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開庭解鎖親情 疫情難阻“情法兩盡”


3月23日上午,蕭縣人民法

線上開庭解鎖親情 疫情難阻“情法兩盡”

院民一庭法官黃榮通過微信方式線上庭審成功調解一起跨越四個地域的繼承糾紛案件。

原告劉某與被告劉某某等四人系親兄弟姐妹關係,年齡最大的有65歲,最小的也有57歲了。父母於2018年7月23日、24日相繼去世。因原告在父母身邊照顧較多,二老生前留有一處房產,並分別於2015年11月1日、2018年5月27日立下遺囑,確定該房產歸原告所有。原告申請法院依法確認其父母遺囑真實有效,並要求各被告協助原告將父母名下房產過戶到原告名下。被告認為母親年事已高,且長期患有精神類疾病,不具有立遺囑的行為能力,且其他姊妹也都盡了應盡的贍養義務,如果剝奪房產繼承權則顯失公平。

由於四被告均在外地路途遙遠,加上當地疫情管控、當事人年齡較大等因素,四被告均不能到蕭縣當庭參加訴訟。為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把疫情對審判工作的影響降到最低,經與原被告溝通,法官在徵得雙方同意後決定用微信方式線上庭審。

法官建立由法官、原被告組成的微信群,用手機多方視頻通話聊天方式審理此案。

在主審法官充分釋法明理和耐心勸解下,原被告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四被告確認父母遺囑合法有效,房產依法歸原告所有;原告同意按原告50%、四被告各12.5%的比例分配該房產變現後的淨值。

案件調解成功後,原、被告雙方均表示比較滿意。四被告感念父母在世時原告的盡心照料,原告也感懷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五人均稱日後姊妹之間要多相聚。至此,一起特殊的繼承糾紛案件得到圓滿化解。

疫情防控期間,蕭縣法院民一庭積極推進在線調解等線上訴訟活動,以柔性司法為形式、案結事了家和為目標,充分保障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想方設法減輕當事人訴累,為依法防控疫情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