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沒做好一個皇帝,卻做好了一個書法家

宋徽宗趙佶的一生可謂是經歷榮華,卻難保晚節。由於不愛管理朝政,重用蔡京等人打著紹述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政治形勢一落千丈。而自己卻追求飄渺的仙道,修身養性,最後落得國都被破,自己也被俘虜,晚年飽受屈辱的下場。

宋徽宗沒做好一個皇帝,卻做好了一個書法家


宋徽宗雖然不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不妨礙他是個藝術家,趙佶本人可謂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就好像南唐後主李煜一樣,如果不是皇帝,他們可能會因為藝術上的成就名流青史。而宋徽宗最讓人讚歎的就是他自創的書法是極具個性的一種書體,因其與晉楷唐楷等傳統書體區別較大,個性極為強烈,故可稱作是書法史上的一個獨創,這個書體就是“瘦金體”。

宋徽宗沒做好一個皇帝,卻做好了一個書法家


瘦金書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體。此書體以形象論,本應為“瘦筋體”。以“金”易“筋”,因為是宋徽宗所創,所以是對御書的尊重。宋徽宗的書法筆畫瘦硬,初習黃庭堅,後又學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並雜糅各家,取眾人所長且獨出己意,最終創造出別具一格的“瘦金書”體,影響頗大。看過《盜墓筆記》的資深書迷都知道,裡面的主角吳邪就非常擅長寫瘦金體,從小就開始練習了。

趙佶的“瘦金書”,是書法史上的一項獨創,正如明陶宗儀《書史會要》推崇的那樣:“筆法追勁,意度天成,非可以陳跡求也。”僅憑這一方面的成就,趙佶足可列於歷史上書家之林。宋周密《癸辛雜識別集·汴梁雜事》中記載:“ 徽宗定鼎碑,瘦金書。舊皇城內民家,因築牆掘地取土,忽見碑石穹甚,其上雙龍,龜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 元柳貫《題宋徽宗扇面詩》:“扇影已隨鸞影去,輕紈留得瘦金書。”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小李將軍畫卷》:“ 浦城 周儀軒 運同,家藏舊畫,卷首有宣和瘦金書‘ 唐李昭道海天旭日圖’九字一條,下有御押。”趙孟頫這樣評價宋徽宗的瘦金體:“所謂瘦金體,天骨遒美,逸趣藹然。”

宋徽宗沒做好一個皇帝,卻做好了一個書法家


所以如果趙佶沒當上皇帝,那麼他以書法便能名流青史,受人敬仰。不過世事難料,趙佶當上了皇帝,最後被金人俘虜,使北宋滅亡,造成了靖康之恥,被後人唾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