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醫黃鵬,把藥送到省屆的一根樹杈上,病人自己來取

黃鵬個頭不高,看上去還有幾分靦腆,但雙眼炯炯有神,十分乾練。平時風風火火的他,在村裡有兩個身份:村支書和村醫,但是不管哪個身份,一投入工作,這位46歲的“黃大哥”立馬變得不苟言笑。

2月28日,晚上6點,洪陽村委會正在召開疫情防控部署會,“叮鈴鈴……”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打破了沉悶的氣氛,村支書黃鵬接到了一個“特殊”的電話。

“黃醫生,我胃痛的厲害,又有點脹氣,趕緊給我弄點藥。”電話那頭,62歲的付良元的正在電話“問診”。

村醫黃鵬,把藥送到省屆的一根樹杈上,病人自己來取

面對這位湖北省竹溪縣界牌溝村的“老客戶”,黃鵬沒多想,部署好下一步防控摸排工作後,起身就往村衛生室趕,“果膠鉍、奧美拉唑……”黃鵬一邊熟練的配藥,一邊拿起手裡的電話:“老付,藥配好了,我還是給你放在“老地方”,你一哈自己來取。”

“去疫區送藥,不怕危險嗎?”同行人員甚是不解。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黃鵬說道。

面對同行人員的疑惑,黃鵬拿著藥朝對面村子走去。

“到了!”黃鵬突然停下腳步,熟練地將藥放在界碑旁的樹杈上。

“我們先回去,等會兒對面就會有人來取。”黃鵬說。

舉目望去,數百米外,隱約可見湖北一方界牌溝村的攔截點。

村醫黃鵬,把藥送到省屆的一根樹杈上,病人自己來取

由於緊鄰湖北,洪陽村與界牌溝村成了名副其實的“親戚村”,若是沒有一個界碑的存在,幾乎無人知道這是兩省分界之地。平日裡,兩個村子來往十分密切,走親訪友,商貿往來、看病就醫……

突如其來的疫情,界牌溝村交通車輛停運,禁止外出,一時間通達兩村的村道上,車輛絕跡,行人無蹤。

“對面的村子沒有衛生室,平日裡經常在我這看病買藥,疫情發生後,他們那邊的路也封了,交通也不便,不能見面,所以我們就商量把藥掛在界碑的樹樁上,自行來取,這種時候,我們能幫的一定要幫。”語氣裡,黃鵬透著一種堅定。

原來,這是黃鵬與“老付”之間的“約定”,像這樣的“約定”,自疫情發生以來,黃鵬隔三差五就會接到界牌溝村有買藥需求的電話和微信。

“黃醫生,我父親感冒了,給我配點藥”

“老黃,最近嗓子有點痛,發癢,是怎麼回事?”

“藥,還是放在老地方。”

村醫黃鵬,把藥送到省屆的一根樹杈上,病人自己來取

如今,黃鵬與界牌溝村的村民們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約定”,陝西湖北兩省的界碑成了毗鄰兩村的流動“藥店”。卡點沒有撤,約定還在繼續,淳樸善良的山裡人,用最平淡的故事,詮釋了“守望相助”的真正內涵。(江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