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降低到十美元一桶,這種情況會發生嗎?

大馬哈魚12


雖然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度下跌,已經跌到每桶25美元左右,但是對於一些出口原油的國家來說依然有利可圖的,然而如果國際油價降低到10美元一桶,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可能發生的,這是由於目前開採成本最低的中東國家都需要每桶10美元左右,可見國際油價降低到十美元,基本所有國家賣原油都賺不了錢,所以是沒什麼可能的。

原油是某些國家主要是經濟支柱,例如沙特和俄羅斯等國家,每年的經濟收入主要依靠出售能源,換句話說無論這些國家的原油開採成本價是多少,都需要利潤,原油是不會這麼低價賣出的,目前沙特把原油價格降下來,利潤已經減少,這種情況不會持續很久,畢竟利潤減少,財政收入也會減少。

目前國際原油每桶25美元已經臨近很多國家的原油開採成本,可以說是一個階段性的邊際價格,不過目前沙特和俄羅斯暫時還沒有談好協議,同時兩者沒談好協議可以對美國原油產生一個威脅,加上4月前增產的實際效果並沒有完全顯現和疫情在全球蔓延,一時之間原油價格不會輕易恢復。

最後,如果國際油價降低到十美元一桶,這麼低的油價會讓原油企業進入限產和停工的現象,畢竟利潤減少甚至負利潤,這種情況即使出現也是難以持久的,目前全球對於原油依然有一定的需求,原油的價格不會跌的過分,起碼不會低於所有國家的開採成本。


財經樂少


雖然目前看來,國際原油價格的確存在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或許每桶會跌破20美元,但再次暴跌50%至10美元/桶,我個人覺得這種可能性並不大!

我們先來看一下,三大產油國(沙特、俄羅斯、美國)的開採成本

  1. 美國頁岩油普遍採用水平井壓裂技術,每桶油開車成本在30美元~40美元之間。

  2. 相比於美國頁岩油,俄羅斯石油開採成本每桶約18美元。

  3. 沙特石油開採成本極低,哪怕油價降至10美元/桶依舊是有利潤可圖的。

過低的油價,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這一段時間,連續幾則新聞,充分反映出了俄羅斯、美國對於“低油價”的態度。

  • 俄羅斯雖然曾表示可以忍受6~10年,每桶25~30美元的低油價。但這兩天油價一度跌至20美元/桶的低點,俄羅斯就多次對外暗示,希望油價有所上漲的!
  •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政府官員的話,美國政府和業界均認為有必要穩定原油市場,正考慮一方面給沙特施壓,另一方面威脅對俄羅斯實施新制裁呢!

  • 據路透社的報道,特朗普政府正計劃向沙特派遣能源特使,與沙特進行磋商,以便於穩定全球能源市場!

  • 3月19日特朗普也對外宣稱將會在“適當時機”介入俄羅斯和沙特的價格戰當中。

試想一下,一旦美國“搞定”了沙特,國際油價還有可能進一步下跌麼!

另外,此次國際油價暴跌,本來就是沙特、俄羅斯、美國三者之間市場份額之爭,而打價格戰本來就不符合三大產油國的根本利益,沙特或許還能承受,但美國政府肯定不會對低油價“坐視不理”,必然會選擇強勢介入,阻止油價進一步下跌!

總之一句話,俄羅斯不希望油價過低,美國又在考慮介入,國際油價再次暴跌50%,跌破10美元/桶,我想這個可能性並不會太大的!


財經者思


價格很難去精準預測。首先,油價是布倫特還是WTI,這兩個油價是有差別的。

布倫特油價比WTI油價高5至7美元左右。所以如果是說布倫特油價降到10美元一桶的話,那麼WTI油價將會在5美元一桶左右,這個數字是無法想象的。


下圖藍線是當時價格,綠線是按照2018年價格計算的原油價格,1984年以後為布倫特價格。也就是說,按照2018年價格計算的話,布倫特油價基本上沒有低於過10美元一桶。



但是確實有部分機構將油價預測下調至20美元以下。比如17、18美元左右,還沒有看到低到10美元的預測的。


從目前來看WTI的低位在20美元一桶左右,布倫特的低位在25美元一桶左右。很多機構的預測分析也基本圍繞這兩個值在預測,偏差不多。


當然,未來還是充滿不確定性。尤其是在美國和歐洲疫情得不到控制的情況下,不排除國際油價以“1”開頭,但是以“1”開頭的油價,應該不會持續太久,而且到10的可能性較小。有兩點原因。


(1)疫情肯定會得到控制,6月、7月、8月,9月,在樂觀情景下,美國德國等國家有可能會在第三季度得到控制。


(2)沙特俄羅斯都無法打持久戰。目前是雙方都不願意第一個服軟,但是雙方總會回到談判桌的。


總結一下,雖然油價不排除會破20美元(WTI油價破20美元的可能性大一些,布倫特破20美元的可能性小一些),但是到10美元一桶的價格可能性是較低的。


美天然氣觀察


目前來看,國際油價暴跌至10美元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主要產油國的沙特是開採成本最低的,但它的每桶原油成本都至少需要10美元。而其他像伊朗、俄羅斯等都遠遠高於10美元,至於美國頁岩油就更高了,因此它們不可能賠本賣。

即使是沙特擁有最低石油生產成本的絕對優勢,那它也不可能一分不賺做賠本生意,因為像沙特和俄羅斯這種原油生產和出口大國來說,其經濟結構就是以能源為主,貢獻了巨大的財政收入。據估算,沙特政府要實現財政收入平衡,需要維持油價每桶80美元上下,只要油價跌至每桶30美元的低位時,沙特的各項政府開支就已經是捉襟見肘了。

就當前沙特和俄羅斯的油價博弈來看,如果不是沙特擁有5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龐大的國家主權基金,那麼它想要在低油價時代維護其政權的穩定是非常困難的。

另外,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對於沙特和俄羅斯操縱和衝擊石油市場的企圖批評為國家“行為者”,同時財大氣粗的美國油氣產業經過此次價格戰之後也必定會傷筋動骨,尤其是那些原本就依賴於債務發展的頁岩油開發企業(大多數為私營企業),不僅面臨著較大的債務風險,同時可能會重新洗牌。

總之,將原油價格下降至10美元,不符合任何一個主要產油國的利益,實際上,近段時間美國石油日產量高達接近記錄水平的1310萬桶,遠高於沙特和俄羅斯,因此沙特和俄羅斯想利用價格戰達到擊潰美國霸權地位的目的是不現實的。說句實話,很可能美國沒有什麼,而沙特和俄羅斯在低油價時代先於別人而潰。


東震木


我認為,國際石油價格降低至10美元/桶,仍然有了較大的可能性。

因為,全球石油需求在新冠疫情的蔓延中受損嚴重,繼續呈不斷地加速的態勢。在關閉邊境的封國和城市封禁行動後,出行將會大幅度減少,導致的交通和運輸的石油直接的消費的減少是必然的。

目前為止,尚無確鑿的數據,證明石油需求因為新冠疫情的衝擊後需求下降的數量。但是,這一次直接的衝擊造成的直接損失,更加表觀地證明了它可能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計。

有一份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的蔓延導致的石油需求至少損失430萬桶/日,它比OPEC+過去一年執行的120桶/日減產數量,還多出了310萬桶。

這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數字,它已經導致了全球石油供應需求的嚴重的不平衡,它可能在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以前,將一直影響全球石油價格的波動。

同時,在石油需求前景日趨黯淡的情況下,沙特卻開始大幅度的提高石油生產的行動,沙特此舉導致了石油供應大幅度過剩的局面,導致了全球石油基本面的繼續惡化。

在國際石油價格大幅下跌後,美國頁岩油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美國能源署公佈的上一週的數據顯示,美國石油生產商被迫於石油生產的成本和低廉的油價已經開始大量地關閉油井,在過去的一週裡,美國的石油油井從683口關閉至664口,關閉了19口之多。

隨著國際石油價格的低迷表現,這一數量可能還會上升。

這可能對油價是有利的。

在美國開始大規模的以美國頁岩油為儲備的囤油行動後,美國總統的能源特使已經前往沙特,將和沙特就探討石油價格展開合作。與此同時,美國德克薩斯州石油監管也表示可以減產10%願景。

時至今日,美國頁岩油頻繁拋出的橄欖枝正在迎合了沙特和俄羅斯,關於油價的新結盟可能在不久就會形成,它們將重新主導全球石油產量和石油價格了。

但是,在新的結盟和新的減產計劃實施之前,國際油價仍然面臨繼續下跌的可能性。

據俄羅斯石油部長預計,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國際石油價格將再次回到50~60美元/桶。顯然,這是一個石油價格藍圖的規劃。

而這一規劃,顯然低估了新冠疫情的造成的石油需求的損失。

截止目前,全球感染者人數已經超過了25萬人,而且還處在不斷上升的階段,經濟活動的停滯不前,封禁或擴大至更大的範圍,這使油價的上漲依然缺乏依據。

截至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新冠疫情在全球被遏制的趨勢。即使石油生產商們採取了一些挽救油價的措施,也無法改變當前新冠疫情造成的石油需求的損傷。

因此,國際石油價格仍然面臨繼續惡化的前景,可能會下跌至10美元/桶。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不請自來

國際油價降低到10美金每桶,會發生這種情況嗎?

先看一組國際原油的價格走勢,油價從3月6號斷崖式下跌,跌幅高達50%

我們再來看看原油的月線是什麼情況?

我的答案,一切皆有可能。下面從幾個方面來闡述我的觀點。

  • 石油是什麼?石油是黑色金子,個人感覺石油比黃金更重要。因為石油給我們帶來生活的所有(除了吃)燃油,塑料,衣服,橡膠,製藥,清潔用品,潤滑油,化妝品,肥料等等。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劃時代的作用和功能(好像有點跑題了)。
  • 如果油價真的到10美元每桶,我想我們的生活還待繼續,影響較小。
  • 如果油價真的到那個時候,我想不管是歐佩克,美國還是俄羅斯都會冷靜下來談判,不管是增產還是減產,這種局面不會一直僵硬著。

個人感覺油價在20美金會有一波小小的反彈等待時機,在這有點小小心疼俄羅斯老普了。


未來油價何去何從,請聽下回合分解!


活捉一隻神獸


油價跌到10美元每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首先,做這個判斷之前需要清楚為什麼這次油價會暴跌。受疫情的影響,導致中國等國家的原油進口需求大幅下降,據信中國的原油需求因此降低了三分之一,可見疫情對原油的需求影響很大。

但是,需要看到的是,油價的暴跌並不都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導致的,更為直接的原因是沙特為主導的歐派克石油組織和俄羅斯之間的減產協議不能達成一致,因此兩個產油大國破罐子破摔,不但不減少反而大量開採來爭搶原油市場份額。導致國際原油從之前60多美元跌到現在的20多美元。

那麼,接下來還會再跌多少?我認為再次深度跌的可能性非常小,也就是說跌到10美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樣的,高盛對於原油的判斷也在20美元。之所以會共同認可這是個底部區域,主要是因為就沙特而言,沙特的石油開採成本就是在10美元左右。俄羅斯的石油開採成本在20~40美元之間,這個數據很難精確,因為沒有國家願意公佈真實的數據。但是,沙特的開採成本10美元左右甚至以下,這是很多機構的共同預判。因此,在20美元已經能夠殺傷俄羅斯的情況下,沙特沒有必要把石油的價格降低到10美元,既然目的達到了何必還要殺傷自己?

因此,高盛將石油的價格底部區域預判在20美元,自然有他的道理。畢竟20美元的油價已經比礦泉水還要便宜了。


投資社論


專家們的預測

最近有一家投行給出的預期價格是5美元。對全球一些最大的石油公司交易員的調查顯示,儘管今年油價下跌了約60%,至200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油價仍有可能進一步跌至每桶20美元甚至更低。高盛和花旗的分析師也預計,未來幾個月油價將繼續下跌,其中一些人甚至猜測,隨著市場試圖發出停止供應信號,某些地區原油跌勢也不會停止。

原油同時面臨Covid-19的影響以及沙特和俄羅斯爭奪市場份額的鬥爭,預計前者將扭轉10多年來全球需求增長的局面,而後者導致供應如洪水般湧來。油價的突然大幅下跌加劇了市場上的普遍拋售,並威脅到拉美、中東和美國的經濟。在美國,能源行業佔產出和債務的很大一部分。

美國的反應:OPEC與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磋商;美官員希望沙俄退出OPEC、與美國結盟

美國石油業的監管機構與OPEC開展對話,OPEC秘書長巴爾金本週五與美國最大產油州得州的監管機構官員Ryan Sitton通話。這可能幫助三大產油國美國、沙特與俄羅斯休戰,可能化解沙特與俄羅斯的價格戰。得州監管方正在考慮,限制該州產油,那將是將近半個世紀以來該州首次限產。

沙特和俄羅斯爭奪市場份額的鬥爭,根本原因是利益之爭,打價格戰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估計是不會持續太久,美國也在搞事了,後面會不會出現新的格局,這個真的很難預測,所以說有可能會出現20以下的價格,10美元也是有可能的。



白裡投資


國際油價下跌到十美元一桶,這種情況可能發生嗎?

就目前情況來講,基本不存在這種可能性,如果在未來一到兩個月內汽車加水可以跑,估計這種跌幅是有可能的。原油的價格下跌,我們首先要清楚這次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簡單來講,這次原油價格大跌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因為全球受疫情所影響,原油衍生品需求下跌;二是因為OPEC國家與俄羅斯未能取得一致的減產協議,從而減產談崩,歐佩克國家積極搶佔市場份額,供給增加。

本次疫情固然讓全球經濟遭受了重創,但並不足以嚴重影響或限制全球的經濟發展。隨著時間發展,全球在抗疫過程中必將取得最終勝利,目前我國已取得良好的進展,相信全球迎來疫情的拐點也只是時間問題。屆時世界各國將全力投入到經濟生產恢復當中,油價將大概率上揚。短期來看,雖然國外疫情環境還不容樂觀,但目前油價依然很難跌破20美元關口,如有跌破相信將有國家會降低原油產量,畢竟很多產油國的成本都在20美元以上,且當前不存在長期賤賣的客觀理由。





GRM新財富


基本不可能。如果可能,也很快反彈回去。

現在石油需求疲軟,產量這麼大,價格都還在20美元以上,再加上原油開採成本也很高,沙特原油開採成本算很低的,也要在10美元左右,如果油價真到達了10美元,就會停止開採或者大量減產,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