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人無論在地鐵,高鐵,吃飯,聚會都是低頭看手機,而外國人大多數在看書?你怎麼看?

晴雨58450142


很簡單!他們國家的移動信號不好!

閱讀無疑是知識積累中最優的也是最具性價比的途徑。我認為只要是閱讀就值得推崇!

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大多數人很難找到一整段時間去完整地閱讀一本書,除非退休了,就是學生不是在假期裡也不行。手機等等移動設備可以將碎片化的閒散時間利用起來,難道不好嗎?再者說用手機閱讀是碎片化的閱讀,報紙的內容就不是碎片化的嗎?難道老爺爺坐在沙發上讀報紙就是正經的閱讀,我們拿著手機讀新聞就是“垮掉的一代”?這是什麼邏輯?

隨著信息化的蓬勃發展,手機等移動設備的應用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和豐富,許多優秀的讀書APP不斷湧現,不但可以看書而且可以聽書,這使得每個人都可能用碎片化的閒散時間完整地閱讀一本書,而且還比從書店買的書便宜,難道不好嗎?

隨著我們國家在信息網絡大力且持續的投入,使的邊遠農村的老大爺都能揣個手機拉著你和聊美國大選,縱觀歷史你何曾見過此種民眾教化?這不但是進步而且是偉大的文明進步!

文字批量傳播從刻竹簡到手抄到雕版再到活字印刷一直到現在高自動化的膠印技術,知識的獲取越來越容易,知識也從世家高門的壟斷品變成了任何一個人都能獲取易得品,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早已經進入知識(或信息)爆炸的時代,已經不是我怎麼獲得知識,而是我需要什麼樣的知識。重點是獲取知識而不是獲取知識點方式,更不是獲取知識是用紙質書還是手機!

我從來不拒絕紙質書,我反而認為讀紙質書很典雅,當然這是在家或者是圖書館讀書的時候。在現在中國的土地上,如果有一個人在公園裡或是地鐵公交上拿一本紙質書讀,我基本斷定如果不是腦子有病那就是在裝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