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給關羽封侯,關羽拒絕,為何卻對曹操給的漢壽亭侯視如生命?

紅雲文化社


劉備給關羽封候,關羽拒絕,為何卻對曹操給的漢庭候視若生命呢?是關羽對劉備不忠,還是對曹操更忠呢?刺史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去分析。

第一點:在漢朝要封候需要的條件

在漢朝想要封候,是需要很大的戰功的,當年飛將軍李廣戰功可以吧,最終也沒能封候。漢朝從低到高的爵位分別是縣候、鄉侯、亭侯以及關內侯。

第二點:關羽自身實力

關羽得這個封號是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的來得。這也是關羽名揚天下得一次戰役,當時曹操就奏請漢獻帝,封了關羽為漢壽亭侯。

第三點:劉備的處境

劉備自己是漢室宗親,之後自稱漢中王,這個王也是漢獻帝下面的王。如同兩漢的諸侯王,天子可以宣佈承嗣、奪位,也可以“推恩”再封,但這些事諸侯王不能自己去做。劉備一向尊崇漢室,這點規矩他懂。這也是為什麼任命關羽為四方將而沒有授爵。因為關羽的漢壽亭侯是漢獻帝親自封的。

第四點:關羽的為人

關羽義薄雲天,義字的代言人。他是一個政治立場極其正確的人。做事也就會講究一個名正言順。關羽能和劉備結拜未嘗沒有劉皇叔這個身份的作用。漢壽亭侯這樣一個代表朝廷欽點的爵位,拿它自居當然沒有問題了。

綜上所述不難判斷為何劉備不給關羽封候,而關羽視漢庭候為生命。





荻州刺史


這個問題並不準確,歷史上關羽並沒有拒絕劉備給他封侯,而是他原本就已經被封為漢壽亭侯,所以劉備沒有再封爵。

在漢代,封侯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蜀漢集團眾將中第一個被封侯的是劉備,他和袁術在盱眙、淮陰大戰時,被封為宜城亭侯。

而劉備第一次給手下封侯是在他奪取了荊州以後。第一個被劉備封侯的是張飛,被封為新亭侯。劉備之所以封張飛而不封關羽原因很簡單,關羽此前已經受封過,而且更正規,所以沒有必要再進行封爵。

在關羽依附曹操期間,因為白馬之戰斬殺顏良之功,曹操表奏獻帝,封關羽為漢壽亭侯。白馬之戰大約在公元200年,比赤壁之戰早了8年,所以關羽封侯比張飛還要早的多。

此後關羽雖然離開曹操,“封其所賜”。不過這個封爵還是繼承了下來,連劉備也是承認的。在勸劉備為漢中王的表章中,關羽的漢壽亭侯赫然在列。

而且雖然關羽和張飛都是亭侯,然而關羽是曹操表奏獻帝所封,而張飛是劉備自己私下所封。相比之下,關羽這個亭侯含金量要更高,劉備不可能多此一舉再封關羽一個新的爵位。

類似的情況還有馬超。馬超割據西涼時,曾經因為討伐郭援、高幹之功和接管馬騰舊部的原因,被封為都亭侯。此後馬超歸順劉備以後,一樣繼續是都亭侯。

由於劉備對封爵控制比較嚴格,因此到他稱漢中王時,手下只有馬超、關羽、張飛三人是亭侯,其他人都沒有爵位。劉備稱帝后,馬超、張飛才被封為鄉侯,進了一步。而關羽由於此前已經去世,再次錯過劉備的封爵。

所以關羽從來沒有拒絕過劉備的封爵。如果劉備要封他,以關羽對劉備的忠心看,他也不可能拒絕。


不沉的經遠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明一點,關羽並沒有拒絕劉備給他封侯,因為關羽有侯爵在身,就是“漢壽亭侯”。

關羽拒絕的是劉備敕封的五虎上將,因為關羽看不起黃忠,覺得跟他同列為五虎上將是一種恥辱,所以拒絕,最後被說服,也高高興興的接受了敕封,拒絕敕封只是其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

而並不是要拒絕劉備的敕封,只是有一些抱怨,覺得黃忠不配這麼高的職稱,如果黃忠都配了,那整個五虎上將的含金量就很低了。

來看看為什麼又接受曹操的漢壽亭侯呢?

首先,這裡還是有一個錯誤的地方,因為這個侯爵不是曹操封的,是漢朝皇帝漢獻帝封的,只是曹操去找漢獻帝強制申請來的。

這一點從他的封爵中也可以證明出來,關羽的爵位壽亭侯,漢壽亭侯的“漢”指的就是漢朝,表示是漢朝正宗。

至於說為什麼視之如命,我覺得沒有那麼誇張,這個稱號對於關羽來說,除了他漢朝正宗侯爵稱號外,沒有任何用處,漢朝都沒落到那個時情況了,也不可能給他“食邑”,簡單說是不給他開工資的。

至於關羽為什麼很珍惜這個侯爵稱號,因為與他的志向有關,關羽是劉備陣營大將,也視劉備為兄長,他們一開始也因為志同道合而走到一起,他們有共同的目標就是匡扶漢室,所以對於漢朝的爵位,關羽珍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於說是曹操給的漢壽亭侯這是不準確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就算曹操以魏國的公爵敕封關羽,關羽是肯定不會接受曹操的敕封的,不罵他一頓都算是念舊情了,說不定連來使都給斬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問題中所出現的問題已指出,希望不同意見指出,如果能幫到大家,幫忙點個贊。


賽半仙


單演義而言關羽對漢壽亭侯視若生命有兩個原因

第一:關羽一心侍漢。桃園結義一章中“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演義裡關羽懷有報效朝廷匡扶天下的胸懷志向,他效忠的對象是大漢皇帝自然對漢獻帝封賞爵位視若生命。

三兄弟齊首共進

第二:關羽忠義。關羽雖然出身社會底層但熟讀春秋,以忠義作為自己安身立命根本,降曹三個條件第一位就是 “降漢不降曹 ”,一心想為東漢朝廷立功,得到漢靈帝或漢獻帝的認可,成為東漢政府體制內的一員,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取自不語者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捋明白這幾個事件的前後順序,曹操封關羽在前,劉備封侯在後。

公元199年,劉備徐州兵敗,兄弟逃散,劉皇叔委身河北袁紹處,關二爺投降曹操。公元200年,曹操pk袁紹,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解曹操之圍。因功被封壽亭侯,關羽拒之。後上報天子,嘉封漢壽亭侯,二爺欣然接受。關鍵在於這個漢字。投降曹操之前曾有言降漢不降曹,既然是漢朝的侯爵當然接受。

公元219年,劉備進封漢中王,張飛賜封新亭侯,馬超封為都亭侯,趙雲為永昌亭侯,黃忠關內侯,唯獨缺了關羽。那是因為關羽在之前已被封侯,天子親賜的漢壽亭侯,所以一向以漢室正統自稱的劉備也不好在給其加封。


煮夫的歷史觀


首先感謝提問者的提問,關羽拒絕劉備的封侯而接受曹操的封侯是因為以自己為漢臣為榮,還有一點就是封侯天子認可、不認可、忠義3個點:

1、劉備封侯不被天子認可。劉備封的候含金量並不高,只要是和他有關係的都被封了,所以一比較的話,不如被曹操所封的意義大。

2.曹操封侯是經過漢獻帝蓋章的,被朝廷認可的,當時關羽之所以能夠被封爵,是靠自己的能力得來的,他也因此才名震天下。

3.關羽是一個講忠義的人。這在他對自己的兄弟所做的事情可以看出來,而關羽之所以對劉備忠誠,除了是因為劉備是自己的兄弟外,還有就是劉備所代表的漢室。

這三點就是關羽沒有接受劉備冊封,一直以漢壽亭候自居的原因。





小軍影視剪輯


漢壽亭侯關羽

先說關羽的漢壽亭侯是怎麼來的,這是白馬之戰的時候,曹操以漢獻帝的名義給關羽賜封的侯爵。

因為在西漢的時候,既保留了秦朝首重軍功的良好傳統,又定下了有非劉姓不得封王的規矩。

所以列候就是漢代非劉姓所能獲得的最高爵位,關羽呢就是幫曹操在對抗袁紹的時候斬殺大將立下大功,曹操非常開心於是給了他漢壽亭侯的爵位作為獎勵。

雖然這時候的侯爵已經只是一個虛名,但他的確是出自正統的大漢皇帝之手,蓋了玉璽生效的,對於平民出身的關羽來說,這是一種莫大的榮耀,而且是自己實打實的軍功得來的,自然會對其視若珍寶。

所以,後來關羽離開曹操回到劉備身邊的時候,把曹操送的東西都封還了,只有兩樣總是到哪都帶著,那就是赤兔馬和漢壽亭侯的封號。

劉備為什麼沒有給關羽封侯

我們知道,劉備在漢中稱王之後,也給一些人封了爵位,同樣是最早跟隨他的張飛成功封侯,但劉備卻沒有給關羽封侯。

這是為什麼?

1.給張飛封侯,是因為張飛沒有侯爵在身,而且在蜀漢團隊中居功至偉又與劉備關係最為密切,必須當做典型來給其他人樹立榜樣;

2.不給關羽封侯,是因為關羽已經有了漢壽亭侯的封號,劉備沒有必要再給關羽封侯。

漢獻帝封的侯爵比他這個自立的漢中王封侯含金量高太多了,而且劉備自己當時只是王爵,不可能也給關羽封個王爺吧?那也太不像話了,如果這樣做劉備和關羽都會成為笑話。

3.劉備後來稱帝的時候,理論上有名正言順封王的權限了,為什麼還是不給關羽封王?

劉備把自己的政權稱為季漢,意思是繼承自劉邦的漢室正統,畢竟他對外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而中山靖王是西漢的皇室,與東漢不相干。

既然繼承了西漢的法統,那麼老祖宗的規矩就得一併繼承,“非劉姓不得封王”又是一條鐵律,所以劉備不可能給不姓劉的關羽封王,而關羽大概也不會為了封王而改姓劉吧,況且劉備稱帝是關羽死了之後的事情了。

要知道,論功勞諸葛亮輔助蜀漢兩朝皇帝的功勞可比關羽大的多,他也只是被封為侯爵而已。


歷史痴


因為歷史上劉備沒有給關羽封侯,而蜀國給關羽的追諡又是個惡諡,不適合提起。

但不給關羽封侯又不符合傳統讀者對劉關張的期望。

所以作者就加了劉備給關羽封侯,但關羽因為已被漢室冊封,更加名正言順所以不授的情節。

順便插一嘴,曹魏陣營的夏侯惇。曹操稱王以後,把自己的部下改封魏官。而自己的功勳夏侯惇,因為曹操一直沒把他當部下看,所以沒有封。但夏侯惇堅持自己要當魏官而不當漢官,屢次請求,最後曹操不得已封了他魏官。

關羽這一段,當初作者可能反向參考了這個情節。




漢魏英雄傳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劉備給關羽封侯關注羽拒絕,是因為關羽死心踏地跟著劉備,關羽本來就對封官爵位,視金錢如糞土。如今劉備安好他當然拒絕,只做一員大將。曹操封侯給關羽他為什麼不拒絕呢?這裡面有緣故,當時劉備與關羽在戰場上失散,關羽被圍,當時還有劉備的兩位夫人也一同被圍,水洩不通。曹操大將張遼和關羽私交不錯,故上前遊睡。說以利害關係,關羽因為了兩位夫人的安全故接受了曹操的漢壽亭侯,是迫不得已而為之。




會奔跑的金絲魚


大家好,我是拖鞋,是一個熱愛歷史的頭條新人,發表過幾篇關於三國曆史的文章,很榮幸能夠和大家一起學習、探討。下面就由我來作答關於劉備給關羽封侯,關羽拒絕,為何卻對曹操給的漢壽亭侯視如生命?

談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分別從曹操與劉備分別給關羽封侯說起。

一、曹操為關羽封侯

根據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

這段文字的前幾個話很簡單,大致意思就是關羽被曹操俘虜後,曹操對關羽禮遇有加,關羽也替曹操破解白馬之圍。而最後一句話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的意思是,曹操上表請求漢獻帝,封關羽為漢朝的壽亭侯。所以從中我們可以得知,關羽的壽亭侯是漢朝政府冊封的,雖然是曹操為其上表請求,但實質上是漢獻帝所冊封的漢朝侯爵,具有漢室正統冊封。關羽協助劉備,一直以來以恢復漢室基業也己任,這也是關羽對漢壽亭侯這一封賞十分看重的原因,也體現了關羽對漢室的忠心耿耿。

二、劉備為關羽封侯

根據三國志蜀書關羽傳記載,在關羽生前,劉備曾加封關羽為前將軍,但未曾對其進行封侯。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而關羽死後,劉備的兒子劉禪對其進行了追封,追封關羽壯繆侯。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追諡羽曰壯繆侯。”

而《資治通鑑》中也未提及劉備對關羽的進行封侯。

終上所述,在正史之中,曹操的確上表為關羽請求封侯,而劉備則未對其進行封侯。

最後迴歸到我們的問題,漢壽亭侯實質上是漢朝政府對關羽的封侯,曹操只是上表請求,雖然曹操把持漢室朝堂,可當時仍是漢朝,假如劉備同樣對關羽進行冊封,也不會比漢壽亭侯的封賞更加正統。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能夠為您解惑,也歡迎各位前輩交流、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