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婉约词宗秦观:兼收并蓄,杂取百家

秦观在早年所编的《逆旅集序》中就说自己的作品是“浮屠老子,卜医梦幻、神仙鬼物之说猥杂于其间”,他对自己这种杂取百家做法的解释是“且万物历历,同归一隙;万言喧喧,归于一源。吾方与之沉,与之浮,欲有取舍而不可得,何暇是否信诞之择哉?”今《逆旅集》早已失传,但我们从《淮海集》中依然可见这种观念的影响。

一代婉约词宗秦观:兼收并蓄,杂取百家

秦观有开放的文学观,在秦观的散文中,有几篇是以小说笔法成文,例如《眇倡传》虚构了一个吴地眇倡游京师被富家公子独宠的故事;《二侯说》中侯白是历史人物,侯黑是秦观虚构出来的,这个小故事也是虚构的,旨在说明人心算计;《遣疟鬼文》的主人公是秦观和五鬼,五鬼是秦观虚构出来的,将自己与疟疾抗争的过程写成与五鬼斗法的经历;《俞紫芝自序》的主人公是“我”、童子和策杖老人,借“我”在山中的一段奇遇阐述哲学大道。《录龙井辨才事》采用传奇小说的手法,塑造了女鬼的形象。秦观为了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积极吸收当时尚是新兴文体的小说的创作手法。

一代婉约词宗秦观:兼收并蓄,杂取百家

秦观的散文所展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淮海集》卷三十七《与乔希圣论黄连书》中秦观与人讨论黄连的具体用法用量,观其所论,俨然是一名专业的医者。正如他自己在文中所说,对医道是“某顷年血气未定,颇好方术之说,读医经数年”。可见秦观颇通医道。

《淮海后集》卷六的《蚕书》记载当时的养蚕技艺,全文根据蚕的生长过程,分为种变、时食、制居、化治、钱眼、锁星、添梯、车、祷神、戎治几章,摒弃文学化的表达,用简练客观的文字详细记录了蚕生长、吐丝和结茧的全过程。还介绍了养蚕的工具器械、避忌和西域蚕史。这是一篇实用之文,务在有用于民生。《蚕书》旨在普及养蚕技术,保留了古代养蚕资料,有重要的价值,是现存重要的农桑文献。

一代婉约词宗秦观:兼收并蓄,杂取百家

北宋知识分子多是集学者、文人、官员于一身,秦观亦是如此。读秦观散文,可感受其济世情怀。今天我们却只关注其词,忽略其风格多样的散文,正如清人王敬之评价“可怜余技成真赏,山抹微云万口传”。这些散文或讽刺现实,或直录史实,或杂取百家,是秦观与世周旋之文,反映了秦观积极进取的一面,应为后世继承。秦观也不只是那个柔弱多情的词人,他也有幽默率性、慷慨任气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