踐。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說是受益匪淺。

非常欣慰的是,我不但帶好了孩子,大兒子雖然沒怎麼上幼兒園,但是喜歡彈琴,愛背唐詩,創意十足,擺多米諾骨牌可以研究一兩個小時,各種擺法,不斷嘗試,孩子的專注力,邏輯能力,特別強。不但有主見而且還比較懂事。

小兒子雖然兩歲半,但是語言能力已經很強了,基本跟大人對答如流,每天吃飯睡覺都基本自理,安全感充足,特別有主見,愛運動,很有自信。

兩個孩子的感情也特別好,所以,我每天的生活都是一次兩娃,也還要做其他事,但是都感覺張弛有度,因為我非常瞭解兒童,不斷的踐行經典的愛與尊重的家庭教育理念,自然養育,無痕引導,帶起孩子最大程度的省心省力了。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說我自己,我和愛人的夫妻關係,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是那個先知先覺,先做改變的人,但是收穫最多的也是自己,現在整個小家庭的秩序井然,家庭成員關係都很好,有衝突也會化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彼此互不干擾卻互相守護。

目前,我都是很滿意的,感謝自己的勇敢,在家庭教育輔導師的工作中,我輔導了大量的家長,從中也是受益匪淺,更加堅定我做這份事業的決心,孩子都是好的,各有各的特點和才華,我們只要能夠了解他,引領他,發揮他們的長處,每個孩子都會發展的很好,遠遠超出父母的想象高度。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原生家庭給我帶來的束縛,我也是有很深的研究,自己也是親身實踐,如何覺知,如何從原生家庭的陰影中走出來,活出了現在的自己。這些都有很深的體會,也有切實可行的經驗,這就是為什麼我的視頻課裡,實操性很強,你在做的過程中,才是真正收穫的過程。

每個媽媽都非常不容易,我希望我的一些分享和家庭教育知識的傳播,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媽媽,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祈禱][玫瑰]


悠悠老師講育兒


你好寶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有多少父母會主動學習育兒知識呢?我覺得應該會挺多的,畢竟現在是網絡時代,很多新手父母遇到問題時都會上網求助,也相當於是主動學習。我之前是屬於有需要才學的,很少提前準備,當寶寶有某種需求的時候才會去學習,現在呢就屬於一直在學習的路上,因為意識到了有需要才學習的那種窘迫。我記得有一次我家娃發燒時抽搐了,當時真的懵了,除了嚇得半死,完全不知道怎麼處理,情急之下打了120。自從這件事之後,我就不斷的主動學習關於育兒方面的知識。

其實育兒比我們想象中的難多了。我深受以前一些長輩的教育觀之害,有娃之後很多事情沒有去科學的瞭解,比如上面說的發燒,就是因為長輩說發燒很正常,什麼物理降溫都是亂說的,給寶寶蓋著被子出一身汗就沒事了。如果我提前瞭解清楚了,發燒要怎麼物理降溫,而不是給寶寶蓋被子,也不會導致寶寶無法降溫,發生抽搐。比如便秘,如果我提前學習了,原來媽媽從坐月子開始的哺乳期就要多吃青菜水果,這樣寶寶就不會便秘,而不是聽長輩的不能吃青菜,會涼....

現在的我們應該提倡科學育兒,從寶寶的吃喝拉撒睡,再到長大點的教育,都要以科學為主。爸爸媽媽們要主動的學習更多地育兒知識,寶寶才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們社會才會越來越好,祖國也會越來越強大。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我是賽賽麻麻,歡迎你關注我,與我一起分享養娃的一些經驗!


漫步小池邊


現在父母學系統的學院知識的挺多的。或許因為我是全職媽媽的緣故。

我在孩子大約八個月的時候給他報了一個繪本班,在舉辦繪本班的那個機構,每個星期都會有兩堂嗯媽媽課堂,就是系統的學習育兒知識。在這幾年了,上課的過程中越學習越發現懂得越少,身邊的人在教育上的投資越大,這個投資不光是金錢上的,而是在育兒知識方面的投入,

在和一些過來人,聊天的過程中瞭解到,越是好的學校,越對孩子的父母有要求,甚至更多的是希望父母雙方中,有一方是全職在家照顧孩子,小孩子在上學,面試的過程中,上方也會對家長進行面試,面試的主要內容就包括在育兒方面,一些問題,家長的怎麼看法?

我們我孩子今年剛上幼兒園,我上的還是公立幼兒園,在和周圍同學的媽媽聊天過程,他們對小孩的教育理念也非常的關注。

別說那些私立幼兒園,5000多一個月,8000多一個月,甚至一萬多一個月,還有國際幼兒園的,他們在教育上的投入更大。當然,也包括這個教育理念上的投入。


親子美文分享


育兒知識分很多種。按年齡來分吧,有新生兒的,有2-3歲開發智力的,有青春期的育兒知識。

現在的父母看關於新生兒的知識比較多,尤其媽媽們經常看怎樣給孩子做輔食。其他的育兒知識真的學的不多。

為什麼學習新生兒的知識比較多呢?

一、父母還是覺得小孩子比較稚嫩,生活上需要良好的照顧,學輔食的比較多。尤其面對寶寶的挑食,學習製作輔食更管用了。

二、很多媽媽有哺乳期6個月的時間,當然也有全職媽媽,尤其在農村,不工作的媽媽多些,從懷孕開始就不怎麼工作了,把孩子帶到3歲或者帶到上小學再去找工作賺錢。媽媽們這時候是有時間的,可以學習育兒知識。

三、孩子剛生下來,新手父母有新鮮感。下定決心,要好好教育孩子,把孩子培養成材。這時候父母對自己的決定會好好執行,無論如何也會學點。

那為什麼學習其他育兒知識少呢?

一、父母要工作,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學習。當代人生活壓力大,光孩子的奶粉,還有教育就需要很多錢,大部分父母都是忙著賺錢,根本沒有時間去看書學習。有個調查顯示:大部分人只讀過課本,除此之外沒讀過什麼課外書。即便看書,好多父母也會選擇關於賺錢方面的書籍。

二、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不要高估自己的毅力。很多人發誓好好看點育兒方面的書,可是三分鐘熱度,堅持個兩三天,就不再學習了。孩子一直在成長,知識一直在更新更需要活到老,學到老。

三、現在的誘惑太多,現在的人更喜歡花時間玩抖音,刷微博,逛抖音。說實話,一玩,一刷,一逛不要緊,至少半個小時的時間都沒有了,因為都是你感興趣的,不知不覺時間就沒有了,我就是那樣,你有同感嗎?






西乃木的老媽


現在的父母普遍來說的教育意識要強很多。因為首先是便利性:現在的手機,電視,各種APP很方便 ,還有針對性的育兒分享,從備孕,懷孕 ,育兒,姨媽期都會詳細介紹。

各種群也是,QQ群,微信群,論壇群等,都會各種探討養兒育女。

所以無形之間也會去關注相關的適合自家孩子的信息。

在沒有孩子之前還不覺得養育的複雜性,但是有了孩子之後就是開始關注相關內容 ,包括出門看到同齡的孩子也會去關注 看看別人家孩子跟自家的有沒有什麼差別 這不是其他的原因,是因為母愛。

希望孩子可以得到更周全的照顧,畢竟也是第一次為人字母,更想把小時候覺得父母沒照顧到的地方補足。

給孩子買的東西事無鉅細都會去看,比如衣服要純棉的,入嘴的東西不要有太多的添加劑,不要有防腐劑,玩具還要選擇適合的材質,不要甲醛超標了等等。

還有給孩子補鈣 補鋅,補維生素,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母嬰店說給孩子測試微量元素。

更怕孩子生病,一生病特別是小孩子不會講話一直的哭,哭的大人著急冒火無可奈何,所以只能更加註意小心點養著,生怕有點不對。

所以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更新,看哪種方式更適合孩子。

大了之後還要考慮興趣班,學習班,現在的孩子都是多才多藝,生怕以後上學跟別人一起沒有特長而自卑。

所以這些都是母愛的力量。


一五七七愛吃橙


身邊有很多父母都是主動學習育兒知識的。

我自己是源於生完老大那年,家人實在抽不開空來長期照護,就自己摸索著去看書,關注很多育兒大v,慢慢得看得越多學得越多,認識的人裡主動學習的也越多。


蹦躂的木子


舉手,現在很多人開始注意育兒。相應的書籍,網絡也讓新手爸媽不再手忙腳亂。


彩虹雪


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學習變得簡單快捷,父母們不需系統地學習育兒知識,在小孩的成長過程,可以邊成長,邊學習,碰到不知道的可以問醫生,也可以上網查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