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近几十年,发展规划

【面积】 7446.2平方公里

  【人口】 743.6万(2008年)

  【邮编】 450000

  【区号】 0371

  【区划】辖区6个、县级市5个、县1个。分别是: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中牟县、巩义市、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登封市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东经112° 42' -- 114° 14' ,北纬34° 16' - 34° 58'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宽广的黄淮平原。

郑州市,近几十年,发展规划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清楚,年均匀气温14.4° C 。7月最热,均匀27.3°C ;1月最冷,均匀0.2°C ;年均匀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境内巨细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间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

  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神州通衢,北临万里黄河,西依中岳嵩山。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35.6万人。现辖6区5市1县,一个国家级新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是我国历史文明名城、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我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综合交通纽带、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乡,夏朝的都城阳城(郑州登封),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所建的亳都,今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明中心。


  郑州前史悠长。早在3600年前,这儿就是夏、商王朝的都邑,夏、商、郐、管、郑、韩6次为都(登封、新密、郑州、新郑),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前史都市联盟”成员。

郑州市,近几十年,发展规划


  悠长的前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明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间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嵩山景色名胜区是全国44个要点景色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景色旅行区示范点,“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从这儿走向世界。这儿还有我国最早的地理修建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修建群中岳庙等。在郑州周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明、古墓葬、古修建、古关口和古战场遗址,闻名前史人物轩辕黄帝、列子、子产、申不害、韩非子、郑国、陈胜、张良、潘安、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高拱、李诫、李驰航等出生在郑州所辖县市。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神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万里黄河,西依中岳嵩山,东、南接黄淮海大平原,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年均匀气温14.3℃,均匀降水量640.9毫米。她四季清楚并各具特色,一年中7月最热,均匀气温27.3℃ ,1月最冷,均匀气温0.2℃。年均匀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境内巨细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间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

  郑州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34种,主要有煤、铝矾土、耐火粘土、水泥灰岩、油石、硫铁矿和石英砂等。耐火粘土品种齐全,储量达1.08亿吨,约占全省总储量的50%;铝土储量1亿余吨,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郑州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花生棉花、经济林果等粮食作物和苹果、梨、红枣、柿饼、葡萄、西瓜、大蒜、金银花和黄河鲤鱼等农副土特产品。中牟、新郑、荥阳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县。

  经开始测算,2009年全年,郑州市生产总值3300亿元,同比增加12%。2009年郑州市全年完结全市财务总收入522亿元,其间一般预算收入301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较上年增收41亿元,年均增加16%。同时,一般预算支出达349亿元,较上年增支61亿元,增加21%。

  郑州市区在黄河以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东,豫04公路以北,京港澳高速公路以西,挑选城市建造用地。以中心组团为核心,各组团之间留有绿地系统分隔,构成相对独立的城市发展区,东西为主要发展方向。

  郑州是河南省对外对内贸易的主要窗口。我国在郑州设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郑东新区三个国家级商业经贸区,具有一大批高档次、多功能的大型商贸设备和辐射全国的商品集散商场,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就有30多家;每年在郑举办的各类全国性、区域性、专业性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上百次;国内外万余家商贸组织在郑州设有办事处或经营场所。

  郑州素有我国铁路心脏之称,我国重要的公路铁路客货运纽带中心,最大无水港。京广、陇海两大干线在此交汇,周围还有京九、焦柳、月石、平阜线通过,构成三纵三横干线结构。郑州目前具有3个铁路特等站:郑州北站是目前亚洲作业量最大的铁路纽带编组站;郑州东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零担货运站;郑州站位于市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铁路纽带客运站之一,有列车可直达国内25个省、市、自治区。

郑州市,近几十年,发展规划


  河南民航的发展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1956年树立郑州航站,正式开航运营,1960年在航站基础上组成民航河南省管理局,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民航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经济的高速增加使得旅客吞吐量、货运量以20%以上的速率递加。

  现在,23家航空公司在郑州开通了61条航线,每周执行航班548个,可直达除西藏、青海以外的包含港、澳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共48个城市。并相继开通了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我国台湾等不定期包机航线。从此,郑州机场跨入了全国重要纽带机场行列。一个以郑州为中心,四通八达辐射全国的航空运输网已经构成。

  郑州市共规划地铁线路6条。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至2015年),建造1、2号线一期工程,地铁线网规划45.39公里。

  第二阶段:发展阶段(至2020年),构成“井”字形骨架线网,新增线网50.22公里,地铁线网总规划95.61公里。

  第三阶段:成熟完善阶段(2020年今后),构成“三横两纵一环”全部地铁线网,新增线网106.75公里,地铁线网总规划到达202.35公里。

  郑州市轨迹交通线路规划由6条线路组成,总长188.25公里,为“三横两纵一环”的网状结构。6条线路的交叉处,共设置有18处换乘车站。

  郑州历史悠长,文明绚烂,旅行资源丰富。轩辕黄帝故乡、裴李岗文明遗址、大河村遗址、商城遗址等记载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黄河游览区、大河村遗址为主的黄河有我国特色文明旅行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嵩山景色名胜区给郑州增添了无量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