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熱烈祝賀美國疫情,祝小日本疫帆風順長長久久”被處理,你怎麼看?

博博愛


我們國家一直是站在道義和國際擔當在應對國內外的疫情,哪怕世界那麼嚴重,中國目前都沒有發佈撤僑或者終止和哪個國家的出行。

不管哪個國家的人在用疫情去做文章或者吃人血饅頭,都是不對的。國家間政府有競爭,但是人民是無罪的,不能做那些親者痛仇者快,落人口實的事,應該有同理心,你可以不祝福,但是起碼不在別人的傷口撒鹽,那都是親人的天人相隔,當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沒有哪個國家不想盡快控制的。同時,2個月前,我們被別人撒得還不多麼?我們為何要做自己都唾棄的行為呢?我們國家這次所做的無不透露著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我們也不要去奢望幫助老外一次,他們就會如何,意識形態加上美國施加的壓力,沒有那麼容易被改變的。這個世界還是實力說話,放在人和人的合作,企業和企業的合作也是一樣的。

現在全世界共同的敵人是新冠病毒。在日益聯繫緊密的世界,只要這個病毒存在,或者哪個國家奔潰,對世界,對中國都不會有好處,對老百姓更加沒好處。



蘆笛小學博雅玉鳴班


當歐洲把中國的國旗上的五星,換成病毒的,國人是多麼的氣憤。在飯店門口掛橫幅,辱罵美國,日本,和歐洲辱罵中國有一曲同功。做為中國人,要有吝憫之心,不落井下石,同住地球村,希望全世界人民早日戰勝疫情,過上幸福健康的生活!世界經歷這是疫情的洗禮,人民更熱愛生活,更痛恨戰爭,更熱愛和平!






老闆72349016


當其他的國家的人民遭受疾病折磨的時候,你在那裡幸災樂禍,你在那裡為此高興。這合適嗎?

在這些被疾病折磨的人當中,有哪個人傷害過你?有哪個人欠了你的血債?你的仇恨情緒由什麼而產生?你的仇恨情緒合理嗎?


風華


這是明顯蹭熱點的做法,相當不明智。類似小兒之見。雖然這兩個國家都有不地道的地方,而且和我國都發生過戰爭,尤其是美國。但是疫情初期,不管物質多少,畢竟日本對中國還是有過援助的!沒有給中國添亂,沒有落井下石已經不錯了。。中國周邊面臨的地緣戰略,情況非常複雜。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當出手時就要出手,但是當隱忍的必須隱忍。歷史教訓當然應該牢記,但也不能逞一時口舌之快,四處樹敵給國家發展徒增阻力。


荒原漫步者


心態不正,幸災落禍。

災難年年有,老天自有公平,誰也躲不過。

今天你逃脫,明天不一定能躲過。

大愛心善是做人的根本準則。都是人類同在一個地球我們應該同舟共濟。今天你有難我伸出援助之手,明天我有難你給予幫助。當別人落難時做人的底線是不幫就不要去賭咒別人。這種心態不友好不善良,還會一代一代複製下去,會把我們一下代引向罪惡深淵。實在不可取。


用戶方太


幸災樂禍之人自己本身就是五官不正,加上損人利己是惡人,誰與這類人誰打交道誰必定會帶來禍害,不信可以觀察身邊的這類人,都是負能量人人看不起。


藏老叼


首先,我本人覺得她這樣做法不對,但是我認為她比那些汙化我們國旗的丹麥人要文明N個世紀,比特朗普更加靠譜。


莫邪21128409


寫這樣的東西真不應該,疫情屬於全世界,只有全世界人民集體抗疫才可以。

而且日本小女孩在寒風中為中國捐款的事,我不知道這位到底看過沒有?

日本在中國災情開始的時候,積極主動的給中國捐款捐物,僅此一點你也不該這樣說。我們應該牢記歷史,這沒錯,可是就事論事而言,在這場災情面前,日本和日本政府做了很正確的事情,比如日本自民黨集體捐款為我國,這都是好的一面。

災情開始的時候美國民間的很多公司向我們捐款捐物,我不知道這位知道不知道?美國政客未必代表美國公司的想法。美國的民間力量希望中美友好的也有一大批人,你們這樣寫東西是在傷害誰呢?

中國人常講一碼歸一碼。日本的安倍首相號召自民黨向我們捐款的時候,以及寒風中瑟瑟發抖的那個小女孩,給中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日關係的停擺責任在日本,但是在此次疫情中,日本表現出強烈的修復中日關係的願望。國與國之間要從大的戰略考慮問題,除了牢記歷史不忘歷史之外,中日友好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話題。

金錢當然買不來友誼,但在我們危難的時候拉我們一把的人,該感謝的就該感謝,這有什麼問題嗎?此時此刻掛這樣的東西極不合適。

如下為建議:

顯而易見,這個標語上的內容是無差別針對了全體的日本人和美國人,在用詞上,會引起與我們友好的一部分人(包括向我們捐款的堅持中日中美友好的那部分人)的簡單情緒,可以理解,我們表示很遺憾。

但中國是法治國家,依法行事,不管是美國還是日本,要尊重我國的行政法律法規,對日美無辜群眾躺槍表示同情。但按照我國法律,此人的處罰最多就是批評教育,讓他以後注意用詞,美國或者日本要尊重我國法律或者法規的處理結果。


聽晨悅


疫情就是疫情,不要開國際玩笑,更不要開國際政治玩笑,這是低級惡作,對己、對國家、對他人都沒有什麼好處。今後多長點知識,多長點腦子!


遊東走西


利用國家矛盾,民族矛盾給自己招攬顧客,本質和外國品牌辱華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