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森與範笑歌兩位隸書大師借鑑過金農隸書嗎?

藝國神殿


劉炳森與範笑歌隸書被稱為“劉筋範骨”,事實上在劉炳森隸書被汙為美術字時,是範笑歌先生努力為其辯護,才使其重新被人們認識。

劉範隸書都是重“法”的隸書,“法”是什麼?就像詩歌中的格律,沒有“法”就沒有規矩方圓,所以不重法的書法家就難以稱為書法家。。

劉範隸書仔細觀察都向金農借鑑過東西,比如劉炳森隸書的橫粗豎細法,還有範笑歌隸書的尖頭撇法等等都有金農書法的影子,可以說金農隸書對後世的啟發是巨大的。

但個人覺得只借鑑金農不行,劉範隸書中有些儒雅的東西是從鄧石如那一派而來的。金農隸書金石味很足,但儒雅不夠,所謂的儒雅就是指書卷氣和文人氣。

一說到隸書有人就說漢碑古樸,好像隸書除了古樸就不能有別的風格,以至於隸書往往泥古代又泥漢朝,這種思維就比較狹窄。書法的風格應該是多樣的,不能把一種書體定位在一種風格上,也不能一味仿古摹古,畢竟當今的審美與古代審美是有差別的。

金農的橫粗豎細與尖頭撇分別被劉炳森範笑歌吸收,但劉範隸書的瀟灑大方是金農隸書沒有的。



下圖為劉炳森隸書的社會實用


下圖為範笑歌隸書的社會實用


藝國神殿


過去那麼多人噴劉炳森,現在又有那麼多人噴範笑歌,其實這些烏合之眾的本質從沒有變,始終是噴子。

一般人怎麼能評“劉筋範骨”呢?劉範是用來敬仰的書法大師,不是雜七雜八者想噴就噴兩句的人。

在劉炳森被噴為美術字隸書時,是範笑歌挺身為其辯護。當年為何沒有“勇士”為劉炳森辯護,現在卻突然出現這麼多贊劉的隨流者呢?

人品就是在具體事件中才能看出忠與奸,優秀的人格逆流而上,不畏人言。

致於劉範隸書與金農有何關係,我說不太準。但我相信不管是金是劉還是範,他們代表了中國書法的驕傲。


兂遦嘧疀


範的字沒法和劉比,不在一個層次


劉秀軍VS視界


範笑歌的隸書怎麼能和劉炳森的隸書相提並論呢


手機用戶10980464425


二人跟本不在一個擋次上,範先生的字多了一點張揚,少了一些含蓄。咱們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最顯著的就是含蓄,正是這兩個字使得我們今天還可以看到和傳承它,否則早就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