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宏建:守松如松

守松如松

杨守松也是属于走在路上没人多看一眼的人物,黑且瘦,虽然也着西装戴着眼镜,但满脸的沧桑。我先是在《扬子晚报》繁星副刊上读到杨守松的散文,后来在南通与苏州两市文联共同主办的活动中与杨先生初次相遇且在宾馆促膝长谈。

1995年8月的一天,我去南京参加一笔会,活动之余去晚报副刊编辑陆华先生的办公室谈写稿事宜,期间聊到昆山文联的杨守松主席,得到一册报社内部编的资料《作家杨守松》。


赵宏建:守松如松


杨守松,1943年12月生于盐城郊区,南京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昆山工作,中国作协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长期在昆山工作,对于昆山的一草一木,对于在昆山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和工作的同志和朋友,也有着自己特殊的感情。”因此,上世纪90年代初,他写出了当年引起文学界、经济界、政界广泛注意和高度评价的报告文学作品——《昆山之路》《苏州“老乡”》。

“我只是一个孤独的奋斗者。”“人活得有分量文章才有分量。”很少见到这样性格鲜明的人,也很难理解他那毫不魁梧的身材里何以蕴藏火山般的热情,却又如冰山一般冷静。两个截然不同的情感状态总是在他心中交织,诉诸于文字,强烈地感染读者。杨守松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谈得来的他会拉住你不让你走;他所鄙夷的即使在一起坐半天他也不与你说半句话。他喜欢做的和认为对的事,呕心沥血、头破血流也要去做。他酒喝多后随手打各级领导电话开骂。他50岁学开车、60岁学电脑、66岁研究昆曲并著书。

赵宏建:守松如松


1987年,杨守松把1000元创作奖金送给四个去海南的朋友。这几年有自费出版了关于昆曲的系列专著。

2010年7月,昆山巴城老街,在杨守松工作室,杨主席与我聊60年代在南大中文系读书,被子破了许多洞,书包当枕头一直睡到毕业离校;聊他在海南采访经常烧一锅粥吃3顿;聊发表作品时为自己的署名加黑框;聊昆曲。他说,“文学是属于人民的,无论歌颂还是暴露,都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只是我的个性未变,看不惯的人和事,总要说,还要管。”

还记得那年夏天,与苏州文联的杨主席等领导,还有苏子龙台长,尤世玮主席等夜游濠河;还记得杨主席陆续寄给我20多本大作。

赵宏建:守松如松

杨守松常说,一个作家,文章的好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作家人品的优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守松守信且如松!


赵宏建 出生于1973年1月,1992年8月从事乡村小学语文教学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