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邦主有話說:前兩天的辦公室,聽到一位同事正在電話裡飆英文,如今海外形勢這麼嚴峻,難道有親戚朋友正在國外需要幫助?


仔細聽了下,發現她是在給上一年級的女兒講英語作業。


這個當年考了兩次才過四級的人,因為養了個娃,現在全英對話張口就來……


有人說大多數人的知識巔峰只有一個,那就是高三。我想說說這句話的人,一定沒養過小孩。


挑戰高考,三年死磕指定教材就夠了;但養一個小孩,就意味著老母親需要打開一扇扇不斷突破自己的新大門。


於是這屆家長,紛紛被孩子逼上了一座又一座知識新巔峰。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行走的知識大百科,只是養娃初級階段


熬過了新手媽媽的彷徨和焦慮,原以為到了孩子會跑愛跳、能說會道,生活就能輕鬆完美了。


直到我領教了孩子的十萬個是什麼和為什麼,才知道“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除了勵志剩下的都是心酸


類似熟知各種車的名字這種,都是小case,從孩子愛上恐龍開始,才是我這個文藝女青年的挑戰。


三角龍、包頭龍、翼龍、細顎龍、鸚鵡嘴龍、異齒龍、甲龍、劍龍、腕龍、速龍、滑齒龍以及其他我連名字的漢字還都認不全的龍……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即使我買了一整套的書籍,可依舊會被問的一愣一愣,實在說不出的時候,只能用大小和顏色代替。


如今這代知識量驚人的孩子當然不會滿意,為了能和孩子繼續做朋友,除了默默補課還能怎麼辦?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於是,我知道了恐龍之所以叫恐龍,只是因為發現它的科學家覺得它長得像“恐怖的蜥蜴”(Dinosaur的拉丁文原意),知道了肉食性恐龍會吃草食性恐龍。


還知道了竟然有一類恐龍叫“偷蛋龍”,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愛偷蛋或者以蛋為食,只是因為科學家第一次發現它的化石時,是在一堆化石蛋上面……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剛剛摸清侏羅紀時代那些事兒,孩子的興趣點又變了,開始酷愛撿樹葉,並且隨時發問:媽媽,這是什麼?


於是,植物識別軟件成了我的裝機必備,遇到沒見過的植物掃一掃變成了條件反射般的習慣。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記憶最深的一次是看到了一種長相酷似雞毛撣子的花,掃一掃才發現,竟然是我們從小唱到大的“魯冰花”!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這一代父母,誰還不是一邊被孩子折磨,一邊樂此不疲地跟著孩子一路高歌猛進呢。


當“十萬個為什麼”升級,就是get各種奇奇怪怪冷知識的時刻


剛在知識巔峰上洋洋得意沒幾天,又被孩子一頭冷水澆下來。


朋友家的孩子最近學習了三原色原理,酷愛在家裡折騰顏料,結果玩著玩著就開始給媽媽出難題。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從一個普通成年人的角度來看,紅黃藍當然調不出來白色,可是一句“調顏料廠的阿姨都能調出來”立馬激起了朋友的好勝心。


別人能,我為什麼不能?我可不能在孩子面前跌了份兒。


於是搜遍全網,掌握了一堆三原色理論之後得出結論:白色確實無法調出。同時還收穫了一個更深刻的結論:這娃是養不了了……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還有另一位一年難得發一條朋友圈的高冷好友,最近一條更新也是關於孩子。


還記得今年立春,朋友圈裡瘋狂流行的立掃帚嗎?試完發現並沒什麼挑戰,孩子的班級群裡又開始自發比拼起了老傳統“立雞蛋”


朋友試了100回都不止,沒一次立得起來,於是有了這條新動態。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沒想到還真求到了答案,雞蛋能不能立起來,跟什麼地球引力變化根本沒關係,說到底還是一個力學問題,底部重心穩了豎起角度對了,自然立得起來。


據說技巧就是:找雞蛋大頭偏扁平,剛出生4、5天蛋黃更大的蛋更容易下沉的蛋就會成功,不過據我採訪她至今都還沒立起來過。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為了找出一顆更容易成功的蛋

端出整整一筐來來回回挑選了半天


有人覺得,永遠不知道小孩下一個“為什麼”在哪等著,有些奇奇怪怪的問題根本不用較真兒,解起來沒什麼意義。


但是,看似不經意的每個“為什麼”背後,都藏著點燃孩子對知識渴望的源動力,所以,即使頭禿,也要一個接一個地解下去呀。


孩子上了學,才是家長知識巔峰真正的開始


等到孩子上了學,奇奇怪怪的問題還沒解完,家長們又迎來了新的挑戰。


幼兒園作業,就是面前的第一座大山,別說我等普通老母親搞不定,連燒腦節目《奇葩說》的BBking得主,也被折磨得不輕。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雖說作業大多以手工為主,但學習任務,也是猝不及防地說來就來。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數學不及格的媽媽,也能跟著孩子做完一整套數獨,英語渣和孩子一起學習phonics(自然拼讀),詞彙量直接翻了一倍,開頭那位現場飆英文的同事,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數獨元素--提示數


高中同學小A,一個當年看見理綜題都頭暈的徹頭徹尾文科女,為了保護閨女心裡的科學小火苗,竟然開始自學STEAM課程。從基礎理論到動手實操研究了個遍。


無意中還應用了著名的“費曼技巧”(即教是最好的學),為了給孩子講明白,勁頭快趕上搞科研的了,用她的話說,當年要是有這心勁兒,怎麼也得上個985吧?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光是近期用的實驗材料,就有滿滿一大箱


朋友圈裡有位好友,去年喜提小學生一枚,伴隨著輔導作業同步而來的,還有課外班裡後排奮筆疾書做筆記的身影。


別看一年級的題不算難,方法才是最重要的,閨女有次掰著手指頭做數學題直接被老師吵了,人家現在用的都是湊十法,這要是不跟著學,真的已經輔導不了了……


還有什麼聲律啟蒙、千字文,都是當媽前聽都沒聽過的盲點,不僅得補,還得快馬加鞭趕緊補,就這都不知道還能輔導幾年……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另一家有四年級小學生的朋友,不僅日常輔導、陪讀,一年裡最難得的國慶小長假,整整跟著孩子上了7天的英語集訓營,可是早9晚5全程跟著一起學的那種。


甚至有的王者,直接和孩子一起考上了大學,“還能輔導幾年”這個扎心的問題,只能看這屆家長勇攀知識高峰的決心有多大了。


這屆老人也不一般,學習勁頭比當年養兒子都足


家裡不斷挑戰自己知識巔峰的,絕不僅僅是爸媽,在這個話題裡,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也是一個存在感超強的群體,畢竟很多時候,他們才是帶娃主力軍!


比如下面這位姥爺,萬萬沒想到,人過60竟然還會再從零開始學習一門樂器。


最初只是陪著外孫女練琴而已,但是音錯了聽不出來,怎麼改也不知道,看著孩子在眼前急得哇哇直哭,既然她有這個興趣,咱可不能拖了後腿。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抱著這樣的心勁兒,從最基礎的認識琴鍵和五線譜開始,一點一點摸索。


可畢竟是花甲之年的老人,無論知識接收還是記憶力,都比不上正處於猛漲期的孩子,沒什麼辦法,只能自己挑燈夜戰默默練習,勤能補拙而已。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如今雖然手法還略生硬,但是孩子學的曲子他基本都會,還自學了一首去年大火的《我和我的祖國》,彈的溜兒熟呢~


隨著外孫女興趣班越來越多,姥爺的才藝也是越來越豐富。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小區的老哥們都在打麻將時,他在家陪著孩子下圍棋;孩子開始學書法,他跟著練到了承包左鄰右舍的春聯。


不僅能陪著孩子打卡各種科學實驗,還能自主創新給孩子自制無動力小帆船。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學習更多是需要一種氛圍,我一邊佩服這位活到老學到老的姥爺,一邊又覺得可以理解,畢竟這位孩子的媽媽也是出了名的“陪讀學霸”。


如今在我們這屆爸媽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變成了新時代學習型老人。


孩子上學第300天:爸媽集體變學霸,老人學會了看譜子!


有時候會想,養一個孩子那麼難,為什麼還有一波又一波的人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二胎三胎大軍。


除去要給孩子一個手足之外,我想也有那麼一部分原因是:即使養孩子的道路上充滿艱難,但也正是孩子的到來,才讓我們一步步成為了如今更好的自己。


是孩子讓我們日復一日按部就班的生活,變得充滿驚喜和新鮮;是孩子一天天長大,讓我們謹記時間寶貴,必須得珍惜好每一個當下;是孩子旺盛的求知慾,讓我們登了一座座知識巔峰。


也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讓我們養兒方知父母恩,和自己的父母和解,和孩子一起重新又長大一次。


你呢?是否也曾在養娃路上被逼上了知識巔峰?歡迎把你的“高光時刻”,在評論區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