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不發喪 省錢奔小康——山東省寧陽縣蔣集鎮時興新習俗

本報訊(記者鮑元)記者從剛剛結束的山東省寧陽縣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調度會上獲悉:與孔孟之鄉毗鄰的該縣蔣集鎮,婚喪事大操大辦的陳規陋俗早已銷聲匿跡,人死不發喪省錢奔小康的新習俗正悄然興起。

人死不發喪  省錢奔小康——山東省寧陽縣蔣集鎮時興新習俗

1994年12月30日,記者在縣民政局和蔣集鎮黨委領導的陪同下,頂風冒雨到該鎮習俗改革較早的趙莊村採訪。據該村黨支部書記張緒戶同志介紹,現有1274人的趙莊村,在1986年以前,由於人多地少,人均收入不足600元。雖然生活水平還較低,但由於受封建陳舊習俗的影響,婚嫁大收“填箱”錢,人死發喪收禮錢的惡習有增無減,人們辛勤一年所得的微薄收入常常被左鄰右舍的紅白事“人情債”壓得喘不過氣來。面對這一形勢,村黨支部一班人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村的實際情況,響亮地提出了“婚嫁不填箱、人死不發喪”的口號,要求黨團員積極帶頭,從婚喪習俗改革入手,端正村風民俗,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發展經濟脫貧致富共奔小康的道路上來。村委規定:凡本村村民婚嫁,不許收受“彩禮”錢、“填箱”錢;對老人則實行厚養薄葬,廢除棺葬、土葬,一律火葬;喪事從簡,不再設靈棚、僱鼓樂、擺祭桌、收“大禮”。開始時人們的思想壓力很大,有的認為人老謝世,不吹吹打打、熱熱鬧鬧,似乎太沒人情味。外村人則笑話說:“趙莊村窮得連喪都發不起了”等等。面對部分人的不理解和一些流言蜚語,鄉黨委、政府一班人旗幟鮮明地支持他們,並多次在鄉幹部會上宣傳介紹他們的經驗:“趙莊村的做法值得推廣,認準的事就要幹下去!”

1991年春,趙莊村“鄉村醫生”孫守申的父親病故。他的家庭狀況比較優越:孫守申的4個兒子均是中專學歷,畢業後分配在市、縣有關部門工作,文化層次和經濟狀況是全村人羨慕的上等戶。孫守申向回家奔喪的親友說明了村裡的村規民約和喪事從簡的打算後,整個儀式除為送屍人員備置了簡單的便飯之外,未擺一桌“喪席”,未收一份“大禮”。自1987年到現在的8年中,全村共有54位村民病故,喪事無一大辦,絕大多數人的治喪過程大都在3個小時以內,花費僅為400元左右,全村僅此一項就可節約資金10餘萬元。

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的新習俗使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鋼窗廠、建築隊等村辦企業已發展到8處,年純收入達10餘萬元;全村人均收入達1644元,現有17戶村民住上別墅式樓房;該村還多次被市、縣有關部門授予“精神文明單位”“農村先進黨支部”稱號。

本文先後被《泰安日報》、《中國殯葬報》及《中國社會報》選用。曾以“人死不發喪、省錢奔小康”為題,獲《中國社會報》紀念毛主席等老一代革命家簽名倡導火葬40週年金偉流芳杯徵文三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