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風瀰漫武樑祠


關鍵詞:貞姜守約 自薦枕蓆 二桃殺三士 一箭之仇

雖然,我是個不事藝術的粗俗之人,但是骨子裡卻莫名其妙地存在有某種藝術細胞,它不是體現在外在藝術表現形式上,而是深深地潛藏在我的靈魂深處。因之,國畫我喜歡,油畫我喜歡,版畫我也喜歡。可以說,只要和藝術沾邊的,無論是什麼畫種,我都是以喜歡的態度而待之。正因為如此,家中藏品五花八門,亂而無序。不過就欣賞而言,除了日常能給我帶來愉悅的國畫外,最最讓我衷情的還是當屬於漢畫像石。之所以喜歡這種兩千年前的石刻藝術,主要是它上承先秦青銅藝術,下開兩晉南北朝雕刻藝術之先河。它的表現手法以線條和浮雕相結合,能夠抓住對象在各種活動中最具特徵、最生動、最優美的瞬間,刪繁就簡,以貌取神,在一種粗輪廓的整體形象中營造出旺盛的生命和雄渾的力度。尤其是它所表現的體裁,真可謂內容豐富,異彩紛呈。數十年中,徐州漢畫像石館有我的足跡,滕州漢畫像石館有我的身影,以及河南南陽、陝西綏德的漢畫像石館,還有微山、長清、汶上、濟南、泰安等零散的漢畫石像不計其數,都或多或少地留下了我別異的目光。然而,真正觸動我心絃的,當屬近日去嘉祥縣南武宅山的武梁祠所看到的東漢石闕畫像石。


齊風瀰漫武梁祠

武梁祠,也叫武氏祠,是武氏家族墓葬的雙闕石祠的石刻裝飾畫,現保存有刻石40多塊。據有關碑刻記載,武氏祠的建造年代為東漢恆帝建和元年左右,也就是公元147年前後,由石匠孟孚、李第卯等人刻制,並由“良匠衛改雕文刻畫”而成。對於武氏祠的歷史記載,最早可見於北宋年間歐陽修題詞的《集古錄》和趙明誠的《金石錄》,南宋洪适又將其部分題字與圖像,集於《隸釋》、《隸續》中,並開始以“武梁祠畫像”命名。後來,由於水患淤漫,祠室傾圮湮沒於地下。時光定格在清朝乾隆年間的時候,當朝廉吏黃易等人對武梁祠進行了搶救、挖掘和整理。認為武氏祠應該有四座,即“武梁祠”、“前石室”、“後石室”、“左石室”,除了將其中“孔子見老子”一石移置到濟寧學宮外,其他的均就地建屋,把刻石壘砌於牆壁間,外繞石垣,圍雙闕於其內,門楣題刻“武氏祠堂”。這批精湛石刻才重見天日,以其鮮有的“畫像古樸,八分精妙”之神韻,再度引起了世人的極大關注,名家學者爭相前來拓墨,中外書刊廣為著錄,成為漢畫像石中不可多得的瑰寶。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對於我來說,武氏祠漢畫像石的嚴謹、樸素、古拙、寫實的畫風畫貌固然是吸引我的主要因素,其實,還有另外一層重要的含義蘊藉其中。這就是武氏祠諸多的畫像內容,它表現的多為歷史上的人物故事,並且還在畫像之側有榜文題銘和讚語。其中表現古代帝王及聖賢的有伏羲、女媧、祝融、神農、黃帝、堯、舜、禹、帝辛、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等,當然這些遙遠的古聖賢對我來說,並不感多大興趣,我所關注的而是與古齊國相關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看官有所不知,自從7年前我浸沉於齊文化的泱泱齊風裡,早就注意到了武氏祠中瀰漫的齊文化元素。在眾多歷史內容之間,有關齊人、齊地的畫面佔了很大的比例。這便是今天我冒著風寒和霧霾來魯西南尋找齊國文化的動機發端吧。


齊風瀰漫武梁祠

第一次到有著“中國雕刻之鄉”的嘉祥縣,一切都顯得十分陌生。去菏澤、去濮陽曾數次經過這片古老的土地,然而卻都是一掠而過,無緣把雙腳踏在這塊曾為齊國的地盤上。今天,鐵定了的目標,曾子廟、武氏祠、冉子墓,還有那魂牽夢繞的魯錦瑰麗、嗩吶聲音。齊桓公、鍾離春、晏平仲、董永、貞姜等人的逸聞遺事,對我太有誘惑力了,這不,一大早我就急匆匆地趕到了城北的嘉祥汽車站。由於縣城不大的原因,這裡不像許多城市那樣有公交、長途之分,無論省際還是市內,所有的客車都集中在一個地方,這對我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無須東跑西顛地到處尋找乘車點,節省了不少時間。常言道:人算不如天算,當我有點兒沾沾自喜地來到車站後,才被告知,由於霧霾嚴重,能見度低,許多通往鄉村的班車被推延或撤消。天啊,我來嘉祥之行可都是有周密計劃和安排的,大有點一環扣一環的意味,環環不漏。一旦今天的計劃落空,其他的採訪遊覽對象勢必要推遲,甚至泡湯。焦急的等待中,開往滿垌的城鄉公交車終於姍姍來遲。去武氏祠需要到紙坊鎮中轉,鄉下的車不比市內,寒風中的等待並不比在車站的心情差,稍稍欣慰的是,太陽已經露出了笑臉。冬日天短,等到去武氏祠的城鄉公交車來時,天色已近中午了。等客車先去他處送下乘客再停在武氏祠門口時,這裡的工作人員早已下班吃飯去了。還好,在門衛兼售票室內,還有個中年男士在值班。他認真地查驗了我的證件後,然後打開了緊閉著的大門。偌大的院落空蕩蕩的,有些肅穆莊嚴,也許是早就知道這裡原來是一片墓地的緣故,渾身竟然產生出些許毛骨悚然的感覺。好在過去我在墓地中無數次的穿越,有了一定的抗體,在短暫的畏怯之後,又重新抖擻精神,邁進了那仿漢代殿堂的展室內。沒有燈光,沒有人員,外面的陽光顯得極其微弱,行走在昏暗的空間內,從闕室到畫像石展廳以及兩長廊,無一不是給我以幽靈般氛圍籠罩感,一圈下來,除了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一號墓和三號墓那些堆集的石刻能看清楚其畫面外,展室內所有的畫像石內容竟渾然無知,繾綣心頭的曹沫刺桓公、三桃殺三士、無鹽醜女等精彩畫面俱盡被包裹在昏暗的展廳中。當我懷著沮喪的心情來到門衛後,向這裡唯一的工作人員張老師講說了我的失落,這位剛剛獲知姓張的老師十分熱情,他告訴我,展室的燈光開關就在門後,我所想看的那些荊軻刺秦王、範睢與須賈、梁節姑姊、齊義繼母、老萊子娛親、泗水撈鼎等表現忠勇義士、節婦烈女、人間孝道以及感人事件的歷史故事,大多都在最後邊的畫像石展廳的大門兩邊。有了張老師的指點迷津,我又重新返回了展室,來彌補我前邊參觀所留下的遺憾。


齊風瀰漫武梁祠

拉開電閘,高闊的展室內頓時大放光明。按照張老師的提示,我在古樸的武家林刻石上方,看到武氏祠畫像石的前言。規整的方塊字以嚴肅的口吻告訴我:武氏祠畫像石,原是武氏墓前幾座石祠的構件,清代黃易等人分為武梁祠、前石室、後石室、左石室畫像石。近年,經蔣英炬、吳文祺先生研究組合復原出武梁祠、前石室、左右室三座石祠。武氏祠畫像內容大致分為社會活動、歷史故事、鬼怪神靈三大門類,雕刻技法主要以減地平面線雕。這群畫像石刻,集中反映出漢代工匠綜合運用建築、雕刻、繪畫、裝飾的高超技藝,結合豐富的內容,是研究漢代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一口氣讀完這則言簡意賅的內容簡介,我大有一種迫不及待強烈感。由是,按照順時針的次序,開始了狼吞虎嚥的掃描式閱覽。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武梁祠之一的後壁畫像,在這塊分為四層的畫像石上,我看到許多熟知的畫面,秋胡戲妻、義姑娣舍兒、韓伯榆被笞、藺相如完璧歸趙、範睢辱魏須賈等十多個春秋戰國到兩漢的故事。因為有著別樣的情懷,所以在匆匆瀏覽之後,把自己的目光留在了第二層畫面的最後一個故事上。簡潔的刀法刻畫出一位宮廷美少婦,她就是周朝楚國國君楚昭王的夫人,孃家是齊國的貞姜。畫面所表現的是貞姜信守諾言的故事。說的是有一天楚昭王到外邊去遊玩,把夫人留在漸臺上,並和她約定:假使我來叫你,必定會有信符來的。昭王走後,哪裡曉得江中發了大水,滔天巨浪滾滾而來,幾乎要把漸臺吞沒。得知危情的楚昭王趕忙派出使者去迎接貞姜,誰知使者走得匆忙竟然忘記帶上信符。見到貞姜後,無論使者怎麼解釋他是昭王派來的,貞姜死活不相信。眼看著洪水就要浸漫整座漸臺,差人說假使我回去拿信符,恐怕也來不及了。貞姜說:我知道眼下的情況危急,出去了一定會脫離危險,留下了必定是死路一條。可是,雖然說生命誠可貴,然而我違背了約定去求活,那還不如死了好呢。使者見貞姜態度堅決,只好無奈地跑回去拿信符。當使者拿著信符返回時,暴漲的水勢已經將漸臺沖塌,貞姜她也因信守約定而淹死。楚昭王對貞姜的做法十分感慨,因為這個齊侯的女兒是為守信而死的,便賜予她一個諡號,叫作“貞”。在那個年代,女人的地位是非常卑賤的,甚至連個名字都沒有,至於她是哪位齊侯的女兒,就無從查考了。不過有一點肯定無疑,她是姜太公的後人是沒有問題的。還好,正是因為她堅守約定的誠實,才有貞姜這個替代她身份的名字,對於一個女人來說,能夠流芳千古,這也是不幸之大幸了吧。

當我正在感慨之際,窗外一聲清脆鳥叫打斷了我的思路。讓我的目光順著自右往左的次序又滑到了第二層,閃過朱明的故事、李善保幼主等耳熟能詳的經典,一個婦孺皆知的場景鮮活在眼前,這便是東晉幹寶老先生在他志怪小說《搜神記》中所講述的,發生在漢代千乘郡的一個孝道故事。千乘郡為西漢郡制所,故城位於今天高青縣高苑鎮北的杜姚溝,轄境在博興、濱縣、高青等地。其地名來源於齊國國君齊景公在此養馬千駟。別看當年景公養馬的地處不起眼,卻發生過諸如“韓信使灌嬰破齊將田吸於千乘”的歷史大事件。然而,也許很少有人知道,被列入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董永賣身葬父的發生地,也是在這個原來齊國的城邑中。董永他並非是戲劇中所說的什麼“家住丹陽”,而是不折不扣的齊國人,說不定董永還不知道丹陽是個啥地方呢?話匣子一打開就無邊無沿的下了轍,還是趕快收回思緒,把目光放在眼前這方石頭上的第三幅畫面上。漢代千乘郡有個叫董永的人,家裡非常貧窮,父親死了都沒有錢下葬。萬般無奈的他只好變賣自身,以此借錢來安葬了父親。然後他便去財主家做工抵債,來償還所欠的債務。前往途中,董永遇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子,主動地要求做他的妻子。夫婦倆一同來到財主家,主人提出要求,需要織出300匹細絹才可以抵債。誰知董永的妻子是個紡織高手,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又快又好的完成了任務。在回家的路上,倆人走到月前相遇的那棵老槐樹下時,董永的妻子卻辭別而去。後來,這則傳奇故事被人們演繹擴充填補,成為了今天有枝有葉的《天仙配》。其實,眼前的圖像並非是人們都知曉的賣身葬父,而是有關《董永孝親》的故事,講得是董永借貸養父的另一種傳說。畫面表現的有樹木、野獸,還有攀樹的孩子,說明他們是在野外。董永手持類似鐮刀的器物,好像是在收割莊稼,其父拄著柺杖,坐在一棵彎曲的大樹下乘涼,展現了董永辛苦勞作來贍養父親的生活場景。不管是董永他賣身也好,孝親也罷,其體現出的傳統美德是值得今人效仿的。尤其是道德淪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時下,重溫先人的忠孝節義,是大有必要的。佇立於歷史畫面前的我,起碼是這麼想的。


齊風瀰漫武梁祠

異彩紛呈的武梁祠東壁畫像讓我目不睱接,一層層的畫面,一個個的故事,幻燈片般地接踵而至。容不得我去細細品味動人的情節和耐人尋味的內涵。匆匆的腳步,忽略的眼光,讓東王公故事、齊義繼母、京師貞女、三州孝義、義漿羊公、趙氏孤兒、孝孫原谷、豫讓刺趙襄子、聶政刺韓王以及庖廚、車騎等歷史的曾經一晃而過,這樣做的目的,並非是自己不喜歡這些膾炙人口的精彩頁面,而是有限的時間容不得我在此無盡地回眸,使自己的關注力能夠多一些的體現在齊文化這個主題上,重新返回的目的不就是在於此嗎?剛才張老師的迷津指點真是起了大作用,無須我在這些斑駁殘缺的碑石上費神勞力地辨別,一下子就能找到我所需要的精華。這不,當眼神掃描到第四層最後一副畫像的時候,我興奮的幾乎要跳起來。那個在齊王離宮雪宮臺勸說齊宣王的無鹽醜女鍾離春,又出現在這裡,演繹著她為國家社稷著想,勸說齊宣王罷宴樂、除佞臣、強兵馬、富國庫的施政綱領。簡潔的人物畫面,栩栩如生出了鍾離春大膽睿智的個性,齊宣王虛心納諫的形體藝術亦活靈活現,讓我再度重溫了這個終為天下絕配的佳話。

我知道,這是兩千年前發生在齊王別宮的一幕,這個地方叫雪宮,當年宣王也是在這裡召見的亞聖孟子,留下了“王顧左右而言他”的話柄。同樣是在這個地方,胸有韜略,其醜無比的無鹽女鍾離春,在齊國朝綱不振、國運衰微的情況下,冒死叩謁齊王宮,向時任齊國一把手的齊宣王進諫。她一路風塵地來到宮門後,自報家門,聲稱是嫁不出去的醜女,自薦願作國王的妻室。當時的齊宣王正和近臣和宮女們飲酒作樂,聞聽稟報大吃一驚,出於好奇之心,便著侍從宣其覲見。鍾離春見到齊宣王后既不施禮,也不叩拜。只見她以手拊膝連聲說:“危險啊,危險!”搞得齊宣王一頭霧水,莫名其妙,趕忙問其端詳。鍾離春胸有成竹,慷慨陳詞:“而今大王之國,西有橫秦為患,南有強楚結仇,國中奸臣當道,人心渙散,太子不立,國本不安,這是國家危險的第一個方面;大王高築漸臺,大興土木,國人困苦不堪,民怨鼎沸,這是危險的第二個方面;國家賢能之士隱匿於山林,奸佞之徒橫行於朝堂,縱有直言您也難以聽到,這是危險的第三個方面;大王沉湎酒色,通宵達旦,致使朝政廢弛,國家不治,這是危險的第四個方面。有這四個方面的存在,可以說齊國已經是危在旦夕了。”齊宣王聽罷鍾離春的逆耳忠言,感慨萬分,長嘆一口氣說:“沉痛啊!您的話使我如夢初醒。”當即請鍾離春乘輿入王宮,立為王后,封為無鹽君。遂即拆漸臺,罷女樂,退奸佞,選賢才,實府庫,強兵馬,立太子。人稱:“齊國大治,醜女之功也。”凝視著躍然石上的鐘離春諫宣王,不由得為鍾離春勇於自薦枕蓆,以天下為己任而感慨,又為齊宣王聞過則喜,敢於改正錯誤的大度而欣慰。否則,就不會有日後的夫唱婦隨,也不會有齊國的盛極一時,國泰民安。

似乎當年營造武氏祠的孟孚、孫宗等工匠,對齊國的歷史事件情有獨鍾,我訝然發現,在陳列的40多塊漢畫像石中,無論大小,都或多或少地浸漫著齊文化元素。且不言周文王是齊國創建者姜太公的親家,周武王是姜太公的女婿,周成王是姜太公外甥,這些沾親帶故的齊人襟聯關係。東周列國中的孔子及弟子,以及孝子閔子騫、和聖柳下惠、趙相藺相如、秦相範睢、刺客荊軻等人物,哪個能脫得開與齊國的干係呢?你們看,就連齊義繼母、要離刺慶忌等圖像,也直接或間接地打上與齊國的印記。當林林總總的畫像石爭先恐後地跑到我面前時,我還是在左石室正面的第二層。一眼認出了齊相晏嬰,他正在略施小計,用兩個桃子除掉了有礙政權穩固的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位勇士。究竟昔日工匠把這一運用計謀殺人的場景重現於石,不知其用意如何。是在對三位勇士的犧牲而追思,還是對晏子的權謀給予揭示或諷刺,不得而知。不管怎麼樣,盡最大努力壓抑自己的思緒翻騰,《晏子春秋》中記載的這則陰謀殺功臣的過程,還是不遺環節地呈現了出來。


齊風瀰漫武梁祠

齊景公執政時期,晏嬰已經是貨真價實的三朝元老了。經過數年在官場上地跌打滾爬,足智多謀的晏嬰真可謂駕輕就熟,爐火純青,在齊國的地位大有點牢不可破的意味。當時,在齊國有三個著名的勇士,他們便是打虎英雄的公孫接、抗擊強敵的田開疆、捨命救主的古冶子。這仨人個個武藝高強,勇氣蓋世,都為國家立下了赫赫功勞。他們自恃武藝高,功勞大,驕橫異常,根本不把朝中官員放在眼裡,甚至對安定團結帶來了不和諧的音符。晏子看在眼裡,憂在心頭。如果讓這幾個莽漢肆意妄為下去,那可不是件好事情,說不定將來會鬧出大亂子來。於是,晏子拜見了齊景公,把自己的想法講說了一番。齊景公雖然覺得除掉三位勇士未免可惜,想想晏相的說法也很有道理。由於晏嬰在齊國的權威說一不二,齊景公也不好駁他的面子,便淡然地扔給他一句話:“這事你就看著辦吧。”有了齊景公的這句話墊底,晏嬰按照自己的精心安排,每個環節都十分妥當。然後借齊景公的權威宣三位勇士進宮,說是要賞賜他們。三個人一聽說國王有賞,喜不自禁地來到了齊王宮。他們來到殿下,看見在几案上擺著一個精美華麗的金盤,盤子裡盛有兩個豐碩紅暈的大桃子。一襲微風吹過,撲鼻的芳香誘人垂涎欲滴。晏子不慌不忙地說:“你們三位都是國家棟梁、鋼鐵衛士,宮廷後院新引進了一棵優良桃樹,國君要請你們來品嚐這次結的桃子。可是,現在熟透的只有兩個,就請你們自己根據功勞大小來分享這兩個桃子吧。”三位勇士中的公孫接是個急性子,沒等他們二人開口說話,自己便先開了腔:“想當年我在密林捕殺野豬,在深山中搏殺猛虎,密林的樹木和山間的風聲,都會銘記著我的勇猛。我還能得不到一個桃子嗎?”說完,他走上前大大方方地取下了一個桃子。田開疆見公孫接如此這般,他也毫不示弱,隨之表白道:“真正的勇士,是能夠擊潰來犯的強敵。我田某曾兩次率領兵士作戰,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中打退了來犯之敵,捍衛了齊國的尊嚴,保護了人民的利益,像我這樣的有功之臣,難道說還不配享受個桃子嗎?”言罷,他自信地把第二個桃子拿在了手裡。一開始,古冶子有點不好意思太爭先,本想客氣一下,孰料眨眼間桃子就沒了。頓時便怒火中燒,厲聲說道:“你們打過虎、殺過人,是夠勇猛了。可是要知道俺當年護送國君渡黃河,途中被突然竄出的大鱉一口咬住了君主的馬車,死拉硬拽地拖入河中。別人一下子都嚇蒙了,不知所措,唯獨俺老古臨危不懼,一邊叫國君不要害怕,一邊跳進水中與龐大的鱉怪打鬥。為了殺死這一禍害,我游出九里之遙,經過一番激戰,終於要了鱉命。當我一手提著鱉頭一手拉著國君的坐騎浮出水面時,大船上的人都嚇呆了,以為是河神顯聖呢,在場的人根本就沒人想到我能活著回來。像我這樣是勇敢不如你們呢,還是功勞不如你們呀?可是桃子卻沒有了。”說著,“哧啦”一下拔出了腰間的龍泉寶劍,劍鋒閃著凜凜的寒光。公孫接和田開疆聽罷古冶子的一席話,頓感羞愧難當,無地自容。其中的公孫接對田開疆說:“論勇猛,古冶子在水中搏殺半日之久,我們趕不上;論功勞,古冶子保衛國君的安全,我們不如。可是我們卻搶先把桃子佔為己有,讓有功之臣一無所得,這是品行不好的問題啊,暴露出我們的貪婪與無恥。”那時候,人們把聲譽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公孫接的一席話,讓田開疆羞愧不已,覺得自己做了天下最可恥的事情。他的話音剛落,田開疆“唰”的一下抽出佩劍,沒等看清咋回事,已經引劍向頸倒在血泊中。公孫接見此,亦在人們的驚詫中拔劍自刎!兩股鮮血瞬間染紅了齊王宮殿。古冶子望著地上兩具血淋淋的屍體,痛悔不已。他想:“我們本來是親同手足的好哥們,可是為了一個桃子,他們都死了而我還活著,這是莫大的不仁;我用話語來吹捧自己,羞辱朋友,這是無義;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感到悔恨卻不敢去死,這是無勇,像一個這樣三無的人,還有顏面活在世上而成為齊國的大將嗎?”想到此,他毫不猶豫地隨兩人而去。晏嬰略施小計,用區區兩個桃子讓齊國三勇士頃刻間俱以斃命,齊景公好不傷感。他下令按著大夫的葬禮,厚葬了他們。

眼前的這一幕場景,我在齊國故都的晏嬰冢見過,在齊都南門外的三士冢也見過。對於“二桃殺三士”的看法褒貶不一,作為一個匆匆過客並不再想過多地去思考這個問題,前邊還有許多精彩在等著我呢。有人不禁要問,齊國的故事說了不少,到底還會有啥更精彩的呢?大家有所不知,自打接觸齊國曆史人物以來,除了武聖人姜太公,二號人物就數得上“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齊桓公了。他在我心中的偉大所在,並非是尊王攘夷的霸主氣概,而是他在登基前後所表現出的寬容與大度。瞧,左石室後壁下部小龕西側的畫像,不正是那副管仲射小白的驚險一幕嗎?雖然說這幅畫被安排到三層的最上層,光線似乎也不那麼給力,瞪眼翹腳的我,還是竭盡全力地看到那齊桓公不計一箭之仇的現場。


齊風瀰漫武梁祠

這事發生在公元前686年,齊國的國君齊襄公荒淫無道,暴虐殘忍,招致了政變被殺。當時的齊襄公有兩個兄弟,因為害怕遭到襄公的迫害,分別逃到了魯國和莒國避難。跑到魯國的是公子糾,跑到莒國的叫公子小白。兩個人的身邊都有師傅,公子糾的師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叫鮑叔牙,他們都是潁上人,是一對莫逆之交。按照當時的禮制,襄公被弒後。倆公子都有被擁立國君的機會。因此,公子糾和公子小白聽到消息後,都急著要回臨淄爭奪君位。為了阻止公子小白順利地回到齊都,足智多謀的管仲率先帶領一隊兵馬,早早埋伏在公子小白回國的半路上。等到小白的車隊一出現,曾經在戰場上一展身手的管仲彎弓搭箭,對準小白便射了過去。只聽小白大叫一聲,一頭從車上栽了下來。管仲以為小白被射死,就返回到魯地不慌不忙地護送著公子糾回齊都即位。誰知公子小白是詐死,管仲的一箭恰好射中了衣帶鉤。等到公子糾和管仲進入齊國國境時,小白和鮑叔牙卻快馬加鞭,抄小路搶先回到了國都臨淄,在高子、國子等朝中重臣的輔佐下登上了君位,是為齊桓公。齊桓公即位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魯國發出通牒,要求殺死公子糾,把管仲交給齊國法辦。魯國迫於齊國強大地壓力,只得毫無辦法的按照齊國要求,殺死了公子糾,將管仲關進木籠囚車,交給前來接人的鮑叔牙。一回到齊國,鮑叔牙就向齊桓公推薦了管仲。齊桓公氣憤地說:“管仲拿箭射我,想要我的命,這樣的仇家我能用他嗎?”鮑叔牙說:“那會他是公子糾的師傅,他用箭來射您,正說明他對主人的忠心。論本事都在我之上,如果主公想幹出一番大事業,那就是非管仲莫屬了。”齊桓公相信師傅的話是真的,再者他自身也是豁達大度的人,他按鮑叔牙的話去完全做了,不但沒有治管仲的罪,而且還拜他為相,讓他來管理國政。

未到武氏祠之前,在家或從收藏的歷史典籍中翻閱史料,也在百度查找了大量的有關資料,可是說是有備而來吧。常言道:老師傅遇到了新問題,這話一點也不假。自認為前來嘉祥的備課已經到位,可是怎麼也沒想到我來的不是時候,偌大的展廳內就是我孤家寡人,擺著的電視顯示器不會開,也不敢開,雖然知道所有的圖片、資料俱囊括其內,我卻無法享受這現代化給我帶來的便捷。除了剛才張老師對我說過的那些畫像石外,從後展廳到西長廊來來回回兩三趟,怎麼也沒有找到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刺客列傳》提到的曹沫劫桓公那個驚心動魄的鏡頭。這對於一個齊國迷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大遺憾。不到黃河心不死是我執著的個性,然而今天卻不得不敗下陣來。肚子裡的抗議讓我再也無法忍受了,從早晨簡單的稀食怎能撐到將近下午2點呢?束手無策的我面對著斑駁的殘石想:我想親眼目睹的畫像石並非是這一個場景,諸如孔老夫子以及他那些與齊國多有瓜葛的門徒行蹤,還沒有能夠領略呢。說不定孔子聞韶、狄水陷車那些可歌可泣的文化瑰寶,還沒有細細品味呢。這樣想來,恐怕一下午也不會滿足自己的貪慾呢。再者,剛才在院子內遊覽時,已經注意到,展室的山牆頭、屋簷下、空間地,或堆、或摞、或擺,零零散散的還有許多沒有歸類或整理的呢。說不定在那些橫七豎八的漢畫像石中,還不知蘊藉著多少齊文化成份呢?想到此,我不由得長長嘆了一口氣。

走出令我壓抑和充滿血腥場面的展廳,心頭一下子清亮了許多。加之前天的那場雨,雖然是在萬木蕭條的隆冬,大田裡的麥苗兒卻提前泛出青翠。回眸這座仿漢宮闕的武氏墓群石刻館,似乎也煥發出了青春。

(武梁祠: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紙坊鎮武翟山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