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愛情:有人相互砥礪,也有人分道揚鑣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流浪地球》


“疫情”下的愛情:有人相互砥礪,也有人分道揚鑣

01

疫情蔓延至今,每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從最初大數據直線上升到現在各省市確診病例歸零,其中艱難不足為外人道。

歸零前,為防止疫情繼續蔓延,人們選擇閒坐在家為整個局勢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閒坐在家的夫妻本應和和美美,度過這段在平時奢求的共處歲月,但在大數據逐漸變好的過程中,疫情同時催熟並暴露出了婚姻的另一面。


“疫情”下的愛情:有人相互砥礪,也有人分道揚鑣

“婚姻登記處復工近百對夫妻預約離婚”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國家各單位都開始了有條不紊的運作,而正在此時,這則消息的誕生卻在本該平緩流動的局面中激起了不小的波瀾。

相約起誓廝守一生的婚姻,為何在發生疫情後變得不堪一擊?更有夫妻甚至無法等待疫情好轉,就急匆匆相伴至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相關單位負責人又稱:“部分城市預約離婚夫妻已經排到了四月底。”

疫情的發生不僅證明了一個民族獨有且持續的凝聚力,也暴露了夫妻在平靜生活中不曾發現的隱患與弊端。


“疫情”下的愛情:有人相互砥礪,也有人分道揚鑣

02

據統計,在疫情期間預約離婚的多數為年輕夫妻,他們在疫情期間長久親密相處下,充裕的時間使得這些夫妻在面對婚姻中顯露出的各種問題時,有充沛精力去思考彼此是否應該繼續堅守下去。

但不可否認,這些夫妻中有一部分夫妻是因為情緒衝動而選擇離婚,因為在預約離婚後,“爽約率”依舊有30%~40%。


“疫情”下的愛情:有人相互砥礪,也有人分道揚鑣

2019年12月24日。相關單位曾提議《離婚冷靜期》的設立,旨在讓一些準備離婚的夫妻為彼此留出30天的冷靜期,冷靜期過後再去思考雙方是否繼續堅持離婚。

這項提議在當時引起了一些爭議:離婚冷靜期是否有設立的必要?

但在疫情期間激增的離婚夫妻與30%~40%的爽約率卻在無形間告訴了人們答案,“離婚冷靜期”的設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婚姻”因人類的某種情緒而結束,而不是在理智思考後做出選擇,那麼這本身就是夫妻雙方對婚姻的不負責任。


“疫情”下的愛情:有人相互砥礪,也有人分道揚鑣

03

“疫情”就像是一針打在婚姻身上的催熟劑,使婚姻在成熟的同時,暴露出婚姻中最真實而又必須面對的一面。

萬事萬物都有其“利弊”之分,疫情的發生同樣如此,當疫情折射在平凡人群中的初婚之家時,它顯露出了“有利”的一面,使小兩口的感情更為凝實,證明婚姻在疫情面前並非不堪一擊。

林女士至今記得2月15日的晚上,一聲聲的咳嗽與反覆的低燒伴隨著內心的恐慌與無助,她害怕往那個方向去想,她知道,如果事實一旦確定,這個如新生兒一般稚嫩的家庭將會被直接摧毀。

林女士的老公在慌張過後強自冷靜下來,由於身處疫區的關係,他知道還有更多危重病人迫切需要得到治療,在疫區物資依舊緊張無法及時得到治療下,夫妻二人只能寄希望於那一絲存在的生機:只是普通感冒。


“疫情”下的愛情:有人相互砥礪,也有人分道揚鑣

在這期間,夫妻二人就像湖面上漂浮著的兩片樹葉般惶恐與不安,不知接下來迎接他們的會是什麼。

被身體與心理不斷折磨的林女士逐漸逼近了崩潰的邊緣,她一次次怒吼著老公讓他滾開,又一次次打翻老公端來的飯菜,只為讓他看到自己認真的一面,離自己遠一些。

“別怕,有我呢,你只是普通的感冒。”林女士老公平靜的對妻子說。

林女士知道這是老公在安慰自己,但這句話依然為她注入了一針強心劑,在那段難捱的短暫時光裡,她就像一位溺水者,緊緊抓著這句話中存在的那絲生機。

隨著體溫的降低和明顯減少的咳嗽,林女士明白自己逃過了一劫,一個從未出現過卻真實上演過的心劫。


“疫情”下的愛情:有人相互砥礪,也有人分道揚鑣

她看著老公止不住的傻笑,嘴角不免微微上揚,眼神的空洞伴隨著思維的發散,她想到,在生病的這段時光中,這個男人承受的壓力或許比她還要大。

彼此心照不宣的沒有提起過這件事,對夫妻來說,一個對視遠比華麗又蒼白的語言更容易表達出內心無法言說的一面。

疫情帶來的不僅是心理上的折磨,還有著現實與物質,在疫情期間,被迫關門的小公司不知幾何,林女士的老闆在宣佈公司解散後,她又要面臨復工後的工作問題。

早已在家開始遠程辦公的老公安慰著焦躁的林女士:“好事多磨,找不到工作又不是活不下去,雖然生活條件沒有以前高,但我的工資還是能保證家裡吃喝不愁的,這段時間裡,不用著急,慢慢找。”

由此,林女士的心慢慢安定了下來。

林女士說:“我不知道為什麼,好像一些在我看來無法解決或者無法面對的事情只要有了他的參與,就會變得輕鬆很多,一些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


“疫情”下的愛情:有人相互砥礪,也有人分道揚鑣

04

夫妻之間的相互陪伴,相互鼓勵很難在結婚後慢慢學習,這些特質往往會伴生於婚姻當中,並在平靜的生活中隱藏,同時又會在遇到問題後觸發,給予夫妻雙方面對的勇氣以及強大的凝聚力。

木頭一直相信,做到同甘共苦的夫妻才會是相對完整的夫妻,如果只品味到單一的甜或苦,而沒有另一味的調和,那麼夫妻引導的婚姻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不完整。

疫情其實是一味苦藥,考驗著疫情下的每一個家庭,每一對夫妻,這味苦藥同時有著“照妖鏡”的特質,照射出了婚姻中的如膠似漆或貌合神離。

考驗之後伴隨著的便是理性思考,思考婚姻在疫情中的表現與承受能力,思考彼此之間是否還能繼續走下去。


“疫情”下的愛情:有人相互砥礪,也有人分道揚鑣

婚姻往往會持續一生,而保持婚姻一直前進的因素之一就是:在面對人生中的一次次考驗時,夫妻是否依舊共同面對且爆發出強大的凝聚力,使得婚姻存在苦與甜,變的更為真實與完整。

疫情下的婚姻與愛在“離婚數增長”的證明下好似不堪一擊,但疫情並非是罪魁禍首,它只是將隱藏在婚姻中的眾多矛盾與弊端提前引發而已。

在矛盾與弊端發生後,長時間的疫情期也為夫妻雙方提供了思考的平臺,面對婚姻在疫情下表現出的隱患與弊端,夫妻雙反是否願意承擔且去改善並作出最終選擇,這些選擇只關乎於個人,並不因疫情為主導。

並且,疫情折射下的婚姻也為後來者留下了一定的經驗與教訓,這些經驗與教訓是值得學習且反思的。

年輕人在選擇結婚時,如果借鑑疫情下婚姻產生的利弊並反思自身所要面臨的婚姻,對未來離婚率的降低以及夫妻在婚姻中是否能夠得到幸福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