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的小楷我總覺得比瘦瘦的小楷好看,你覺得呢?

田野104189958


小楷建議應該寫瘦瘦一點,就是小一些!當然段位不同可能寫的風格也會隨之改變!

我們從初學者的角度來先分析下:

我們都知道,一般說來,寫小字與寫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則上是:寫大字要緊密無間,而寫小字必要使其寬綽有餘。也就是說:寫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寫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侷促,故古人所謂“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蘇東坡論書有“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有餘”的精語。以上這些話怎麼講呢?因為我們通常寫大字時,以為地位(面積)寬闊,可以任意揮灑,結果字體變成了鬆散空闊。寫小字則正好相反,因為地空間太小,擔心寫不下就越難免要盡力局縮,往往局縮過當,反而變成蜷促。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現象,極易觸犯的毛病。所以蘇公“大小難能”這句話,正是針對這種神情而發,更是經驗老到之談。

寫小字的重心與筆畫的配合,則與大字無大差異。至於運筆,則略有不同。小字運筆要圓潤、娟秀、挺拔、整齊;大字要雄壯、厚重。大字下筆時用逆鋒(藏鋒),收筆時用回鋒; 小字下筆時則不必用逆鋒,宜用尖鋒,收筆時宜用頓筆或提筆。譬如寫一橫,起筆處或尖而收筆處則圓; 寫一豎,起筆或略頓,收筆則尖;撇筆則起筆或肥而收筆瘦:捺筆則起筆或瘦而收筆肥,同時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筆畫生動而有情致;點欲尖而圓,挑欲尖而銳,彎欲內方而外圓,鉤半曲半直。運筆靈活多變,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筆筆不同,而又協調一致,一行字寫出來,錯落有致,卻又一直在一條線上,如是則行氣自然貫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項鍊,神采飛揚。

小字為古代日用必需的書法,以前科舉應試時,閱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後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響。朝考狀元、翰林,尤注重書法。是故凡狀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讀書,也都善寫小字。如今硬筆盛行,用毛筆寫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筆臨寫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顯進效,因此想寫好硬筆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練習。定能打下堅實基礎,裨益終身,受用不盡。








傳統銀文化


漢成帝愛“排骨精”趙飛燕,唐玄宗寵“肥美人”楊玉環,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當然,環肥燕瘦,左擁右抱,人人皆想。

書法的風格多種多樣,就小楷而言,既有文徵明的纖瘦挺拔,也有劉羅鍋的豐腴肥厚,各具風采,都有迷人之處。

“吳門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小楷工穩精細,筆法精到,金鉤銀劃,瘦到極致,勁到極致,獨步有明一代。

“濃墨宰相”劉墉,小楷初看渾圓軟滑,若團團棉花,軟弱無力,細審則骨骼分明,內含剛勁,如安靜的寬厚長者在午後漫步,安靜而雍容。

而“楷書之祖”鍾繇流傳下來的小楷作品,雖數量不多,但風格各異。“天下第一楷書”《薦季直表》略顯肥厚,拙態可掬;《賀捷表》則更顯纖細,筆調靈動。

美女的肥瘦,各有妙處,肥者更有手感,瘦者更顯線條。

書法的肥瘦,各具特色,肥者華貴端莊,瘦者骨力強健。

但肥宜含骨,否則便成“墨豬”;瘦宜有肉,否則便成“柴雞”。

更多文章,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我練習小楷已經五年,開始以二王為主,後臨趙孟頫,近期對成親王的小楷非常感興趣。至於是線條豐滿一點的小楷好看,還是線條勁瘦一點的小楷好看,這取決於書寫者和觀賞者的偏好。各人所愛不一樣。我比較喜歡線條勁瘦一點的字體。這是我近期臨寫的幾幅小楷,請網友們指教。






金星753


自己喜歡最好,別人的感受啊那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



伍增傑字愚翁書法詩詞


書法無論從欣賞還是練習上來說都不能“偏食”,只有博採眾長,才能在書海中揚帆遠航!

你所說的“胖”“瘦”小楷,我個人認為應該是指字形寬扁或瘦長,筆畫粗重或纖細的兩種小楷。至於哪種小楷更好看,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無論“胖”“瘦”,只要極具風格和特點,都是精品。試舉兩例,自見分曉。

王羲之的小楷《孝女曹娥碑》。

王羲之的晚年作品。碑文講的是東漢孝女曹娥跳入江中救父的故事,兩具屍體浮出水面時,還緊緊地抱在一起。《孝女曹娥碑》就是人們為了歌頌她的孝行立的碑。

筆畫線條,不妖不媚,簡樸自然,極具韻味。結字扁平,有隸書之意,古樸自然。字於字之間錯落有致,整體排列工整勻稱。

趙佶的小楷《千字文》。

寫的“瘦”的小楷,非北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莫屬!從唐代以來,“瘦硬”的書法風格受到關注,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北宋徽宗趙佶,創造了“瘦金體”。小楷《千字文》是他的“瘦金體”名帖。

有人評價這幅作品:“直如箭,勁如鐵。”說的就是這幅作品的筆畫和風格特點。筆畫瘦細,細如鐵絲,起筆收筆頓挫明顯,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如匕首,細長尖利,捺如切刀,豎鉤細長。字形細瘦,結體舒展挺拔,充滿骨架美感!

對比這兩幅作品,“胖”“瘦”有別,然各極具風格特點!我都非常喜歡!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我喜歡的都學,王羲之,文徵明,王寵,鍾繇,田楷,盧中南累,但都不像誰,然後自己覺的美就好,不知對否。










默契17


肥瘦兼搭,不好整


書劍飛花


閒時也玩玩。



野洋羌


有胖有廋,有大有小才是正常的古帖,一副字大小一樣那就是電腦打印的。我也是才迷上的小楷,獻醜了。





擎天1899


,我不懂書法,但看到好的字貼好的題詞之類的匾額,還是要欣賞欣賞,總的體會是不論什麼體,只要中規中矩都是好字。當然每個人都有偏好。顏體肥柳體瘦歐體筆法鋼硬趙體應屬福貴體了。至於書聖王體可說是大家之集成。草書我實在沒有欣賞能力,不敢妄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