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職場無人聞,一朝豪橫天下知!拜耳跑步女,敗在哪裡?

01

返京拜耳主管被辭退,“情緒管理”是硬傷

近幾日,一國外返京女子,在隔離期間,不聽從政府安排,外出跑步的視頻引起了大眾的廣泛關注。根據相關報道,這名澳籍華人在返京後,按規定應在家隔離14天,她不僅不按規定居家隔離,還不戴口罩外出跑步。社區防疫人員上前勸說,該女子不但不聽勸告,還大喊“救命騷擾”。

多年職場無人聞,一朝豪橫天下知!拜耳跑步女,敗在哪裡?

3月17日,有網友爆料稱,該女子身份為知名外企拜耳管理人員。17日晚間,拜耳中國火速發佈聲明證實了該消息,並稱,已“對該員工做出辭退處理,立即生效”。消息一出,可謂大快人心,為盡職盡責的防疫人員點贊,也為反應迅速的拜耳中國點贊。

當然我們也相信,恐怕這位拜耳的員工此時應該沒有心情跑步了,在家欲哭無淚吧,她絕對沒有想到,這次懟人會懟出這麼個結果。

真可謂,多年職場無人聞,一朝豪橫天下知,但可惜令天下知的不是什麼美名,而是令其付出慘重代價的惡名。

據相關業內人士爆料,此人被辭退前是拜耳製藥智能與自動化主管。在來拜耳之前曾任職羅氏、阿斯利康、輝瑞等多家知名外資藥企,2019年9月加入拜耳製藥。可見她應該是一名資深的職場人士。

但是,作為一名資深高管,她卻犯下如此大錯,導致被辭退,最新信息,她還被國家機關注銷簽證,限期離境。我們在覺得大快人心的同時,是否也會一些思考,在我們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中,是否也有情緒失控而事後悔之晚矣的時候,如果我們懂得運用“情緒管理”,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損失呢。

那麼,什麼是“情緒管理”呢?

情緒管理,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並由此產生良好的管理效果。現代工商管理教育如MBA、EMBA等均將情商及自我情緒管理視為領導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02

為什麼我們要進行“情緒管理”呢?

在這個被之為VUCA的時代,每一個人都需要面對極速的變化、不確定的未來、複雜的局面,承受著無時無刻不在的壓力。此次疫情只是這一切的一次顯性化,一次無差別打擊。正如北京日報客戶端針對拜耳跑步女的評論所說,“在隔離觀察過程中,因為生活習慣差異,有些人難免覺得不合意,認為不方便,且心情焦慮煩躁。但是,這些都不是不守規矩、任性放縱的藉口。”疫情是這次事件的大背景,但是我們在職場中面對壓力、心情焦慮的時刻還少嗎?特別是企業和組織中的各級管理者和領導者,管理他人首先是管理自我,管理自我首先就是管理情緒。

多年職場無人聞,一朝豪橫天下知!拜耳跑步女,敗在哪裡?

《大明風華》中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的失敗,就證明了領導者管理情緒的重要性。朱瞻基一路歷經磨難、打怪升級、有勇有謀坐上了皇位,成為人生贏家。但是二叔的造反,卻打開了朱瞻基的情緒閘門,狂躁、憤怒、委屈,失控的情緒漫過了理智的堤壩,憤然違背誓言殺了二叔。但是隨後他又情緒低迷、一蹶不振,最後鬱鬱寡歡、一命嗚呼。朱瞻基英難一世卻輸給了情緒。登上九五至尊,不是他成功的終點,卻成了他失敗的開始。隨意放肆的情緒毀掉了一生的努力。

多年職場無人聞,一朝豪橫天下知!拜耳跑步女,敗在哪裡?

這是一個歷史故事嗎,不,這是一個幾乎每天都會上演的現實生活。我們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領導者,或者我們自己,一定會發現,有相當一部分人和職位一起升上去的還有脾氣。所以有人說,權力和地位就是一味壯陽藥。還記得前一段熱播的《新世紀》裡的鐵林嗎,慫就是他的標籤,但是當他有了一張如同廢紙的少將委任狀,他不慫了,他長脾氣了,他把壯陽藥都燒了。

領導力大師肯.布蘭佳在《自我領導力》:

被賦予權力意味著別人給予了你某些東西。而自我領導是你使其發揮作用的基礎。

多年職場無人聞,一朝豪橫天下知!拜耳跑步女,敗在哪裡?

每一位成為管理者和領導者的人,你一定會發現來自外界的管理,隨著職位提高,越來越少。但是這不意味著你的約束少了,而是管理方式變了,從他律轉為自律。而且你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團隊關注和放大。

《論語為政篇》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這是中國的領導學,“為政以德”,德是什麼?德行、品德,就包括了你是不是能夠很好的管理自我,情緒穩定。“譬如北辰”,如同北斗星,“居其所”,穩定的出現他的位置,“而眾星共之”,大家才會圍繞你,團結在你的周圍。你才有力量去領導團隊。

反之,你是團隊中一個不穩定的存在,特別是面對壓力時面對挑戰時。

“當事情進展不順利,大家會從你的舉止中尋找線索。雖然大家平日就會仔細觀察領導者的言行,當危機來臨時,觀察的仔細程度會增加好幾倍。你會不會發脾氣?你會不會變得陰晴不定?你會不會刻意撇清關係?你會不會因此責罵他人,罵到讓別人開始質疑你在根本否定他人工作的價值?罵到他們覺得是不是應該避免告訴你壞消息,免得你對彙報人大發脾氣的毛病又發作起來?如果你看起來心情很差,他們是不是該離你遠一點兒?雖然在你的工作中,危機時期只佔了一小部分,但你此時的言行卻是大家以後評價你的關鍵。”

領導者就不能有情緒了嗎,當然不是。情緒人人都會有,但重要的是你為情緒掌握,還是在掌握情緒。對於領導者對於職場當中的每一個人,系統地、有意識地、全面地發展自己的情緒,是一個重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偉大的機遇。

03

如何做好情緒管理呢?

有以下七種方法:

第一種:擴大“約哈里窗裡”開放區,探索真實自我

什麼是“約哈里窗”呢?

“約哈里窗”是由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約瑟夫·勒夫特(Joseph Luft)和哈里·英厄姆(Harry Ingham)二人提出的人際信息交流中的知覺模式。

這種理論用窗戶式的圖形表現關於自我信息的四種心理區域。

自知人亦知---開放區域:是指這部分信息是公開的,自己和別人都清楚。

人知自不知---盲目區域:是指這部分信息,別人知道,但我們自己不清楚。就是我們所謂的“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自知人不知---秘密區域:是指這部分信息,自己知道但別人不知道,就是我們所說的穩私,或者我們不願意別人知道的一些信息。

自不知人亦不知---未知區域:是指這部分信息,誰都不清楚。比如我們的潛能或者潛在的疾病。

多年職場無人聞,一朝豪橫天下知!拜耳跑步女,敗在哪裡?

怎麼理解呢?在人際溝通中開放區小,而其它三個區域大,就會造成溝通困難、誤解帶來的矛盾與衝突增多,反之開放區變大,其它在區域變小,則大家在信息充分、透明開放的條件下溝通,則會增進相互的理解,易於達成共識。

約哈里窗理論有助於我們理解情緒反應的問題。我們在什麼時候最容易情緒失控?就是我們真正在意的東西被觸碰被破壞的時侯。我們對於世界的情緒反應,首先是一種本能,面對你感知的威脅打或逃。你的情緒反應可能是不恰當的,但卻是下意識的。所以培養情緒洞察力的第1個要求,就是要做到同時關注情緒的觸發因素和情緒的反應結果,如果能理解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反應,你才有機會去管理他。同時通過溝通讓人們認識你是誰,你的價值觀,也就是約哈里窗裡的開放區越大,你和大家對於你的瞭解越多,我們越容易洞察到情緒的來源,越容易管理衝突和矛盾。

第二種:掌握“情緒輪盤”,瞭解你感受的意義

什麼是“情緒輪盤”呢?

“情緒輪盤”是心理學家羅伯特·普拉奇克1980年繪製的。通過情緒輪盤以細緻醒目的方式來呈現不同情緒形式、強度及其相對關係。 他提出了8種主要的成對兩極情緒:快樂與悲傷、生氣與恐懼、信任與厭惡、驚訝與期待。情緒在輪盤上以顏色來區別不同的強度,並且可以彼此混合以形成不同的情緒。 情緒輪盤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不同情緒之間的聯繫和差異。


多年職場無人聞,一朝豪橫天下知!拜耳跑步女,敗在哪裡?

管理情緒並不簡單的抑制情緒,因為通過抑制情緒帶的表面平靜,卻會在某時表現為更劇烈的爆發。所以我們要與情緒和諧共處,有情緒是正常的,它可以幫助我們獲取一些強有力的信息,我們的決策和行動無不滲透著情緒的影響。重要的是極早感受情緒的存在與發生,並在情緒升級到極端狀態前就給予關注。普魯切克用情緒輪盤視覺化將情緒呈現出來,它包括8種原始情緒和8種加強情緒。原始情緒:包括高興,信任,害怕,驚奇,沮喪,反感,生氣和懷疑,而加強情緒包括狂喜,欽佩,恐懼,驚愕,憂鬱,憎惡,惱怒和警惕。顏色的深淺幫助我們更好的感知情緒的程度,可以幫助我們識別情緒並在情緒的早期就注意到它們的存在,阻斷它的不良發展。

第三種:提升對他人的認知

情緒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是人與人互動的結果。所以我們經常說領導者要眼裡有事,心中有人,情緒就是這個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員工的情緒不僅影響他的工作效率,也影響著整個團隊,影響著你的工作效率。情緒洞察不僅洞察自己,也要持續關注團隊員工的情緒,特別是重要的會議、決策、溝通前,你要了解他們的情緒狀態和水平,在普魯切克情緒車輪的什麼位置。當然每個人的情緒表現形式是不一樣,所以提升你的洞察力,就是要持續觀察,在他們偏離正常水平時,你才會有敏銳的感知。

第四種:探挖情緒背後的原因

瑪麗.居里曾說:

生活中沒有什麼可怕的東西,只有需要理解的東西,我們理解的越多,恐懼就越少。

怎麼理解呢?

其實,不論是理解他人還是自己的情緒都是很難的,人們表現在這件事上的情緒,可能是從其它地方遷移來的。從那時開始的核反應在這時爆炸了。

如果我們不理解情緒背後真正的原因,我們就是對自己或別人在一件完全不嚴重的問題爆發強烈的情緒萬分驚詫或後悔。所以減少自發式的情緒反應,深挖情緒背後的原因,將極大地提高你的情緒管理能力。我記得,我在電力集控室上班時,班長就有益的忠告就是,越是在緊急的情況下,在按下電鈕之前,停五秒鐘,再梳理一下指示盤上的各種報警指示。在面對他人或自己情緒,準備做出反應時,同樣停五秒鐘,問一下自己,你知道情緒真正的原因嗎,問題可能根本不是眼前的人或事。

第五種:管理自己的情緒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呢?注意以下4點:

1、願意去面對它,而不是去逃避,反正也逃不了。

2、不要被情緒綁架,你是情緒的主人而不是奴隸。很多時候不是你管不了,是你沒有去管,甚至有時候是放縱自己。

3、保持內心的敏銳,感知情緒的等級和危險,表現情緒不是目的,情緒之後的結果才是你想要的。

4、記得反應之前停5秒鐘。

第六種:管理他人的情緒

想要管理他,就要了解他,試著花點時間瞭解你的員工。當然當一個人處於情緒下,真的很難溝通,但誰讓你的領導,你必須要面對,給你五點建議:

1、管好自己的情緒,別跟著他人的情緒跑了。

2、試著改變環境,創造安全的空間。

3、聆聽比說重要100倍。

4、不要做判斷。

5、最後一招,給對方一點時間,情緒最怕時間。

第七種:把洞察力變為本能

所有以前的方式都是一紙空文,如果你不去持之以恆的去實踐。並沒有人讓你一開始就跑馬拉松,但是,從1公里開始,你要堅持每天都去跑。洞察才能提升,最後成為本能。

04

最後給大家一些具體的提升情緒洞察力的練習

1、當一種情緒出現時,先對他進行識別,給出情緒的定義或名稱,同時感知你的身體會有哪些變化,比如感覺到熱或冷,感受它的發生和結束。

2、在你張嘴說話或做出反應之前,試著去安靜的觀察發生在你自己身上的變化。

3、嘗試著將自己與觸發情緒的導火索隔離開來,或者走出現在的環境去散個步或者喝杯水。

4、當你獨處時,可以將所發生的情況記錄下來,或在腦海裡進行分析,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是什麼讓你做出瞭如此反應,這種反應之前在什麼時候出現過?他是否讓你回想起了曾經的某一場景,如果可以將當初的細節一一進行回想。

讓我們把這些練習當成你馬拉松的第1公里,這些步驟將會幫助你不斷提升自己的情緒洞察率,對於原來可能讓你產生負面情緒反應的情境,你將會以新的情緒方式進行應對。

05

總結

拜耳跑步女的事件,讓我們反思,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職場,在面對壓力和焦慮時,我們應該怎麼做,那就是管理自我,而管理自我首先就是管理情緒。我們給出了七種提升情緒洞察力方法。

第一種:探索真實的自我

第二種:瞭解你感受的意義

第三種:提升對他人的認知

第四種:探挖情緒背後的原因

第五種:管理自己的情緒

第六種:管理他人的情緒

第七種:把洞察力變為本能

最後又給了大家一組提升洞察力的練習。方法只有用,才是自己的。

祝大家都成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領導者。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贊轉發收藏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