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一、“我很笨”的自我觀念

社會上愈來愈多的人關心人的潛意識,注重開發人的潛意識。“潛意識”又叫“無意識”,是指人意識不到的意識,是沒有意識參與的一種意識。潛意識不受意識控制,它的活動沒有時間性。意識可以處在學習和不學習狀態,而潛意識總在不停地學習著。也正是因為潛意識不受意識控制,它無約束地進行活動。一個人接觸什麼信號,潛意識就去獲取存儲什麼信號。所以家長應該充分的運用這規律,誘導發展正確潛意識學習。如果家長不斷向孩子輸入“你很笨”的觀念,那麼你就會獲得你所塑造的“笨”的結果。切記要用正確的、積極的、良性的觀念來確認孩子。

家長在家庭應做的行為:

1)傾聽孩子提出的問題,並與孩子展開討論,注意他的情緒。

2)重視孩子在學校的成長與成績。

3)對孩子做好的作業不斷鼓勵。

4)對孩子灌輸強烈的道德意識。

5)幫助孩子建立他們自己能夠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6)對學校佈置的作業、朗讀及其它安排,要優先看電視及其它休閒活動。

7)強調在家讀書、玩耍及進餐要有規律,應有計劃地利用時間。

8)家長做孩子的榜樣。比如朗讀,家長可以先給孩子朗讀,然後讓孩子給家長朗讀。

9)要及時瞭解孩子完成作業及在校活動情況,必要時對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給予幫助。

10)有規律地與你的孩子進行談話,並找機會擴大孩子的詞彙量與多種句型的運用。

11)瞭解你的孩子在學習上的強項和弱項。

12)讓孩子在家庭活動中把認真負責和嚴守時間的優點表現出來。

13)要孩子學會利用書籍、報紙和雜誌。

14)在家裡要為孩子安排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並適當準備一些參考資料。

當你的孩子懷疑自己的腦子,認為自己記憶力不如別人時,作為家長,該怎麼辦呢?

首先,幫助孩子掃除“記憶力不如別人”的心理障礙。明確地告訴孩子,科學家做過實驗,研究表明:除少數例外,一般人的記憶力是不相上下的,因此不要懷疑自己的記憶,不要感嘆自己的記憶力不如別人,使孩子樹立起自己的記憶水平是可以提高的信心。

其次,幫助孩子找出記憶水平低下的原因。引導孩子認真分析一下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是不是有不得法的地方,是不是沒有采用正確的學習和記憶的方法。使之正確歸因,對症下藥。

再次,教育孩子要養成良好的記憶習慣,想要記住的東西,就非記住不可。要善於恰當地適時地給自己提出記憶的目標和任務,加強記憶的意識和計劃性。否則,放任自流,能記多少算多少,結果往往是什麼也記不住。

最後,教給孩子一些實用的增強記憶的方法。系統記憶法,就是根據識記材料的內在聯繫進行加工,使之系統化,以增強記憶的方法。圖示記憶法就是通過圖形的記憶來增強記憶效果的方法。卡片記憶法,把要記的內容分組寫在卡片上。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二、沒有興趣

幾乎所有的人在理論上都知道,學習要有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老師在講,報紙在講,刊物在講。但是,真正能夠領會這一點,懂得這一點,運用這一點,掌握這一點的家長和老師並不是很多。

學習成績反映了學習的興趣。孩子學習不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的學習興趣不夠。孩子之所以學習好,是因為孩子學習興趣高。

在這裡給家長提供幾條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興趣的幾個方面:

第一個要使孩子獲得成功感。興趣總是和成功連在一起的。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要使他嚐到成功的滋味。家長要耐心引導,具體幫助,使孩子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樂趣。如孩子的數學好但語文差,做功課時,安排他先做數學,然後才做語文。如果程序相反,一開始就碰到了困難,後面的就沒心勁了,不但語文做不好,連數學也難取得進步。指導孩子做作業時,先讓他做一些簡單的題目,肯定他的微小進步,表揚他某一方面的成功,使其增加信心,然後再讓他做些較難的。一旦學習方法改進了,成績有所提高,原來減弱了的興趣又會增強起來。

第二個是合理安排孩子做功課的時間。剛開始時,時間不易過長,中間一定要有幾分鐘休息,讓他活動活動一下,放鬆頭腦和心情。

第三個是做功課的時候,不要讓孩子依靠父母的幫助解決困難。應讓他從經驗中吸取教訓,有困難的時候,家長要採取積極的態度去鼓勵他獨立思考,不要養成孩子依賴性。

第四個是不要急於求成。俗話說:“欲速則不達。”不能強迫孩子學習。逼得太緊的話,孩子會變得焦慮、不耐煩,使他感到學習是件“苦差事”,潛意識中產生反抗的情緒。因此變得善忘,一下子就會把剛學過的全部遺忘。若家長再加以責罵、打罵,“火上加油”,就會大大打擊孩子的學習情緒,乃至對整個學習生活失去興趣,其後果不堪設想。輕者會影響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重者會發生出走、輕生等事件。

第五個是不要與別人攀比。當孩子取得一點進步、成績有所提高時,要善於表揚,不能吝嗇讚美語言,更不能與別人攀比,否則孩子會產生反抗心理、自卑心理,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不自覺地放棄進取。

第六個是為孩子佈置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使他不受干擾,安心做功課。父母也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喜歡看書,不斷學習,經常帶孩子看看書展、逛逛書店,不時買幾本自己喜愛的書或為孩子買幾本適合孩子閱讀的書,這樣有助於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三、學習等於痛苦的神經連結

父母親天天無休止地嘮叨、批評,甚至打罵,使用的語言簡單粗暴。孩子天天聽著這些不斷重複的“廢話”,味同嚼蠟,時間一久,不但沒有任何效果,反而形成了學習等於痛苦的神經連結。

我經常會聽到一些學生關於學習的感嘆,如“心有餘而力不足”、“體力與精神很難達到最佳狀態”、“學習很辛苦,快樂在哪裡”等等。不少學生在描述學習時使用最多的詞往往都是一些如“沉重”、“壓抑”之類的“灰色”詞語。即使表達壯志與決心,給人的感覺也像巨石底下傳出的一聲悶響,帶著點“悲壯”的色彩。一句話,大家感到學習與生活都不輕鬆,日子過得很累。而當詢問不少高中生能不能設法讓其活過得輕鬆一點時,得到的回答總是:不能!

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狀況呢?學習都要成為“痛苦”的代名詞嗎?不,不是這樣的,我們是有辦法讓學習生活不令人頭痛的。下面,就讓我來幫助你的孩子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併為你的孩子提供一些改變現狀的建議。

從心理學上說,輕鬆感的反面是緊張感。一個人之所以緊張,是因為他的各種需要不能得到滿足。從生理上說,如果你的營養不足,休息與睡眠時間不夠,你就容易感到緊張。從心理上說,如果你沒有安全感,在社會或群體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關愛,或者沒有人讚揚你、肯定你的價值,那麼你就會對生活缺乏信心,緊張感便隨之而來,持續下去的話,就會使你產生心理壓力。當然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是正常的、必要的,它有助於你集中精力,對面臨的要解決的事情做好身心的準備。而當事情解決後,你就應該放鬆。如果沒有放鬆的機會,持續過度的精神緊張就會引起身體機能的變化,讓你感到不舒服,心理上會逐漸害怕失敗和被拒絕、喜怒無常,如果形成惡性循環,那情況就會更糟。

長期的心理壓力可以由一些內在和外在的綜合因素誘發,諸如:生活習慣改變,家庭關係不協調、同學關係緊張、師生關係不良,自我形象差,缺乏自尊。生活和學習環境不佳、節奏單調、內容乏味、效果不如意等。

控制心理壓力的關鍵,是在緊張與輕鬆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認識自己的性格類型、逐個認識造成緊張與壓力的具體因素、以及掌握應付的策略,都能夠幫助我們緩解緊張與壓力。

就心理輔導的理念而言,最好的心理輔導師就是你自己。你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運用以下四種方法解除緊張與壓力:

一是改變環境。你的學習生活環境包括物質環境與人際環境。為了使自己輕鬆,你要經常注意學習與休息場所的光線、聲音強度、溫度、溼度是否適宜,不合適就要調整或變換。經常收拾房間與書桌,使之乾淨整潔,並分類擺放學習生活用品以方便取用。同時重視與周圍的人保持適當和諧的人際關係,使自己的快樂有人分享,憂愁有人分擔。

二是提高解除緊張與壓力的能力。如果想使自己輕鬆快樂,你必須培養下列幾個好習慣:首先,自己的事儘量自己做,培養自我決策能力;其次,自己的東西(事情)自己選擇。別像小孩子一樣依賴心很重,連自己的喜好都要靠別人來決定;然後,經常閱讀報刊雜誌上有關減壓與心理調節的文章,並試想如果是自己會怎麼做;最後,一旦決定了自己的行動計劃,就應馬上付諸實踐,不要拖拉。

三是改變你對緊張與壓力的態度。緊張與壓力的強度取決於你對生活的看法。美國著名成功心理學家戴爾•卡耐基說:“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所以要保持樂觀的心,相信事情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另外,經常保持反省之心也很重要。生活中經常會有些引起麻煩的“小事”,對此應學會反省與自我調適,這樣,你才會獲得輕鬆和快樂。

四是改變行為習慣。我們經常感到過分緊張,是因為有一些不良的習慣,如過度偽裝自己,或過分要求自己,這樣的生活就不可能輕鬆。花些時間改變你的日常生活,培養多種興趣,去感受更多的生活樂趣。不要顧慮太多,儘量按自己的本意去生活,放慢生活節奏,參加體育鍛煉,增加睡眠時間以及改善飲食,這些都是很好的辦法。

五是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尋求幫助。問一下自己,當產生緊張與壓力時,你是否能夠方便容易地找到幫助?苦悶時,是否可以找到傾訴人?如果找不到,說明你的社會支持系統還沒有建立起來,這對你的學習與生活是十分不利的。若你不能在周圍親密的人中找到幫助,我建議你為自己找一位心理諮詢顧問,他們可以是一般的醫生、心理治療師,或是健康教育專家、生活顧問,以及其他有能力、也樂於助人的專業人員,他們都可以成為你解決難題的助力。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四、不努力

當家長面對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孩子如果不愛學習怎麼辦?孩子學習不用功、不努力、不勤奮怎麼辦?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怎麼辦?不理想有幾種表現,比如說,差是一種不理想,不太好是一種不理想,一般還是一種不理想。或者說,還不是最好,也是一種不理想。總之,感覺孩子的學習還不太理想,因為離你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可能你的孩子學習也有興趣,也比較努力,成績也比較好,你可能會提一個問題,如何使孩子更好?面對這些提問的時候,希望家長們能夠沿著學習的內容,比較具體地分析一下孩子的問題。

以上三個問題是從三個角度提的。家長有的時候說孩子不愛學習,或者說不太愛學習,他指的是孩子的興趣問題。第二是我的孩子學習不努力,這是對孩子學習方面存在問題的第二個大概念。第三是認為成績不理想,成績不好,或者不夠好。仔細分析,在愛不愛學習,努力不努力,成績理想不理想之間,這三個方面非常相關。孩子在這三個方面不是惡性循環,就是良性循環。一個孩子如果不愛學習,往往學習也不太努力,因為不愛,所以不太努力。而不太努力呢,成績往往也就不太理想。反過來,一個孩子如果學習不努力,成績也不會太好;而成績不太好呢,對學習可能也不太愛。

五、沒有找到學習的快樂感覺

家長本身沒有嘗試學習帶來的快樂,自然根本無法傳給孩子學習等於快樂的感覺。對未知的探索,對新知識的渴求,和我們旅遊爬山一樣,登得越高就看得越多越遠,從而充滿著獲得知識的愉快。當孩子嚐到這種樂趣後,即使管得嚴些,孩子也容易接受了,因為孩子從中感到了快樂。

要想把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關鍵就是學會調適情緒。對情緒的認知和表現影響我們做事的方法。情緒不佳可能壓抑思想,並阻礙學習。

究竟怎樣才能把學習變成快樂的事情呢?

思想改變世界,生活的快樂與否,完全決定於個人對人、事、物的看法如何。如果我們想的都是快樂的念頭,那麼我們就會快樂。利用音樂進行學習,進入自然的放鬆,有意識地試著投入你所有的感官,這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其實音樂的妙用就是表現在它成為靈感的源泉,聽音樂不僅能增加樂趣,更能激發學習的靈感。因為這是一個如何將心靈中潛在的特點浮現成為自己的特質的問題,也是一個如何超越原始思維的阻礙,成為一個最具有創意能力的人的問題。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六、學習是“太難的事”的思想

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態度直接影響他們的內在動機。

如前所述,任務捲入引導學生專注於學習任務本身,通過對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來發展自己的能力,使得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自我捲入引導學生專注於學習結果,通過對學習結果的評價來判斷自己的能力高低,往往對學生(尤其是對學習困難學生)產生消極影響,也可以說是有為難的思想。我們的研究表明,學習困難的學生對課堂學習任務更多的是自我捲入傾向。這就告訴我們,引導他們從自我捲入轉向任務捲入是改變學生畏學、厭學,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習的重要途徑。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引導學生坦然面對失敗。

學習困難學生的自暴自棄往往是在失敗的情境下產生的。失敗的信息啟動其適應不良動機模式,誘發消極的防卸機制——避免失敗。為了避免再次失敗,他們索性採取退避行為,同時對學習任務採取更深的自我捲入傾向。所以,讓學習困難學生對待失敗與鼓勵他們取得成功是同樣重要的。成功與失敗是一對孿生子,“失敗乃成功之母”。因此當學習困難學生學習受到挫折時,教師不應對他們的能力作出更多的評論,而要引導他們從失敗中尋找可以改進的因素,從改進中提高自己的學習技能。

其次,鼓勵學生接受挑戰性任務。

班杜拉給挑戰性任務下了明確的定義:它是指有一定困難,但經過個人努力能夠解決的任務,也就是學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下來”的任務。如果教師一味讓學生去應付低水平的任務,是不會提高他們的自信心的。過分容易的成功不具有強化的價值。班杜拉認為,容易的成功是一種常規性行為,對常規性行為的獎勵並不反映人的功效,所以不能促進個人的內在動機。而接受挑戰性任務是一種進取性行為,對進取性行為的獎勵能夠證實人的功效。我們在分層遞進教學實驗中實施同卷分層,鼓勵層次較低的學生在完成同層作業的基礎上,嘗試高一層的作業,這便是一種挑戰性任務。實踐證明,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分層教學能達到遞進的目的。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七、沒有目標

有成果目標的學習會使孩子感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關於界定一個目標然後設法去實現它,之所以能使孩子為之奮鬥而覺得愉悅,關鍵是由於它能組織起孩子的1000億個活躍的腦神經細胞,在現實與理想結果之間架起橋樑。它極大地促進了理想結果的有形化,以及“用你的思想的眼睛”想見可能有的最好結果。就是這種最好的想見結果,能夠極大地激勵出孩子的熱情,從而使孩子自己從現實的清教徒式的學習中走出,到達樂而忘疲的境界。

家庭教育目標

1)每個孩子能在認識能力上有所發展,並根據其本身條件使其多方面地發展。

2)每個孩子被承認具有個人特色的學習風格。

3)每個孩子得以發展他的一種愛好和學習願望。

4)每個孩子能養成對個人行為的自律和責任心。

5)每個孩子能尊重別人的權利和財物。

6)每個孩子能發展自尊心。

7)每個孩子在一天的計劃和經歷上都承擔一份職責。

8)每個孩子都能發展審美能力。

9)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鍛鍊和鞏固朗讀的能力。

10)每個孩子都能通過口語與書寫發展表達能力。

11)每個孩子都能發展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2)每個孩子都被鼓勵去發展聽力。

13)每個孩子都要學習和應用基礎計算機技術。

14)每個孩子都要發展自我理解力和悟性,理解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八、學習無用論的觀念

最近下鄉時,我在一所農村中學瞭解到,該校僅有1000餘名學生,春季開學時就有37名流失生。從輟學的原因看,流失生分為兩類:一類是因家庭貧困而無法上學,但這類學生僅佔流失生的20%左右。學校採取師生捐資助學的辦法,又讓大多數這類流失生重返了課堂。另一類流失生則是受“讀書無用論”影響,佔流失生總數的80%左右,學校多次安排教師家訪,勸其回校學習,卻發現這類流失生或外出打工,或擇師學藝,或幫家人經營生意,結果無一人重返校園。這種現象並非只是一、二所農村中學存在,而是較為普遍。應該引起教育部門和新聞媒體的關注。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九、強迫孩子學習

人一旦感覺被強迫,就產生被支配感,產生痛苦感,興趣就沒有了,主動精神也沒有了,這是第一大殺手。我們平時常說:“複習是學習之母。”當孩子被迫在一天或幾天之內做完曾經在幾個星期和幾個月裡所做的事情,譬如說,一下子要複習10節、20節甚至更多節課所教過的教材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大量的事實和結論一下子壓在孩子肩上,在他的頭腦裡把一切都攪和在一起了。何況,要複習的不只是一門學科,還有其他許多學科,正常的腦力勞動無法進行,學生的情緒力量被使用得過了頭。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十、沒有準備好,或訓練不足卻被要求考高分

這是家長的常規做法,孩子達不到標準就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平時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顧,只有到了考試升學時才會注意孩子的學習分數。據統計,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畢業,至少要經歷600-800次考試。面對考試,大部分學生都會感到一種沉重的壓力。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做好考試準備:一是“複習好”,就是複習好所學的內容。這即是考好試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也是減輕精神壓力,預防怯場的最好方法;二是“休息好”,就是指考生在考試前要保持身體健康,以使有旺盛的精力,清醒的頭腦去爭取最理想的成績。同時,我們家長還要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孩子的每一次考試,給孩子營造一種比較寬鬆的學習的環境,而不是過分看重和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十一、負面榜樣的作用

家長平時放縱自己,在家裡經常聚集許多朋友打麻將、喝酒、大聲嚷嚷等,讓孩子感受這種不良生活的方式。父母是通過與孩子點點滴滴的言語行為交流,不知不覺中傳遞著各自的價值觀念。包括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什麼是可以的,什麼是不可以的;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不應該的;什麼是提倡的,什麼是不提倡的等等。

所以,父母應切記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近朱者赤,進墨者黑。”父母學習不輟,孩子勢必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有人說,父母的教育勝過上百個好教師。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十二、不良環境

這裡說的環境是和物質條件沒有關係,是指心理層面的環境,即使擠在8平方米的小屋裡,只要家裡的人認為學習是神聖的,是可以學好的。如果孩子在學習,大家七嘴八舌製造雜音,根本沒有能靜心學習的環境,也是對孩子學習興趣的無情抹殺。孩子早期大約有2/3的時間要在家庭中度過,而且完全依賴成人,所以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

「學習力」13個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殺手,你知道嗎?

十三、基礎沒打好,欠債太多,積重難返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必須有絕對的耐心,與其打罵不如和他心平氣和地交談。當孩子在學習成績不好時,家長一定不要掉以輕心,因為孩子在基礎的階段,成績不穩定會影響到他今後的學習。家長應和老師、孩子在一起找出真正的原因,並及時採取補救措施。家長要多關心孩子,不要等孩子出現成績大幅度下降才想到批評教育孩子。孩子的學習是一天一天地進行的,家長對孩子的關心也應是每時每刻的。不僅要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成績,更要關心孩子的個性品質、情緒感受等。不管有多忙,家長每天都應抽哪怕十分鐘的時間給孩子,主動詢問一下孩子的思想活動,看看孩子想些什麼,需要什麼,情緒上有什麼變化,孩子的性格有什麼特點等。這樣,你就能及時發現孩子的變化,採取有效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