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要問2019年話劇圈最熱門的作品有哪些?一定會有人說《如夢之夢》,不過在我看來非《德齡與慈禧》莫屬。

這是著名編劇何冀平的本子,北京,上海巡演7場,開賣便售罄,一票難求。尤其是末場票,就連黃牛手上都沒有票。

舞臺上是實力派與當紅流量的碰撞,但所有人都清楚,舞臺上最耀眼的光環只屬於“慈禧”的扮演者盧燕。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1998年,《德齡與慈禧》在香港首演,盛況空前,不僅拿下了香港戲劇協會的大半獎項,還入選香港中學生教材。21年後,盧燕再度登臺演慈禧,依然震撼全場。

北京的末場,在現場的江珊說:“好想和盧燕老師同臺,哪怕演一個小宮女也好。”同為慈禧專業戶的劉曉慶在演出結束後,更像一個狂熱的粉絲一樣,來到後臺找盧燕寒暄,合影,甚至發微博說:“臺下的我親眼見證她生命奇蹟,狂贊。

盧燕卻是是個奇蹟,92歲高齡仍連續5年參演長達8小時的話劇《如夢之夢》,仍穿著厚重的戲服,還能跟著美國記者協會到處跑。

就是這樣一個生在戰亂,從記者到演員,拿下奧斯卡終身評委榮譽的全能影后,一個襯衫上印著中國結,鶴髮童顏的老人,在流光溢彩間把一生的故事,用行動來演繹成傳奇。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少女時代的繁華與戰亂

盧燕出生在一個既繁華又動盪的時代,那時的大上海比電視劇中呈現給我們的更亂,盧燕一家就住在法租界的弄堂裡。

父親盧家騋是廣東望族,母親李桂芬是須生名角,她還有一位名聲顯赫的義父梅蘭芳,少女時代的盧燕,可以說是名門淑媛。直到1938年盧家騋去世,她與母親便被梅蘭芳接入了梅公館,一住就是九年。

盧燕回憶,那時候經常有日本人要梅先生演出,梅先生蓄鬚明志。聽到槍聲,炮聲是常有的事。在她骨子裡就覺得日本人可惡,也因此讓十幾歲的盧燕萌生了學醫救國的決定,立志考聖約翰大學醫學系。

可並沒有如她所願,她被分到了文學系,加上聖約翰沒有女生宿舍,輾轉反側她最終轉校至上海交通大學管理系,攻讀財務學。那時候的大學生都是卯足了勁學習,他們都相信未來能夠報效國家。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盧燕除了攻讀學業,上課之餘還做兼職翻譯電影。當時上海各大電影院播放最多的就是“珍珠港事變”,沒有中文字幕,需要有人“同聲翻譯”。盧燕不僅英文好,而且還會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翻譯中,慢慢地讓她成為了同聲翻譯中最受歡迎的“盧小姐”。

也正是從那時候起,盧燕算是真正打開了自己的演繹事業。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1947年,盧燕隨著母親到夏威夷投奔親戚,對盧燕來說,在檀香山的日子就像人生中一次短暫又耀眼的停泊。

當時的盧燕在夏威夷大學攻讀商科,同時兼修戲劇與演講,離她學校不遠的地方,有家華人報館,叫《中國時報》。 盧燕成了報館裡的一名兼職記者,甚至一度是報館裡唯一的記者。

不論是財經,時政,還是文化她都能信手拈來。不過對她而言當記者最快樂的是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對話。

她說:那時候李香蘭來夏威夷,我就代表報館去採訪她,後來,杜魯門,艾森豪威爾落腳檀香山我都有過簡短的採訪。”就連1950年宋美齡代表國民黨到美國尋求援助未果,在返回臺灣途徑夏威夷時,作為代表去採訪宋美齡的也是盧燕。

回想在檀香山,瓦胡島的海風獨木舟,沙灘上的椰林斜陽,都是她青年時代的珍貴記憶,盧燕做過會計,學過表演,又遇到了人生中的伴侶,並嚐到了初為人母的快樂,尤其是記者的職業,在她人生中更是彌足珍貴。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好萊塢逆流而上,打破“歧視論”

1956年,盧燕隨丈夫黃錫琳移居洛杉磯,有了新打算:“財務做過了,記者做過了,是不是該嘗試下演員了?”

其實盧燕從小就喜歡胡蝶,喜歡演戲,但母親和家裡並不支持,他們認為盧燕應該做一個銀行家,但這回她決定聽自己的,毅然決然報考了巴薩蒂納戲劇學院,成為學院有史以來第一個亞裔學生。

年近三十,有三個孩子,還是中國人,這些標籤都成了盧燕闖蕩好萊塢的絆腳石。她一度自我懷疑。知道丈夫對她說:“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這方面才幹,就嘗試一下,否則這一生都會有遺憾。”

如今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盧燕仍對丈夫的話心存感激,在她眼中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是她在未來演繹事業發展的堅實後盾,更是人生的重大轉折點。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1959年盧燕被選中擔任百老匯音樂劇《八月茶室》的女主角,劇中盧燕扮演一名藝妓,上臺演出聽到日本觀眾稱她“東京腔”講得好還有些洋洋得意。

直到多年後盧燕發現藝妓說得都是“京都腔”,而那時候自己得到的並不是誇獎,這對她的影響很深遠,更加讓她下定決心演戲。

盧燕骨子裡流淌著爭強好勝的血液,成了她在好萊塢逆流而上的盔甲。

導演說她不夠豐滿演不了酒吧女郎,她立馬回家重新裝扮。演戲時口音被嫌棄,她徹夜練習到口乾舌燥。那個時候,劇組裡流傳這麼一句話:“盧燕準時到,盧燕臺詞好,盧燕一條過,盧燕省製作經費。”很快,只要有東方女人的角色,盧燕就成為當之無愧的首選。

1960年盧燕成為電影《山路》的女主角,可以與好萊塢巨星詹姆斯·史都華演對手戲。在電影公演前,盧燕發現自己的名字比史都華小了近一半,認為這是對中國人的歧視。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她說:“我不要別的,片酬什麼都無所謂,但是名字必須跟男主角一樣大。因為這是歧視,我不能接受。”劇組回覆盧燕說這是史都華合同裡要求的,任何人都不能和他齊名。

事實證明劇組說得並沒錯,但是盧燕的“歧視論”並沒空穴來風。在1965年李小龍簽約福克斯之前,好萊塢華人演員一直處在最底層,跑龍套都是無上光榮。

當時業界流傳的劇本里,中國人不是奸詐小人就是逃兵弱民,或者寡婦妓女,角色差的不是一星半點。而盧燕作為中國人凡是遇到帶有偏見的劇本或者遇到了歧視,哪怕結果是徒勞,都要去爭。她說:“一定要爭這口氣,絕不能給中國人丟臉。”

自從《山路》讓盧燕一舉成名之後,她便以一張東方人面孔,用紀錄片形式為華人發聲。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1983年,她為短片《縫紉的女人》配音,把中國移民的堅忍不拔展現給美國社會。·1984年,她又帶領一支攝影隊多次深入西藏,拍攝紀錄片《失落的王國》,記錄下解放後藏民的生活變遷。這一舉動還得到了鄧穎超和廖承志的支持。2006年,盧燕再度來到西藏,從青藏鐵路的起點出發,完成了一次跨越22年的影像拍攝。

當被問道:“一箇中國人,在好萊塢,不僅要和白人爭,還要對抗偏見,不覺得辛苦麼?”

她說:“不覺得辛苦,我覺得這是作為中國人的責任,從來不覺得辛苦。”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複雜性和多面性的人生,需要一生去詮釋

上世紀70年代,盧燕在《傾國傾城》和《瀛臺泣血》中兩度扮演慈禧,並開始瞭解這位權傾朝野的“女野心家”,在盧燕看來,慈禧的命運,一部分被裹挾,一部分被誤解,她有手腕,更多的是無奈。

盧燕常從女性角度鑽研慈禧,相比於很多版本的慈禧,她顯然更喜歡《德齡與慈禧》的劇本,在世人熟知的“戊戌變法”背後,何冀平通過慈禧和德齡兩個角色,展現了新舊思想的交鋒,也探討了女性的自我認知和解放。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在深宮中,德齡見到了“母子”之爭,改革之難,人事的腐朽,也看到了每個人物的悲劇和無奈。既複雜又多面的人生,卻正是盧燕一直渴望詮釋的東西。

正如她的人生,彪悍中不乏優雅。當演員,她是影后。一生作品無數,幾乎每年拿一座金馬獎,並獲得了奧斯卡終身評委,直到90歲仍活躍在舞臺上。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當記者,她又是中美文化交流的橋樑,拿早年中央電視臺記者前往美國報道奧斯卡來說,無不是通過盧燕搭橋,《音樂之聲》,《米老鼠和唐老鴨》的引進,都有著盧燕的推薦和助力。

當劇作翻譯,上世紀80年代,盧燕翻譯了兩部美國名劇《洋麻將》和《普萊颯大飯店》,後一部戲1985年由朱琳主演,成為中國人心中的舞臺經典。

最近,這位全能影后又開始了新工作,她已經完成了《德齡與慈禧》的大部分翻譯工作,準備將這部劇搬上百老匯的舞臺。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92歲的盧燕,之所以能依舊繼續譜寫精彩的人生,是因為她總是用一種充滿期待的 ,彷彿是出征前的口吻講述著“新目標”,彷彿一切才重新開始。

彪悍中伴著優雅,92歲盧燕,人生彷彿才剛剛開始

雖說“活得精彩”是每個人做夢都想達到的境界,但大部分人卻沒勇氣重新開始。當我們認為人生就該按部就班走時,像盧燕們早已在不同路上嘗試著不同的人生的酸甜苦辣。沒有一項規定人的一生必須只可以擁有一種經歷,只要敢,一切真的才剛剛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