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修路讓每家每畝捐款50元合理嗎?

不會讀書的人98


俗話說:“修路架橋,造福子孫後代",國家大力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農民也應積極參與。修路不但能方便自己,而且也是之便大家,更是為子孫後代造福。


那麼村裡修路讓每家每畝捐款50元合理嗎?

針對農村修路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原來就有的毛路,需要擴寬硬化。第二種是原來毛路都沒有的,村民根據大家需要,新挖一條毛路,方便大家。

第一種情況讓村民捐款不合理。

根據新農村建設要求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農村道路交通硬化國家是有專項資金的,全國農村要求逐步實現村村通公路,凡屬鄉村原有的毛路,都會逐步硬化,硬化寬度面積不得低於3.5米,串寨路硬化面積不低於2米。我們貴州普遍農村地區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戶戶通竄戶路,在少數邊遠地區農村還沒實現的,將會逐步實現。如果國家拔有專項修路資金,再以其他理由要求農民捐款修路是絕對不合理的,我們老家直接硬化到坡上去,資金全是國家拔款,硬化道路不需要農民出錢出力。


第二種情況村民自籌資金修路合理。

1、新修毛路會佔用農民土地需要一定資金補償,如果不補償,那麼相對於沒有被佔用土地的村民就佔了人家便宜,所以,大家籌資點錢適當補償給修路被佔用土地的村民是應該的。

2、挖毛路工時費。比如今年我們村小組就每家自籌資金300元找挖機挖一條路上山,方便大家拖莊家,佔用部分村民土地也從籌資款項中拿出部分錢來補償補佔用土地的村民,其餘款項全部用於挖機挖路費用。

3、還有一種是能出力出力,不能出力出錢。去年我們寨子裡面修建的另一條竄寨路就是這樣籌資修的,毛路全告在家的農民出力人工挖路,外面打工回不到家的就拿出200元分給出力的村民,這是絕對合理的。

4、新挖毛路出來後,將毛路硬化指標由村委會報交通局申請專用資金硬化,沒有毛路是無法申請資金硬化的,去年我們村國家拔款硬化的三條通組路,毛路都是村民自籌資金挖出來的,不挖一條毛路,根本申請不到資金修路。所以,農民自籌資金修路是有必要的,大家都應該支持。



農村新挖毛路這種修路國家目前沒有項目款支助,是農村村組農民根據大家需要組織修建的新路,修路不是為了哪一個人,有利於大家,凡是村裡面受益的人都應該籌資,不籌資村民有權不讓你開車拖玉米!別說合不合法,農民雖不懂法,但絕對懂理。

以上是阿洪的個人觀點,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發表個人看法。喜歡阿洪文章的朋友,記得幫忙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農人阿洪,瞭解更多三農趣事。

阿洪168


上述問題,我認為合理。為什麼會這樣說呢?我從下面兩個方面來回答。

  • 一、要致富,先修路。

在農村,如果某些種植的農產品的產量比較高,收購價格也不錯,成了熱銷品,但是,在不通路的情況下,採購商的車子進不來,熱銷的農產品也就運不出去,成了滯銷貨,只能望天興嘆,同時也會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

我所在的村有一些農戶,在外省打工期間,看到別人種植草莓很賺錢,於是去年毅然回鄉創業,種植草莓,當時,他們也沒想到種植的草莓,得到了大豐收,價格比以往都要高,也聯繫好了經銷商,在收購的當天,經銷商帶了兩輛大貨車過來,結果一看道路不通,貨車無法通行,離種植的草莓基地還有五六公里,種植戶只能多出錢,請人工及小型的電動三輪車,進行轉運過去,再往大型的貨車上裝貨,結果,最後一算賬,兩輛大貨車的草莓賣出去了,不但沒有賺到錢,還虧了錢,這是我村去年的事實,所以,要致富,先修路是關鍵。

  • 二、方便出行

在農村,沒修路,大家出行,沒下雨的情況下還好,一旦下雨後,就成了泥濘路爛,在上面騎車、走路通行,很容易滑到摔傷,再不濟,出門身上的衣服是乾乾淨淨,摔倒後,衣服上也是沾滿了泥,您肯定會說一句,真是倒黴,所以,出錢修路,也是為了大家出行的方便。


  • 總結:為了以後能發家致富和出行的方便,村裡修路,讓每家每畝捐款50元是合理的。


精彩小周


這個有集資的,也有免費的,這的看當地的要求和實際情況了,國家在早些年開始村村通公路了,這個一般情況下都是政府在拿錢,沒有攤派的,我以前小時候出現過這種情況,每家出資150元,修路,還不是水泥路的那種。

現在我們村都是水泥路,而且也沒有給每家攤派費用,一個村一條主路,有幾條輔路,都是水泥路面,而且還配有垃圾桶,但是沒有排水系統,各家想各家的排水辦法。

可能每個地方的財政或者政策不一樣吧,但是我想大致上都差不多吧?不過50塊錢說實話也不多,如果真是為了修路的話還是可以的,畢竟方便了自己嘛,對不對?





我是劉同學




村裡修路讓人每戶每畝捐50塊錢,合理嗎?從小聽到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在農村很多地方都做了水泥路,但還有的地方到現在還沒做水泥路。我覺得農村要發展,那肯定也要把路修好。

我們村裡做水泥路的時候,政府撥款10萬塊錢,但是10萬塊錢根本就不夠,地基要做、路要擴大。錢不夠怎麼辦呢?我們那裡不是按有多少畝地來收錢,而是按人頭,我家5個人,每個人300塊錢,就去了1500塊錢。那時候是不管老人還是小孩,都需要出錢,那時候還是零幾年呢,好像是2007年吧,對我家來說這錢很多。不過我們還是出了,村裡的人也都樂意出錢。之前我們的都是黃泥路,回家都是坑坑窪窪的,特別是下雨天,那更不用說了,所以大夥是很支持的。我們也是自己做工的,一家出一個人幹活。如果是外出打工了,那村長會記下天數,等回來了按當時一天多少錢交錢。



除了交錢外,擴大路需要經過誰家的田地,都是直接擴大進去,沒有任何的補貼。我們村的路經過別人的田地,別人也是免費給的,包括其他村擴路,佔了我家一塊地,我家也沒玩一分錢。在我們村那裡,很多人的想法就是,修路是造福自己和後代,不必計較那麼多。如果當初不捐地、籌錢做路,那現在路是小的,而且可能還是黃泥路呢。



不僅僅是我們村籌錢做路,需要經過我們村的那些村莊,也有不少人捐錢給我們。他們說,路是大家的,能出一份力也是,不管錢多錢少。我看到這些的時候,還是跟感動的。像我們村有的人在外面發財了,他們也會多給點錢。我其他村還籌錢做籃球場、停車,甚至在路邊種綠植。我們村也有種,但活下來的不多。



所以對你說的這個修路,每戶每畝捐款50塊錢,我個人覺得是合理的。造福自己,路修好了,也是自己受益,不是更好嗎?可能每個地方都不同吧。

前年我們村裡因為種地不方便,也是村裡人請來挖掘機開路,用到誰家的地都不能拒絕,因為做路也是為了方便種地。以前是條羊腸小道,現在可以開車上去拉玉米、花生下來了。對於這點,我們這裡做得還是不錯的。還有我們自己籌錢做垃圾池、做蓄水池等等。

總之地方不同,人們想法也不同,對於村裡好的,我們都願意出錢出力。


壯鄉小美


新農民川子為你答疑解惑!每畝地捐款50元,一家8畝地的話就是400元,10畝地就是500元,這樣算下來並不是很多,況且依靠承包地的多少進行捐款,這樣也是一種公平的體現。畢竟家裡的承包地是按照人口進行劃分的,這樣一算誰也不會吃虧。避免了有一些人家的人口多交的少,有一些家庭人口少交的多的問題。

我們村子裡去年修路的時候,是按照離道路的遠近繳納的,如果道路是修建在自家門前,那就需要繳納1000元,如果道路離自家遠一點那就需要交500元,如果不經常走這條路的話,只需要交200-300元就行了。村裡這樣的規定,大家也都可以接受並認同。

畢竟修建道路的工程款,國家並不可能全部承擔,只能依靠著財政以及村民集資的方式進行,如果村民不捐款的話,可能道路遲遲不能修建,大家不能儘快走上硬化道路。不過在2018年6月份之後國家就有了新的規定,文件中表明村子裡的道路修建款項,需要以政府財政以及社會捐款為主,只能引導農民的自願捐款,不能強制進行集資,也不能增加農民的負擔,更不能讓農民當義工。

所以說如果是在2019年的話,捐款就需要以個人的意願為主,村集體是不能強制要求農民交錢的,這樣就會違背了相關的規定。不過既然是大家出行的道路,個人認為還是要捐款的好,畢竟路是方便村民出行的,如果經濟上的負擔不大,那捐款也無妨,畢竟幾百元又不會影響生活。

像我們這邊,那些家裡困難的或者老人獨自居住的,都不會要求其捐款,有能力的捐款就行。雖說不捐款也沒什麼,但村民們的議論讓自己在村子裡也抬不起頭來,不是嗎?


新農民川子


這個提問的意思我能理解,那就是村裡修路要農戶捐款。但是,每畝捐款50元是什麼意思?是把公路的面積折算成畝數,每畝50元;還是每戶有多少畝土地,以每畝50元的標準來捐款?望有看明白的人來給我解釋下,先謝過了。

先就按我理解的意思來回答這個問題吧。村裡修路讓每家每畝捐款50元,我不僅認為十分合理,而且還鼓勵你們應該大力支持,儘快把錢交上去,以便早日動工把路給修好、修通,這才是大家應該首先要關心的。

以我實際經驗告訴大家,誰不操心修路,誰不知道修路有多艱難,沒有錢修不成路這只是其一,但這還不是最難的地方,最難的地方在於修路的審批。因為修路肯定會涉及到用地,如果是佔用農戶或集體的土地,大家一商量就好,如果涉及到佔用林地,這就很難辦了,必須要經過林業部門的審批你才能動工興建,如果不經審批你砍一棵樹的話,不僅路修不成,森林公安還會傳去問話,涉嫌違法的還會依法處理。

如果修路用地手續審批下來了,而由於修路資金的問題耽誤了修路,最終受影響的是大家,損失最大的還是大家。從長遠來看,路修好了不僅利於農戶的出行,而且對農戶個人的發展也很有利,甚至對於整個村子都有利。

更何況,50元也不是多麼巨大的金額,也就是一包或幾包煙錢的事,如果因為50元耽誤修路,用地審批時間到期後,再去審批的話,誰知道政策會不會變?就是有錢修,還讓你修不修都是未知數。

綜上所述,50元事小,修路事大,應該把修路放在第一位,不應該為了50元而去斤斤計較,考慮的太多,你認為呢?


農村一山貨


要致富,先修路,我感覺合理

以前在農村,一到了下雨的時候你就別想出門,到處都是泥坑,現在我們村路也修上了,每家每戶200元,下雨也不怕有泥坑了



其實五十塊錢不多,畢竟是在修路,路修好了能走一輩子,現在農村買車的也多了,修好路交通也方便

有些地方就是村民們集資,因為有時候上面撥款不夠,只能是讓村民們每家每戶少出點錢,不管怎樣最起碼以後出門路好走了,你說對嗎?



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挺合理的,不用太糾結,再說要的錢也不算多

我是農民小二哥 喜歡我的回答就給個關注可以嗎?謝謝大家


浪子小二哥


村裡修路讓每家每畝捐款50元合理嗎?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的建設,國家對農村建設的投入也越來越多了,這些投入一般都是用來做一些基礎設施的修建,例如農田水利、公路、林道之類的。但是國家所支持的費用有時畢竟還是有限的,有些情況下還得村民自己來想辦法集資。就你所說的村裡修路讓每家每畝捐款50元是否合理?


對於你所說的這問題其實在農村當中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很多時候不論是修路還是修別的公共設施基本上錢不夠時都是村民自己來掏腰包來集資。當然在集資之前都是經過開會討論,至少大多數村民同意之後才實施的。只要在整個過程中所用的錢款是公開透明的那是無話可說的。

如果你以為單純地按土地面積不合理的話,那可以考結合人口數量來集資,踏火記得05年時我們村裡集資修村道時,就是按人口和土地面積各佔一半的方案來做的。個人以為這也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法,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在那時一些超生的人口是沒有土地的,所以按人口再結合土地面積是相對合理的一個方案。

話說回來,作為村裡的一個村民,不論是否長其居住在村裡,只要是村裡大多數人同意並通過的決議踏火都會支持,因為如果你混的很好的話,可能並不會再意那點錢畢竟是為家鄉發展所出的;如果以後有一天在外不順想回老家的話,因為你現在的做法,會得到更多鄉親們的接納,要知道現在在農村也同樣是江湖一樣的存在,同樣是靠人脈。所以踏火個人以為村裡修路讓每家每畝捐50元也算是合理的方案。


朋友們,你以為踏火說的是不是這個理呢?換做你會不會出這個錢呢?


踏火逍遙說魚


這種情況看似合理,但是裡面隱藏的卻有很多的不合理性,因為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都知道,又耳熟能詳的一句叫做“要想富快修路”,自從改革開放,隨著農村的變革,經濟也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如果因為道路不通或者條件不好影響當地的發展,就是一些地方政府不作為的原因造成的。

在八九十年代,在農村曾經掀起修建鄉村公路的高潮,那個時候國家經濟基礎薄弱,地方政府的財政也是相當的困難,很多的鄉村都是靠村民集資修建了村級公路,尤其是一些村兩委班子堅強有力的村莊,很多都是靠集資修建了一些鄉村公路,也確實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打通了通向致富的橋樑。



但是隨著國家經濟的好轉,和一些利好的農業政策也開始向農村傾斜,為了振興農村經濟,縮小城鄉差距,國家提出了“村村通”的富民工程,已經不需要村民集資來修建鄉村公路,基本上都是有國家撥款和地方補貼的政策來修建村級公路,這也是國家減輕農民負擔的一項重要措施,所以如果那個地方仍然提出由村民來集資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你們哪裡仍然在集資,就要看一看是哪一級政府讓集資的,如果是村裡幹部讓集資,你可以到當地政府諮詢,瞭解一下政策,同時對於村民集資款的價格去向要及時瞭解。當然現在很多的地方有的是採取農民出工的辦法來緩解資金的不足,也是有可能的。


鄉里鄉韻


“要致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種樹”的口號好了好多年,人們也意識到了一個地方道路建設、出行條件改善對於當地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重要性,對於修路都是非常支持的。那麼,村裡修路該不該讓村民捐款呢?

先看看政策法規。



新修訂的《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應當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列入地方各級政府財政預算。農村公路建設應當逐步建立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資金籌措機制。鼓勵採取農村公路資源開發、金融支持、捐助、捐款等方式籌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第二十條規定:“”農村公路建設不得增加農民負擔,不得損害農民利益,不得采用強制手段向單位和個人集資,不得強行讓農民出工、備料”。



也就是說,修建農村道路,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各級的財政投入,同時,對於捐款的資金籌集方式也是鼓勵的。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農民自願”,不能強制推行,讓農民捐款,損害農民利益。

再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之所以有的人持懷疑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於村幹部的偏見。一說起捐款、收錢,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貪汙”兩個字,認為現在對於農民的政策非常好,每年下達的與農村有關的資金非常多,農村修路,肯定是政府出錢,是不需要農民出錢的,認為農民捐的錢最終會被各級幹部據為己有,而不是真正用於道路建設。不可否認,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但是,並不代表著全部,而且,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這種現象將會不復存在。



所以,在我看來,只要農民捐得款是真的用於農村道路建設,那麼,就是合理的。

您認為村裡修路讓農民捐款,合理嗎?

歡迎關注【農策分析】,瞭解更多三農資訊、幫您解讀涉農政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