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談到蘇制的輕兵器,不得不提一下獨具特色的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款軍隊制式裝備的全自動手槍,提起它的大名,任何一位軍迷都會對它讚不絕口。就基本數據而言,作為一支擁有接近70年曆史的老槍,它絲毫不遜色於現代軍隊裝備的任何手槍。但是在它70年的槍生中,並非一直處於主流,而是跌宕起伏的。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全自動的斯捷奇金

為夢想而生的武器

中國人最熟悉的"快慢機"手槍就是典型的全自動手槍。在歐洲軍隊中這種全自動手槍作為個人防衛武器也是有少量裝備,在當時世界的軍隊中這是妥妥的剛需。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下為全自動版本的駁殼槍

蘇聯衝鋒手槍發展不算特別晚,20世紀20年代末,蘇聯紅軍提出發展一款大型的全自動手槍,用於單兵的個人防衛。後來整出TT-33手槍的那個託卡列夫推出了他的M1929式大型戰鬥手槍。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反人類的M1929

作為一款全自動手槍,它基本合格,該有的都有,但是它有一個致命缺點——

為了塞下22發手槍子彈,它採用帶有弧形的槍柄,視覺上看就知道它失去了人機效應。蘇聯人在全自動手槍上的第一次嘗試就此流產。

二戰結束後,蘇聯軍方又想起了這個自動手槍項目。畢竟強大的蘇聯紅軍也得有一把媲美資本主義小崽子手中的勃朗寧大威力的手槍。

1948年,在中央設計研究局工作的工程師伊戈爾·斯捷奇金正式接受設計一種新型手槍的任務。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APS初版與勃朗寧大威力,咳咳,有點兒像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帶有木頭槍托的APS

這款衝鋒手槍被命名為斯捷奇金衝鋒手槍,即APS。它擁有20發子彈的大容量彈匣,既可以進行半自動射擊,也全自動射擊。

由於它採取的自動原理的是簡單的槍機後坐原理,這種原理和勃朗寧完全不一樣。它需要槍機和彈簧來承受子彈的後坐力,一般只用於小口徑手槍。

為了承受9MM槍彈自動發射下的後坐力,提升手槍的精度,斯捷奇金手槍把自己的木質槍套做為自己的槍托。(這時候,有部分長得比較帥的網友就要大罵了:這貨把M1935和駁殼槍整合了??)

稍安勿躁,其實從魯格P08炮兵型到駁殼槍,把木製槍套當作槍托一直都是很正常的設計。除非是需要隱蔽,正常駁殼槍設計都需要配合木質槍套,畢竟這樣更穩,打出去的散佈面更集中。

全新系列的槍彈的加持

這時候少部分長得比較帥的網友又要問了,人家駁殼槍的全自動版本還在用7.63MM口徑的彈藥呢。槍機後座式原理應用於9MM槍彈等於是達到極限了,那為什麼還要用?

其實在斯捷奇金手槍研發之初,斯捷奇金本人有過想法把它的口徑設計為7.62MM,這是當時蘇軍制式手槍TT-33使用的槍彈。但是二戰結束後,蘇聯軍方想要淘汰老舊的TT-33手槍及其7.62MM手槍彈系統,使用9MM槍彈系統。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斯捷奇金

在斯捷奇金研發衝鋒手槍時,蘇軍下一代制式手槍馬卡洛夫手槍及9MM馬卡洛夫槍彈也在研發中。於是這兩種同時採用槍機後座原理的手槍為了統一彈藥就都用上了全新的槍彈。

但是考慮到它倆採用的槍機後座原理實在難以承受9MM槍彈的暴擊。所以在武器設計方面上自成體系的蘇聯提出了新方案。

雖然馬卡洛夫9MM槍彈也叫9MM槍彈,但是它和西方廣泛使用的9MM帕彈完全不一樣。

1.馬卡洛夫槍彈的威力低於9MM的帕彈,這一點可以減少斯捷奇金手槍的壓力,畢竟9MM對於半自動手槍都是坎,更不要提全自動射擊下的斯捷奇金衝鋒手槍了。

2.馬卡洛夫槍彈的尺寸是9ⅹ18MM,帕彈則為9ⅹ19MM。同時馬卡洛夫9MM槍彈的直徑為9.22MM,比正常的9MM槍彈要更寬。特殊的馬卡洛夫和任何9MM槍彈都是不一樣的。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馬卡洛夫槍彈和帕彈

雖然有言論指出馬卡洛夫槍彈和帕彈不一樣是因為蘇聯不希望戰爭爆發後,北約國家能夠使用他們的槍彈。但是1951年推出的馬卡洛夫槍彈時顯然意料不到在1953年才被確立為北約制式槍彈的帕彈會是它的競爭對手。況且如果有這個政治想法,蘇軍繼續用7.62MM彈,它不香嗎?

由此可見短且寬,威力變小的俄式9MM槍彈是為了滿足槍機後座原理設計的手槍而特別設計的。有了特別設計的槍彈的加成,斯捷奇金手槍顯然帶上了光環。

前有狼,後有虎的尷尬局面

斯捷奇金APS手槍在1953到1954年間大量裝備給蘇軍的炮兵、坦克/裝甲輸送車的車組、步兵中的RPG-7射手、前線軍官,成為世界上唯一被列為制式軍用裝備的衝鋒手槍。

和馬卡洛夫手槍完全不一樣的遭遇是,馬卡洛夫手槍定位於遠超TT-33的新一代制式半自動手槍。而斯捷奇金APS衝鋒手槍是橫空出世的產品,它在裝備後口碑極差。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斯捷奇金與波波沙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APS與波波沙的對比


這個主要問題是它針對於蘇軍適用人群當時的武器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勢。

1.尺寸問題:對於一部分只需要自衛手槍的軍官,斯捷奇金太大了,況且這個位置有人家馬卡洛夫呢!

2.彈容量問題:對於很多需要自動武器自衛的坦克兵,炮兵而言。斯捷奇金衝鋒手槍那種只有PPSh43一半左右的彈藥加上媲美PPSh43的射速,簡直就是戰場上的噩夢。他們的美軍同行此時還拿著糙但是強的黃油槍呢,這種條件下當然首選波波沙。

3.重量問題:斯捷奇金衝鋒手槍雖然比他們的波波沙短一點兒,同時重量只有不到一半,但是摺疊後的PPSh43也沒比APS長几公分,至於重量問題,這個從來都是不是戰鬥民族考慮在內的問題好嗎?

這種局面真的是尤為尷尬,但是畢竟波波沙是杆老槍,隨著7.62MM手槍彈的淘汰,斯捷奇金衝鋒手槍早晚有出頭之日。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AKS74U

這個時候它遭遇了更優秀的對手——比波波沙更優秀的AK系列突擊步槍來了。

隨著AKM和更短,更輕的AKS74U的裝備,斯捷奇金衝鋒手槍完全沒了市場。連波波沙都幹不過,出AK系列等於欺負人,斯捷奇金同志都要哭暈在廁所。

打入冷宮

隨著APS的用戶越來越少,1970年代初APS開始逐步從常規部隊中撤裝並轉入庫存。對於一款頂著光環出生的衝鋒手槍來講,從來沒有輝煌就退休,這簡直就是恥辱,他的哥們馬卡洛夫手槍還閃耀呢!

這些問題聽上去有點兒像當年在歐洲被嫌棄過尺寸的駁殼槍,難道全自動手槍真的沒有春天了嗎?

頭頂光環的APS在遭遇了滑鐵盧之後,並沒有被放棄,而是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帶有棕色槍托的APS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APB

首先,針對APS的重量,斯捷奇金對其進行了現代化改造,木質槍套被改成棕色的塑料槍套。顯然這個改裝並沒有什麼什麼意義。

隨後的1972年,APS進行了更為大膽的改裝,APS的槍管加長並被刻上螺紋。APB誕生了,這一次,它裝上了消音器,並且去除了用作槍套的槍托設計,代之以鋼製槍托。除了結構更為簡潔,同時具備了更為強大的消音能力。

槍長:246mm/455mm(未展開/展開)

空槍重:1.65kg

彈容量:20發

特種兵和特工最愛的手槍

在常規部隊並不吃香的APS/APB,在一些特別部門被重視起來了。APB作為APS的特殊定製版被生產出來,交付給克格勃和蘇軍的特種部隊。這種武器被大量用於特種戰鬥,和特別工作。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蘇軍特種兵使用APB

當然哈,特種部隊這種甲方的需求就是特別奇怪,像美軍從上到下都換裝M9時,他們的特種部隊繼續用百年勃朗寧。如果有一天,特種兵大爺覺得98K好用,說不定就集體換裝了。

斯捷奇金衝鋒手槍的廣泛應用原因:

1.作為特種部隊和特工,絕對不會只使用一種武器。作為可靠的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會作為他們的近戰輔助武器而選入。而改造完成的APB,化解了過重過長的劣勢,成為一把大型的手槍。

2.隨著手槍彈匣大容量化的國際潮流,馬卡洛夫手槍代表擁有個位數容量的輕武器落伍了,斯捷奇金衝鋒手槍不再被壓抑,作為一支擁有20發槍彈,能夠進行自動,半自動射擊的手槍,即便與現在流行的手槍比,它也是非常優秀的手槍。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普京也曾是一位克格勃特工

3.隨著伴隨蘇聯數十年發展的馬卡洛夫手槍的淘汰,蘇聯時代庫存大量9MM的馬卡洛夫槍彈需要被消耗掉。而即便換裝新槍,也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這時候,斯捷奇金衝鋒手槍就翻身了。

4.我們能夠發現,斯捷奇金手槍在發展中基本的結構並沒有被放棄,而是針對它並不重要的外形進行現代化改造,如對其槍托改造,增加消音功能,這也驗證了斯奇捷金衝鋒手槍具備優越的性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投胎是很重要的。斯捷奇金手槍是一支絕對優秀的武器,它在誕生之初,由於定位錯誤,遭遇了尷尬的局面。在時代的契機來臨之際和本身的優秀條件下,斯捷奇金衝鋒手槍終於崛起,成為一把優秀的手槍。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01


大器晚成的尷尬武器——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斯捷奇金衝鋒手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