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野釣,這幾點要學會,都是天然的魚窩,特別是最後一條

最近釣友們,都反應老是空軍不知怎麼回事,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天然的魚窩,照著做,讓你遠離空軍。後面有彩蛋

春季天氣已經回暖,按說魚應該特別好釣才對,但釣友們每次出釣都是信心滿滿,而到了釣點確屢屢碰壁,魚漂如定海神針一動不動,空軍的釣友不在少數。

春季野釣,這幾點要學會,都是天然的魚窩,特別是最後一條


其實這其中的原因還是跟春季的氣溫有關,雖說氣溫已經升高,但水溫還是比較涼的,魚兒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活躍,遊動的範圍也不大,,要想有好的漁獲,找到天然的魚窩,才是漁獲的保證!

暖水區 魚是變溫的動物,對溫度很敏感的。在春季隨著太陽的照射,小水面的淺水區升溫比較快,這時魚會遊向暖水區,但是春季風比較多,有風的水面熱量會被風帶走,水面溫度就比較低一點,這時魚會遊向無風朝陽的小水面淺灘區,這個地方就是魚窩的所在。

春季野釣,這幾點要學會,都是天然的魚窩,特別是最後一條


天然的覓食區 在熬過一個漫長的冬季後,魚兒需要食物補充能量,另外繁殖期的到來,魚兒更需要食物補充,它的特性會使其遊向天然的覓食場所。春季水草是其首選,那麼有水草的地方,就有魚躲藏覓食,釣友們可以在水草邊打窩誘魚。

在沒有水草的水域,可以在岸邊大樹底下,這裡枯葉比較多,裡面有植物的種子,以及微生物,魚兒覓食一定會去這些地方,魚窩就會在此附近。

春季野釣,這幾點要學會,都是天然的魚窩,特別是最後一條


氧含量多的地方,春季魚的活動量慢慢增大後,對氧的需求也會變大,含氧量高的水域,通常都是魚聚集的地方。比如河流的出水口,這裡水流速度快,水中的含氧量很高,在出水口的洄水灣,這裡水流速度較慢慢,含氧量高就是天然的魚窩。

人為的魚窩 到達釣場後,可以觀察下,那個位置像是有人垂釣過,或者釣友們經常垂釣的老釣位,這裡經常會有釣友打窩,食物不斷,來回遊動的魚兒經常會光顧這裡,也是魚窩的所在。

春季野釣,這幾點要學會,都是天然的魚窩,特別是最後一條


彩蛋 春季釣魚有兩個注意的地方,第一不要選擇裡岸邊太近的地方,因為冬季剛過去,魚兒慢慢活躍,但其天生膽小,離岸邊近的地方,人為動靜大,魚會更加謹慎小心,不敢放心吃餌。

第二 春季水草茂盛,選擇釣位,一定要注意水底不能水草,特別是那種絲藻,俗稱蛤蟆背(衣)能夠困住魚兒,它們不喜歡在其中覓食。

春季野釣,這幾點要學會,都是天然的魚窩,特別是最後一條

​好了以上都是我個人釣魚的一些總結,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一些新釣友,如果大家覺得有用的話可以點贊、收藏,轉發,不完善的地方也歡迎留言指正!瞭解我的更多釣魚經驗。請關注《非主流釣者》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