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特辑】“巾帼聚力抗疫情”征文优秀作品展(十九)



【三·八特辑】“巾帼聚力抗疫情”征文优秀作品展(十九)

重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

— —写在2020年春季开学前


【三·八特辑】“巾帼聚力抗疫情”征文优秀作品展(十九)

7班的孩子们:

见字如面。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很不一样。这个假期你们过得还好吗?说真的,老师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盼望着开学,也从来没有想过给你们的《开学第一课》要用网络直播。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今天网络直播的第一课,我想和你们一起聊聊这次冠性病毒肺炎带给我的思考……


有一种责任叫敬畏自然


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野生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食物链的能量交换,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2003年,广东牲禽市场上所销售的果子狸中发现了病毒,果子狸再传给了人类。非典的爆发让整个世界笼罩在恐怖气氛之中。然而,部分国人并没有从上次的非典疫情中汲取到教训,对自然和非智慧生命仍然毫无敬畏之心。历史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新型冠状性病毒的源头又是武汉一家海鲜市场所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孩子们,老师想说,人与自然一定要和谐相处,你破坏它,就必定受到它的惩罚。生活上,我们早已告别了茹毛饮血、穴居野处的窘迫,思想上也当敬畏自然和生命。


有一种感动叫逆风而行


新型病毒再次来袭,当年的“抗非英雄”钟南山已经年逾八旬,但他依旧义不容辞,再次临危受命。“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疫情蔓延时,钟南山向公众发出紧急呼吁。但是就在1月18日傍晚,83岁的他却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老院士靠在高铁餐车座椅上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刷屏”,让太多网友“泪目”。


“我可以带队去支援武汉。”疫情爆发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向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国家的大事,自己义不容辞”这位传染病专家、浙大教授如是说。她与钟南山一同,前往防疫一线连续查看现场,赶往北京做疫情汇报,郑重建议“隔离”武汉。然后再连夜回到杭州,早上8点准时出现在医院接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除了白衣天使,我们看到了一群勇敢的战士——有人穿着防护服和尿不湿与病魔斗争在一线。有人丢下父母、爱人和孩子悄悄报名驰援武汉,有人把蔬菜免费逆行运到役区,有人千里迢迢背回口罩捐献医院……舍小家,为大家,冒着生命危险投身战“疫”。他们用爱心与责任架起生命的桥梁。


所以,孩子们,要谢谢:为生命坚守的交警,为生命争分夺秒的建设者。为生命奔波不停的快递员。为生命挺身而出的志愿者,为生命绝不怠慢的工作者,为生命买空他国的华人们,为生命无偿捐献的普通人,为生命不吝逆行的医护人员……


有一种文化叫传承美好


朋友圈有这样一段文字:“日本捐武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日本捐湖北:岂日无衣,与子同裳。日本富山捐辽宁: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日本舞鹤捐大连: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韩国捐:兄弟同心,其力断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一场救援,让我们看到了日韩是在怎样运用美丽的汉语,努力表达自己的善意。而遍览我们的标语,却只有满屏的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孩子们:在感动之余,相信咱们都会自感惭愧。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他们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正因为有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营造的民族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才使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有了丰厚的精神滋养。而如今熟知者又有几何?“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佳句流传几千年后依然鲜活生动,汉语是世上最优美的语言。孩子们,扔下手机,细细品味汉语的美好。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对亿万苍生的责任;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对整个蜀国的责任;林则徐“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对华夏民族的责任。一纸命令:封城!一声呐喊:成千上万医生奔赴灾区,一个号召:全员春节不出门!一个动员:数百挖掘机几天建成一所医院!这是新时代中华儿女的责任!的确,这片美丽的土地值得我们热爱,更值得我们付出。“事不避难,责任在心,担当在行,奋勇向前”。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孩子们,希望这堂课让你与整个中国,与一个真实的自我,结结实实地拥抱!也希望你从此身边有情,心中有光。

【三·八特辑】“巾帼聚力抗疫情”征文优秀作品展(十九)

最后,让我们重逢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

【三·八特辑】“巾帼聚力抗疫情”征文优秀作品展(十九)

图片取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八特辑】“巾帼聚力抗疫情”征文优秀作品展(十九)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西宁女性”欢迎您来稿,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或视频,原创加分哦!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