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媽媽的母乳都不夠孩子吃?

WIFI移動廣告傳媒


為什麼現在有些媽媽的母乳都不夠孩子吃?

母乳餵養的好處,想必已經不用開心爸爸在這裡多說了,無論是對於寶寶的生長髮育,還是對於媽媽的健康,都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很多媽媽都下定決心要給寶寶堅持母乳餵養,但想法是好的,但是路程是曲折的。

有相當一部分媽媽在母乳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母乳不夠吃,或者周圍總是有人在那裡說,你看孩子都這麼的瘦,一看就是平時吃不好,餓的才是這樣呢。接著就是致命三問,每個問題都讓媽媽心驚膽戰,你的母乳不足吧?沒給孩子添奶粉吧?再這樣下去的話孩子發育遲緩了啊?

其實,絕大多數媽媽的母乳都是足夠孩子吃的,那些看上去孩子有點瘦,容易哭鬧,睡覺經常醒來的表現,其實和母乳不足關係並不是很大。

孩子容易哭鬧,不一定是母乳不足

一般來說,孩子出現哭鬧以及睡眠不好的情況,有下面幾種原因:

1、孩子需要安全感。

剛出生的孩子對於安全感的需求是很高的,而且這個時期孩子的安全感大多來自與吸吮。即使是他們已經吃飽了,也是希望能夠繼續吸吮著媽媽的乳房,躺在媽媽的懷裡,感受著媽媽的溫度,這樣才是他們最有安全感的時候。

2、孩子不舒服

有的時候,媽媽們喂完奶,沒有拍嗝或者拍嗝了但是沒有拍出來,就讓孩子直接睡覺了。其實這樣的話,孩子很容易會因為腸胃功能弱,而導致脹氣或者腸絞痛症狀的發生。不舒服,孩子們自然會哭鬧以及睡眠不好了。

3、母乳確實是不像奶粉一樣扛餓

母乳是公認的好消化,對於孩子來說,吃下去沒多長時間就能夠消化吸收完全,就又會感到餓了。餓了的孩子自然會哭鬧和睡不好了。

事實上母乳夠不夠是有標準的

其實,母乳夠不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判斷的。

比如看看寶寶對於紙尿褲的使用情況,一般來說,對於新生寶寶來說,每天大小便的次數加起來再10次左右,通過換紙尿褲的次數,就可以大致判斷母乳是不是足夠了。另外,還可以觀察一下寶寶的尿液是不是清澈等,這也可以從一個方面來判斷寶寶的母乳是不是足夠。

比如看看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對於新生寶寶來說,每週體重的增加約為100-200g左右,這也是判斷母乳是不是充足的一個大致的指標。

比如看看寶寶的吃奶次數。新生寶寶的吃奶是按需餵養,次數大概是每天10次左右。

其實母乳不夠孩子吃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除了極少數的媽媽,絕大多數的媽媽們的母乳都是足夠孩子吃的,只要媽媽們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堅信自己是可以完成母乳餵養的,並且平時營養的攝入足夠是完全可以足夠寶寶吃的。


開心爸爸的日記


成功追奶的心情分享

交代下背景,本人妊娠糖尿病且過期妊娠,因此催產順產6斤女娃,生完兩小時,寶寶吃到了初乳。

事情似乎進展得很順利,為什麼又要追奶了呢?

說來慚愧,懷孕期間自己從來沒有自學過生孩子以後的護理知識,也沒有看過任何母乳餵養的指導帖子,說白了就是愣頭青,小白,無知,盲目自信,總以為會生就會養,心理上完全沒有準備。寶寶剛吸奶時,其實吸到的奶非常少,吮吸力度也很小,但儘管如此,乳腺還沒有打開的我仍然疼得齜牙咧嘴,才吸兩三次就把乳頭上吸出了大水泡(還是在銜乳姿勢正確的前提下仍然很疼)一碰就疼,走路都是拎著衣服走的,恨不得弄個玻璃罩子把胸部罩起來,每次餵奶五分鐘就疼得想放棄,導致吸奶時間不夠,乳腺仍然沒有打開。事實上,這個水泡只是一層死皮,這層皮破了以後就沒有那麼痛了。

出院當天,寶寶起了黃疸,連睡了八個小時沒有吃奶,我開始出現了生理性漲奶,前期準備工作不足,手上沒有吸奶器,自己用手擠了一個小時也擠不完,擠奶手法也不對,初乳又特別粘稠很難擠,寶寶也不吃,導致我漲得比石頭還硬,完全沒法碰,而且我還犯了個致命的錯誤——熱敷,漲奶的時候熱敷只會加重病情,家裡人只能看著乾著急,沒人有辦法,所以緊急請了月嫂。

月嫂來的第一天我就做了兩件事,餵奶和擠奶,幾乎沒睡覺,也忘記了渾身的痠痛和疲憊,一心只想拯救母乳(也許是我的信念感動了老天)。乳房一碰就疼,家裡充斥著我的慘叫,要麼就是隱忍的“嘶——”,月嫂完全放不開手腳。雖說一直在給寶寶吸,但其實她是吸不到的,因為吮吸力度不夠,初乳粘稠,所以寶寶吸兩口就睡著,黃疸越來越深,沒辦法,只能瓶餵奶粉。網上說,一旦餵了奶粉,一旦用了奶瓶,就基本告別全母乳了,所以產後第五天,我心灰意冷,偷偷掉淚,鬱悶到了谷底,恨自己不爭氣,讓寶寶輸在起跑線,都怪自己怕疼,偷懶?就開始胡思亂想一通。有這些思想起伏很正常,老媽也不在身邊,很多東西沒法跟婆婆還有老公說,月子裡的產婦也不適合說自己的消極情緒,因為別人是不能體會的,說了只有自己添堵。這個時候就考驗產婦自己內心是不是強大了,因為別人真的幫不了什麼。

我跟月嫂說,你放手弄吧,我絕對眼睛不眨一下。說來神奇,你心裡上戰勝它了,它就不疼了,再疼,能疼過順產嗎?孩子都生了,還矯情什麼呢,堅強點吧,我心裡就想著這些,緩過神的時候,乳房已經軟下去了。月嫂用土豆片幫我冷敷,消炎的同時讓奶水慢點漲上來,夜裡睡覺怕局奶,基本都是一動不動睡兩三個小時的,醒來四肢還有十指都是僵硬的,加上產後虛弱和痠痛,每走一步都像拖著千斤重的大石頭,回頭想想自己真的勇敢。

革命事業剛剛打開,我又遭到了新的打擊,就是沒有奶了,或者說,少得可憐,產後一週,再也沒有漲奶的感覺了,出於好奇,我用吸奶器吸了一下,半個小時,10毫升不到,寶寶這個時候奶粉都能喝40了。我不知道怎麼形容當時的心情,就覺得,天要塌了。知道我現在怎麼想的嗎?那個時候的我,真是傻得可憐,沒有母乳又怎麼樣?吃奶粉也可以長大的啊姑娘!吃奶粉也可以不生病的啊。你就這麼一根筋走進死衚衕了嗎?但是當時的我,腦子裡除了自己太沒用,別的什麼都想不到。

書上說,十天以後喝葷湯比較好,可是我等不及了,我要奶,我要奶!於是乎,通草鯽魚湯,通草豬腳湯,通草泥鰍湯,冬瓜豬骨湯,銀耳蓮子湯,木瓜煮牛奶,酒釀元宵等等等等,只要傳說下奶的東西,我都喝了,體重也長了三四斤。就這麼折騰了一個月,偶爾用吸奶器檢測下,慢慢增加到三四十,四五十,五六十。還是跟不上寶寶的增長,每次吸完母乳,還要加奶粉。

我當時的心理狀態就是,因為奶量的增加欣喜又堅定,又因為仍然不夠寶寶吃失落又茫然,非常神經質非常敏感非常糾結,非常傻……

其實混合餵養也沒有什麼大不了了的,可是月子裡的女人是想不通的,你勸她不要傷心不要沮喪也是沒有用的,因為她聽不進道理的。

熬到了出月子,自己一個人出門散步了,沐浴在冬天的陽光裡,心裡五味雜陳,除了感嘆當媽不易冷暖自知以外,居然不自覺的一直咧著嘴傻笑,翻翻相冊裡寶寶的照片視頻,肉嘟嘟的胳膊,白皙的皮膚,安靜的睡顏,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心裡喜滋滋的,好像那天的空氣特別清新,那天的路人特別友善,那天的自己特別美。

出來逛的時候,剛好碰到同小區的寶媽帶著寶寶們在曬太陽,我就加入了他們的陣列,討論起寶寶,就在大家七嘴八舌中,聽到一個寶媽說媽一直喝“蜜幼媽媽下奶茶”,到現在寶寶都一週多了,還沒斷奶,我似乎看到了希望,回家之後,趕緊的上網購買,沒兩天快遞到了,我迫不及待的趕緊拆開泡著喝,從那以後,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有時候夜裡能擠出80的奶了,老公帶我出去看電影吃大餐,回來還能擠出個100。產後42天檢查,我和寶寶都很健康,也到了快和月嫂道別的時候了,之後的日子就要靠自己了。有點緊張有點害怕都是正常的。那個時候寶寶一頓要吃120,而我也能順利的擠出120了。(這裡要說明一點,為什麼要擠出來吃,事實上白天是親喂的,夜裡都是瓶喂的,寶寶餓醒了直接吃飽,吃完就睡了,基本等同連續睡眠,所以寶寶夜裡睡眠特別好,到兩個月的時候就能連續睡八個小時不吃夜奶了,也算是一種策略吧)

現在寶寶快五個月了,沒有添加過奶粉,我成功的全母乳了。中間還有兩次波折,一次是奶結,吸不出奶,我是在網上買了刮痧板,對著奶結從後往前刮,再配合吸奶器,用了兩天的時間疏通了,另一次是三個多月寶寶厭奶期到了,不肯吃奶,我的奶量也跟著少了很多,著實把我緊張了一把,好在我沒有強迫她吃奶,兩個星期就度過了厭奶期,她不厭奶,我就會跟著長奶,越吸越多。

現在的狀態是完全夠吃,寶寶調皮了,喜歡奶瓶吃起來又快又爽,不喜歡親餵了,我只能不厭其煩的吸出來瓶喂,雖然麻煩點,但也有好處,好處就是寶寶沒有那麼依賴我啦,我可以輕鬆點了。140的吸奶器的瓶子完全不夠,因為我一覺醒來要擠250,寶寶根本吃不了這麼多。算是一頭合格的奶牛了吧?

所以我總結出來幾條經驗給水深火熱中的新媽媽,以及想成為奶牛的準媽媽們:

1、孕期那麼無聊,不如多做做功課,提前看看帖子和別人的經驗分享,把準備工作儘量做好,不要盲目自信,身邊有寶媽可以取取經,遇到狀況時就可以從容淡定,不要被無知打敗,少看一些形容陣痛有多痛的帖子,畢竟生產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你把關注點都放在陣痛上,還有理智對待後續的問題嗎?

2、堅定的信念,強大的內心,樂觀,自信,豁達這些情緒都很重要,賭氣流淚什麼的都不可取,不要老是對別人無心的話耿耿於懷,也不要糾結老公不給力不關心,其實你身上的傷痛他不能體會,新生兒的護理他跟你一樣一竅不通,不知所措。也許他心裡也在乾著急又怕說錯話傷害到你,不敢碰小孩怕抱得不對惹惱到你呢。用善意的心去感受,所有的一切都是善意的啊!哪有那麼多莫名其妙的惡意,不要矯情啦。

3、科學開奶科學銜乳科學按摩,保護好自己的乳房。乳房很脆弱,千萬不要暴力揉搓,要有耐心循序漸進,不要心急為了全母乳毀了自己的乳房,另外乳頭凹陷可以矯正,實在不行可以瓶喂,不要放棄,正確的銜乳姿勢是不會乳頭皸裂的,親喂是親子都很享受的過程,如果給你帶來了痛苦,不妨看看科普貼糾正下錯誤。

4、最後就是“蜜幼媽媽下奶茶”,以我個人的經驗,效果確實不錯,聽完同小區寶媽分享後,我就買回來親試,沒兩天奶量就跟得上寶寶,毫不誇張的說,這在當時真的是我的救命稻草。

這篇文章教學不多,主要是分享下心情,也許給人一種聖母說教的感覺,但是真的是我的真實感受。懷孕是個坎,順產是個坎,全母乳是個坎,今後還有各種各樣的難題,但是這些在原始社會根本不是問題,這些都是人類最自然的本能,是每個女人都可以做到的,所以,不要害怕,堅強點,什麼都會過去的,時間會撫平傷痛,身體上的,心理上的。希望這些話可以鼓勵到你。


嗨小豬電商


這個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不過我覺得可能和體質關係最大,我們大寶一直奶都夠喝,中間有次鬧乳腺炎,一邊奶也能夠他喝,中間吸出來做的人工皂什麼的,甚至倒掉的,反正就是剛生下來幾天喝了一桶400g的奶粉,後來就一直等一週多歲之後才加點奶粉,不是不夠喝,是覺得他喝太多次影響我睡覺,做其他的事情。中間沒有喝過魚湯骨頭湯之類的,實在是我家沒吃這種湯的習慣,也不會做,月子裡吃最多的是小米粥和菠菜雞蛋湯,每頓飯一大碗,大概一千毫升一碗的那種。

另外,說下我老公小姨,比我大個四五歲,生兩個孩子時都是一點奶也沒有,中間喝了各種催奶的湯,一直一點奶也沒有,兩個孩子都是喝奶粉長大的。

另外說下我不算胖,158,102斤的樣子,並且正常吃飯大概出了月子體重恢復的差不多了,寶寶三四個月的時候體重就完全恢復到之前了。小姨身高可能比我低一點點大概156,體重88斤的樣子,比較瘦。


陶媽說財稅


母乳不夠寶寶吃,有沒有?

我有!一胎時奶水完全不夠吃,什麼原因呢?我總結了幾個。

一、心情壓抑

話說生第一個孩子時比較矯情,什麼都看不慣,事情也都不是按照自己設想的發展,心情那是相當壓抑。我生大寶時差點就產後抑鬱了,這個詞當年還不是很流行,但是那種心情我有。

二、婆婆伺候不適

一胎時啥都不懂,婆婆也是很多年不照顧新生兒,各種不適應,摩擦不斷導致反抗心理增加,太多的不配合。

三、飲食不當

產後飲食非常重要,稍一不注意便會導致回奶或者堵奶,飲食油膩或者過於清淡都是不可取的。

四、身體狀況

產後氣血不足也是導致奶水不足的原因之一。

以上原因都會成為阻礙乳汁分泌的理由,既然找出原因,我們也要予以修正,為了寶寶的口糧。

二胎時我看開了好多,不跟公婆計較,不在為難自己,敞開肚皮吃合適自己的食物,現在仍在哺乳期。

  1. 保持良好心情,眼裡只有自己跟孩子,其他事情不要管
  2. 飲食規律,不要節食,根據自己體質補充營養
  3. 儘早開奶,保持乳腺疏通,該催乳催乳
  4. 多喝湯湯水水
  5. 補充氣血,花生,芝麻,小米,紅豆,紅棗補起來

母乳是最適合寶寶的,為了寶寶的口糧寶媽也要拼勁力氣。當然也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媽媽對寶寶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加加麻麻


今年四月份生完二寶,因為在手術檯上面著涼感冒還咳嗽,每咳嗽一聲刀口都疼的死去活來,因為還想讓寶寶吃母乳,就沒有吃太多藥,後來開始低燒頭疼,手術後第四天凌晨三點備用的奶粉吃完了,外面商店都沒有開門也買不到,而我的母乳下來的又不多,雖然也一直讓寶寶吸,但是孩子可能因為吸不到又想要睡覺,所以開始嚎嚎大哭,聽著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很是自責,所以我就想一定不能讓孩子再沒有母乳吃,主觀上避開讓母乳減少的因素。

根據我的經驗,我認為讓母乳減少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第一:餵養習慣

孩子出生後,媽媽的母乳不會立刻下來,所以我們一般都會喂孩子奶粉,我住院時護士告訴我新生兒第一次喝10ml,兩小時喂一次,以後每天每次加10ml,但如果寶寶喝完之後任然有吮吸,就再給寶寶衝點,直到孩子不喝為止。

照這樣的喂法,孩子會更習慣一吸就有一次就可以吃飽的奶粉,對用了很大勁兒才能吸到母乳而且量也不是很充足的母乳產生排斥,這樣會讓母乳變得越來越少。

第二:受情緒影響

剛生過孩子後,很多產婦的情緒相當不穩定,一是是身體裡的激素水平正在重新達到平衡而對情緒產生影響,二是身體發福,身材走樣,特別是肚子上的贅肉,讓自己都覺得很難受,影響心情。

情緒不穩定,生悶氣或者有壓力都會使母乳變少。

第三:跟個人體質有關

我的一個閨蜜生完孩子後,母乳很少,請了幾個催乳師,一段時間後沒有見到效果,又請了營養師調整飲食,試了一週還是不見效果,也去醫院看過,吃了幾副藥,依舊沒有效果。

當時我媽媽就說有些人的體質就是這樣,母乳少或者根本沒有母乳。

第四:作息時間不規律

寶寶百天之後,想著憋了這麼久可以稍微放鬆點警惕了,然後我有一星期時間特別喜歡看電視劇,正好也是暑假,更新了好多不錯的節目,有時候能看到晚上一兩點,對我的影響除了渾身無力,頭暈腦脹,就是母乳變少,吃什麼食物也沒見到效果,著實我把嚇了一跳,後來調整了作息,母乳才慢慢恢復過來。


長遠說育兒


親身經歷,寶寶生下來屬於巨大兒了,之前看了很多育兒公眾號都說生下來的寶寶兩三天不吃東西也不會餓,這個在我家寶寶身上不適用啊,那餓的哇哇的,醫院整個走廊都能聽到,夜裡哭,好傢伙,把病房裡其他小子全都搞哭了!

生下來就趴在身上吸奶,一吃兩三個小時,崩不崩潰!我所在的醫院有定點加奶的,一般不給加,可我家不一般啊,護士八點給加了,問下個點還要麼,我和老公異口同聲:加!

所以我們家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混合餵養,也想過追奶,但是我一胃口小,那些湯湯水水的也喝不多,關鍵我沒有給自己施加壓力,寶寶啊媽媽要給你純母乳,最好的餵養方式,no,我在這點上很佛系,每天伺候小祖宗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好的,追奶?不存的,其實我做了個假月子😠


機機愛旅行


產後母乳不足的情況現在越來越普遍,我身邊就有很多產後母乳不足的情況,我自身就是,大寶二寶都是從混合餵養慢慢追奶成功轉變成全母乳餵養。為什麼現在這麼多媽媽母乳不足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 心理原因 在以前很少聽說有母乳不足的情況,似乎產後哺乳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那是因為當時的環境和經濟條件使我們無從選擇,可以說母乳幾乎是寶寶的唯一口糧,所以生下寶寶後就開始讓寶寶吃奶。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除了母乳還有奶粉可以選擇,母乳餵養不再是唯一的選擇,有的人錯誤的認為哺乳會影響身材從而本身就比較抗拒母乳餵養,所以在心裡層面上就沒有破釜沉舟的氣勢。乳汁的產生是媽媽腦垂體下丘腦分泌激素從而刺激乳房泌乳,當你抱著勢必要母乳餵養信念的時候,泌乳就已經開始了。


  2. 產後未及時哺乳 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剖腹產媽媽那裡,我生大寶就是剖腹產,產後特別虛弱,當時又擔心輸液對奶水有影響,就遲遲沒有讓寶寶吮吸,所以導致奶水遲遲不下來。現在剖腹產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產後奶水不足也成為剖腹產媽媽一大問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產後及時哺乳,我生二寶時,出了手術室進入病房後,護士就幫忙把寶寶放在我的臂彎裡讓寶寶吮吸乳頭,正是及時哺乳我二寶時奶水下的特別的快。
  3. 穿戴方式 乳房裡面的管路就像水管一樣,只有暢通才能順利讓奶水流出,很多媽媽並不是沒有奶水,而是分泌出的奶水都堵在了乳房管路里,這種情況多表現為有奶水但是不多,乳房摸起來有硬塊,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多稱之為乳腺不通,為什麼會乳腺不通呢?乳房從青春期發育開始,到哺乳期至少也有十幾年時間,我們每天佩戴內衣,但是有些不好的內衣會有細小的纖維,纖維與乳頭長時間摩擦,那些特別小的纖維就會通過乳頭進去乳房管路里,從而造成乳腺不通順的情況。所以我們平時選購內衣時不應該一味追求美觀時尚,而是要考慮材質問題,並且每天穿戴時間不宜過長。另外平時要做好對乳房的清潔工作,定期清洗乳房乳頭。

雖然現在奶水不足的情況別多,但是通過追奶實現全母乳餵養的情況也特別多,我之前追奶時認識的一同追奶的媽媽們大部分都追奶成功。

如何追奶實現全母乳餵養呢?從我自己追奶的經驗來講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堅定自己有奶的信念 這點是最重要的,往往我們追奶不成功的原因是敗給了自己,長久的追奶不成功會放棄追奶。其實哺乳是女人的天性,幾千年來,物種進化,天生沒奶的人真的很少,大部分人都是有奶的,相信自己是頭奶牛,這點很重要。我生大寶當時追奶情況現在仍然歷歷在目,從月子裡就開始進食各種下奶良品秘方,只要是聽說過的都試一試,一次次失敗,我就有了放棄的念頭,特別是婆婆過來看著大寶吃完母乳後仍然能夠喝很多奶粉,就會淡淡的說還是沒有奶,但是一次次想放棄,一次次又想再堅持一下,每天晚上做夢都夢見自己奶水往外呲的情景,高興的醒了,趕快用手捏乳頭,發現還是那幾滴,當時的心情真的無以言表。但好在我堅持下來了,在閨女四個月時我終於實現了全母乳餵養,所以不要放棄,堅信自己有奶,也不要問我出了月子了,過了百天了再追奶是否有用,我會告訴你最好的追奶時間是生產後,其次就是現在。
  2. 辯證追奶最有效 看似都是奶水不足,但是原因卻多種多樣,不能一概而論,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個這方面的專家門診諮詢一下。是氣血不足導致的,就適當進補調理氣血;是乳腺不通產生的就吃一些疏通乳腺的草藥如通草、王不留行等;是因為心情不好產生的就及時調整心情。只有辯證追奶才能事半功倍。我大寶時奶水不足是因為乳腺不通,當時不知道一味進補,結果長了一身的肥肉,奶水仍然不見多,後來看了醫生才知道是乳腺不通的原因,疏通了乳腺後,奶水自然就慢慢變多。二寶時是因為氣血不足,所以月子裡奶水不多,隨著飲食的調理,身體的恢復,奶水也逐漸變多,所以辯證很重要。

  3. 混合餵養的順序很重要,一定要先吃母乳再吃奶粉。吮吸奶瓶所費的力氣遠小於吮吸乳房,即便小如新生嬰兒,也會逐漸明白這個道理,然後寶寶會選擇不費勁的奶瓶餵養,從而排斥母乳吮吸,吮吸的次數和時間減少後就會引起母乳的減少,進而嬰兒就會全依賴奶粉餵養,所以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調整餵養方式,每次先兩側乳房各吮吸十五分鐘,再讓吃奶粉。另外如果寶寶每日奶粉只添加一次到兩次,那麼就可以把奶粉去掉進行全母乳餵養,我當時就是這樣實現全母乳餵養的,特別管用。

米小兔談育兒


一、真的母乳不足嗎?

很多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奶水不夠寶寶喝,有部分媽媽確實存在奶水不足的,但根據我的指導經驗,大部分認為自己母乳不足的媽媽未必真的是母乳不足。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媽媽缺乏對寶寶、對泌乳的瞭解。比如,新生兒一天到晚幾乎都在吃奶,媽媽以為自己奶水不足,卻不知這是由於新生兒需要不斷地吸吮才能滿足身心發育;又比如,小嬰兒腸道功能發育尚未完善,經常哭鬧,媽媽認為寶寶是因為在自己乳房上喝不出奶水,而不知這是常見的腸絞痛......

所以,如果你懷疑自己母乳不足,建議找專業哺乳顧問來評估自己的奶水情況。

二、為什麼現在有些媽媽的母乳不夠孩子吃呢?

我分幾點來分享一下個人的觀點。

1.產前沒有進行足夠的母乳餵養知識儲備。要解決問題就像看病,重要的是預防。預防母乳不足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學習。提前學習你可以瞭解到乳房是如何產奶的?怎樣可以增加奶量?反之怎樣會導致回奶?如何預防堵奶?堵奶後能如何處理等等。

2.缺乏對奶粉風險的認識。我們知道母乳餵養的好處,卻鮮少有人會告訴你奶粉的風險。腸道壞死症、溼疹、過敏、肥胖症......當你足夠了解奶粉的風險了,你才會更加明白母乳餵養的意義,你才能為實現母乳餵養努力更多。

3.商業環境的影響。現代社會,從寶寶能看電視起,就可以看到鋪天蓋地的奶粉商廣告,另 你從小開始認識,寶寶喝奶的畫面一定是嘴上含著奶瓶的、奶粉也不錯的;到你懷孕時贈送的各種標有奶粉商廣告商標的一切母嬰產品,甚至在你待產時“及時”地給你帶來了免費的待產包,這個包裡就含有奶粉試用裝.....這些都無不在對你傳遞著心裡暗示。這樣的心理暗示會讓你覺得即使不能實現母乳餵養,那麼奶粉也不錯。

4.媽媽缺乏母乳餵養支持。少得可憐的母嬰室、室外哺乳眾人的異樣眼光、三姑六婆質疑母乳的聲音、婆婆總覺得自己喂不飽她的孫......這些對母乳媽媽都是一種壓力。那麼心情壓抑,是有可能影響泌乳的。

當然,影響母乳量的因素還有很多,在這裡只大概講了幾點。希望每位媽媽當你們覺得自己有可能奶水不足時,首先要考慮的一定是確認是母乳不足,繼而追奶,而不是馬上給孩子添加奶粉!


我是經國際母乳會培訓的哺乳互助輔導,歡迎您關注我!

喂愛媽媽之家


前兩天聽我姐姐說她隔壁鄰居,寶寶才4個月。為了減肥保持身材,每餐只吃青菜喝一點湯,晚上還去健身房,孩子母乳不夠喝,就加奶粉。

為什麼現在有些媽媽的母乳都不夠孩子喝?

為了保持身材

很多媽媽孕期體重上升,產後為了儘快恢復到孕前,就開始控制飲食減肥。而母乳餵養,每天攝入的飯、菜、肉量都是比較多的。而且下奶的湯水都是肉類比較多,像豬蹄湯之類的都是比較高脂肪的,產婦自然是不肯吃的。

氣血不足

生孩子會造成產婦氣血虧虛,而氣血不足直接就會導致母乳不足。很多產後媽媽很想給孩子母乳餵養的,可是奈何就是沒有母乳。氣血不足的想要母乳夠必須得先補氣血。這類的可以多喝五紅湯(紅棗、紅豆、紅皮花生、枸杞、紅糖)。還有煲一些補氣血的湯,一般在湯里加黃芪、紅棗、當歸等藥材。如果產後母乳不夠請催乳師,催乳師都會給開一些補氣血的藥膳。

情緒不好引起回奶

月子裡的情緒不好,會引起回奶,而回奶後追奶有些人容易追,有些人就不容易了。

我產後很快就開奶了,當時母乳是夠孩子吃的。可是坐月子的時候,幾乎都是天天受氣的,結果就這樣回奶了,回奶之後我也請催乳師幫我追奶,可是追不回來了。

作息時間不規律

產後要有良好的作息規律和飲食習慣才利於母乳分泌。而媽媽要照顧孩子,孩子如果比較哭鬧的,那麼媽媽幾乎沒有休息時間,長期這樣休息不夠,也會影響母乳分泌。

母乳餵養對孩子是最好的,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建議還是母乳餵養,保持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和飲食習慣,給寶寶多吸。


全職寶媽小包


現在許多媽媽的母乳不夠孩子吃我覺得有三方面原因:

1.【母乳媽媽對身材的追求,吃的偏少,造成產奶不足】

不得不說這個社會對女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既要求女人結婚生子又要求女人保持美美的姿態。

很多女人為了保持身材,她們害怕餵奶乳房下垂、害怕身材走樣,而母乳餵養必須在保證媽媽有充足的營養狀態下才有奶水產出。這樣害怕吃多身材不好恢復必然會導致營養攝入不足、奶水不夠寶寶吃的現象。

2.【有奶粉可以依賴,奶粉的宣傳力度太大】

現在的奶粉廣告做的真是非常好,甚至給很多人造成誤區覺得奶粉營養比母乳好。要知道【母乳是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人之所以被依賴,是因為有可以依賴的對象】,母乳餵養同樣如此 ,放在30年前,母乳不足也很難買到奶粉,只好喂孩子吃麵湯、米湯之類。所以母乳媽媽就只有多喂、勤喂同時加強自身營養來保證孩子的口糧。

而現在【很多媽媽覺得奶水不足可以吃奶粉】有了這個依賴,就不再拼盡全力爭取母乳餵養。

3.【家人和媽媽自己沒有堅定的母乳餵養信念】


自從當了媽,身邊很多朋友看到餵奶的情景都會說“你的奶水這麼清,寶寶怎麼吃的飽?”

“胸這麼小,哪裡有奶水?”……

等等這些問題不斷打擊著母乳媽媽的信心,加上缺少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鼓勵,母乳媽媽很快沒有了能夠餵飽孩子的信心。

無論是單胎的寶寶,還是雙胞胎寶寶的媽媽,他們只要能夠生下一個或者是多胎的寶寶,就已經儲備充足的奶水。只要媽媽營養攝入充足、堅定信念、堅持多喂、勤喂,都會夠寶寶吃的。不要被奶粉廣告和身邊人的質疑而動搖了信念。

上述是我的的觀點,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大家有什麼意見歡迎留言評論。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