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美國疫情日記公開:“自我隔離,於我是常態。”

這是著名演員陳沖在疫情中寫下的文字,記錄了3月11日至3月17日一週的美國疫情日記,溫柔又有力量,很像她的人。


這場疫情給我們太多反思,這些反思可能聚焦在小家庭,也可能放眼到全世界,可能關乎人性,又可能與科技相關。


當我們停下來,這些反思都代表了我們那些我們最看重的事情。


陳沖:美籍華裔女演員,奧斯卡獎評委,好萊塢編劇家協會會員。代表作品《小花》《末代皇帝》《家鄉的故事》等。


陳沖美國疫情日記公開:“自我隔離,於我是常態。”


週三

我丈夫飛去鳳凰城打高爾夫球,走之前我問,你還是要去嗎?新冠病毒感染開始嚴重了。


他笑笑說,不要參與到人群的恐慌裡去,沒事的。我送他去機場,塞給他一包消毒紙巾。


那時大女兒就讀的哈佛大學已經決定改網上課堂,她的大學生涯就這樣突然結束了,我們曾經那麼期待去參加她的畢業典禮。


陳沖美國疫情日記公開:“自我隔離,於我是常態。”


週四

藍天白雲,空氣透徹清爽,我開始閱讀一本叫The Ghost Map的紀實書,它描寫了倫敦160年前一場由霍亂引起的悲劇,和兩個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一個醫生和一個牧師,冒著生命危險尋找到疾病的來源,但在理智的聲音和固有的觀念發生衝突時,真理反而被埋沒。


在當下讀起來尤其令我感動。


偶爾,我抬眼望窗外,遠處海灣上開過幾艘貨輪,窗下街上零星看到一些行人。


這是我鐘意的獨處時光,雖然只有我一個人在家,但是這個世界上有我牽掛和牽掛我的人,我發現這種“自我隔離”於我是常態。


陳沖美國疫情日記公開:“自我隔離,於我是常態。”


週五

牛奶幾乎喝完了。丈夫每天早飯都吃牛奶煮麥片,加上新鮮的藍莓和烘烤過的核桃仁,從結婚到現在幾十年如一日。


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我會在週末做些特別的鬆餅之類換換口味,她們住校後我就變得很懶,很少在早飯上動腦筋。


但是如果早上沒有牛奶麥片,丈夫會一整天都莫名地不適。


我一早駕車去Costco,發現停車場擠得水洩不通,有些早到的顧客,已經推著大車大車的乾糧、罐頭食品、手紙、消毒紙巾之類從店裡出來。


這是我從未遇到過的情形,我決定馬上離開,可轉了半小時才終於開到出口。


打電話跟丈夫說了這事,他說大眾的歇斯底里,羊群式思維,你不用擔心。


陳沖美國疫情日記公開:“自我隔離,於我是常態。”


週六

新聞裡開始看到疫情開始有些失控了,超市的貨架也開始空了。


大女兒決定跟男友回他家待著,小女兒給我發了很多條焦慮的信息,說為什麼她的學校還沒有停課。


我安慰她說,學校在觀察,會做出最合適的決定的,只要不停課,她還是應該去上課。


天下起傾盆大雨,一切被籠罩在灰濛濛的陰鬱裡。


我在中美的新聞和社交網絡裡,開始看到兩國外交上的爭端,和各種極端無知的謠言,網絡裡傳播的文化病毒比新冠病毒更具危害性和殺傷力。


人群被煽動,理智的聲音往往被偏激的情緒所淹沒。


我生活在中美之間,在大洋兩岸都有親朋好友,每次讀到這種不幸的文字,都很難過。


病毒是全人類的天敵,我們每時每刻都和微生物共存,而不管在地球上哪個角落,每個人都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哪一個死亡不令人悲痛欲絕?眼下正是人類應該團結起來,集中不同的優勢與病毒搏鬥的時刻,上蒼在考驗我們的同時,也賜給了我們機會。


陳沖美國疫情日記公開:“自我隔離,於我是常態。”


週日

一醒來,我馬上查看疫情,形勢的確越來越嚴峻。


小女兒學校發來的email說,雖然反覆演習了網上授課,但是眼下還沒有決定停課。


大女兒給我發信息說,你不要再讓Audrey去學校上課了,你瘋了嗎?這個星期正是感染了的人還沒有明顯症狀,卻是瘋狂傳播的時候。


我說,夏威夷只有6例確診,學校還在決定的過程中,再等等吧。她急了,幾秒鐘給我發了一連串信息,劈頭蓋臉把我說了一通。


就在這時,我得到消息說政府在考慮全美禁飛的政策。我急了,本來Audrey是3/20春假回家,如果禁飛她就回不了家了,我決定讓她立刻飛回。


陳沖美國疫情日記公開:“自我隔離,於我是常態。”


週一


加州政府通知全州隔離,關閉一切非必要的生意。


丈夫一早回醫院上班,醫院已經取消所有非緊急病人的約診,院方建議他乘機後在家休息兩週。


晚上我們去機場接Audrey,看到她不知從哪裡弄來一個很薄的口罩,戴在臉上。


美國CDC的建議是,病毒不是空氣傳染而是飛沫傳染,病人和醫護人員應該戴口罩,但是健康人戴口罩沒有什麼用。Audrey說,姐姐叮囑她一定要一路都帶好口罩。


陳沖美國疫情日記公開:“自我隔離,於我是常態。”


週二

今天我6點就醒了,本想在床上賴一會,但想到牛奶不夠了,就起床趕去超市。


天剛剛開始泛起一點發紅的亮光,映照在海灣上,波浪輕輕拍打著停泊在那裡的船隻。


不管人間發生了什麼,宇宙無動於衷地運行著,黎明總是會在黑夜後到達。


停車場已經相當滿,我剛找到停車位,邊上的一輛車裡走出一位蓬頭垢面的女人,我倆惺惺相惜互望一眼,笑了,她說你沒見過在這個鐘點停滿了車吧?我說是啊。


回家後我開始煮麥片,爐頭開著小火,手輕輕攪拌。


天亮了,窗外的梧桐樹滿是嫩綠的新葉,一兩個鄰居在遛狗,花園裡的檸檬樹開了密密麻麻的花,枝頭沉甸甸地掛著鮮黃的檸檬,蜜蜂和蜂鳥在樹上週旋,一片花香鳥語,自然將季節的禮物呈現給我,提醒我,我和周圍所有的生命都是原子,都是星塵。


唯一不同的是我有意識,我有複雜的思維。


世界像兇猛的洪水一樣往前衝,我們無暇思考,無暇面對自己。


我們總是急切地把所有半生不熟的想法發表到網上或者變成商品。


難道我們還需要更多的偏見或者商品嗎?新冠病毒給人類帶來了痛苦磨難和死亡,逼迫我們按下暫停鍵。


倖存下來的人們,怎樣才能從中懂得人的價值,培養高尚的頭腦和寬容的心?


也許在這場疫情的寒冬之後,人類覺醒的春天就在不遠處,終將到來。


陳沖美國疫情日記公開:“自我隔離,於我是常態。”


好的女演員文筆都不會差,就是這些描寫生活瑣事的平淡文字,卻寫出了一種跨國複合人生的感悟。


其實,就像陳沖在日記裡說的那樣,人類原本就是共同體,分什麼地域和國界?


在很多人的歷史觀裡,只有正確和錯誤,從來沒有人道和非人道。


其實,後者才是現代歷史觀的精髓,才是更高一級層面的。


最後,就用陳沖的話結束吧:“不管人間發生了什麼,宇宙無動於衷地運行著,黎明總是會在黑夜後到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