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F:雲原生的六大趨勢

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在2019年下半年進行了一項調查,主要針對雲原生開發的流行趨勢。這已經是CNCF第七次的年度調查,用來描繪雲原生市場的發展願景。

該調查收集了全球1337名CNCF社區成員的反饋,調查顯示在生產環境中對雲原生項目的使用持續增長。因為調查主要以英語進行,所以主要吸引了來自歐美的用戶,在調查中亞洲只有17%的受訪者,但在亞洲雲基礎設施市場很龐大。雖然調查並未能全景的展示雲原生全球化的進展,但一些主要趨勢仍然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以下整理了該報告的六個雲原生重點趨勢:

1.容器已成為常態

CNCF調查顯示,有84%的受訪者在生產中使用了容器,與2018年的73%相比有了顯著增長。事實上,除了擴大生產環境之外,在整個開發,測試和所有過程中,容器的使用也有所增加。在開發工作流程的各個階段對容器的依賴,突顯了企業對容器的信任度不斷提高,以及它們如何從容器中發現越來越多的用途。

CNCF:雲原生的六大趨勢


CNCF:雲原生的六大趨勢

2.Kubernetes使用率急劇上升

與2018年相比,Kubernetes在生產中的使用率急劇上升,有7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在生產中使用了Kubernetes,與去年的58%相比顯著增加。

此外,儘管大多數用戶的生產環境中運行的集群只有2-5個(佔比43%),但有10%以上的集群正在運行50個以上的生產集群!

3.公有云仍然是最受歡迎的

在2018年,公有云是最受歡迎的基礎設施選擇,有77%的企業在使用它。2019年仍然如此,62%的受訪者表示公有云為主要基礎設施選擇。下降的潛在原因是,該調查在最近的調查中增加了混合雲作為選項,38%的受訪者選擇了混合雲。

CNCF:雲原生的六大趨勢

4.服務網格的採用還處於起步階段

2019年是受訪者第一次對採用服務網格表明態度。雖然只有18%的人說他們在生產中使用服務網格,但另外47%的人說他們目前正在評估該技術以備將來使用。

CNCF:雲原生的六大趨勢

在最受歡迎的服務網格平臺方面,Istio,Consul和Linkerd排名靠前。CNCF表示,服務網格技術仍是相對較新的技術,預計在未來幾年中,其生產用途將有所增加。

5.每日發佈週期上升

參與每日發佈週期的受訪者數量,從2018年的15%躍升至2019年的27%,而每週發佈週期的比例從20%增加到28%。混合模型在2019年也達到了41%,而2018年為25%。CNCF認為原因在於CI/ CD工具的數量和可靠性均得到提高,其中最受歡迎的是Jenkins(58%),GitLab(34%)和CircleCI(13%)。

CNCF:雲原生的六大趨勢

6.無服務器成主流實踐?

與2018年相比,使用無服務器的受訪者人數略有增加,大多數使用雲平臺,目前領先的是AWS lambda,但調查顯示將來考慮使用無服務器的實踐也有所減少,或許無服務器已經成為了主流實踐。

CNCF:雲原生的六大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