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英語變成副科,為什麼有的人極力反對?

君子玉言


這年頭還有英語無用論的?要麼是敵方的深層次臥底,要麼高中沒畢業。

下面從科研和日常生活講下英語到底值不值得學習

-------------------------------科研-------------------------------

別說研究生了,就連本科生要是稍微有點上進心天天去實驗室就會知道英語有多麼重要了。

為什麼?因為英語學習成本是全球任何一個語言中學習成本最低的,沒有之一。很多人甚至連基本語法都沒學過但有一口流利的口語,能看懂文章,這是絕大多數語言做不到的。

當然有人覺得我就想一輩子平平淡淡,學個高中文化就夠了那也只能隨他,這些人就是被辭退或者退休後怨天尤人高呼社會不景氣。

我本科在實驗室呆了3年半深知英譯有多麼重要,高考英語我才90多一點,滿分150。到了大學才因為實驗的原因在英語上有所提升。本科學熱能工程,做風洞實驗,這方面的頂尖文章都是來源於美國,日本,德國,以色列,但這些國家的研究院無一例外都用英語發表文章,為的事方便溝通和傳遞知識。今年考研英語一75。

別和我說什麼"核心的東西才不會給你看呢"這些話,我們的現狀是他們發表表皮文章都一知半解還想搞核心技術?

谷歌早在1982年就發表了起搜索算法框架論文,現在你能看到的搜索公司用的都是這個算法,但國內技術方面最好的也就只有百度,但平均性能只有谷歌的70%不到,算法主體都公開了愣是沒人讀的懂,世界範圍懂這個算法的人不超過100人。

NASA早在197X年就發表了關於如何修正湍流係數的研究,但世界公認湍流模型做的最好的還是NASN噴氣推進實驗室,其他國級實驗室能達到這個1/3水平就已經相當領先了。

你可以說美帝掩蓋最新研究不公開,問題是我們連他們上世紀的研究都沒搞懂還想超近道?評論區裡面的確實有小學畢業的,說學不懂是專業知識不過硬而不是語言問題,國內C9聯盟搞科研的教授們專業知識不必美帝教授差,但為何進度緩慢?C9高校肩負國家使命需要研究主幹問題,但主幹問題是由大片分支所支撐的,而這些分支就是國內的211和普通一本,這些學校要解決的是為主幹高校提供參數和重現。去翻閱MIT,普度,斯坦福等工科名校會發現裡面優質文章會經常引用日本,荷蘭一些不知名的高校的研究結果。我們現在有這麼多普通高校,如果這些院校都能達到一個一般水平那麼C9高校的壓力能減輕不少,科研進度也能大福提升。可問題是國內很多普通高校學生連大學英語四級都過不了,你談何讓他搞科研?別說袁隆平也沒考過英語等級考試,袁佬能輕鬆全程英語演講你能麼?要是你真的有這個水平還考不過一個區區四級?

另外有評論竟然認為老鼠洞好研究,這完全暴露了自己絲毫沒有科研經驗,老鼠洞的研究難度不亞於衛星軌道研究。趕緊去讀個大學吧,國家現在承擔著你上大學70%的成本,和國外大學比起來簡直不要錢。

英語在科研上的地位無可撼動,甚至比專業知識都重要。英語最大的用途是讓你少走彎路,世界頂級實驗室做出來的結果能拿來直接用,這點都悟不透還是別搞科研了。敵人花了大量時間和金錢送給你的實驗結果你還不稀罕。

我們因為歷史原因落後發達國家多少年還不虛心學習,成天想著彎道超車,在科研上只有彎道翻車,從來沒彎道超車這一說。

有人也許會說"可以用翻譯啊,現在翻譯軟件這麼強大還有人工智能加成",ai輔助翻譯是很強大,但學術文章上的翻譯現在還是幼兒園水平,要是連這點都不知道的話,要麼沒上過大學,要麼你是翟天臨。

-------------------------------日常-------------------------------

以下是親身經歷。

前陣子家母被人忽悠買了一套多特瑞品牌的精油,產品宣稱能治病安神,最便宜的一套大概700多。我看了他們標籤發現就是個三無產品,再看看他們微信堅定了是傳銷拉下家性質的產品。家母起初不相信,因為確實有安神效果,最後在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官網上查找這個自稱美國品牌的精油,發現他們早在2014年就被FDA發了警告涵,內容包括虛假宣傳,不標明成分,具有一定致癌風險,部分產品褪黑素超標,微量麻醉劑等三十多頁報告,這裡的褪黑素就是高級安眠藥,腦白金的致勝法寶。

FDA警告涵和國內XX局警告涵性質不一樣,FDA警告基本標誌著這個東西要退出市場了,即便整改了上市也有很大概率被提起公訴。

反觀國內搜索多特瑞精油,滿屏的吹噓廣告。這是由於國內相關監管制度有待完善造成的。

試想如果稍微懂點英語,知道國內國外網站找找東西,你還會被這種過時的東西欺騙了麼?另外,像FDA這類網站國內不用梯子也是可以訪問的。

www.fda.gov

還有像什麼安利,腦白金,無限極這些被報道過的保健品,在國外早已醜聞纏身。

--------------------------------------------------------------

如果你看完了這些還覺得英語不值得學習,那也沒辦法,甘願做韭菜的人永遠只是韭菜。

英語讓你以一種極為廉價的成本獲取全球的知識,可笑的是竟然有一些人認為不應該學習英語。講真的,如果我是政策制定者我一定做夢都笑醒,想想看百年前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的老一輩看的都是哪裡的文章,既然韭菜都不願意反抗,那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收割呢?


Uncle 灰


看了好多評論,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自己的看法。我是個80後,普通老百姓,現在的工作基本上用不上英語。大學學的英語基本上都忘了。因為平時用不上,自然而然生疏了。回想一下當年高考,自己英語有點差,僅僅及格考了90多分(當時的滿分是150分),上了個二本,如果英語分在高一點的話,一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和我一屆的,好多人確實是這樣,因為英語耽誤了,上不更好的學校。上了大學之後,我學的是工科,英語學的也是稀裡糊塗,大學裡好多專業英語,語法什麼的基本上高中都差不多,多的就是一些專業的用語,畢竟好多設備,名詞等等先進的都是外國引進來的。畢業之後,選擇了與自己專業不相干的工作,也沒用上多少英語。

現在看來,英語這個東西完全就是一個工具。學習英語,語法什麼的完完全全初,高中就能學好,唯一需要的就是一個詞彙量的掌握。工具的選擇也是看個人所需。你不能說我想吃炒菜,買個電飯煲,這完全不合理。所以我覺得英語的地位,在學生時代,特別是初,高中的時候,真的沒有必要像我們那個時候那樣,那個時候為了英語考更多點分,真是耗費太多精力了。語言這個東西學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學習,而且需要在一定的環境中才能越來越好。沒那個環境,天賦,你想學好,難!

初高中學英語,我認為是理所當然,必須要學,就像是各類副科一樣,只是你上大學之後的一個敲門磚,比重和地位應該下調。看評論裡好多人給帶歪了,不是要取消,而是降低地位。不知道你們那些人是怎麼想的。像我那個時候,英語滿分150,和數學,語文並稱三大主科,當時的感覺就是,英語很重要,非常重要,加上社會上各種背景,環境,就感覺,你英語學不好,你這輩子就完了,啥也不行了。但是現在看來,我過的挺好。評論裡說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我覺得說的沒毛病。我不太清楚都有些什麼英語培訓機構,印象裡只有新東方,還有些考研培訓班什麼的,我沒參加過,不太瞭解,頂多上過英語補習班。所以不過多評論。但是我覺得英語重不重要完全是和自己將來的選擇工作有關,不像一些人,為了誇大英語把英語說的那麼重要,行為太“左”了,術業有專攻。你將來想做什麼工作,和英語有沒有關係,上了大學你自然而然就知道了。高中之前你能肯定自己的將來是什麼樣麼?普通人,在自己的圈子裡交流,英語能用的上自然而然就學了,不可能有人,明明自己需要英語卻不學,那完全就是個SB。更專業領域的,高尖端人才,為了國際上學術交流什麼的,自己自然而然也會去學,但那個時候學的一些專業英語,一些詞彙,我不敢打保票100%,但也有一大半的培訓機構教不了吧。

樓主說的將英語變成副科應該是指初高中,我支持!


雲暮遲遲


應該把中國在鴉片戰爭以來的屈辱史變成主科,英語自學不參加考試,連著自己的祖國曆史都不知道的人能愛國嗎?留學人員必須把中國的歷史考了及格才可以留學,高等大學學生畢業以後必須在國內工作滿8年以後才可以出國,所有出國人員在沒有超過8年之內必須回國工作連續2年整,如有違反者一律作為自動放棄中國國籍並驅逐出境,永生不得踏入中國國土半步,以叛國罪上黑名單而判死刑


用戶2583942018790


因為英語變成副科,就動了很多人的利益。

英語學習確實要降級、降溫。

一個因為英語非母語,學起來困難,投入費用高,學成收益高,所以很大部分既得利益的好處的宣傳,英語普級學習的成效實際根本不如其宣傳的重要和有效。一個生動的例子就是天然鑽石,其實並不尊貴,只是既得利益的集團的宣傳誤導讓其價高而已。

另外,英語非簡單的一門語言,還是文化。本土文化的弱化,覺得別國文化先進,才是漢奸一直為已辯護的理由。

此次疫情,再次讓很多人暴光了,學了英語好出國,是為了要為祖國建設出力嗎?不是,多數人是為了拋棄自己國家才學英語的,這不是漢奸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要大力為成為漢奸的重要養育文化而保持英語學習地位呢?

好了,不談大義,先談老百姓最關心的利益,我們投在英語學習上的錢,有多少可回收?

英語學習是否應降溫?

英語學習的現狀是,幼兒園已開始有英語教學和培訓,從小學到大學是必修課,在考試中也佔有很大比例,高考是必考。

即現階段定位是,英語學習是重要的和必要的(必修課)。

則我將從以下幾點進行論證“英語學習現階段是否需要降溫?”:

一、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二、英語學習的必要性。

三、英語學習的性價比。

一、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英語只是一門國際交流的語言,在先進科學與國際事務的學習應用、處理應對中,與國際保持良好交流溝通很重要,這個重要性不必論證,全民基本都認可。

因為現階段英語學習是要求對全體中小學生強制性教育,這些學生日後成長了,除了成為約5%的精英(請不要糾結5%的數據來源),還有很多將成為普通的國民。我們要論證重要性,則不僅是5%的重要性,還需論證其餘95%的情況的重要性。

以我的中小學同學圈(湖北)為例,需要能英語對話、常用英語書面交流的約5%(精英);不能日常對話,但藉助工具能查閱英語資料、回覆英語郵件的約10%(工程師);日常不用英語,但藉助翻譯設備玩遊戲或出門旅遊的約10%(潮人應用);其他75%覺得英語與他們日常的工作生活無關(老百姓)。(另,約65%的人希望自己會英語以便能輔導孩子學好英語,是因為英語目前是強制學習重要科目)。

各地區發展水平不一樣,比例會有不同,但整體來看也基本不會翻車。

所以,英語學習對國民日常生活與工作的重要性,相對準確的描述是,對約30%人很重要,而對約70%的人,英語並不比日語更重要。

二、英語學習的必要性

自清未,西方世界因享受工業發展紅利,而一直在相當多的方面領先著世界多數的地區和國家。

落後就會捱打,誰也不願意一直被別人欺壓,要改變捱打的被動局面,就得先學習、再超越。

要學習、引進更先進的知識、理念、技術等,就得先學好別人語言,才能滿足向國際化發展的需求(學習、交流、貿易、情報),越多的人學會英語,就能從更多的方面學習、交流,就能加快進步與發展的速度 。這是學習階段的學習英語必要性。

但時代是進步的,如果自信一點,不考慮“政治正確”所帶來的偏見,中國與英語世界已基本不再是仰望式學習了; 再過10年、20年,中國還將回到世界第一,在多方面引領世界,至少與各方就是平等交流了。不只是我們學習別人的語文,也會有別國學習我們的語文(近年的中文學習熱就說明了一定的問題),相互學習,交流的困難就會越來越少。

另外,再隨著AI軟件智能翻譯的發展進步,語言類的溝通,除了學會一門外語,就有了更多、更高效的選擇。

我承認大腦AI翻譯在應急事務中是最好的、不可替代的,但民眾藉助AI智能翻譯,完全可以解決日常生活所需的語言翻譯。

彼時,英語學習的必要性就大打折扣了。

三、英語學習的性價比。

眾多的案例早已證明,語言類要學好,不是努力、投錢就OK的,其實還跟學生的語言學習天賦(要聽得準、模仿得準)即學習能力有關,另一個關鍵點還要營造語言學習的聽說環境,天賦能力是會遺傳的,語言學習能力不強,父母(或家庭)也不具備為其英語學習營造日常對話環境,其學習自然就很困難。

因為前期的學習所需,過去將英語學習的地位定得很高。而因母語應用的實際因素,多數人不容易學習非母語的語言,所以,英語學習資源是稀缺的,故英語補習、培訓都很貴。以我家小學四年級學生為例,英語補習費用(課堂學習以外的所有)佔了全部費用的約8成。

天份不夠、沒有很好的日常聽說環境、學習費用很貴。

導致多數人的英語學習在投入與產出的性價比很低,相應的投資產出效率很低,又要跟上要求,付出是巨大的。很明顯投資學語言類,就是一種高風險投資,強制學習事實上導致多數家庭的精力、資金沒有用到更有效的學科上,產生了大量的社會資源浪費。

另隨著時代的進步,應用翻譯,除了學會一門外語,就有了更多、更高效的選擇,如AI智能翻譯。現AI智能翻譯的發展已能滿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語言翻譯需求。AI智能翻譯的成本遠比學習語言的成本要低很多。

解決日常生活所需的語言翻譯,如論性價比高,AI軟件翻譯是最佳的。

因為非母語的天然屬性,英語學習的成本同時,也遠高於用母語學習其他學科。


綜述

英語只是一門溝通語言,對於目前英語國家經濟、政治占主導地位的地球環境而言,學好可以幫助溝通、是很重要的,但還不是非英語國家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英語學習很重要不否認,但就目前教育而言,卻不是最緊急的、所有人必須的。就如學會開車很重要,但不是每個人都必須取得駕照一樣,重要而非所有人必須學會和取證。

把學習英語的精力、投資用於母語其他學科,充分發展個性發展、專注發展,就能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就。(比如日本,沒有強制學習英語,而是強調發展工匠的專注精神,一樣在前期取得讓人不能小視的成果)

英語學習就應交給有學習天賦、有學習需求的人去學習。

所以,我建議:

1、英語學習不應列為主科,而是興趣班、選修課。

2、英語學習應堅持考證模式:有英語要求的可以要求提交相應資質證才聘用,就如有駕照才能開車,有條件、有興趣、有需求的,非強制要求,但有需求的人自然就會去考證。而天賦、條件不好的則可選擇考證的時機,如年齡大點,學習效率更高時再考證,基礎差點但會被需求的緊迫性而彌補。既滿足工作所需、也不會浪費社會資源,所需花費、風險、收益由投資人自已決定是否要承擔。(即使取消上課模式,估計現階段仍有8成家庭會主動去考英語等級證、但慢慢就會越來越少了,費用也不低。但所有人就有了選擇權,在自己的孩子某個階段不適合語言學習時,可以選擇將精力、資源投了孩子更擅長、更易出成果的某科上。在社會資源的利用上,這才是合理的)

3、考了證也需經常應用才能保證應用能力,而面試是看重實際應用能力,資質證只是敲門磚。有遠見有需求的人自然會做相應投資及經常應用,而無需強制模式。


科學實踐屋


現在的中小學英語浪費了多少代人的大好時光,除了科研,翻譯還有什麼地方能用到英語呢?尚不說初中,高中畢業生,就是大學畢業後又有多少崗位能用到英語?而很多人連祖國的歷史和地理都不清楚。這不是現行教育的悲哀嗎?學的沒有用,有用的又不讓學。中國何時能強大?!


萬山紅遍39


因為崇洋媚外的人還是大把,打算讓自己的小孩出國、甚至移民!


世態炎涼HUAERDA


想出國人,漢奸賣國個個英語流利。國學真的不需要英語。如果除消英語把歷史加入高考會增加愛國的青少年,會增加中醫發展。


用戶3850407615941


要想沒有人反對是木可能的。

看誰說了算了。

想反對的人說了不算,反對也白反對。


老神仙161891519


英語可以當成一種愛好,就像音樂一樣就可以了。大多數人一輩子都用不著。


rsdMT


全體支持英語為副科的中國人,罷學英語,抵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