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知道阿富汗,但你不一定了解阿富汗


你肯定知道阿富汗,但你不一定了解阿富汗

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对拥堵的交通可谓苦不堪言,阿富汗的交通不但拥堵,而且乱,要说乱成一锅粥是一点也不为过。但阿富汗不着急,他们用自嘲的口气说“急什么,反正不是在这里堵就是在那里堵,一切听从真主的安排。”这个心态很健康,可大部分人是学不来的。我们会在拥堵的车内咒骂一切,有时,甚至会因此酿成车祸。其实从表面上看,阿富汗的交通是没有一点规划的,逆行的人大有人在,乱象还生,但却很少出现磕磕碰碰的事情。阿富汗神奇吗?神秘吗?一个不是很大的国家,因为地理位置的优越,不可思议的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结果争来争去也没争到手,阿富汗还是阿富汗,阿富汗也只有阿富汗人自己能理解和管理,你可以羡慕,也可以嫉妒,当然也可以徒增恨意,但,阿富汗还是阿富汗。

你肯定知道阿富汗,但你不一定了解阿富汗

一篇文章想把阿富汗写清楚是不可能的,一篇文章想让人们了解阿富汗也是勉为其难的。因为阿富汗太动荡了,太丰富多彩了,太坚持自我了,太不可思议了。我读了一本关于阿富汗的书《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读完之后,感觉书中的阿富汗和电视上的阿富汗是很不一样的,是有血有肉的,是和我们的历史有一点相同之处的。

阿富汗女人的一生基本是很少公开露面的,就算出门也只是露一双眼睛而已。回想一下我们的历史,曾经的大家闺秀不也是在深宅大院里度完一生吗?阿富汗女人的罩袍就像清朝的辫子一样,那是一个人的灵魂。想想,一个清朝人如果没有了辫子会是什么后果,阿富汗女人如果脱下罩袍也会是同样的遭遇。阿富汗女人为了脱掉罩袍奋斗了一代又一代,我们为了根除封建思想不也是奋斗了一代又一代吗?

阿富汗是一个有信仰的民族,从古至今,这一点从未改变。也许我们觉得阿富汗的这点信仰有点可笑,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感谢真主,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可阿富汗人是虔诚的,不分老幼。如果不理解的话就想一下在去往布达拉宫的路上为什么那么多藏族同胞要磕长头,也许只是因为无意间说了一句脏话,也许只是在梦里产生了一个转瞬即逝的邪念,也许只是为了死在路上。这些,我们也不能理解,但他们磕的很虔诚,不管风雨,一步一步。一天一天,只为走向心中的圣地。

你肯定知道阿富汗,但你不一定了解阿富汗

历史上,阿富汗引起国际关注和谴责有两大事件,一个是塔利班,一个是巴米扬大佛。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平。巴米扬大佛被毁,让阿富汗成了众矢之的,可摧毁它的阿富汗人不解“不就是砸了几块石头吗?”据说,阿富汗还有比巴米扬大佛更大的卧佛,只是还不敢挖掘出来,毕竟这也只是几块石头而已,万一------。

从阿富汗的发展轨迹来说,曾经的阿富汗好比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英国,苏联,美国都在此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钱财,物质,可阿富汗还是阿富汗人自己的阿富汗,不是他者想象中的阿富汗。他者都想把自己的文化输入到阿富汗,想改变阿富汗,可终究还是徒劳。阿富汗人可以自己窝里斗,但不允许他者来指手画脚,因为你不懂阿富汗。好比小两口吵架一样,围观的人总想去劝一劝,结果往往被小两口围攻。

诸葛亮那么强大,为什么就扶不起一个小小的阿斗呢?诸葛亮想把自己的野心强加给刘禅,可刘禅胸无大志,心里想着现在日子挺好,瞎折腾啥啊?刘禅不懂诸葛亮,诸葛亮也不懂刘禅。一个在外风餐露宿,步步惊心;一个在内山珍海味,乐不思蜀。

你肯定知道阿富汗,但你不一定了解阿富汗

把阿富汗比作刘禅当然不是很恰当,但话糙理不糙,毕竟外来强者在这块土地上投入了太多,可最终却是两手空空。归根结底,还是不懂阿富汗。

如果把阿富汗的问题缩小到一个家,我们就比较好理解。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只能家里人自行解决,只不过阿富汗这本经太复杂,复杂到一个家可能会有几本经。

但阿富汗是未来可期的,稀土资源的丰富会让阿富汗在未来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这个看似无规则的国度其实是有约定俗成的规则的,只是他者参不透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