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全能生"2020高考浙江省3月聯考(C)語文試題

"超級全能生"2020高考浙江省3月聯考(C)

語 文

考生須知:

1.本卷滿分 150 分,考試時間 150 分鐘;

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准考證號並填塗相應數字。

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捲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考試結束後,只需上交答題卷。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廣大群眾自覺遵守疫情防控各項規定,共同為遏制新型冠.(gun)狀病毒疫情蔓延、保障群眾 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jì)、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

B. 兩國在"一帶一路"的框.(kuàng)架下籤署一系列文件,旨在加強互聯互通,使扼守發展咽.(y n)喉的古城煥發生機,成為名副其實的經貿樞鈕。

C. 如果確認戰爭乃是流血的政治,那麼,"三國"的智慧就是政治智慧。政治智慧之外的哲學智慧 等則幾乎闕(què)如,至少可說是相當薄(bó)弱,遠遜於《紅樓夢》。

D. 文物修復人員技藝精湛,把一件件褶皺的、棉絮狀的、蟲蛀的紙絹.(jun)書畫分類揀選,並 用特殊的黏.(nián)合劑進行修復,使之重現光彩。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題。(5 分)

【甲】日記凸.顯.了知識分子對災難的反思,這正如湖北大學劉川鄂教授所言的,"災難文學必 須有與災難相匹配的尊嚴"。這要求作家需要具有對時代整體視察的視野,對世間萬物悲天憫人的 情懷,對人類運氣配合體感.同.身.受.的洞察力,對傳統美學精神休慼相關的明白力。因此,我們在 日記中感受到的反思,絕不僅僅限於這場災難,而.是.對災難反思的反思。【乙】它反思的是我們生 活方式是否真正做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否惠.及.每一小我私家?我們的 每一小我私家是否擁有說真話的勇氣?【丙】在作家的理性中無疑體現著這樣一種愛——那無數 的遠方和人們都與我有關,不僅有醫護人員的頌歌,還有雷神山、火神山建設者們的平凡;不僅 有快遞小哥的投遞,還有志願者那平凡而詳細的堅守;不僅有救治的舉措,還有無可怎樣的神傷。 2.文段中的加點字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

A.凸顯 B.感同身受 C.而是 D.惠及

3.文段中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2 分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3 分 )

A. 在 2019 年世界讀書日活動期間,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與平安銀行跨界合作,共同 打造了"書香平安"文化社區,以主旋律、正能量的精品圖書,受到廣大讀者喜愛。

B.紀錄片《變化中的中國》集思想性、藝術性和創新性於一身,通過不同人物,再現真實歷史, 強化追問現實的力度,贏得了廣泛的好評。

C.當機器人的外形看起來和人類極為相似的情況下,如何對待不斷給生活帶來便捷的人工智能, 日漸成為一個值得反覆思考的棘手的問題。

D. 網絡教學即使能打破地域和隔離的限制,但由於其對網絡硬件條件的要求相對較高,開學季同 一時段集中上網學習,讓不少地方的學校網課產生了網絡擁堵。

5.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 不超過 15 個字。(3 分)

水稻是世界主糧作物,為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然而,水稻並不是 大自然的饋贈, 。通俗地講,水稻的馴化就是人類對野生水稻進行人工培 植,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不斷地選擇產量高的野生水稻,將其保留下來,下一年接著種。正因 如此, 。據考證, ,早在 9000 年前,中國人就已 經率先種植水稻了,在水稻的馴化史上為人類做出了貢獻。

6. 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問題。(6 分)

微信群裡有人說,世衛組織不建議健康的人戴口罩,我們中國卻要求所有人都戴口罩,這完 全沒必要。

請你為微信闢謠小程序寫一篇闢謠短文,要求從信息來源、信息要素和科學常識等方面提供 依據,語言簡潔連貫,100 字左右。

二、現代文閱讀(共 30 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題。(10 分)

材料一:

武漢長江大橋的興建,開闢了我國橋樑建設事業的新歷史。中國工程人員數十年來在橋樑 建設工程中作過許多努力,有過很多成績,錢塘江鐵橋就是中國工程人員自己設計的。可是, 我們從來沒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設一座規模巨大的鐵路橋樑。五十年前的黃河鐵橋是由比利 時包工的。其後的錢塘江鐵橋的主要結構部分也是由德國、英國、丹麥三個"洋行"分別承包 的,這就不可能使我們系統地積累自己的橋樑建設經驗,沒有能組成自己的橋樑建設隊伍,中 國的橋樑建設事業也就長期停滯不前。武漢長江大橋的修建將改變我國橋樑建設事業的面貌。 三年來,主持武漢長江大橋勘測設計工作的工程人員和地質人員,在人力、物力、財力上得到 國家大大力支持,又得到蘇聯專家的無私援助,既考慮了最經濟地建設橋樑,又考慮了航運等 有關部門對利用長江的要求,選擇了最合理的線路和橋式,完成了這個偉大工程的初步設計。 同時武漢長江大橋的全部工程還將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國自己的人力來建設,因此,這個工程也 將是我國一座最好的橋樑建設學校,將為我國培養出一批橋樑建設人才。

(摘自社論《努力修好武漢長江大橋》,《人民日報》1954 年 2 月 6 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橋被英國《衛報》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對於這座目前世世界上綜合難 度最大的跨海大橋而言,每項榮譽的背後,都是一組組沉甸甸數據的支撐,全長 55 公里,世界 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 5.6 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 最深處距海平面 46 米,世界上埋進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 8 萬噸, 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截至通車前夕,港珠澳大橋共完成項目創新工法 31 項、創新軟件 13 項、創新裝備 31 項,創新產品 3 項,申請專利 454 項,7 項創 世界之最,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在這一大國重器的背後,不光有千千萬萬建設 者的汗水,更有不少為其提供強有力科技支撐的團隊。如今,中國的橋樑和高鐵一樣,已經成 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而隨著這張名片一同遞出的,是我們身為國人的自信心。

(摘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技支撐》,《光明日報》2018 年 10 月 24 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為基礎,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及物聯網等先技術, 創造具有感知儲存能力、學習判斷能力的智能設備、智能控制系統等,擴展、延伸工程建設者 的感知能力、預測能力、控制能力及作業能力,將機器智能與人類智慧緊密結合,形成人機一 體化智能建造系統,使工程建設更為安全。智能建造平臺由感知層、網絡層、數據層、應用支 撐層及應用層組成。感知層是基礎,藉助衛星等多種技術手段,採集各類數據信息,類似人的 眼睛等感官;網絡層利用光纖通信網等技術,將感知層採集的各類數據信息傳輸至數據層,類 似人體神經系統;數據層中存儲著大量的數據信息資源,藉助數據庫、雲存儲等智能存儲手段, 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存儲和共享;應用支撐層是運算中心,類似於大腦,實現數據融合,最終 在應用層形成各種智能控制系統,輔助工程建設者進行決策。

(摘編自林鳴等《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與實踐》)

7. 下列對材料三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8.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材料一的社論沉雄莊重,激發讀者奮發向上的愛國熱情;材料二的報道用確鑿事實和翔實數 據凸顯我國科技實力,喚起讀者強烈的自豪感。

B. 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雖然由蘇聯專家選擇了最合理的線路和橋式,但在建橋伊始就計劃全部 工程使用我國自己的材料和人力,從而培養鍛鍊新中國自己的橋樑建設隊伍。

C. 港珠澳大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總體跨度和海底公路沉管隧道、進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 隧道對接沉管,以及首創的智能建造平臺和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

D. 綜合三個材料可以看出,中國大型橋樑工程擺脫了以往的落後面貌,數十年來的中國橋樑建 設史,也反映了新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9. 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港珠澳大橋建設成功的背後有哪些支撐?(4 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題。(20 分)

實驗

[西班牙]塞爾吉·巴米艾斯

阿圖羅總是在固定時間起床。他從來不改變上班路線,並且認為為了世界的正常運轉,日常習慣的系統化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最近幾個月,他發現周圍的人不能理解自己這種對規則的遵守。 比如,孩子們就取笑他,說他躲藏在這種一成不變的程式裡是因為害怕面對生活環境的多變。

阿圖羅沒有爭辯。妻子抱怨他那種- -成不變的程序化生活(週一看電視,週二看電影,週三去 超市,週四看電視,週五滑冰,週六探望父母,週日做彌撒),他也沒有爭辯。在工作中,阿圖羅也察 覺到了風向的改變。經理不久前還誇獎他的才幹和謹慎,轉而卻更加關注那些難以預料的"有創造 力的"職員。對阿圖羅來說,這種所謂的創造力不過是用"首創精神"這種委婉的說法來對草率行 事進行美化而已。

他感覺到自己一直奉行的價值觀不再像從前那般被推崇。不僅在家裡和工作中大家開始貶低 他的條理性,在報紙上也越來越頻繁地發現一些證據,表明人們更崇尚那種彷彿過了今天沒明天似 的隨心所欲,輕易改變看法和感情上的朝三暮四也常常受到讚美。

在與這種大肆鼓吹反覆無常習氣作鬥爭時,阿圖羅努力不生氣:生氣相當於在對手面前示弱。 越來越少有人意識到事物的不可預見性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好處,這種情況讓阿圖羅很吃驚。出於 實驗和打賭這雙重目的,他決定稍微改變一點習慣。這個決定不是為了求證,而是為了再次肯定自 己的態度;也不是源於衝動,而是出於理智。為了不驚動周圍的人,他做得很謹慎。實驗就這樣開始 了。

最初的舉動:上班遲到 20 分鐘,不穿平時的那件西裝上衣,而是穿著一件鸚鵡綠休閒毛衣;平時 到了晚上,他都是坐在沙發上,準備看事先和妻子說好的節目,然而那天他向她提議到一家泰式餐 館吃晚飯。在這兩件事上他都遭到了當事人的不理解。經理批評他遲到,並且上下打量他的學院風 毛衣。要知道他從來沒改變過穿衣習慣,總是那兩套一模一樣的外套和褲子,一週換一次。至於去 泰式餐館吃晚飯的提議,妻子連一聲回應都沒有。

阿圖羅一點也沒有沮喪,失敗恰恰讓他堅信自己平時的態度是正確的。然而他不喜歡半途而廢, 一週後他又再次開始實驗。在原本該看電影的那一天,他沒有事先通知妻子,就對她說想待在家裡 吃晚飯。妻子很驚訝,繼而明確反對,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既然星期二都定好了要看電影,為什麼要改 變?真見鬼!

阿圖羅只是反覆說著她曾年復一年對他說的那些理由:"有時應該改變一下,就算已經定好了 某些目標,違反一下也好,可以讓我們感覺更有活力。"妻子吁了一口氣,說道:"那麼,我們到底 幹什麼?"她的怒氣是那麼明顯,他激動得差點想擁抱她。這正是他所期待的反應。

可此後,阿圖羅開始察覺到無論是妻子還是同事,對待他的態度都和以前不同了。一天晚上,阿 圖羅正在等孩子們回家。像平時一樣,他坐在門前,數著分秒等待約定時間到來。這時他開始自問: 既然準備好引入"創造性"的變化,那麼出去轉一圈是不是更合適?妻子自行吃了安眠藥睡得正香, 利用這個機會,他穿上衣服出門而去。

黎明時分,他在大街上晃了一圈回到家,卻看到一個意想不到的場面:妻兒都在門口等著他。他 們衝他大吼大叫,指責他既沒有事先通知也沒有留張便條。他微笑起來,對家人的反應很滿意,堅 信自己能夠向他們解釋清楚這是他的實驗。然而大家都不聽他解釋。妻子開始嗚咽,斷斷續續地發出刺耳的聲音,孩子們則彷彿面對墮落分子似的看著他。阿圖羅向他們保證會恢復自己素來的習慣, 然而都是徒勞。

接著就在同一天,妻子和經理對他說了同樣一句話:"我們得談一談。"兩場談話的共同點似 乎都在重複著同一個理由:他們要趕他走,因為他們發現他心不在焉,已經沒有從前一直堅持的沉 穩。那種沉穩雖然也不值得稱道,但是至少不會影響他們之間的關係。

在這兩場談話中,阿圖羅都沒有爭辯。在內心裡,他覺得這是自己的錯。他不應該抵擋不住混 亂無序的誘惑。他默默地辦理了離職手續。而在家裡,由於被急劇增長的敵視氛圍所迫,他不得不 收拾行李離開。

面試新工作時,他重新穿上那件常穿的西裝上衣。儘管人家要求的是諸如既要年輕活力又要經 驗豐富等相悖的條件,他還是堅持呈現自己始終如一、嚴格精準和認真負責的一面。給他做面試的 人不屑地看著他,雖然他們沒有明說,他還是意識到他們要找的是那種有創造力、不滿足於現狀、 不合常規、難以預測的人。

如今的他保持著固定的生活節律。上午去圖書館,下午在綜合體育館,在那裡他觀察社區業餘 排球隊的變化。在訓練方式上,阿圖羅也發覺即興創造與按部就班之間的鬥爭。一些人的力量和另 一些人的才幹互為補充,懂得這些的人總是這樣說。通過觀察比賽,阿圖羅得出結論,從統計數據來 看,始終如一和可以預見比心血來潮更為可靠。這更堅定了他的原則。

儘管目前出於環境原因,他不再向任何突如其來、出乎預料,卻可能改變他生活的變化關閉大 門。更有甚者,他盼望它。最初幾周,他多少有些急切地盼望。後來,是平靜地盼望。隨著時間流逝 和不斷堅持,他把這種盼望變成了一種習慣。

(選自 2019 年 02 期《譯林》,有刪節)

10. 請簡要概括小說的情節。(4 分)

11. 小說中的主人公阿圖羅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4 分)

12. 分析小說敘述上的特徵。(6 分)

13. 小說最後一段是否可以去掉?為什麼?請簡要分析。(6 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 40 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題(20 分)

復張君書

清·姚鼐

辱書諭以入都不可不速,嘉誼甚荷。以僕騃蹇,不明於古,不通於時事,又非素習熟於今之 賢公卿,顧蒙識之於儔人之中,舉纖介之微長,掩愚謬之大罪,引而掖焉,欲進諸門牆而登之清 顯,雖微君惠告,僕固愧而仰德久矣。

僕聞蘄於己者志也,而諧.於用者時也。士或欲匿山林而.羈於紱冕,或心趨殿闕而不能自脫于田舍,自古有其志而違其事者多矣。僕少無巖穴之操,長而役於塵埃之內,幸遭清時,附群賢之 末,三十而登第,躋於翰林之署,而不克以居,浮沉部曹,而無才傑之望,以久次而始遷。值天 子啟秘書之館,大臣稱其粗解文字而使舍吏事而供書局其為幸也多矣不幸以疾歸又不以其遠而忘之為奏而揚之於上其幸抑又甚焉。士苟獲是幸,雖聾瞶猶將聳耳目而奮,雖跛躃猶將振足而起也, 而況於僕乎?

僕家先世,常有交裾接跡仕於朝者,今者常參官中乃.無一人,僕雖愚,能不為門戶計耶?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將度其志可行於時,其道可濟於眾。誠可矣,雖皇皇以求得之而不為慕 利,雖因人驟進而不為貪榮。何則?所濟者大也。至其次,則守官攄論,微補於國而道不章.。又 其次,則從容進退,庶免恥辱之大咎已爾。夫自聖以下,士品類萬殊,而所處古今不同勢,然而

揆之於心,度之於時,審之於己之素分,必擇其可安於中而後居,則古今人情一而已。 夫朝為之而暮悔,不如其弗為;遠欲之而近憂,不如其弗欲。抗.孔子之道於今之世,非士所敢居也;有所溺而弗能自反,則亦士所懼也。是故古之士,於行止進退之間,有跬步不容不慎者.,其慮之長而度之數矣,夫豈以為小節哉!若夫當可行且進之時,而卒不獲行且進者,蓋有之矣, 夫亦其命然也。

僕今日者,幸依聖朝之末光,有當.軸.之褒採,勇躍鼓忭以冀進,乃其本心。而顧遭家不幸,始反一年,仲榮先殞,今又喪婦,老母七十,諸稚在抱,欲去而無與託,又身嬰疾病以留之。此 所以振衣而趦趄,北望樞鬥而俯而太息者也。

遠蒙教督,不獲趨承,雖君子不之.責,而私衷不敢安,故以書達所志,而冀量察焉。

(選自《惜抱軒詩文集》)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而諧於用者時也 諧:合,符合。

B.微補於國而道不章 章:同"彰",彰明。

C.抗孔子之道於今之世 抗:捍衛,挽救。(應為違背)

D.有當.軸.之褒採 當軸:當權者。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

A.士或欲匿山林而羈於紱冕 驪山北構而西折

B.今者常參官中乃無一人 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

C.有跬步不容不慎者 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D.雖君子不之責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儘管作者拒絕了張君要他火速進京做官的建議,但他仍在回信中對張君的賞識和提拔之情表示了感謝,體現了士大夫的修養。

B.清代的讀書人由科舉而翰林,由翰林而朝臣。作者從躋身翰林到任職秘書館,仕途頗為順利。翰林可以參政議政,名望很高。

C.和李密一樣,作者把家庭的不幸當作不願做官的理由,所不同的是,李密承諾自己要先盡孝,後盡忠,而作者並無此種考慮。

D.文章以議論為主,作者通過反覆陳說應當和不應當做官的理由,強調左右為難的精神困境,分析透徹,層層深入,感人肺腑。

1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 分)

值 天 子 啟 秘 書 之 館 大 臣 稱 其 粗 解 文 字 而 使 舍 吏 事 而 供 書 局 其 為 幸 也 多 矣 不 幸 以 疾 歸 又 不 以 其 遠 而 忘 之 為 奏 而 揚 之 於 上 其 幸 抑 又 甚 焉。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8 分)

(1)雖微君惠告,僕固愧而仰德久矣。

(2)古之君子,仕非苟焉而已,將度其志可行於時,其道可濟於眾。

(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 19-20 題。(8 分)

南鄉子·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

黃庭堅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臺南金絡頭。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簪花不解愁。

[注]黃庭堅仕途多舛,此詞是被貶宜州後所作。戲馬臺,在今徐州。東晉時大將劉裕(後來的 宋武帝)因北伐立功被封宋公,於重陽節在戲馬臺大宴群僚。金絡頭,多為有功武將戰馬頭部的佩飾。

19.詞的上闋前兩句運用 手法,寫出了詞人 的性格。(2 分)

20.此詞與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用到了劉裕的典故,其作用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6 分)

(三)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題。(6 分)

材料一: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論語·子罕》) 材料二: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 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論語·雍也》)

【注】逝:前往。罔:糊塗。

21"冕衣裳者"是指 。孔子遇到上述三類人,"雖少,必作;過之,必趨",體現孔子 之心。(2 分)

22.結合材料二,談談你對"仁者"的理解。(4 分)

(四)古詩文默寫。(6 分)

2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選 3 小題)(6 分)

(1) ,鑽之彌堅。 ,忽焉在後。(《論語》)

(2)三歲為婦, 。 ,靡有朝矣。(《詩經·氓》)

(3)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王勃《滕王閣序》)

(4)愛其子, ,於其身也, ,惑矣。(韓愈《師說》)

(5) 。一種相思,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四、作文(60 分)

24.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 分)

美學家克羅齊曾言:"要想評價但丁,就要使自己達到但丁的水準。"可生活常識又告訴我 們:"不進廚房的人,也能辨別廚子的好壞。"

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感悟和思考?請就此寫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不得少於 800 字。不得抄 襲。

"超級全能生"2020 高考浙江省 3 月聯考(C)

語文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 20 分)

1.A

2.C

3.B

4.B

5.而是人類馴化的結果

野生水稻才成了今天的水稻(或:野生水稻才被人類馴化了)

水稻起源於中國(或:中國人最早馴化水稻)

6.要求從信息來源是否可靠、信息要素是否齊全和是否符合科學常識等方面提供依據。(每點 2 分, 言之成理即可 )

二、現代文閱讀(共 30 分)

7.C 應該是"感知層採集的數據信息" 依託"網絡層"

8.B "由蘇聯專家選擇了最合理的線路和橋式"表述不當

9. 國家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的大力支持;系統的橋樑建設經驗和專業的橋樑建設隊伍培養;強 有力科技團隊的支撐;先進科技技術的應用。(答出一點得 1 分)

10.阿圖羅程式化習慣受到質疑 阿圖羅用實驗證明了自己價值觀的正確 阿圖羅因實驗失 去了工作和家庭 阿圖羅回到程式化生活(包括盼望改變)(每點 1 分)

11.循規蹈矩,日常習慣系統化、程式化。謹慎沉穩, 溫和寡言實驗前經理誇獎他的才幹和謹 慎,實驗後大家都認為他沒有從前一直堅持的沉穩,對於別人的不解甚至誤解很少爭辯。矛盾掙 扎,一方面認定自己是正確的,另一方面又還是要進行實驗;結尾處一方面保持固定的生活節律,另 一方面又盼望著變化。(每點 2 分,任意答到二點給 4 分。出現其他答案,酌情給分)

12. (1) 採用第三人稱敘述,自由,不受時空的限制。

(2)作者以阿圖羅的視角來講述整個故事,有利於讀者深入主人公的內心來理解他的思想和情感。 而作者本身的情感卻隱藏了起來。

(3)敘事語言風格平和、穩重。

(4)對比手法的運用:人們質疑阿圖羅程式化生活與面對阿圖羅變化時的截然不同的反應;阿圖 羅一直堅信自己的價值觀和又渴望期盼改變等。(每點 2 分,任意答到三點給 6 分出現其他答案,酌 情給分,)

13.不可以去掉:(1)情節方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分析略)

(2)人物形象方面:立體豐滿,體現性格中複雜矛盾和變化的一面(分析略)

(3)主題表現:深化主題,進一步表現了人們對於變化的複雜心態,引發讀者對小人物的命運的 思考(每個方面 2 分。如果回答"可以去掉"並言之成理最高不超過 3 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 40 分)

14.C 抗:應為違背

15.B ( B 項表示轉折,竟然 A 項 前者表示轉折,後者表示承接 ;C 項前者表示……的情況, 後者定語後置的標誌 ;D 項前者代詞,指代自己;後者結構助詞,的)

16.B(仕途不順,"而不克以居,浮沉部曹,而無才傑之望,以久次而始遷"。)

17.大 臣 稱 其 粗 解 文 字 /而 使 舍 吏 事 而 供 書 局/ 其 為 幸 也 多 矣/ 不 幸 以 疾 歸/ 又 不 以 其 遠 而 忘 之/ 為 奏 而 揚 之 於 上/ 其 幸 抑 又 甚 焉。(每正確兩處 得 1 分,錯一處扣 1 分,扣完為止)

18.(1)即使沒有你的告誡,我固然慚愧並且仰慕你的大德很久了。("微""愧""仰"一個 1

分,語義完整 1 分)

(2)古代的君子,做官不是隨隨便便的,他將會考慮他的志向能否在當時得以實現,他的方法 能否對大眾有所助益。("仕""苟""濟",一個 1 分,語義完整 1 分)

19.對比 孤高淡泊(每空 1 分)

20.辛詞通過讚頌劉裕"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來嘆惜南宋王朝的無能,表達自已抗敵救國的 熱情。(2 分)黃詞借"劉裕大宴戲馬臺"的典故點題,切重陽宴集之題 (2 分)也借劉裕創建的英 雄業績"盡隨風雨去""休休",流露出對人事無常的感慨,寄託看淡是非得失、升沉榮辱的思想感 情。(2 分)

21.貴族 仁愛或尊敬(每空 1 分)

22.仁者聽到有人落井,就會前去救援,體現了愛人之心;因此也容易被小人欺騙。但仁者不會立 馬跳下去,而是在行動之前,仔細甄別,想想對策,因此不會是糊塗迷惘的人。(2 分)由此可見, 仁者不僅需要愛人,還需要智慧。(2 分)

23(1)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 (2)仰之彌高 瞻之在前 (3)響窮彭蠡之濱 聲斷衡陽之浦 (4)擇師而教之則恥師焉 (5)花自飄零水自流 兩處閒愁

24.(參考高考評分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