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清明上河圖密碼3》:人性的救贖,善與惡的和解

側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生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

——荀子


豆瓣8.3《清明上河圖密碼3》:人性的救贖,善與惡的和解

孟子和荀子都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都推崇儒家思想。二人在人性善惡的認識上有不同看法。孟子認為人性是“善”的,他一方面以“仁義禮智”四德作為評判人性善惡的根基,另一方面認為四德皆發於心,即人具有達成四德的主觀能動性,因而人性本善;相反地,荀子一方面認為人的生理欲求才是人性的本質,另一方面認為如果順應這種生理欲求必然產生爭奪,最終導致“犯分亂理”而歸於惡,因而人性本惡。

宋明時期,人們普遍將孟子思想作為儒家正統,甚至形成尊孟貶荀的局面,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拿孟子所言的性善論來評判荀子所言的性惡論,實際上二人善惡觀的出發點及試用的具體問題各有不同,因此並無優劣之分。只有將兩種思想放在不同的特定問題中去,才能理解兩種思想的優勢地位並指導我們生活。

我們可以通過很多小說中的不同人物、故事來理解不同的善惡觀,例如《清明上河圖密碼》中共涵蓋各色人物800多位,無疑是一個豐富的人物資源庫。這本是一部歷史推理小說,作者冶文彪以懸疑推理的方式,描寫了北宋末年汴京城士、農、工、商、兵各個階層人物的生活,展現了盛世表象下的北宋危機。但是我想它不單是呈現了精彩的懸疑故事,更是揭露了複雜社會關係中的人情冷暖。

下面我就以孟子、荀子的理論為主要依據,從人性善惡的角度具體分析《清明上河圖密碼3》中人性的善與惡是如何對立與統一,又是如何相互轉化的。

豆瓣8.3《清明上河圖密碼3》:人性的救贖,善與惡的和解


一、人性是善惡共存的矛盾體,能否成善在於能否動用成善的能力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的人性之善指的是人人具有成善的能力,這種能力即為善,它不一定指具體的善事,也就說“善”與當下是否“仁義禮智”無關。例如一個人做“不仁不義不禮不智”的事並不代表他不善,只是他沒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成善能力而已,因而有“堯舜與我同類”的說法,即在“善”的層面上來講一般庶民與聖賢堯舜別無二致;荀子則認為“能善”與“善”不可混淆,他更主張“善”應該是“仁義法正”等這些具體的道德表現。

二者都有其論證的合理性,因此不妨將它們統一起來:即充分發揮每個人都具有的成善能力以達到具體的“仁義禮智”的道德目標。這就要求人能夠意識到自己有“可以成善”的能力。《清明上河圖密碼3》中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在“空倉案”中,十萬石軍糧一夜間憑空消失,負責看守軍糧的軍頭程得助被官府緝拿。“食兒案”中他的兒子又被“妖怪”抓走。作為同一步軍司的老友洪山,對此無能為力,儘管程得助的夫人十七娘曾苦苦央求洪山幫忙。但是洪山卻什麼都沒答應。如他所言:

他不是不願答應,是自恨自厭,身為男兒,卻毫無用處,任何事都不得主,使不上力……

除了自我價值否定之外,更多的實際上是不願自己置身其中,遭受禍患。

豆瓣8.3《清明上河圖密碼3》:人性的救贖,善與惡的和解

荀子講人 “生而好利”、“生而惡惡”、“生而有耳目之欲”。顯然趨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能,但是任由它發展下去便是惡,好在洪山沒有讓這種本能的生理欲求發展下去。

當他得知十七娘後來無端被殺害之後,終於從悲和悔中覺醒,力量微薄不是袖手旁觀的理由,自己仍有做善事的能力,替老友查清冤情便是“善事”,還老友一個清白,也是給自己良心一個救贖。這便是動了善心,心能“仁義禮智”,落實到實處便表現為“仁義禮智”的善行。他立即行動去監獄探視了程得助,而後又冒險奔赴糧倉找尋線索,隨著線索的增多,處境也變得愈發危險,但他至死都沒有退縮。

西漢思想家楊雄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可見人性是善惡共存的矛盾體,能否成善在於能否動用成善的能力而修其善。善與惡會在同一個人的內心中相互轉化。

我們看到跑腿小吏曾小羊,為了敲詐堂兄楊久欠的不義之財,向酒鬼竇老曲打探消息,他故意灌醉竇老曲從他口中套取“寶箱”線索,為了儘可能得到更多真實信息,還鼓動竇老曲“人生在世只求個痛快”,結果酒後壯膽的竇老曲夜裡回家親手殺了自己的妻兒而後又自殺,釀成慘痛悲劇。除此之外,曾小羊還抓住楊久欠的短處,並挑唆胡大包寫狀紙告發楊久欠曾強姦他的妻子。

曾小羊在這些事情上表現出深重的“惡”,但是在喜歡的姑娘黃鸝兒面前又轉化成極度的“善” :

洪山夜間給“斗絕”梁興送信途中被賊人暗殺,發現屍體的曾小羊第一時間趕到並在洪山身上發現一封秘密書信,儘管不能全部辨認信上的字,但直覺告訴他這信非同小可。曾小羊不由地猶豫起來,把這信放回去自己便安然無事;若是偷偷拿去給梁興,被刺客發現怕是落得和洪山一樣的下場。

急急思忖間,他不由得想起小和尚弈心那句“一念生春草,片心動秋霜”。不知道自己如何做才是生春草,而非動秋霜。不過,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像竇老曲那樁事,欠一輩子良心債。

想著春草,他忽然念起黃鸝兒,黃鸝兒便是隨處動念,隨處能生春草的人。她既然肯幫梁興,把梁興藏在家裡,自然知道梁興該幫。我既然拿不定主意,便該信黃鸝兒。

最終他鼓起勇氣將書信交與梁興,這封信對梁興破解幾樁迷案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豆瓣8.3《清明上河圖密碼3》:人性的救贖,善與惡的和解

曾小羊自己對“善”並沒有明確的標準,但是他相信黃鸝兒是善的,便該信黃鸝兒,並且他對竇老曲的不幸感到悔恨,可見他的內心也有“成善”的訴求,而且關鍵時刻發揮了人“可以成善”的能力,修其善而做出善舉。

人類具有複雜的社會關係,不同的人之間利益關係、道德關係、社會地位等有很大不同,因而人性善惡會在同一個人身上交替出現,這種交替變換依賴於道德目的,道德目的包括利己、利他等。主人公梁興從善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利他,而曾小羊從善則出於對害死竇老曲一家的懺悔,為了完成自我救贖,同時他對黃鸝兒充滿愛慕,從善也是為了得到黃鸝兒的肯定,因此都屬於利己的目的。道德目的雖然能對成善起到推動作用,但是人能成善根本還是在於人具有“可以成善”的本能,正如曾小羊自己選擇痛改前非,懺悔自己的罪行,在關鍵時刻舍小利換大義;也正如石守威意識到自己的心胸狹隘之後主動向梁興認錯等等。

人之所以高於動物也正是在於人不但能趨利避害,而且能動用善心、能做善舉,甚至在特定的情況下趨害避利,體現人性的獨有價值。這也是為什麼孟子將最能體現人性價值的“仁義禮智”作為人性的基本準則。他對人性的定義包含極大的人文關懷,成善完全發自個人內心,這就給了人們成善的力量與尊嚴。

二、人各有所欲,有的人利用慾望成善事,有的人被慾望利用成惡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就產生不同的慾望:有的人貪財,有的人好色……

《黃石公三略》中講“怨者原之,強者抑之,敵著殘之,貪者豐之,欲者使之……”等等,共列舉了20種有著不同心理欲求的人。梁興經過好友施有良的點撥後深諳此道,於是他將此法用於龍標班練兵佈陣上:貪勝欲贏的人,便讓他們去求勝爭贏;好強的,就讓更強的去抑制;敵視的,就讓更狠的去摧殘。他將五十多個人每天隨機分成兩隊互相比拼,士兵們求勝的慾望持續不減,不但再不違抗號令,反倒爭相討教贏的秘訣。本來紀律鬆散的隊伍被調教的嚴整有序,最終士兵們在金明池爭標賽中齊心協力拔得頭籌,奪到銀碗。

善用慾望的人就能激發人的潛能,創造現實價值,成就善事;不加甄別,被慾望矇蔽雙眼的人,任由慾望向罪惡的方向發展就會導致惡果。

“化灰案”中,廂兵雷炮一心想獨吞父親的遺產,對妹妹珠孃的生活不管不顧,曹廚子休了珠娘之後,雷炮許諾將珠娘嫁給同伴付九,然而自己升遷禁軍之後卻又突然失言,珠娘在他手中如同一個沒有任何自主權的玩偶一般;同時,珠孃的舊情人王哈兒也為了雷家錢財對珠娘虛情假意。眾人對珠娘犯下的惡行在她心中生根、發芽,最終結出惡果

:珠娘唆使付九殺了哥哥雷炮;引誘王哈兒偷走雷家錢契,曹廚子發現王哈兒將其勒死,奪走錢契的曹廚子又被付九殺害。至於付九,則是吃了珠孃的毒糕中毒身亡。我們看到這起連環殺人中,全因一張錢契而起,然而四人苦苦爭奪的錢契卻是一張朱娘偽造的假錢契。真相令人感到驚愕同時又有些荒唐可笑,然而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如此荒唐的案例,因財產矛盾最終一紙訟書將骨肉親人送上法庭的事件已不在少數。

俗話說當局者迷,被慾望矇蔽雙眼的人,成善還是成惡就要看自己內心是否有更崇高的“欲”了。孟子講“使人之所欲莫勝於生”,但是卻有很多人“可以得生而不用”,因此 “所欲有甚於生”,這裡更高一層的“欲”便是心中的“義”、心中的“善”。

《清明上河圖密碼3》中楚家兩兄弟作為方臘執掌的摩尼教的傀儡,長期替真正的主人老何遮人耳目。本來雙方相安無事,但是方臘東南作亂、行刺天子、盜竊軍糧、綁架幼兒,楚家兩兄弟自然不願參與,和老何代表的摩尼教產生衝突後,二公子楚瀾讓蔣淨刺穿自己的胸口在老何面前偽造死亡的事實以擺脫老何的利用;大哥楚滄也不願為了苟活而做不義之事,最終自殺結束自己生命。楚家二兄弟之所以能將生死置之度外,便是因為心中有大“義”、有大“善”。

豆瓣8.3《清明上河圖密碼3》:人性的救贖,善與惡的和解

三、人性的救贖源於自我內心的救贖,善與惡的和解有賴於慈悲與寬恕

  • ①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

孟子講人人都有可以 “仁義禮智”的內在能力,但並沒有給出 “仁義禮智”的明確標準。也這是為什麼很多人儘管心中有成善的趨向,但最終還是誤入歧途做出惡果。

實際上善惡是極難區分的兩極,同一行為,用不同的道德標準來衡量,其結果也會產生不同。

正如《清明3》 “食兒案”中,幾百個孩童被“怪物”抓走,造成幾百個家庭破碎。以丁豆娘為代表的一大批母親苦苦尋兒受盡艱辛,甚至有的為此丟掉性命。眾多無辜的人也在這起案件中深受其害。然而真相卻是各家的父親在為非作亂之人威脅下為保護兒女的安危營造出來的“丟兒”假象。從這些父親為奸佞做事,造成的不良後果來看,顯然他們罪大惡極;然而從為人父的角度看,保護兒女的安危是基本的綱常倫理,又算得上是至高無上的善舉。

因此評判道德的善惡一定要基於道德主體而言才有意義,不同的道德主體即不同的人,所處的社會關係和地位各不相同,這就導致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社會需求和價值目標,同一現象與行為對不同的主體或對同一主體的不同需要而言,其意義是不一樣的,因而善惡難辨。

正如梁興也曾陷入迷惘:盛力夜間行刺梁興被抓獲,他不願受凌辱,更不願洩露機密而服毒自盡,梁興對此深表惋惜,同時又心生一些敬意,認為盛力是捨生取義的英雄。一種英雄之間心心相惜的情愫油然而生。然而當他得知洪山被這幫奸賊暗殺時,他又立刻醒悟“不論這姓盛的一夥為誰而戰,這邊夜襲民宅,那邊殺害無辜,均是陰狠卑劣之舉,絲毫不配談義”。

豆瓣8.3《清明上河圖密碼3》:人性的救贖,善與惡的和解

  • ②善惡難辨時,以群體善惡為基本準則

西方哲學家摩爾在《倫理學原理中》指出“如何界定善惡”是全部倫理學的最根本問題,可見評判善惡的難度之大顯而易見。

上文我們提到善惡的評判根據個體關係的不同會產生相對性,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善惡標準。雖然人以個體形式存在,但是人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一員,人類具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屬性,因此人類也應該有相近的價值觀、道德目標等等。

互聯網預言之父凱文.凱利在《失控》中提到一個概念叫“蜂群思維”:

一個蜂巢的機體,將工蜂、雄蜂以及花粉和蜂窩組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一個重達五十磅的蜂巢機構,是從蜜蜂的個體部分湧現出來的。蜂巢擁有大量其任何組成部分所沒有的東西。一個斑點大的蜜蜂大腦,只有六天的記憶,而作為整體的蜂巢所擁有的記憶時間是三個月,是一隻蜜蜂平均壽命的兩倍。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量變達到質變,當個體數量足夠多時就會催生出群體智慧,達到“1+1+1>3”的效果。

因此以群體善惡觀為準繩來評判個體善惡就給我們解決了很多困擾。

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和群體利益保持一致是最佳狀態,但是二者有時也不可避免發生矛盾,這時就應當優先考慮群體的共同利益了。

豆瓣8.3《清明上河圖密碼3》:人性的救贖,善與惡的和解

  • ③救贖、寬恕與和解

人無完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人在犯錯事時往往容易陷入前進與逃避的糾葛之中。選擇逃避,往往能在心理上感到短暫的輕鬆,但是逃避就好比一劑麻醉藥,長此以往的積聚只會讓自己的內心麻木不仁。同時不斷地逃避也會不斷地產生挫敗感,這種挫敗感正是源於我們逃避過程中“自我價值否定”的不斷強化。當我們再次面對現實時,只會讓自己的內心承受更大的痛苦。

擺脫痛苦的唯一辦法就是直面自己的錯誤、正視自己的罪惡。陸王心學在孟子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揚光大,本“心”成為道德的本體,我們只有在內心真正寬恕自己,才能完成內心的自我救贖。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主人公安迪最終能順利逃出監獄重獲自由,在於內心從未失去自我救贖的希望。心中有自由,生活便有自由。

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當我們真的打不開心結的時候,試著多一些慈悲和寬恕吧。

正如《清明3》中,迷案真相大白,蔣衝得知堂兄為“義”而死,便了卻了心結,從容將紙條、手帕等證物交與梁興。

“事情已了,蔣衝拜別。京城這一行,生死兩分別。從此人世間,赤腳踏草鞋”

這便是內心多了幾分慈悲與寬恕,不再計較自己曾受過的苦難,也不再追究是非善惡。此刻,既是自我內心的救贖,又是善與惡的最終和解。

韋植由於沒有寬恕自己假扮怪物,綁架幼兒,最終選擇上吊自殺。儘管後來他的兒子也被救出來了,但是孩子的父親卻永遠不再了;同樣地,郭深因為不能原諒自己給妻子帶來禍患也選擇自縊了,實際上妻子莊夫人的死因和他的過失並無多大關聯……

這些都是慘痛的教訓,有時候,慈悲與寬恕並非易事,那不妨先從感恩開始,感恩他人、感恩生活、感恩生命,感恩身邊的一切。

梁興因感恩摯友施有良,儘管最終得知施有良被逼無奈欺騙自己時,也沒有任何怨責,反而一笑了之,以一顆慈悲寬恕的心重新正視兩人的友誼。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而後來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惡毒,他要證實對方罪過才能解釋自己的無情無義”。如果世間真的存在“惡”的話,可見不懂得感恩算是最大的惡行之一了。

豆瓣8.3《清明上河圖密碼3》:人性的救贖,善與惡的和解

總結

《清明上河圖密碼》在講述懸疑故事的同時,也為我們呈現了豐富的人格範例。曲折的故事中不乏揭露人性的善惡。誠然人性中有很多弱點諸如:人心之弱,人心之狹,人心之私等等,但是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孟子所講的人都有“可以成善”的能力,因而多一些慈悲之心,寬恕之心才可成就人心之強、之寬、之宏。善與惡的存在不僅是非黑即白的對立,更是互相交融的統一,從心出發,寬恕他人也是救贖自己。



文| 頭條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