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全球遊艇業的影響和中國遊艇業的機遇

目前,新冠疫情已經在全球擴散,在歐美的爆發更是超乎想象,停工、封城、航空中斷等似乎遙不可及的做法突然降臨在疫區,這對全球化的遊艇產業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而目前,中國已經漸漸控制疫情,處於初級階段的中國遊艇業是否會有什麼機遇?中國遊艇業又將如何面對這一挑戰呢?

疫情對全球遊艇業的影響和中國遊艇業的機遇

疫情對全球遊艇製造業的影響

從設計、製造到發動機再到各種舾裝配件以及遊艇整艇製造,遊艇製造業是一個全球分工的產業。歐洲以豪華遊艇及帆船為主,美國以中小型動力艇為主,臺灣則是歐美外最大的遊艇製造基地。而發動機方面,舷內機主要以沃爾沃、康明斯、卡特等幾個品牌為代表,舷外機則以美國水星和日本雅馬哈等品牌為主。配件方面,中國承擔著不少遊艇配件製造的份額,但豪華遊艇的高附加值裝備仍集中在歐美。

在國內,2月份疫情爆發後,國內的遊艇配件企業暫緩開工,影響到出口歐美等業務。而3月份開始,歐美疫情爆發,最先從國際遊艇製造業重鎮的意大利開始,隨後影響整個歐洲及美國,不少遊艇企業開始停工減產,遊艇製造業的不少環節如配件、發動機,甚至整艇製造等也因此受到影響,最後勢必會影響整個遊艇製造業。此外,疫情對全球的海運業也帶來不小的影響,作為需要全球供應鏈支撐的遊艇製造業,運輸的受阻等因素也將影響整個遊艇製造業鏈條。因此,遊艇製造業可能將出現減量減產的狀況,進而影響到市場的供應

,至於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將取決於全球對於疫情控制的程度。

疫情對全球遊艇業的影響和中國遊艇業的機遇

疫情對遊艇銷售市場的影響

全球遊艇市場經歷2008年金融危機的斷崖式下滑後,經過10年的努力,直到2018年才恢復到接近金融危機前的水平,金融危機導致大量中小型遊艇企業倒閉的景象仍歷歷在目。對比本次疫情的狀況,以及歐美各國紛紛推出的應對辦法,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可想而知。遊艇銷售是經濟的晴雨表,世界經濟如果進入衰退,全球遊艇銷售市場也將面臨無法承擔的後果。不同於金融危機,本次疫情是公共衛生事件導致的經濟影響,一方面可能出現訂單減少,另一方面也導致供應減少,如果疫情得不到儘快控制,受雙重影響的全球遊艇業可能將重複金融危機後的狀況,甚至影響更大。

疫情的影響已經蔓延至方方面面,相比於其他行業,預定式的遊艇銷售模式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一方面遊艇廠家可能受疫情影響導致財務危機甚至破產無法交貨,影響預付款買家的利益;另一方面,買家的財務狀況也可能會出現問題,導致無法付全款反過來影響遊艇廠。這都可能會影響遊艇銷售市場的秩序,也是需要關注的另一個問題。而

決定企業命運的,最終還是企業的實力和品牌

疫情對全球遊艇業的影響和中國遊艇業的機遇

中國遊艇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相比於全球遊艇業可能受到的嚴重影響,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初步控制,包括遊艇製造在內眾多遊艇企業的復工復產正有序進行中,疫情對於中國遊艇產業的影響正越來越少。即便經濟層面的影響可能仍會發生,但對於中國遊艇產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從中國遊艇產業的數據與中國經濟數據的比值上看,中國遊艇產業特別是消費端,在中國應該算是剛剛起步。雖說遊艇產業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經濟環境的影響,但從中國遊艇產業與經濟的關聯度,並對比國際上游艇經濟發達的國家或地區的情況,不難發現,中國遊艇消費產業,根本達不到所謂的起步階段。近十年全球遊艇市場份額的變化顯示,新興經濟體遊艇產業佔比正不斷上升,回過頭再對比中國遊艇業產值之於中國經濟體量的佔比就不難發現,中國遊艇業的發展空間非常巨大。

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幾年中國經濟的GDP增長率一直在下降,但在海之藍遊艇對2018-2019的中國遊艇數據調查可以看到,遊艇保有量的年均增長率卻都超過2位數。這說明中國遊艇產業不是在萎縮,而是在轉型中繼續增長,遊艇大眾化趨勢明顯,而這種狀況,還是完全沒有得到政策支持的情況下,遊艇市場內生需求帶來的增長。因此,不能將成熟市場的遊艇產業和經濟的關聯度直接的套用於國內遊艇消費市場,中國遊艇大眾化的市場,完全不缺經濟方面的支持。

疫情對全球遊艇業的影響和中國遊艇業的機遇

另一方面,這次疫情也將促使更多的人加強對健康生活和品質生活的認識,而以遊艇生活為載體的遊艇消費方式,可以更好的滿足這種生活理念帶來的需求。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遊艇生活的私密性、少眾人群、濱水環境/戶外運動等特點,將吸引更多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人群。因此疫情過後,可能更多人會參與到遊艇的相關活動中,遊艇租賃市場將是一個很好檢驗的機會。

此外,本次疫情也嚴重影響到國際上的人員交流,特別是國際旅行,這種影響將不是短期,可能會持續更長的時間,尤其是心裡上的影響。可以想象,在全球疫情得到全面控制之前,國內的出境遊將出現很大程度的下滑,而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也將吸引更多人轉向國內旅遊。至於扎堆式的遊山玩水,逛逛景區,看看景點等傳統旅遊方式短時間只能是有限定的恢復,而遊艇租賃、帆船體驗、海釣活動等少眾活動將更受歡迎。經歷本次疫情的影響,國人對於健康生活品味的認識,從意識和觀念上都會大大提升,將更加有利於遊艇產業的大眾化推廣,這就可能給遊艇消費帶來巨大的機會。

疫情對全球遊艇業的影響和中國遊艇業的機遇

當然必須清晰的認識到,遊艇產業的發展還取決於管理部門對於產業的支持,政策環境才是目前產業發展最大的挑戰。近年來,雖然不少主管部門都提出政策支持,但其實都是雷聲大雨點少,根源有三。第一,是對遊艇產業的經濟價值認識不足。美國的遊艇產業產值接近美國電信產業的產值,而中國的遊艇產業產值又如何能跟電信產業相比較呢?對遊艇產業經濟價值認識不足,就導致根本的支持動力不足,而缺乏真正的支持動力,很多政策特別是主管部門出臺的政策就如蜻蜓點水一般,激不起多大的浪花。第二,是對於遊艇產業業態瞭解不夠,不少政策並沒有真正的解決問題。遊艇的製造、購買、登記、使用、管理等方面得不到充足的便利性,就無法真正改善遊艇的使用環境,進而影響到用戶遊艇使用的意願,抑制消費。對比國內遊艇保有量較多的城市可以看到,遊艇使用越便利的城市,遊艇經濟規模就越大,足以證明遊艇使用便利性的重要性。第三,沒有解決遊艇產業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導致遊艇消費的成本過高,用戶不願意消費。投資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產業就無法進入正常的循環,產業發展也就缺少基礎的條件。

在目前政府為降低疫情影響大力推動促進消費的背景下,推動以遊艇為載體的濱水消費不失是一個選擇之一。推動遊艇消費不僅在短期內可以提振經濟,從長遠來看,也是一種可持續的消費模式,而且相比於其它產業,推動遊艇消費所佔用的社會資源是比較小的。在此,藉助疫情之後國家推出消費經濟的機遇,呼籲政府應該更加重視遊艇產業經濟的價值,從遊艇製造、使用環境、基礎設施、法規保障等方面有針對性的落實支持政策,真正推動遊艇產業的發展,惠及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質,讓更多國人留在國內消費,讓中國人遊玩中國海。


更多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