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媽媽產後傷口如何清潔、護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聊情說愛


生完孩子,每位產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傷,所以產傷的護理也是月子護理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無論是側切術後的側切傷,還是會陰部的撕裂傷,如果護理不當都會造成感染,一旦發生感染,病人是非常痛苦的,甚至都不敢小便。

傷口感染的判斷依據

什麼樣的情況就是傷口感染呢,我們可以自己觀察。如果局部有紅、腫、熱、疼4種情況出現,就有可能是感染了,就得上醫院了。如果傷口裡面跳著疼,那可能裡面化膿了,更是要去醫院。我們不能讓傷口發展成那樣,要防患於未然,避免受到更大的痛苦。

產後傷口清潔和護理方法

第一、保持會陰部的清潔,每天沖洗。

沖洗前要準備好一隻空的礦泉水瓶子,在瓶蓋上鑽一些小孔,然後配置1:5000的高錳酸鉀水,即一份高錳酸鉀兌5000份溫開水。將兌好的高錳酸鉀水裝到礦泉水瓶子裡,蓋好瓶蓋,擰塑料瓶,使水噴射出來,對著傷口沖洗。每天一次或者每天早晚各一次,可以視產傷的情況而定。

有的時候要淋浴,不要坐浴。洗傷口也是這樣,要衝洗,不要撩水洗。當然醫院裡都是有坐浴的,因為醫院裡所有的盆都會拿去高溫蒸煮消毒,然後病人才可以坐在裡面用1:5000的高錳酸鉀水泡傷口。所以並不是說不能坐浴,坐浴是有前提的,這個盆必須是乾淨消過毒的。如果你想坐著泡傷口,除了工具必須消毒,肛門也必須提前清潔,大便後必須把肛門清洗乾淨才能坐浴,否則大便中的細菌就可能跑到傷口裡去了。

第二、勤換會陰墊。

每個產婦在產後陰道都會流出血性液體,這種陰道排出物在醫學上稱為惡露。其主要成分是分娩造成的產道傷口的分泌物;胎盤剝離後創口分泌出的血液粘液;子宮內脫落的細胞、組織片和細胞等,沒有惡臭味兒。

惡露一般持續4~6周,隨著時間的推移,顏色和量都會發生變化。最開始是血性惡露量,最多幾乎都是些血液,有時會有小的血塊,持續3~4天。之後出血量逐漸減少,漿液增加,轉變為漿性惡露。漿性惡露顏色淡紅,會持續10天左右,然後變為白性惡露。白性惡露顏色較白,質地也比較粘稠,持續10天左右,就像月經結束時那樣漸漸沒有了。產後最初的一段時間惡露主要成分是血,血是細菌最好的培養物,所以必須勤換衛生巾。

如果是側切傷口,臥床的時候也要注意,儘量臥向健康的這一側。比如左側切了就往右側臥,這樣的血就會流往右側,儘量不留到傷口上面。同理,如果右側切了就要往左側臥。


我是然然媽咪育兒,很高興能夠為你分享孕產、育兒、餵養、產後恢復知識和經驗,希望能夠幫助到您,歡迎點贊/轉發/關注,謝謝!!!


然然媽咪育兒


您好,我是yuer。正好家中親戚有這方面需要,之前整理過一些資料,您結合實際情況參照一下!

一、順產媽媽產後護理3個注意事項

關於月子一些需要知道的

順產的月子期間是42天,剖腹產的月子期間是56天。在這42天時間裡都要儘量多休息,養好身體,按照坐月子的習慣來生活。

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女人坐月子注意事項中最令人關心的其實是清潔問題,特別是洗澡和洗頭的事情。而具體的應根據個人的情況來定。每個人的應對方法是不一樣的。但是大抵上需要用姜水洗頭,而且最好洗得不要太過頻繁。洗後避免吹風,要馬上晾乾才好。一般來說,每個月洗兩回頭髮就好了。而擦身每天則可以進行。

關於傷口清潔和護理

清潔:順產產婦或者有側切傷口,或者有撕裂傷口,都需要進行縫合。

在醫院裡護士會每天兩次用高錳酸鉀進行沖洗,回到家裡自己的清潔護理也很重要。出院前護士會叮囑要每天進行沖洗,大便後加一次沖洗。可以用礦泉水瓶裝上溫度適中的溫開水,坐在馬桶上,將兩腿抬高這樣子向下沖洗。

剛開始幾天需要家人幫助把腿抬高,後面自己就可以做到了就比較方便了。一直堅持每天沖洗傷口,傷口會恢復得比較快。這裡請注意,水一定是要用開水晾涼的溫開水啊,一定不要用自來水對上開水那樣子沖洗,自來水裡有細菌對於傷口不利。

護理:順產傷口所在的位置決定了恢復起來需要更多的時間,所以新媽媽千萬不要因為為了體型恢復而穿上塑性內衣內褲,那種緊繃繃的塑性內褲密不透風,對於傷口恢復就更不利了。

另外,建議新媽媽月子裡儘量躺著餵奶,不要過早練習坐姿餵奶,那樣子容易造成順產傷口撕裂,會加大新媽媽的痛苦,恢復起來就更慢了。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大家都知道坐月子期間一定要注意保暖,千萬不要受寒。

在這裡提醒大家的是,半夜餵奶時的注意事項。通常月子裡夜裡餵奶都是採用躺姿,那麼孩子吃上奶後,要用被子將手臂肩膀等蓋好不要受風寒。另外一隻手臂不太可能蓋在被子裡一定要搭上毛衣或是小單子等避免受涼。

當時夜裡醒來時身上總是出了很多汗,如果哪裡沒蓋好就感覺特別明顯。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保暖的小細節。月子裡洗手都要用溫水不要用涼水,否則自己受寒,孩子也會跟著鬧肚子的。

女性生產是一件耗費精力以及體力的事情,所以產後一定要注意休息,如何休息呢?自然是少運動多睡覺,照顧寶寶的事情暫時交給家人或者月嫂來幫忙,新媽媽們只需要餵奶即可,至於洗尿布、抱寶寶睡覺等等事情,暫時在月子裡面少做。月子期間不能久站久坐,更不能長時間蹲著,應該多在床上休息才能儘快恢復元氣。

其次就是主要保暖,秋冬季節氣溫比較低,室內溫度比室外溫度還要低,那麼如果不做好保暖工作,寒氣容易進入到新媽媽體內,形成各種疾病,平時下地活動的時候要穿棉拖鞋,室內也不能只穿一件單衣服,因為精氣以及元氣大傷,所以新媽媽們更容易感覺到冷,比正常人還怕冷,那麼秋冬時分在室內穿毛衣都不為過。

春季坐月子要留心4個細節

 哺乳穿什麼衣服比較合適

春季媽媽穿的相對少了,餵奶比較方便了,但穿開身衣服還是比套頭的好些。這樣寶寶吃起奶來比較舒服,套頭衣服有時會擋住孩子的面部。

套頭衣服還會擠壓乳房,使乳房變形,寶寶吃起來也不舒服。國外有漂亮的哺乳衣,我國有些大商場也有。哺乳期間可以穿胸罩,但最好穿哺乳專用胸罩。媽媽體內要有足夠的水分來製造奶水,所以每天至少要喝1200~1600毫升水。

一定要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

定時開窗,讓早春的新鮮空氣進入房間,讓寶貝和媽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室溫一般保持在20度左右,溼度在60%左右比較合適。要注意的是,不要讓風直接吹到媽媽和寶寶。

春季洗浴的注意事項

春季可以在產後3天洗浴。室溫在20-22℃。浴水溫度在37℃左右。浴室不要太封閉,不能讓產婦大汗淋漓,以免頭暈、噁心。但春季風沙較大,尤其在北方春風很大,產婦洗浴時也不能開窗戶,以免受風。

不吃過燥熱、過辛辣、過油膩的飲食

春季好多蔬菜都陸續下來了,媽媽可以適當吃些新鮮的蔬菜。儘管補養很重要,最初幾天還是吃些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為好。可多喝些湯類。

產婦身體消耗大,臥床休息多,還要給嬰兒餵奶,油炸、油膩食物及辛辣飲食容易加重便秘,也會影響乳汁分泌,或通過乳汁刺激嬰兒誘發溼疹、腹瀉等疾病。讓產婦喝紅糖水、水煮蛋、燉母雞湯、魚湯、小米粥的習俗都是好的,如果再配以適量的新鮮蔬菜、水果,就更有益於產婦身體復原和哺乳。

希望這些能幫到您!


yuer就是我


一定要熱溫水來清洗,注意不要吃辛辣和冷的食物。最主要還是注意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