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返利”:電商江湖“糧草官”的生意經

庚子年初,蕭條一片。當股市熔斷、黃金暴跌、比特幣減半等事件一起發生,行業人士紛紛預言,這不是一次金融危機,而是一場“經濟海嘯”。

海嘯之下,全球紛擾,電商江湖中卻有一股力量異軍突起,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

在海外,新加坡電商返利平臺SHOPBACK剛剛完成7500萬美元融資,由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領投。在國內,已然成為返利導購行業代名詞的“返利網”,在A股低調啟動了資本進程,或將成為國內的“省錢概念第一股”。

一向低調、遊離於大家視野之外的返利電商,突然在2020年站在了高光下,從幕後走到了臺前。這不禁讓我們對返利電商這個產業,產生了濃厚興趣。

這股被譽為電商江湖“糧草官”、“送水者”的隱秘力量,究竟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發展未來?

1 百舸爭流的“糧草官”生意經

幾十年來的零售史,就是一個消費者日益便利、供給端日趨集中的過程。從百貨商店、連鎖商店到超級市場,商品零售一步步走向集中。其後電商引領了新一輪的零售革命,打破了空間和時間的束縛,讓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採購自己所需的商品。

電商的興起,天然伴隨著流量產業的蓬勃發展。流量之於電商,就如同工業時代的石油一般,是血液,也是生命活動能量直接來源的ATP。

電商企業獲取流量的方式有許多,其中最為穩定、高效的獲取方式,便是通過返利平臺獲取。通過返利平臺,電商企業可以有效控制單位流量成本,穩定規劃發展前行節奏;消費者可以“買更好,省更多,買更多”,可謂一個多贏局面。

因此,返利平臺,也被譽為電商產業高速發展的“幕後英雄”。

事實上,隨著全球經濟從高速發展轉向平穩運營,返利導購的模式,在美國、日本、歐洲等經濟發達地區,早已蔚然成風,相當成熟,誕生了一批覆蓋廣、規模大的寡頭企業,形成了穩定、成熟的產業生態。

在美國,成立於1998年的Ebates,成為了美國首家返利網站,並於2014年被日本樂天集團以10億美金收購。時至今日,Ebates已覆蓋美國、韓國、加拿大、新加坡等多地,為全球有海淘、海購需求的用戶,提供實時的優惠券信息和海外購物返利;

在日本,堪稱“國民級應用”的線下返利體系T-PIONT,在人口1.26億的日本市場覆蓋率達到了七成;

在中國臺灣,Happy Go早已風靡寶島多年;

在韓國,SK集團旗下的Ok Cash Bag等返利電商平臺,通過線下積分返利服務基本實現了全韓覆蓋;

在新加坡,累計融資約1.6億美金的電商返現平臺SHOPBACK,已覆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泰國、中國臺灣、澳大利亞等亞太地區,服務用戶達1,900萬。

這些經歷了經濟增長變速換擋的發達地區,也同樣經歷了從“過度消費”到“尋求返利”,從“買得更多”到“買得更好”的消費歷程,形成了一股“新消費主義”的洶湧浪潮。

在中國,隨著電商產業的蓬勃興起,返利平臺也長期保持著景氣狀態。

由於返利平臺天然距離交易最近,行業早期,可謂群雄並起、百舸爭流。返利網、美麗說、蘑菇街、米折網、返還網等,都是當時業內有影響力的廠牌。但幾經滄桑,大家的走向卻各有不同。

美麗說等平臺影響力逐漸下降。米折網、返還網則在初嘗返利電商紅利之後,將重心轉向了自建電商(“貝貝網”、“美柚”),打造自己的交易閉環上。這種既做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做法,也讓米折網、返還網最終淡出了返利電商江湖,最終轉型成了垂直領域的電商平臺。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返利電商的巨大潛力,吸引了更多廠商入場。小紅書、大眾點評、什麼值得買等平臺,由內容、服務起家,卻紛紛轉型,加入導購模塊,尋求商業變現。功能型平臺OFO小黃車,則全面華麗轉身,成為了一家購物返利平臺。

無論內容型、服務型,還是功能型平臺,紛紛入局扎身投入返利導購產業。這不經意間揭示了一個邏輯:返利導購錢景無限,變現直接,潛力巨大。

轉型、站隊、熱錢之外,行業中也有十多年如一日堅守的老兵。成立於2006年11月的返利網,至今已有14年曆史了。今年1月份,返利網CEO葛永昌先生的對外採訪中有簡要提到行業的歷史。

“其實最早做導購的時候,這個賽道是有不少企業的。但是整個產業是發展非常快的,所以中間會遇到很多誘惑。2013年,很多導購企業開始做電商,返利網沒有這樣做。因為我認為,返利網不是直接做賣貨的,這也不是吸引消費者最重要的點。如果這麼做,返利網反而沒有了自己的優勢,這跟我們的基因、初心,其實是不一樣的。”

2 萬物皆可“返利”

回首電商江湖二十年,正是亂戰不斷的二十年。

從淘寶、易趣易貝的經年纏鬥,到京東、噹噹、一號店、天貓的多方廝殺,到京東單挑蘇寧國美破局而出,再到拼多多半路殺出上行下沉市場群雄亂戰。可以說多年來,電商江湖正是伴隨著商戰不斷壯大起來的。

而商戰的初衷,無論是為了搶地盤,還是為了吸引眼球,追根尋底,是為了搶奪寶貴的互聯網流量。

從流量的角度來看,隨著互聯網進入下半場,流量成本越來越高,簡單粗暴地收割流量,靠增量補存量驅動用戶增長的打法已經難以為繼。電商企業的策略也從跑馬圈地佔領市場,轉向精耕細作注重成交轉化,商戰的重心也開始從“現金紅包搶奪用戶”,轉向了“花式補貼促成交易”。

2019年歲末千億電商補貼亂戰:

10月15日,京東公佈“超級百億補貼千億優惠”;

10月31日,蘇寧易購公佈“百億補貼”計劃;

12月11日,聚划算宣佈“百億補貼”正式上線;

12月12日,“返利紅包車”首次上線,覆蓋上海杭州雙城超2000輛網約車;

12月30日,京喜推出了新一期的“超級百億補貼”計劃;

1月11日,淘寶宣佈成為春晚獨家電商合作伙伴,攜手聚划算整個春節期間補貼總額將達20億;

1月13日,“返利紅包車”第二季上線,覆蓋上海廣州杭州等多城超12,000輛網約車;

1月17日,拼多多宣佈:將在現有百億補貼的基礎上追加30億補貼和紅包;

亂戰中,優惠券和購物補貼取代了以往的現金紅包,成了新一代的尖兵利器,實現了消費者與平臺的深度捆綁——平臺一站式打通拉新、促活、成交

在此過程中,交易不產生補貼就不發生,既提高了補貼使用的效率,也發展、捆綁了一批堅定的合作伙伴。

而作為電商產業的“送水者”,商業亂戰中的“糧草官”,返利平臺則成為了補貼、權益送達用戶的重要管道。據業內人士透露,返利平臺元旦前後訂單同比增速,超過電商產業50%以上。

在此之外,移動互聯網的高度普及,則顯著擴大了返利平臺的業務場景邊界,帶來了更多機遇。

事實上,2012年開始的移動互聯網浪潮,讓全國許多線下門店開始習慣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在線支付工具。

線上支付只是工具,隨之啟動的是廣袤的線下本地生活場景。

包括餓了麼、淘票票、美團點評、哈囉出行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早已對商家和用戶做了充分的教育工作。包括阿里在內的互聯網巨頭,更是重注本地生活。根據#晚點LastPost#的爆料,原阿里雲總裁、螞蟻金服CEO孫權,調任阿里本地生活任董事長,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作為互聯網領域嗅覺靈敏的返利平臺,外賣、電影票、旅遊、出行這些高頻的本地生活服務,相較於相對低頻的電商場景,是非常好的業務補充,極大地拓寬了現有返利導購產品的應用場景,又能顯著地提升既有用戶的粘性,進軍本地生活服務,可謂是順天應時的必然之舉。

根據公開資料,2019年以來,返利網接入了大量的本地化生活入口,率先提出了“萬物皆可返利”的理念,基本實現了國內主流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全覆蓋,展開了重點發力。

本地生活服務的接入,或許只是返利網全面發力的第一步,但這也是返利平臺整個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大步。

從長遠來看,“萬物皆可返利”的理念,賦予了返利平臺這一古老行業新的內涵。為平臺方與品牌方導流創造收入,打通吃喝玩樂購全場景全業態,讓消費者省錢省時省心省力。不起眼的返利平臺,串起了一個共榮共生的良性生態,也讓產業逐步從幕後英雄走向前臺。

3 新消費主義蔚然成風

綜觀全球,經濟發達地區在經歷經濟變軌,轉向平穩增長後,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消費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從“隨便花”到“省點花”的新消費主義思潮,也往往會開始興盛。

回到國內,隨著中國經濟增速轉向平穩,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於成為精明的消費者,從“為美好生活而生”,到“為美好生活而省”,在消費的過程中省出美好生活。這種“新消費主義”的思潮,在凜冬中影響很深,而這也是返利平臺現實中的受眾基礎。而疫情的衝擊,則在全球範圍內加速了這一過程,居家隔離也將帶來電商,乃至整個互聯網消費的快速發展。

當下,新生代消費者正逐漸成為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從花錢到省錢,從想買就買,到會買會生活,大家的消費觀念、習慣正發生變化。寒冬下消費習慣的變遷,對於各家品牌、企業,都意味著新的機會。

對於返利平臺而言,移動互聯網疊加新消費主義,在全球經濟海嘯的背景下,無論是對於產業發展,還是出海,都形成了難得的黃金窗口。

返利平臺的基本邏輯,是圍繞交易展開的,交易,是返利平臺的基本動作,而交易的基礎則是信任。

基於真實的交易和消費數據,返利平臺可以從容地基於用戶池,構建自己的生態,讓用戶在已有交易的信任基礎上,買更多、買更好、省更多;進而基於交易的信任,拓展用戶從種草、長草、拔草一系列消費行為動作,打通吃喝玩樂購各種本地生活場景,提升用戶粘性,把相對低頻的電商返利,拓展為高頻的萬物皆可返利的場景生態。

從慣做幕後英雄的送水者,到新消費主義的領頭軍,返利導購產業,可謂空間無限,難怪千帆爭競,百舸爭流。

從更長遠來看,疫情使得全球經濟一片蕭條,這一方面使得消費者的消費政策更為保守,同時也進一步加快了新消費主義的風行,讓消費者學會必須在花錢方面變得更為精明,這將為返利平臺整個行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結合中國的快速復產,意味著返利導購行業將迎來一個歷史性機遇。

坊間傳聞,2015年,返利網一度洽購全美最大的返利電商網站Ebates,後返利網股東樂天出手收入囊中,導致交易擱置。而近期剛剛融資7500萬美元的SHOPBACK,也曾主動與返利網洽談,尋求返利網收購其股權。對此,我們也和返利網的相關負責人求證,截至發稿未收到相關答覆。

事實上,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出海發展早已成熟,從滴滴繫到字節系,都有很多成熟的表現。返利平臺的電商合作伙伴,無論阿里還是京東,在國際化上也是戰功彪炳,成績卓越。如有一天,我們聽到了返利網出海的消息,也並不會驚訝。

無論事實如何,作為一家生長於上海的互聯網企業,紮根行業14年的返利導購巨頭,多年來返利網始終專注主業,潛心深耕用戶,做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這點是讓我們欽佩的,而這也是上海企業的一向特質。

返利網COO朱旻,在2019年11月返利網發佈會的專訪中提過,“我們是在上海成長起來的團隊,一直專注地在做有價值的事情,這也是上海企業的一向特質。上海老百姓消費層次高,企業服務意識強,消費體系成熟,這在國內是領先的,因此出了很多知名的服務型、內容型企業,比如攜程、點評、小紅書、B站等等。這種紮實做事的風格,在互聯網下半場其實是有優勢的。互聯網的下半場,可能更多是屬於上海企業的。”

返利江湖20年,也是電商江湖圍繞著流量商戰的20年。曾經的群雄並立,彈指間風雲流轉;14年的堅守,卻又讓送水者、糧草官,循著萬物皆可“返利”之途徑,終於找到返利電商的真諦,修成正果。

只是,水火既濟之理最終會讓“收官”變成起點,進入新的輪迴。如此,雖然是寒冬,此間卻是風景獨好。

万物皆可“返利”:电商江湖“粮草官”的生意经
万物皆可“返利”:电商江湖“粮草官”的生意经
  • 來源:子彈財經(ID:wwwhygc)

万物皆可“返利”:电商江湖“粮草官”的生意经
  • 4.中國第一大忽悠終於倒下了

  • 5.2017⇆2019,中國的生意變了

万物皆可“返利”:电商江湖“粮草官”的生意经

致力為讀者提供精彩、深度、有料的商業財經內容

為企業提供全媒體品牌策劃、內容創作、推廣傳播

Hi,U can also follow us

合作 | 18696634667同微信

你再主動一點點 萬物皆可“返利”:電商江湖“糧草官”的生意經我們就有故事了

万物皆可“返利”:电商江湖“粮草官”的生意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