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的出路究竟在哪?智能和電池的突破是關鍵

談多了新國標,今天我們換個話題:電動車的出路究竟在哪裡?我們除去政策因素,電動車的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當我們拋開政策談技術的時候,就會發現:電動車的技術在近幾年似乎沒有出現革命性的變化。

電動車的出路究竟在哪?智能和電池的突破是關鍵

再回想那句老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我們不得不懷疑,現在的車企似乎是在利用政策進行撈錢。

那麼技術層面,電動車的未來在哪裡呢?其實去年九號電動車的發佈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方向——智能電動車。

我們不要那種手機顯示的假智能,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智能。以九號為例,其搭載的“RideyGo!即停即走系統”讓消費者可以不需要鑰匙和遙控器就能騎車,這樣的技術才是智能應該有的樣子。而不是我可以在手機上看我的騎行記錄,這和那些記錄運動的軟件沒啥區別。

電動車的出路究竟在哪?智能和電池的突破是關鍵

其實我認為電動車的智能化發展和新能源的智能化發展是很相似的,通過傳感器感應、屏幕顯示、自動監測等手段來實現狀態的監測和駕駛的數據掌控。最後要達到的目的就是九號提出的那款摩托一樣,能夠自動駕駛,這不也是和現在的新能源汽車的輔助駕駛一樣嗎?

這是一種方向,而另外一個技術的發展方向就是很多人關心的續航。

現在的電動車採用的電池有鉛酸有鋰電,但是經過這麼多年,電池技術仍然沒有重大的突破,但是電動車又不能像汽車那樣放置大量的電池組,因此在未來,電池技術的進步將會極大的改變電動車行業,當然也包括其他行業。

總而言之,行業的發展如果只能靠政策來拉動需求,我覺得這是很失敗的,應該像手機的各大廠商一樣,嘴裡友商友商,實際上炮火連天競爭不斷,技術不斷拔高,用戶體驗越來越好,這才是行業應有的樣子。但是目前的電動車行業,似乎截然相反,他們團結在一起,要求消費者按照他們的意願(政策)買車,究竟誰才是消費者呢?

【740255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