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糾結要不要多生一個孩子。畢竟生一個孩子,各項成本都會增加,但這卻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承受得了的。

不過,就在3月17日,俞敏洪卻在直播中表示,把孩子帶大,其實成本並不是那麼高。

他覺得,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可以用,所以我鼓勵大家生孩子。俞敏洪甚至覺得很可惜,“我自己只有兩個孩子,我甚至覺得要有四五個孩子就會更好”。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這一番話讓媽媽們都炸了鍋。在我看來,這樣的觀點從俞敏洪嘴裡說起來,我還真是挺意外的。這一套說法似乎和老人們勸我們生二胎的說辭差不多。

我的孩子現在也大了,家裡人都勸我生二胎,說是給孩子找個伴兒,而且這樣以後孩子養老的負擔也會小很多。

我卻不這麼想,生孩子容易,但是養孩子難呀。大家都說孩子是四角吞金獸,一個不夠,再來一個,真心是要不起啊!

家裡人聽了我的理由,就會說:

“養孩子哪有你想的那麼難?你生下來,我給你養”


“我當年養活你們姐妹好幾個,不也都長大了嗎?”


“你看人家家裡好幾個孩子,不也都活得好好的嗎?”

可是,養孩子真的這麼容易嗎?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嗎?其實未必。

養育孩子不僅僅要投入物質,還有更多的成本投入

養育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們不停地投入,金錢、時間、精力,沒有一個孩子是隨隨便便就能長大的。

首先,從物質方面來看,成本真的不高嗎?

俞敏洪反覆強調,生孩子的成本真的不高。大家可以選擇喝普通的牛奶,用普通的尿不溼,吃普通的飯。

其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就算是養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是在用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東西。可是,就算是這樣,也不代表成本就很低。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更何況,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可以給第二個孩子用,穿過的衣服、玩過的玩具都行。但是,不管普通不普通,尿不溼可以重複利用嗎?奶粉和飯可以重複吃嗎?都不可以。所以無論成本有多少,都涉及到要二次消費的問題。

更可怕的是,第二個孩子吃奶粉的時候,第一個孩子也要吃飯,所以這還涉及到交叉重疊消費的問題。

可是,每個月的收入不會因為二胎的到來就翻一倍,那麼僅有的那些錢怎麼來應付家庭中多出一個人的問題呢?

其次,從教育資源來看,時代不同,教育投入也會不同。

我能想到的唯一好處,就是買一個學區房,可以讓兩個孩子都上小學。這似乎是佔到了便宜。但是,第一個孩子上過的興趣班,第二個孩子不上就能會嗎?第一個孩子看過的書第二個孩子不喜歡,那是買還是不買呢?

就在去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課題組在靜安區和閔行區的14個街鎮進行了《少年兒童家庭公共服務情況調查問卷》的抽樣問卷調查。

調查顯示,在上海靜安區,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初中畢業,平均每個家庭的總投入接近84萬元,其中教育投入超過51萬元。;在閔行區,平均經濟總投入為76.3萬,其中教育投入52萬元。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有人甚至說,“在上海養個孩子等於消滅一個百萬富翁”。其實,何止是在上海,無論在哪裡,養育孩子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我有朋友就說過,自從有了孩子,自己一件新衣服都沒有買過,一方面是因為心裡都是孩子,另一方面也真的是因為錢不夠花。

所以,養孩子是一件花費很大的事情,這絕對不是讓老二穿老大衣服就能解決的事情。

蔡康永就曾經在《奇葩說》中說過:不要假裝現代社會金錢不重要,不要誤導年輕人沒有錢也能很好養育孩子,這不誠實。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第三,從陪伴的角度來看,很容易造成一個都顧不好的局面。

昨天,一位以色列媽媽發視頻吐槽,孩子上網課,父母實在是太痛苦了。自己有四個孩子,每個孩子都要上課,下載了無數個app,而且才第二天app 上就有無數的未讀消息,簡直是讓人吃不消。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很多中國媽媽看到她的吐槽,都表示佩服,畢竟人家有四個孩子,而自己只有兩個孩子,早就已經雞飛狗跳了。

自從所有的孩子都開始在家上網課,壓力最大的就是父母,那麼多門網課,那麼多的app,都需要父母處理,一方面要上班,一方面要看娃學習,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根本就談不上什麼高質量的陪伴。

每位家長都知道要高質量地陪伴孩子,但是這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現在連一個孩子都搞不定,可向未知,當我們有了幾個孩子之後,日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更現實的是,就算是有時間陪伴其中一個,那其他的孩子誰來管呢?有人會說,那就都陪。可是,老大要陪著寫作業,老二要陪著玩玩具。說好的一碗水端平,這水怎麼端呢?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最後,從生育成本的角度來看,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懂。

面對著俞敏洪老師的催生,如果說金錢、教育,這些都還可以全家人一起努努力,但是生孩子這事情本身就只能是媽媽們來做了。

生孩子對於媽媽來講,真的是一件“一腳踏進鬼門關”的事情,就不生產的時候相當於“三根肋骨同時被打斷的疼痛”,就算是懷孕的時候,那滋味兒也不好受。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有些媽媽從一開始懷孕就會孕吐,什麼東西都吃不進去,就連喝點兒水都想吐。之後,還有高血壓糖尿病,每個月都要去檢查不同的項目,就擔心孩子會出現什麼問題,分分鐘都是在闖關。

有位寶媽就留言問:“你來過月經嗎?你知道側切嗎?你漏過尿嗎?你痔瘡好了嗎?你妊娠紋淡了嗎?你多久沒睡過整覺了?你孩子吃什麼奶粉?學位想好了嗎?”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這樣的事情,經歷一次不夠,還要經歷三四五六次嗎?

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是與孩子有關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有理由不管,唯獨媽媽不行。

養育孩子絕對不僅僅是“養”,更重要的是育。而想要育人,投入物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要投入時間和精力,教育成本、精神成本才是大頭。而這些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都不可複製。

03 富足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上,更應該體現在精神上

養孩子和養寵物終究是不一樣,寵物雖然和我們有情感的連接,但是我們管好吃喝拉撒基本就可以了,但是孩子不是,我們生下他,不管成不成才,我們也都要讓他們成人,而這個成人的過程,就是父母不斷投入的過程。

而這種投入不單單是物質上的付出,更重要的還是精神世界的建設。父母究竟要為孩子做些什麼,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心充盈”的富人呢?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首先,父母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只是要求孩子。

“我沒考上清華北大,所以我拼盡全力也要讓孩子上名校”,這是我朋友對我說的一句話,從他說完這句話開始,我覺得他的兒子就變得黑暗了。每天孩子除了學習就學習,孩子很多次因為勞累,一邊哭一邊寫作業,但是朋友依舊認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不過,即便孩子如此努力,但是我依舊覺得孩子的未來未必會如朋友所願。為什麼呢?因為我的朋友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他每天回到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吃完飯也是葛優癱,我無數次覺得他家裡的沙發對他施了魔咒,讓他一回家除了躺在沙發上動嘴,什麼都不會。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但是,你自己都不去做的事情,就是指望著孩子,多半也是要廢掉的。

孩子現在會做,是因為他的力量比父母弱,他不敢違抗父母的命令。但是,隨著他心理和生理上的力量越來越足,他就會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會開始反抗。

但是這並不是孩子的錯,畢竟父母每天都會孩子面前千萬次重複自己的行為,孩子就會默認這些行為是對的,所以你可以葛優癱,為什麼我就不可以呢?等到他敢於反抗的時候,就會告訴父母,你為我做出的榜樣行為,我都學會了。

別等到孩子有一天指責你的時候,再去思考自己是不是做的不對。趁著現在孩子的三觀還沒有形成,不要對自己和孩子實行雙標。而是用要求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先努力做到自己期待孩子成為的樣子。這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育。

其次,養育孩子,要夫妻倆一起努力。

“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已經成為了主流的育兒方式。在很多家庭中,父親往往很少參與教育活動。

以往我們都覺得父親只要負責養家餬口就可以了,實際上從教育的角度來說,父親的作用是無法忽視的。無論母親多麼強大,女人身上的特質和男人也是不一樣的。

想要讓孩子變得堅強果敢,就需要父親用自己的力量來影響,促進孩子成長。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所以,作為父親,一定要積極參與到家庭生活中來,不要用“應酬”“賺錢”為藉口,錯過孩子的成長。更何況,對於男人來說,做一個好父親,同樣會產生成就感,而這本就應該是一個男人一生奮鬥的事業。

最後,父母要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與陪伴。

“只要你好好學習,我就給你買好吃的”“只要你聽話,什麼都好說”“只要你這次考第一名,我就帶你去迪士尼”

父母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總是喜歡加上一個條件,“只要你怎樣怎樣,我就怎樣怎樣”。

父母覺得這是在激勵孩子,幫助孩子成長。實際上,父母卻是在向孩子傳遞一種信心,那就是“我不是無條件的愛你,你若是達不到我的要求,我是不會愛你的”。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而這樣的做法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孩子會覺得若是我不付出,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不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等到他長大後面對世界,也難以投入熱情和信任,畢竟父母若是不值得託付,誰還有可能會為自己無條件付出呢?

所以,對於父母來說,我們給孩子提供優渥的物質條件,最終的目的無非是希望孩子生活得好一些,同時也能抵擋住社會上的誘惑,不會因為一點便宜就付出巨大的代價。

俞敏洪“多生幾個”被群嘲:沒有算過賬的人,沒資格要孩子!

想要實現這個想法,其實物質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而這種富足就需要從父母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與陪伴,讓孩子產生安全感與確認感,就像那句口號一樣,“世界和我愛著你”。

有愛的孩子才有機會成為幸福的人。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簽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瞭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