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殘餘的蒙古與明朝的勢力下,努爾哈赤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自明朝建立後,殘餘的蒙古勢力退居到大漠之北,他們依然有一定的勢力,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明王朝的統治。明朝歷代皇帝都針對蒙古族制定了不同的措施。主要通過征服、招撫、互市、內部分化瓦解等手段對殘餘的蒙古勢力進行了有效管轄。二者之間時而和平,時而爭鬥,但他們之間的矛盾始終不能消除。

中國東北邊疆的建州女真部逐漸崛起,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對蒙古部的態度是積極拉攏,並取得了良好成效。後金政權建立後,他對蒙古部的態度又有了一些轉變,安撫與打擊並重。通過對蒙古部的有效措施,努爾哈赤取到了蒙古部的支持,有助於其與明朝的抗衡。

在殘餘的蒙古與明朝的勢力下,努爾哈赤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夾縫中生存的後金

元朝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蒙古族在中原建立的中央政權。元朝末年,隨著各地起義,蒙古部落逐漸被驅逐到中國北方。在明朝建立後,原先的蒙古部勢力都退居到大漠之北,在漠北地區建立了北元政權,以然存在很大的勢力,甚至時而派兵南下,騷擾明朝境內。明朝時期有兩個重要的問題,即"南倭北虜",其中的北虜就是指蒙古部勢力。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歷代統治者都採取了措施,主要有徵服、招撫、互市、內部分化瓦解等措施。

明太祖朱元璋執行的有效措施主要有軍事戰爭與招撫蒙古貴族。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朱元璋認為,蒙古貴族如果借明太祖的威名,號令部落,尚能夠成為一邦之主,祭祀祖宗。從這句話中我們能夠看出朱元璋希望蒙古貴族承認其最高統治。

在殘餘的蒙古與明朝的勢力下,努爾哈赤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明成祖朱棣一開始希望通過和平的方式安穩蒙古貴族,他不僅向蒙古各部派遣使臣互相往來,還對蒙古貴族首領進行了分封。但是沒有受到太大的成效。因此,明成祖轉變策略,通過軍事方式進行征服。值得一提的是,明成祖還對蒙古內部進行了分化瓦解。一方面,扶持較弱的部落,與他們互相貿易,分封官職,派遣使臣,加強對較弱部族的控制另一方面打擊勢力較強的蒙古部族。這麼做,一來可以深化蒙古不同勢力間的矛盾,二來可以慢慢控制一些蒙古部族。明成祖之後的幾位皇帝,基本延續安撫、軍事打擊、內部瓦解這些做法。

除了招撫、戰爭、分化瓦解,與蒙古各部進行經濟往來,"通貢"、互市,也是控制蒙古各部落的一種重要手段。《明世宗實錄》裡明確說明:國家最開始與蒙古部落互市,其實是一種"羈縻之術",即一種控制手段。明憲宗成化年間,蒙古各部經歷了分裂統一,最後在達延汗的率領下統一蒙古,與明朝保持了貿易。

在殘餘的蒙古與明朝的勢力下,努爾哈赤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女真崛起後,明朝對蒙古部落中可以利用的力量極力拉攏,尤其是通過經濟方式。向蒙古貴族贈送金銀、農產品,與對方進行經濟貿易。據《清代前史》記載,察哈爾部林丹汗因此站在了明朝一邊,與女真為敵。不過,也有很多蒙古部落因為各種原因選擇傾向於女真部。

由此可以看出,蒙古部雖然居於大漠之北,但是依然有一定的勢力,甚至派兵南下騷擾明朝。從明太祖起,歷代皇帝就通過各種方式管轄蒙古。總體上,相安無事,但是明朝與蒙古部之間的矛盾始終無法真正完全消除。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明朝後期,中國邊疆民族建州女真在東北崛起,努爾哈赤明白,想要與明朝進行對抗,實現入主中原的目標,壯大自己的力量,就必須拉攏其他勢力,而蒙古是最好的選擇。於是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拉攏籠絡一部分蒙古部落,尤其是漠南蒙古部的科爾沁部,使得他們成為女真部的政治軍事同盟軍,幫助女真部與明王朝對抗。

在殘餘的蒙古與明朝的勢力下,努爾哈赤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 努爾哈赤為何能夠與蒙古部聯合?

在政治方面,努爾哈赤選擇與蒙古部聯合是有其自己的政治考慮的。與明朝對抗,自己力量尚弱,需要拉攏其他勢力,當時他們能夠拉攏的最好選擇就是蒙古部。一方面,他們的地理位置便於聯合。另一方面,二者都對明朝心懷不滿。女真部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在一定程度上是明王朝漠視甚至歧視的。

對於蒙古部來說,元朝的滅亡使得蒙古人被明王朝驅逐到大漠,失去統治地位的蒙古各族對此非常不滿。而且明朝建立後,歷代皇帝對蒙古部落採取了各種管轄措施,尤其是軍事征服與分化瓦解,以及讓蒙古部落承認自己的最高統治地位,使得蒙古部對明王朝進一步有了不滿情緒。在這種情況下,女真部拉攏對明朝有不滿情緒的蒙古部落是比較容易的。

在經濟方面,女真人和蒙古人都屬於遊牧民族,糧食等物資不夠充裕。因此二者可以聯合起來劫掠明朝,有著共同的經濟利益,這也讓努爾哈赤更有把握。攏蒙古部。

在殘餘的蒙古與明朝的勢力下,努爾哈赤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 努爾哈赤拉攏蒙古部的措施

努爾哈赤在這一階段主要通過聯姻、賞賜、會盟等政策拉攏蒙古部。他最先考慮的是漠南蒙古(蒙古三大部之一)的科爾沁部,因為漠南蒙古距女真部最近,與其接壤。而且科爾沁蒙古部政治軍事實力較強,因此,是一個很好的爭取對象。

在此之前,科爾沁部與女真部處於敵對狀態,在早年間討伐努爾哈赤建州部的戰爭中,科爾沁部是三大主力之一。不過,隨後不久,科爾沁部在與察哈爾部爭雄過程中,遭遇失敗,因此,主動想要與建州女真部"通好"。努爾哈赤趁此機會,摒棄前嫌。與科爾沁部交好,並且開始拉攏、招撫。科爾沁諸部。在感覺到女真部逐漸強大後,也逐漸向其靠攏。之後通過聯姻,二者的關係愈發親密,努爾哈赤本人與他的幾個兒子都迎娶了科爾沁諸位貝勒的女兒。種種措施尤其是聯姻,使得二者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

在殘餘的蒙古與明朝的勢力下,努爾哈赤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除了拉攏漠南蒙古的科爾沁部,努爾哈赤還爭取與漠北喀爾喀部(三大部之一),建立友好聯繫。漠北蒙古在努爾哈赤的動員之下,逐漸脫離明朝,尊奉努爾哈赤為"神武皇帝"。之後蒙古部落大多傾向於努爾哈赤,"每歲來朝",不斷地前來進貢。努爾哈赤很清楚,蒙古各部對他的進貢其實是有所圖的,所以他也會給予蒙古各部豐厚的回贈。

在努爾哈赤的努力之下,蒙古諸部與女真部的聯繫大大加強。尤其是漠南蒙古部落成了女真部的政治軍事同盟。上文中提到的傾向於明朝的察哈爾部林丹汗力量也被大大削弱,蒙古部落中的親明勢力逐漸被瓦解。滿蒙聯盟在幫助建立後金政權、以及女真與明朝對抗、直至建立清朝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安撫與打壓並行

​隨著女真部的逐步強大,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天命政權,其最終目標就是進入中原、建立王朝。想要實現這一最終目標,順利實施對明朝的戰爭,就需要搞好與蒙古的關係。在後金政權建立後,他對蒙古部的策略有所轉變,對可拉攏的對象進行優待安撫;對於公開與自己作對的蒙古部落,打擊征服。

  • 優待可拉攏的蒙古部落

首先,會盟政策是其主要策略之一。《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中記載,女真與蒙古多個部落會盟,會盟要昭告天地,違背盟約將會"天地降之罰"。盟約的內容主要是建立友好關係,共同對付明朝,互不背叛。不得與親明的察哈爾蒙古部聯合。

其次,努爾哈赤採取了聯姻政策。他本人和兒子都有迎娶蒙古貴族之女。其中,廣為人知的孝莊太后就是科爾沁貝勒之女。嫁到蒙古部落的後金公主以及宗室之女也不在少數。努爾哈赤告誡她們要善待額駙,約束自己,還讓蒙古各貝勒監督她們,這讓蒙古部更加感恩於努爾哈赤的恩德。通過這一措施,二者之間締結了深厚的血緣關係,鞏固了政治軍事聯盟。

在殘餘的蒙古與明朝的勢力下,努爾哈赤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努爾哈赤還採取了賞賜歸附者的政策。如果有蒙古部落歸附於後金。努爾哈赤會給予優厚的賞賜。在經濟利益的誘惑下,不少蒙古部落前來歸附。甚至有敵對勢力都前來歸附,林丹汗的叔祖代青因為部落內部矛盾前來歸附,也收到了優待。

除此之外,努爾哈赤還授予蒙古王公貴族官職、田地,進一步鞏固了滿蒙之間的政治聯繫,越來越多的蒙古部落歸附於後金政權。

  • 征服公開與自己作對的蒙古部落

最主要的就是察哈爾部,林丹汗想要統一蒙古,在明朝的經濟籠絡下與明朝聯合起來對付後金。努爾也曾拉攏過林丹汗,試圖與其結成同盟,但並不奏效。因此努爾哈赤決定通過武力征服。之後,科爾沁部遭察哈爾林丹汗襲擊,後金趕來支援,沉重打擊了林丹汗勢力。除了林丹汗之外,喀爾喀五部中的巴林部落違背盟誓,背叛後金,努爾哈赤也派兵徵繳。

努爾哈赤通過優待與打擊並行的政策。使得蒙古諸部歸附後金,在與明朝的對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殘餘的蒙古與明朝的勢力下,努爾哈赤是如何一步步壯大的呢?

討論

在明朝後期,努爾哈赤在明朝和蒙古兩座大山的壓力下,仍然能夠為自己的民族殺出一條血路出來,謀取生存的機會,不能不說努爾哈赤是成功的,這一重要的過程為清朝入主中原,統一天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女真部的崛起以及後金政權的建立過程中,努爾哈赤利用明朝與蒙古部之間的矛盾,通過會盟、聯姻等優待措施,拉攏蒙古諸部,同時對不肯歸附的蒙古部落進行軍事打擊,使得蒙古諸部與後金政權建立了親密的聯繫,成為了後金政治軍事的重要支柱,削弱了明朝的力量,為後金爭奪天下提供了有利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