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瞭解音樂?

森講音樂


第一、瞭解音樂第一步肯定是要去聽,聽各種各樣的音樂,聽音樂的旋律,音樂的節奏,音樂的節拍。還有各種風格的音樂都要聽,聽得多了,瞭解的也就多了。音樂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審美,豐富人的知識。

第二、聽各種樂器,音樂本身就是各種樂器的聲音組合起來的,所以聽各種樂器也相當重要。

第三、當你對音樂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時候就可以學一些樂理基礎知識。萬丈高樓從地起,要想更深層次的瞭解音樂,學習樂理基礎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音樂都是由一些音符組合而來的,只有基礎打好了,後面學習就更容易了。

這些都是個人愚見,請大家批閱。


紅心音樂


音樂是寓於聲音的藝術,它通過人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多種情緒反應和情感共鳴。

音樂沒有視覺形象,也沒有明確的語義性,但它可以抒發表現人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感受,可以描繪大自然中人和物的景色、形象以至某種意境,所以具有極其深刻的內涵。

音樂欣賞的能力,與聆聽者的知識和文化修養有著密切的關係。音樂藝術通過作曲—演繹—聆聽這個“三位一體”的創作過程來完成,作為音樂聆聽者,欲理解作品表現的內容和情感,必須先學會欣賞音樂的方法。美國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 A.科普蘭在《怎樣欣賞音樂》(What to Listen Music)一書中,把傾聽音樂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既美感階段、表達階段、純音樂階段。但實際上人們在傾聽音樂時,這三個階段是相互聯繫的,並不能把欣賞過程機械地分出階段。但這樣假設的階段,卻可以對傾聽音樂的方式有個明確的概念。最簡單的傾聽音樂方法,是沒有任何思維的純為樂趣而傾聽,也就是美感階段。那可以是一種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樂中,一面做著別的工作,一面任由音樂的感染力將你帶到一種無意識卻又富有魅力的境界。

音樂的四個要素都能激發人們的情緒,其感染力是極為強大的,所以美感階段在音樂欣賞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帶你進入聯想的世界,使你得到安慰或解脫,但你不能讓它成為一種習慣,因為音樂的價值不僅在於能給你以美感。只有採用有意識的傾聽方式,才能得到音樂的真諦。

傾聽音樂需要了解音樂作品的涵義所在,這就是傾聽音樂的第二階段,既表達階段。音樂的涵義是表達情感和情緒,音樂的材料是音,它不能像文字、繪畫等藝術明白地表達悲或樂,作曲家通常不能用具體的言詞來表達,也不能與某種明確的事物相聯繫,只能用聲音的表情來引起人們的情緒,因此,在不同時間,每次重聽的感覺可能會有細微的差別。那種涵義構成了音樂作品的內容,使你激動,與你共鳴。所以音樂雖能以它的表現力使你產生情緒的想象與聯想,或興奮,或喜悅,或悲哀,或安詳……但不必用具體言詞去說明那涵義是什麼。即使欣賞標題音樂,也不能過分拘泥,受標題的束縛,標題只是幫助想象力的發揮。音樂除了使人覺得愉快的聲音和它所表達的感情之外,還存在音符和對音符的處理等形式,這就是傾聽音樂的第三階段,既純音樂階段。

對於音樂素材,必須通過旋律、節奏、和聲及音色以一定音樂曲式的原理組成一個作品,所以對一個聆聽者來說,必須具有並加強自己對音樂素材及其發展情況的意識,懂得音樂曲式的原理,去追隨作曲家的思路,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辨別主題,認清特徵,隨著音樂的變化和展開,進一步瞭解樂曲的全篇佈局,這才是欣賞音樂的最高境界。當然,欣賞音樂不僅是傾聽,還要有所想象和聯想,傾聽音樂重要的是理解音樂作品。理想的音樂欣賞者應是既能進入音樂又能超脫音樂的,就像作曲家那樣,在欣賞音樂的同時具有主觀和客觀的態度,為它陶醉,對它批判,以積極的態度去聆聽,否則就不能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格蘇雅


音樂是“以聲表情”的藝術.這個簡練的概括抓住了音樂的兩個最為重要的特點:一個是“聲”,即音響;另一個是“情”,也就是情感。

音樂藝術的實體是樂曲,而樂曲由旋律、節奏、調式、曲式、和聲、復調等因素構成。旋律也稱曲調,是音樂的最有表現力的因素。

音樂的主要魅力,主要的誘人力量就是在旋律之中。”旋律是音樂的靈魂。

節奏是音樂中出現最早的因素,最原始的音樂只有節奏。旋律是離不開節奏的,節奏是組織音響的必要手段,也是情感表達的重要因素。節奏不同於節拍,節拍也稱拍子,表現樂曲中一定單位長度的時值和強弱關係。

音樂被稱為流動的建築。因為流動而富於變化,或明快清麗,或華麗高貴,或開朗奔放,或抑鬱低沉,但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音樂的美。在音樂美的形成過程中,聲音的性質和特點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聽胡笳、琵琶,同聽絲竹、古琴,很難有相同的審美感受。《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中的“樓臺相會”,作曲家為什麼要用小提琴的音樂代表祝英臺,而用大提琴的音樂代表梁山伯?顯然,這與小提琴纖細、華麗的音色和大提琴質樸、渾厚的音色有關。

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

傾聽 傾聽 傾聽



晨鐘點燈


你可以起了解一個人,然後在慢慢喜歡上音樂

肖戰

肖戰,1991年10月5日出生於重慶市,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2015年,以選手的身份參加浙江衛視才藝養成選秀節目《燃燒吧少年》 。2016年4月,主演校園星座超能力網絡劇《超星星學園》。

2017年,在古裝言情傳奇劇《狼殿下》中飾演浪跡天涯的賞金獵人疾衝。2018年4月25日,古裝奇幻網絡劇《哦!我的皇帝陛下》在騰訊視頻播出,肖戰憑北堂墨染一角嶄露頭角 。2019年6月27日,領銜主演的古裝仙俠劇《陳情令》在騰訊視頻播出,肖戰憑魏無羨一角贏得廣泛關注 ;8月,主演都市情感劇《餘生,請多指教》 ;9月13日,主演的古裝仙俠電影《誅仙I》在全國上映。2020年1月24日,肖戰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春節聯歡晚會,與謝娜等合作表演小品《喜歡你,喜歡我》 。

單曲

歲歲平安 (抗擊新冠疫情公益合唱歌曲)

堅信愛會贏 (抗擊新冠疫情公益合唱歌曲)

千年一聲唱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主題曲)

竹石 (《經典詠流傳第三季》首期歌曲)

餘年 (《慶餘年》片尾曲)

兩隻老虎 (李非執導電影同名推廣曲)

最好的夏天 (收錄於專輯《青春為祖國歌唱》)

我的中國心 (收錄於專輯《青春為祖國歌唱》)

我和我的祖國 (收錄於專輯《青春為祖國歌唱》)

問少年 (《誅仙Ⅰ》主題曲)


我愛書畫


音樂是寓於聲音的藝術,它通過人的聽覺器官而引起多種情緒反應和情感共鳴。音樂沒有視覺形象,也沒有明確的語義性,但它可以抒發表現人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感受,可以描繪大自然中人和物的景色、形象以至某種意境,所以具有極其深刻的內涵。音樂欣賞的能力,與聆聽者的知識和文化修養有著密切的關係。音樂藝術通過作曲—演繹—聆聽這個“三位一體”的創作過程來完成,作為音樂聆聽者,欲理解作品表現的內容和情感,必須先學會欣賞音樂的方法。美國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 A.科普蘭在《怎樣欣賞音樂》(What to Listen Music)一書中,把傾聽音樂的全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既美感階段、表達階段、純音樂階段。但實際上人們在傾聽音樂時,這三個階段是相互聯繫的,並不能把欣賞過程機械地分出階段。但這樣假設的階段,卻可以對傾聽音樂的方式有個明確的概念。最簡單的傾聽音樂方法,是沒有任何思維的純為樂趣而傾聽,也就是美感階段。那可以是一種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樂中,一面做著別的工作,一面任由音樂的感染力將你帶到一種無意識卻又富有魅力的境界。音樂的四個要素都能激發人們的情緒,其感染力是極為強大的,所以美感階段在音樂欣賞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帶你進入聯想的世界,使你得到安慰或解脫,但你不能讓它成為一種習慣,因為音樂的價值不僅在於能給你以美感。只有採用有意識的傾聽方式,才能得到音樂的真諦。傾聽音樂需要了解音樂作品的涵義所在,這就是傾聽音樂的第二階段,既表達階段。音樂的涵義是表達情感和情緒,音樂的材料是音,它不能像文字、繪畫等藝術明白地表達悲或樂,作曲家通常不能用具體的言詞來表達,也不能與某種明確的事物相聯繫,只能用聲音的表情來引起人們的情緒,因此,在不同時間,每次重聽的感覺可能會有細微的差別。那種涵義構成了音樂作品的內容,使你激動,與你共鳴。所以音樂雖能以它的表現力使你產生情緒的想象與聯想,或興奮,或喜悅,或悲哀,或安詳……但不必用具體言詞去說明那涵義是什麼。即使欣賞標題音樂,也不能過分拘泥,受標題的束縛,標題只是幫助想象力的發揮。音樂除了使人覺得愉快的聲音和它所表達的感情之外,還存在音符和對音符的處理等形式,這就是傾聽音樂的第三階段,既純音樂階段。對於音樂素材,必須通過旋律、節奏、和聲及音色以一定音樂曲式的原理組成一個作品,所以對一個聆聽者來說,必須具有並加強自己對音樂素材及其發展情況的意識,懂得音樂曲式的原理,去追


如小七般


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我的回答不具有標準性,只是我的有感而發,因為我即五音不全,又非科班,不瞭解音階,五線譜等專業內容,有的只是我對音樂的愛好,喜歡聽音樂而已,但也不妨礙我吐露心聲![笑]

我個人對音樂偏好不定,有喜歡深情演繹的,也喜歡粗獷沙啞的,富有故事性的聲音;喜歡心情隨著音樂旋律飛揚,興奮處高歌幾句[偷笑]!但我最看重的是音樂背後的故事,甚至是所描繪的畫面感!

《雛菊》這部電影,它的片尾曲中的同名歌曲,在高潮結尾中響起時,我不禁淚流面面,歌曲旋律空靈優美,但最打動人的是歌詞,簡單的詞句,直擊心靈,每每聽到歌曲,腦海中都會浮現一望無垠的,種滿雛菊的金黃色的田野上,男女主人公錯過的畫面!還有一部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出現的一首歌曲《shape of my heart》,反覆聽多遍,就能感受到裡面一種救贖的味道!

好聽的歌曲千千萬萬,我獨愛它的靈魂深處或吶喊,或自問,或低吟,或自憐,或抱怨…


wuliJoe



用戶1222270862501005


1.最簡單的就是去聽,隨著你聽的東西越來越多,瞭解學的東西越來越多,就會形成自己的審美了,形成自己的一堵牆,慢慢去吸收消化,內化為生命的厚度。聽的過程你要用心去感受,瞭解這首歌她在講什麼,你是否有感同身受。

2.怎麼聽呢?先找自己喜歡的聽,如果一上來就聽古典樂,難消化,也聽不下去的。聽到一首歌,去了解這個音樂人的信息,這個音樂人其他的作品。同類型的歌手,翻唱的視頻,這個音樂人的事蹟等等,去挖掘一首歌背後的信息。

3.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民謠、流行、輕音樂、搖滾樂、爵士樂、古典樂等等。先慢慢來,首先不要排斥,要有包容性,去從這種類型音樂的源頭聽起,熟悉它的歷史人文。音樂是一種藝術,一種語言,抱著敬畏的心態去學習。時間長了,音樂會給你帶來不同的生活習慣,生活方式,認識不同的朋友,生活會變得不一樣了。

4.最好去學一門樂器,對樂理和音樂手法瞭解了以後,那你聽歌的層次會不一樣,這首歌的特色在哪裡,出彩的地方在哪裡,不好的地方在哪裡。如果可以藉助樂器去表現出音樂,對音樂和自己也會有更深層次的瞭解了。

5.舉個具體的例子怎麼去聽懂古典樂:要想聽懂,你要了解什麼是主調音樂,復調音樂。瞭解巴赫的旋律好聽在什麼地方。瞭解用4個音符就征服世界的男人貝多芬。去了解柴科夫斯基怎麼成為旋律大師的。瞭解管絃樂中常見樂器的運用。瞭解那些享譽世界大師的作品,去多角度分析和聆聽。




泡泡音樂學長


要了解就要先知道什麼是音樂?

廣義的講,音樂就是任何一種藝術的、令人愉快的、神聖的或其他什麼方式排列起來的聲音。所謂的音樂的定義仍存在著激烈的爭議,但通常可以解釋為一系列對於有聲、無聲具有時間性的組織,並含有不同音階的節奏、旋律及和聲。 《詞典》上的定義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部門。 在所有的藝術類型中,比較而言,音樂是最抽象的藝術。 音樂可以通過幾種途徑來體驗,最傳統的一種是到現場聽音樂家的表演。現場音樂也能夠由無線電和電視來播放,這種方式接近於聽錄音帶或看音樂錄像。有些時候現場表演也會混合一些事先做好的錄音,如DJ用唱片做出的摩擦聲。當然,也可以製作自己的音樂,通過歌唱,玩樂器或不太嚴密的作曲。 甚至耳聾的人也能夠通過感覺自己身體的震動來體驗音樂,最著名聾音樂家的例子便是貝多芬,其絕大部分著名的作品都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後創作的。 人們想學習音樂的時候會去上音樂課。音樂學是一個歷史的科學的研究音樂的廣闊領域,其中包括音樂理論和音樂史。 音樂作為一門古老的藝術,各文化也都有其獨特的音樂系統,民族音樂學是一門以該領域為討論對象的學科。


劉欣o


對音樂的認識音樂是一種可以左右、抒發人情感的神奇的物質。音樂無形恰如山嵐般飄渺,空氣般廣博。音樂有形如琴鍵上敲出來的音符,如琴絃上傾洩出來的五音。它既可以有形又可以無形,更多的時候是一種情緒的表達和宣洩,音樂是超越語言的也存在,你可能不懂英語但你聽英文歌曲你會感受到它的情緒,比如貓和老鼠,裡面的音樂就會讓我們感受到情緒感情的起伏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