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幫兒媳婦看孩子,但是每個月出保姆費,媳婦還不滿意怎麼辦?

歷史漫談君


80後90後做了公婆以後根本就不會帶孩子,因為他們自己的孩子都是老人給帶大的,而且大部分都是知識分子,有生活追求,退休後會有很豐富多彩的生活應該都不太願意給看孩子,更何況現在很多二胎,那就是得給兩家看孩子,以後還是給錢僱保姆現象比較多,如果都像文中的兒媳婦那樣給錢也不行那可怎麼辦。


domodomo


婆婆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幫兒媳婦看孩子,但是每個月出保姆費,媳婦還不滿意怎麼辦?

同為女人,同為兒媳,我都要看不下去了!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牢騷發再多——也無益啊,咱們還是幫這位婆婆出出主意吧!

首先,可以請兒子出面,和風細雨地,和兒媳——好好展望下自己的老年生活。

我有一女同事,兒子出生後,自己竟然沒有親自帶過一個晚上。

月子裡,請了月嫂,月嫂走後,每晚都是老公起夜——泡奶粉、換尿布。現在兒子已經上小學了,晚上醒來,喊的還是——爸爸,我要尿尿。當然這是後話。

她家兒子幾個月大的時候,有次老公出差,她就提出了要婆婆陪睡,夜間負責泡奶粉和換尿布。

她婆婆原本就有神經衰弱,睡眠極差,於是就弱弱地提議道——能不能辛苦她自己帶一個晚上,因為第二天婆婆還要做家務,她怕自己熬通宵後——會撐不住!

說起來,我同事真的好犀利啊,她當場就和婆婆翻臉,並且發誓和婆婆——從此以後老死不相往來。

同事的老公,是個好脾氣的男人,兒子一天天長大後,他就開始未雨綢繆地和老婆展望起了未來。

”以後兒子有了孩子,誰帶啊?——“他們自己帶!”——“那你以前為什麼不能自己帶?”

”以後有了孫子,你晚上就要起來泡奶粉、換尿布囉!“——”為什麼是我,憑什麼啊?“——”你不就是讓我媽這樣做的嗎?我媽不做,你不是還翻臉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招還真的挺管用,我同事換位思考後,據說現在和婆婆關係處得還算不錯!

第二、如果展望無效,對於這麼油鹽不進的媳婦,那就只能——對比治療了!

反正每個月出保姆費還是不滿意,那就索性——讓她不滿意到底唄!

親,從下個月起,老孃我保姆費不給了——你自己生的孩子,哭著也要自己養大啊。

我原本身體就不好,現在我未雨綢繆,要留著這筆保姆費——給自己養老了!

不帶孫子、不給保姆費的婆婆要多不少,我現在也豁出去了——我就要做人家眼中那個不講理的婆婆了!

因為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你就算給她再多——她還是不會滿足的。

所以只有徹底地讓她失去一次,她才能體會到現在的擁有——其實是幸福的。

我是張薔薇,一位從醫女文青!

喜歡我可以關注我,每天聽我講述世間故事,分享人生經驗!


張薔薇啊


你還要她怎樣?婆婆身體不允許實屬無奈,她也願意幫你看孩子,可是拖著病體幫你看孩子,孩子沒看好,身體拖累得更差,除了孩子需要照顧,婆婆也需要你照顧,這樣你就滿意了嗎?何況婆婆已經幫你請了保姆看孩子,夠可以了,如果你還不滿意,那就不是婆婆的問題了,需要你自省下自己的思想是不是走歪了?


為什麼這麼不留情面直指你的問題,初心一一道來:

沒有誰規定你的孩子必須由婆婆為你照顧

既然沒有任何規定要求,你的孩子必須由婆婆來給你帶,婆婆願意給你帶那是情分,不願意給你帶也是本分,你無從指責。

甚至給她以後你要不要來給她養老也無關,作為兒媳,你可以不給她養老,但是你的老公她的兒子是必須要給她來養老的,這可是有法律規定的,你記住了。

只是,天下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尤其是中國的老人大部分天生比較“賤”,看自己的孫子油然而生的親近。

即使你不願意讓他們照顧,他們都會“舔著臉”想來照顧他們的孫子。這與以後你是否給她養老也沒有關係,你不養給她老,她也願意貼著你的白眼,照顧他們的孫子。


所以,親愛的兒媳婦,婆婆由於身體原因沒能幫你照顧孩子,即便沒有幫你請保姆,你又有什麼不滿意的呢?何況還為你請了保姆。你可以遺憾,也可以因為不能照顧婆婆病體感到自責,唯獨不可以不滿意婆婆沒法幫你照顧孩子,不是嗎?

婆婆身體原因,沒法照顧孫子,這一信息說明,婆婆也是需要照顧的人,你老公責無旁貸

親愛的兒媳婦,你別慌,也別不滿意,初心想問問,婆婆由於身體原因沒法給你照顧孩子,請問,有沒有反過來問問,婆婆身體有沒有問題,需要不需要人照顧?你可以說你沒有義務去照顧,去關心,但是對不起,你老公是有義務的,你們問過嗎?

婆婆沒有矯情地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讓你們幫忙,還幫你們出錢請保姆來照顧孩子,可以了,你還要她怎樣?

婆婆作為長輩,已經仁至義盡,作為晚輩,咱也別那麼任性了不好嗎?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是不是婆婆因為喜歡孫子,不顧身體原因來照顧孩子,到最後還是因為身體原因,拖累了你們的正常生活,你就滿意了呢?



事實上,你能滿意嗎?你不得反過來咬她一口,沒有能力就別逞強看孩子,孩子看不好,還得要人照顧你。但願是我單相臆想。

道理擺了一溜溝了,如果還不滿意,那就做好心裡準備,因此出現的一系列負面的效應,自己一個人來收拾。有些事情法力涉及不到,但是違背常理和大眾情理時,還是要考慮自身的問題。


初心微視界


怎麼辦?涼拌!

實話說,這婆婆夠可以的啦!不能親力親為帶孫子,人家貼錢請人幫忙,媳婦還想怎樣?還不滿足,那就是人品問題了。

我家樓下鄰居,大兒子的小孩,婆婆當時年輕身體好,自己帶。但到小兒子的小孩,也是身體不好,於是每月出筆錢請保姆,她在旁邊也幫忙一二。後來保姆漫天要價,比媳婦去幹活賺得還要高,結果權衡得失後,媳婦自己在家帶到小孩可上託兒所才去工作。

本以為婆婆對小兒子一家這麼好,婆媳關係應該很好,但聽說媳婦也是各種不滿意。也因為此原因,我對這個鄰居媳婦看法改變,認為她不值深交。

人啊,可以自私,但要有個度。將心比心,多記人家的好,才會家庭和睦,和氣生財。一味索取,不知感恩,這種人就讓她不滿意去吧。以後她自己當婆婆,我想可能又會被另一能人治她的,哈哈哈,因果報應很靈驗的。

所以,這當婆婆的,放寬心,盡力就好。咱問心無愧,人家愛咋咋地。


木子每733


媳婦還不滿意,就把給媳婦的錢拿回來,自己僱個保姆,生病時去醫院找個護工,平時也可以和老伴拿這筆錢出去旅遊。真是慣出毛病了。

我父母公婆都身體健康且退休,但沒人幫我看孩子,也沒人給我錢,反而逢年過節我要給他們買東買西。我不是聖人,年輕人打拼也希望老人可以幫把手,但幫是恩情,不幫是道理。試想下,我爸媽把我養大,賺錢供我上學,現在我成家了有孩子了,他們也退休了,難道他們不該有自己的生活?我理解,雖然自己真的很辛苦。同理,公婆也一樣。我們在外地,他們每次來這裡都因為語言不通,沒有親朋好友而感到寂寞。

理解萬歲吧!


Grace的國






紅春35


婆婆身體原因不能帶孩子,但是每個月出保姆費,媳婦還是不滿意,我只能說這樣的媳婦是不懂事的,有點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人到了歲數哪有不喜歡孩子的呢?如果不能帶孩子,要麼因為身體原因,要麼忙於掙錢,最後還是為了孩子。

我老公家庭條件不好,公公婆婆年紀大了,婆婆身體不好,所以我們乾脆就讓公公在家照顧婆婆了。我的兩個孩子都是自己帶。大的幼兒園,小的幾個月,辛苦是辛苦了點,但是想想父母那一輩比我們吃的苦多多了,他們更不容易呀,不是也熬過來了嗎。

自己帶孩子也有自己帶孩子的好處,不懂的地方查資料看書,像其他人請教,慢慢的自己也和孩子一起成長了。

趕上放假休息我們都會回家看看二老,我老公孝順,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品質,每次回去幫他們收拾一遍家裡,把吃的準備準備,然後在他們牽掛和不捨的眼神裡離開。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只是愛的方式不同而已!有些在物質上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但心裡的愛,不比別人少,多理解和包容,一家人和為貴!



倆寶的小時光


我兒子從出生到現在他奶奶除了過年給壓歲錢平時都沒給過,就今年中秋給了一百塊。兒子二十了看過他次數十隻手指頭數的過來。當然這也有我的問題這是主觀存在的,客觀原因是婆家條件沒我家好不利於孩子成長。婆婆認為看孫子是她應盡的義務我沒讓她看為此我倆也吵過架,但我從沒埋怨婆婆不出錢不出力,因為沒資格。只是苦了我爹媽,為我出錢出力,現在想來我覺得我傻透了,還影響夫妻感情。


飛龍在飛天


我是婆婆,說說我的感受。我兒媳婦生孩子哪年我正好60歲,起初也準備看孩子。兒媳婦快要上班的時候,兩人商量出一個辦法。原則是不想把老人綁在他們的生活裡。他們決定僱保姆看孩子,保姆放假的時候,或是有特殊需要時再調動我們。因為我們兩家都不在兒子生活的城市裡。這樣我們就是在他們需要時候去臨時幫助一下。孩子上幼兒園了,就辭退了全天保姆,改成僱個鐘點工來幫助在下午3點把孩子接回來照顧到他們下班。現在孩子上學了,還是延續著僱人接孩子然後送到特長班去學些課外的東西。晚上兒子,兒媳陪孩子學習。我覺得這樣很好,及時瞭解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目前孩子學習能力,生活能力都很強,比老人看孩子強,老年人一個是教育理念陳舊,二是嬌慣孩子。

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對小孩子,大孩子都有好處。增強他們各自責任心。有句話: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他們在撫養自己孩子的同時也會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容易。對自己的父母也倍加感恩。

這些年來,僱保姆的費用基本上是由我們兩家的父母承擔。我們都自己節約一點,幫助下孩子,不看孩子,出點錢也是應該的,這樣大家心裡都平衡。


yunxiao609


其實,婆婆和媳婦的問題,說真的雙方都要看開點,不能太較真,你要太較真,自己累死去,這個婆婆都算好的,該給錢,有多少婆婆一個子都不給的?我家婆婆就是農村的,生孩子時候除了坐月子的時候來我家管了我1個月,之後就幫我大姑子做生意去了,再也沒有管過,從我兒子出生到現在十歲,可能就是出生的時候給了200多塊錢,每年過年給一個紅包200塊錢,生日什麼都不管(我婆婆和我老公和我兒子生日是連著三天的),每次她過完生日,還記得第二天他兒子過生日,他兒子過生日完了,從來不記得他孫子過生日的,悄悄地告訴大家,這個還是他們家唯一的孫子,都是這個樣子,姑姑不疼,奶奶不愛的。所以婆婆能出錢就不錯了,就不要挑三揀四了。這個婆婆也不用不高興,你做到位了就可以了,你是長輩,還要看媳婦的臉色幹嘛,他想不通是他的事,得寸進尺的人很多的,你試試,如果你一分不給,看他就老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