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工作就有工資拿你會不會有負罪感?

純糧酒迪松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一、

本以為這個月會延時發工資,畢竟沒有復工,雖然在家辦公,但效率不高,即便內心還有些許期待,但不按時發也會接受。

不過,當天晚上發了,欣喜了片刻,心裡也不是滋味。

雖然我不用發工資給別人,但也知道疫情之下,不少項目擱淺了,不少企業裁員,甚至運營不下去了。就如網友說的“過完年,老闆叫我不去上班了”。

看到一篇報道,清華、北大聯合調研995家中小企業,從賬上現金流來看,67.1%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85.01%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只有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

在家辦公,聽上去沒什麼問題,但就像公司高管說的,這也是他第一次遇到,更不用說我了,辦公效率和產出,遠遠比不上在公司裡。

雖然辦公桌就在床邊,或者直接拿上小桌子坐在床上,堪稱史上最短通勤距離,但總覺得在家辦公,跟沒工作一樣,拿工資會有一種愧疚感。

二、

現在局面可控,杭州開始分批次開工。公司也有通知說復工,不會出現幾個月都沒有工作和沒有工資的情況。

雖然說工作很重要,但當時的第一反應是不敢去。而且,雖然天天嚷嚷著好想去上班,但要我明天就去,心裡還是不願意的。

不過,玩笑歸玩笑,我肯定會出現在公司第一批覆工的名單裡,即便存在不安全的隱患,還是要去,找不到不去的理由,不去又能做什麼呢!

對目前的自己來說,還需要工作,需要工資來保障我日常的生存。我雖然不用還房貸、車貸、也沒有孩子要養,但也要為未來做準備。

三、

現在疫情可控,一個月之內可以復工,工資也按時發放,但要是多上幾個月,又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如果再貼上一個湖北武漢的標籤,若是不幸再有個新冠的標籤,那生活肯定完全就會亂掉了。

流浪在外的百萬武漢人,一夜嚐盡人間冷暖。即便是在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也被所住小區的人員驅趕。雷神山醫院建設工人返鄉後遭歧視......

日本家門口的“病毒”郵輪,三千多人在海上流浪了10多天,上不了岸,有點像只在電影裡看到過的生化危機的場景。

想想都會覺得難以接受,更別說親身經歷的人。

四、

以前,沒有怎麼想過居安思危這個成語,這兩天一直在想這個事情。可能是自己已經過了那種什麼都不用考慮的年紀,那時候,好像什麼都不用發愁,特別是如何生存。

有時候,改變就是那一瞬間的事情。正如報道所說,疫情之下,有多少人一夜長大了。

現在,需要自己去考慮最基本的生存問題,就會發現連最基本的有時都會很費勁。有人說,光是活著,就已經很累了。照顧自己一個,能撐得住,但多一個或幾個人呢!

我之前也說,人生有很多種選擇,但選擇是有前提的。我現在生活中繞不開工作這個選擇,只是選擇的是不同形式的工作而已。那對我來說,人生有很多種選擇這樣的觀點,會不會顯得蒼白無力。

很多看似自己在主動選擇的事情,其實都是在被外界所選擇。

不論怎樣,自己會一直朝著有主動選擇的方向努力。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沙漠的月亮618


一種是在公司裡面沒有工作安排或是工作安排不飽和,讓自己處於很閒的狀態中,也沒有業績考核壓力,但是薪資照發,這個在私企比較少見。剛開始可能覺得很輕鬆甚至還有點小竊喜,但如果這種狀態持續久了,不僅是有負罪感,更有不安全感,長期沒工作,享受主義風深入,對自己所處狀態如果沒有及時調整,被淘汰就指日可待。

一種是特殊情況,比如前段時間國內疫情爆發期,大家都在家,公司停工停產期間,很多公司還是照常發薪,這個時候屬於特殊情況,負罪感是沒有,但是感激之情肯定在,畢竟公司還照常發薪。同時也希望疫情快點過去,儘快能復工復產,為公司、為個人付出並收穫更多。


人本智業sue


負罪感不一定有,但危機感是一定有的。

不工作,單位沒效益。這種情況下這工資還能那幾個月?畢竟老闆不是慈善家,企業也不是養老院。

所以如果是我,那一定是關注公司動態同時。要麼給自己充電,做好應變準備。要麼開始尋找機會,尋求再次發展了。以防被通知最壞結果來臨是,自己手忙腳亂。甚至影響今後生活。




不多亦


心安理得。



小丁熱心市民


看你自己了,有的人是巴不得找個輕鬆的工作或者不工作,躺著掙錢,而你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努力工作或者不工作而有負罪感,說明你這個人是很有上進心的,不滿足於現狀這種慵懶得生活節奏,這是好事,在工作中你付出的越多,你會收穫的越多,這樣成長的越快。


奇蹟888


看什麼工作,時間久了一般都會有點


天狼星show


我會有負罪感,而且特別強烈,我是那種實實在在幹活,不會偷懶的人


庸人自擾xdt


哪裡有這樣的好事?我也想要

不工作還有工資拿,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於一些組織裡面。如果是我的話,首先不工作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要養家餬口,同時也要體現個人的社會價值和組織價值。如果不工作就能拿到工資,我自己會有一些負罪感,感覺不勞而獲。


招標採購那些事


工資或獎金都屬於價值分享,前提就是得創造價值。華為採用的就是價值創造,價值評估,價值分享的分配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