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繞銀河系轉的時候會不會與其他星系碰撞上或者說被影響到?

青草西


那是一定的。目前地球所在的銀河系正在以每秒110km/h的速度與仙女座星系接近,聽起來這個速度是非常驚人的,不過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相距250光年。發生碰撞需要至少38億年的時間。

而人類的出現到今天和38億年對比顯得太微不足道,我們是難以想象宇宙和星系間的浩渺,人類的出現其實是有賴於我們所處的太陽系的特別構成因素和相對穩定的運轉環境包括太陽的質量尺寸,土星的位置吸引掃清了很多天體對地球的威脅,以及地球所處位置、體積、質量、傾角、地月距離等諸多因素的共同疊加才能導致我們所處的星球能在百萬年到幾億年有相對非常穩定的環境。能有這樣穩定和宜居的環境才有可能進化出人類這種高度的文明,它的概率低到你難以想象,就好比你把一隻機械手錶拆散後扔進游泳池它有自己組合安裝好的概率差不多,所以也有不少觀點認為我們所生存的環境也許是更高維度生命所創造出來的。

不過從已知的天體運行狀態來看,銀河系是必然會與仙女系星座碰撞的,不過這裡說的碰撞用融合更為準確,因為即便在一個星系間天體之間的距離也是非常遙遠的,我們與最近的恆星比鄰星也要有4.22光年。星球之間直接碰撞上的概率就像你在往北京和湖南之間隨便射入一顆子彈想命中某一確定目標的概率。但星系之間的引力作用絕對會被改變,地球如果能存在到那會兒被拋出太陽系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擔憂這個問題顯得毫無必要,因為10億年後隨著太陽內部聚變物質減少引力變小的膨脹就足矣讓地球所處的位置不再是宜居帶,海洋將被蒸發,也許地球就是目前金星的樣子。等不到那時人類也許早已因為各種因素滅亡或移居其他星系,地球所在的太陽系變成了一個消失的回憶。


老倪DIY


太陽系繞銀河系轉的時候會不會與其他星系碰撞上或者說被影響到?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銀河系直徑約20萬光年,地球在距離銀心2.6萬光年的位置以每秒240千米的速度公轉,大約2.5億年環繞銀心一週,從太陽系誕生到現在,大約已經公轉了20圈左右,到現在太陽系還好好的繼續運轉,這表明前20次太陽系都安然度過了,不過誰又能保證這次不會撞到啥物件呢?

恆星環繞銀心公轉的速度並不同步

與太陽系各大行星環繞中心的太陽公轉那麼規律比起來,銀河系內的各大天體環繞銀心公轉並不同步,這主要有如下幾個因素:

行星會清理自身的軌道,但銀盤面上的恆星卻不會

首先這些恆星之間距離遙遠,比如太陽系最近的恆星也在4.22光年外,這比地球最近的行星比例要高得多,因此相互清理合併是不可能的,另外各自繞行速度之對銀心負責,因此銀盤面上的恆星公轉存在速度差,那麼從理論上來看終會有相撞的那一天!

銀心並不是一個質心,而是是一個核球,還有懸臂引力影響

與太陽系中心太陽那麼單純的天體相比,銀心的狀況十分複雜,銀心黑洞儘管有400萬倍太陽質量,但核球處何止400萬顆恆星,假如按核球發光量佔整個銀河系15%比例計算,可能核球處有超過150億顆太陽一樣的恆星,但這些恆星並不是聚集在一起,要不然它們就成黑洞了!這些恆星分佈在直徑約2萬光年,厚度約1萬光年的區域。

另外還有懸臂上的恆星引力互相牽扯影響,因此恆星環繞銀心公轉的軌跡是非常複雜的,所以我們會發現有很多恆星會自行,比如巴納德星的自行速度很高,達到了每秒110千米。它是衝著太陽系來的,不過卻並沒打算和太陽系碰撞,而是在未來到達最近約3.8萬光年的位置後即遠離。

上圖是8萬年內太陽系附近的恆星距離變化,都有一個先靠近後離去的怪異軌跡,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它們環繞銀河系公轉的軌道並不和太陽系一致。

銀心恆星圍繞黑洞Sgr A*公轉的軌跡,看上去是不是像個毛線球?各位可假設一下,核球處數百億顆恆星的環繞公轉,會有可能存在恆星合併嗎?肯定存在這種可能。當然我們沒有比較好的案例,但大麥哲倫星系的R136a1卻非常有可能是幾顆恆星合併起來的。

理由是它的質量遠超愛丁頓極限的150M⊙,因此很難獨立形成那麼大質量的恆星,唯一的可能就是幾顆恆星合併,說是合併,但其實就是碰撞。

另外不要忘記了暗物質影響

早先觀測到星系存在自轉超速的現象而發現了暗物質的存在,其實銀河系也不例外,存在類似的情況,而根據計算,銀河系的暗物質數量大大超過了顯物質,銀河系的數學模型表明暗物質的質量約為1-1.5×10^12 M☉,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

因此恆星在收到多種制約條件的影響,運動方式只能大致圍繞銀心公轉,而卻又各自的公轉軌道,這就是當前太陽系面臨的環境,其他恆星可能會亂竄,不過好在相互之間距離遙遠,即使亂竄也極少發生交通事故。

傳說中導致地球生物滅絕的銀心輻射

很多傳聞都喜歡將地球生物滅絕與銀心輻射聯繫起來,理由也很容易說得明白,大意是太陽系在公轉時會經過不同的區域,某些區域可能塵埃遮擋比較少,會受到大量的銀心高能射線影響而導致生命滅絕。

上圖地質史上出現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大致的時間以及可能的影響對象都已經有說明,至少有一點可以看出來,並不是規律的,如果是因為塵埃雲遮擋人類才倖存,那麼滅絕會週期性出現。但至少看來即使不是銀心因素,也存在大量的其他因素,比如超新星爆發事件。

1、530萬年前的上新世-更新世滅絕事件,被認為是天蠍-半人馬星協(OB星協)的超新星爆發所致

2、兩次隕石撞擊造成的滅絕事件

3、地球本身的因素比如火山噴發等

4、不明原因的滅絕事件

從這些因素來看,超新星影響是銀河系內的,我們比較幸運,最近可能影響到的超新星爆發是在640光年外的參宿四,這個距離上對地球的影響是比較小的!但有一種理論認為Ia型超新星的影響可能會在3300光年的範圍內影響地球,這樣的話飛馬座IK聯星系統會進入候選,這個聯星中的A星是一顆主序星,但B星已經演化到了白矮星,與主星的距離僅僅3100萬千米,未來主星稍稍膨脹即落入B星的洛希瓣而被吞噬物質,最終達到1.44倍的錢德拉塞卡極限,白矮星內核崩潰而導致Ia型超新星爆發!

比較要命的是飛馬座IK聯星系統距離地球才150光年,未來導致Ia型超新星爆發的可能性100%,不過比較幸運的是主星A(1.5-2.5M⊙)還在主序階段,它未來的日子還長著呢。

總的來說,從能遇見到的方向上考慮,短時間內銀河系並不會有致命性的未知事件影響地球,但這並不表示未來沒有,但具體是什麼時候,又或者什麼方式影響我們不得而知,畢竟中子星或者黑洞合併這種事件影響範圍可能會橫跨半個星系,而人類觀測銀河的另一端時受到銀心遮擋影響很大,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區域(銀心為中心,太陽系對面的銀盤面)我們永遠都看不到。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引力主導天體運行”,這是早在牛頓時期就人人皆知的科學常識,但直到現在也沒多少人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一顆正在以30km/s高速飛行的石頭上


因為太陽質量佔到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所以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天體都在繞它公轉,又因為距離太陽越近的天體受到的引力越強,因此地球等“太陽系內側天體”的公轉速度普遍較快,而最外側的海王星與冥王星等天體公轉速度則很慢。

我們的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中的獵戶座懸臂內,近似來看是位於“三環以外”的郊區位置,因此受到銀心區域的引力也不是最大的,所以我們太陽系的公轉速度是250km/s,而銀河系中心的恆星公轉速度要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以250km/s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太陽系需要2.2到2.5億年才能完成一次“大公轉”,雖然在這漫長的2.5億年中太陽系會途徑銀河系內大部分恆星,但這些恆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普遍都在數光年左右,等比例縮小的話就相當於兩個西瓜,一個在中國,一個在美國。

因此從天體運行的角度來看,銀河系的其他恆星本體是不可能進入到太陽系內的,唯一可能對太陽系造成影響的就是銀河系中其他老年恆星的超新星爆發,比如640或者723光年外的紅超巨星參宿四,它一旦超新星爆發的話,人類在白天都能看到它的光芒。

長遠來看如果太陽系未來公轉到了一個即將炒超新星爆發的恆星周圍,甚至還剛好公轉到了它的威力圈內,那麼所有地球生命都將沐浴在高能粒子的暴雨之中,急性放射病也會奪走所有人類的生命。


宇宙觀察


從目前的天文觀測來看,幾乎所有的天體都在圍繞著另一個比它更大的天體運行,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而太陽系運行在銀河系中,銀河系又遵從於本星系團的運行趨勢,和仙女座星系相互繞行,而本星系團又在更大的天體結構中運行。

不說其他的,我們都知道銀河系非常大,其中有著數千億顆恆星,太陽只是其中的一顆,它帶著太陽系中的其他成員圍繞銀河系中心運行,每2.5億年才能繞行銀河系一週,而銀河系中又有數千億顆恆星,這些恆星如此密集,太陽怎麼沒有和它們撞在一起呢?太陽已經誕生50億年,50億年中都沒有其他恆星闖入太陽系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太陽之所以能攜帶著太陽系的其它天體平穩運行50億年,而其他天體並沒有闖入太陽系造成破壞,原因包含諸多方面,但主要是以下兩種。

第一,就是銀河系中的空間足夠大,恆星個頭雖然也很大,但是相比銀河系中的空間就小得多了,與我們的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如果把它們的體積縮小成一輛小汽車,其所在的空間同比例縮小的話,那麼兩者之間的距離將相當於地球的北極和南極點之間的距離,距離遠在地球球形對立面的兩輛汽車各自行駛,想撞到一起是很困難的。而其他的恆星都距離更遠,更不容易闖入太陽系中。





第二,就是銀河系有其運行總趨勢,絕大部分的恆星都是跟隨銀河系的運行總趨勢而運行,相互之間就好像就是在高速公路上勻速並行的汽車,前後的車輛也都保持著車距,那麼這些汽車也就永遠不會撞到一起。

但是銀河系中也有一些恆星的運行方向與銀河系的運行總趨勢並不相同,比如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比鄰星,它就被認為是外來的一顆恆星闖入了南門二系統中,成為該系統中的第3顆恆星,而距離太陽第2近的行星系統巴納德星,也正在靠近太陽系,不過計算發現他與太陽系最近時候的距離,也仍然會有3.75光年,所以也不會對太陽系產生影響。



然而銀河系中也有不少恆星是受到恆星闖入的影響的,不然銀河系中也不會有那麼多的雙星系統和多星系統了,實際上銀河系中的恆星大部分都是多恆星系統,它們大都是結伴而行,像太陽這樣的單恆星系統其實很少。


我們的太陽系能50億年都保持單一恆星系統狀態,真的是很不容易,也是幸虧它沒有找到伴侶(指恆星),因為一旦它結束單身狗狀態,我們的太陽系將會發生翻天覆地一般的變化,所有的行星以及其他天體,都有可能將被太陽和闖入的恆星吞併,或者被它們的引力甩出太陽系,這樣一來,我們的地球也是要麼被太陽和闖入的恆星吞併,要麼被甩出太陽系流浪,地球上的生命物種和生態系統也就難以存在了。

所以,我們還是祈禱太陽不要結束它的單身狗狀態吧!這是我們人類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物種的福分呀!


科普大世界


不會,黑洞也是有質量的天體,遵守力學定律。不會憑空產生和憑空消失。 就算有黑洞在太陽系軌道上形成,也會沿著形成前的天體軌跡運動,不會固定不動或改變路徑。 太陽繞銀河系一週約2.5億年,形成至今已有50億年,可以大概算出,已經繞了約20圈。可以推出距離太陽軌道更近或更遠的軌道上也沒有足夠影響我們的大型黑洞。 所以您不必擔心!


玲玲談科學


相信宇宙足夠大,能夠容得下所有星系,不然就會撞車自行毀滅了。

也相信宇宙中的每個星系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成員,而每個成員都有著各自不同的運行軌道,相撞?除非發生星球大爆炸,打亂了原有的磁場引力……好科幻哦……


Pinky826


從銀河系統一旋轉方向看,銀河系存在統一磁場,在這個磁場內的所有太陽系磁場方向是一直的,所以它們之間存在相互排斥力,這就避免了直接相撞。但是,會產生組構,就是相鄰的恆星系之間構成既排斥又吸引的磁場結構。


愛因斯坦也是民科二


銀河系裡不是隻有太陽系在繞中心旋轉,而是銀河系整體在進行自轉,所以,各星系之間的位置是相對穩定的,

不會相互碰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