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農村有地的注意了!長期撂荒的土地將被收回!

當前正是春耕繁忙時期,

然而一些農村並沒有出現

“田間遍春耕”的景象。

不少良田裡長滿野草野花,

這一景象不全是因為疫情影響,

而是很多基本農田無人打理,

成了撂荒地。

這種情況讓當地幹部和村民

感到可惜和痛心。

青海農村有地的注意了!長期撂荒的土地將被收回!

近幾年,我國糧食產量實現了喜人的“連年豐”,但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糧食需求還處於剛性增長階段,糧食供給還呈現出“緊平衡”狀態。尤其大豆等重要糧食作物的產量嚴重不足,長期依賴進口。與此同時,人均耕地少、優質耕地少、耕地緊張等問題,依然形勢嚴峻。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或多或少給一些地方的糧食生產帶來了不小的困難和阻礙。在這個關頭,遏制耕地資源浪費,充分利用撂荒耕地進行農業生產,對於提升糧食產量、保證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對廣大農村來說,撂荒地其實是一塊“寶”,要積極想辦法把它們利用好。

青海農村有地的注意了!長期撂荒的土地將被收回!

解決撂荒土地問題,還要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這已經是一個“老問題”,需要開動腦筋、想新辦法,探索新的生產方式。例如,鼓勵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規模化的經營體參與進來,通過“代耕代種”等形式讓耕地復墾。還可以按照相關土地政策,科學規劃,吸引農人,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將細碎的撂荒耕地資源得以集約利用。

此外,用好撂荒耕地這塊“寶”,還要有一些現代辦法。不少農民撂荒,是因為種地的相對收益不高。要扭轉這一現狀,不妨嘗試以規模化、技術化、市場化等理念為導向,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建設,化零為整,提升農產品經濟效益,吸引更多外出務工農民回鄉“耕種致富”。

當前,我國正處於建設現代農業體系的關鍵時期,將撂荒地“變廢為寶”,有助於更好地保護18億畝耕地紅線,保證糧食安全。同時,讓農村成為勤勞致富的熱土,讓從事農業生產成為體面而有尊嚴的職業,有助於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請注意

長期撂荒土地將被收回!

一、停發所有的農業補貼

“農村直補”是國家為了鼓勵、提高農民種地積極性而設立的,每年都會按時發放到農民手中,每年每畝地的補貼金額大約在100元左右。不過,由於各省的經濟情況不同,所以農業補貼的金額也不一樣,具體金額還是要以當地政策為準。但是,如果農民想要領到補貼,前提條件必須是自己種地,如果將土地流轉、租賃或是直接撂荒不種的,這樣的情況都是沒辦法再領補貼了。

二、長期撂荒不種的,土地將可能被村集體收回

農民通過種地產生經濟收入,這個錢全部歸農民所有,國家不會要一分(農業稅取消)。農民對土地僅僅有使用權和收益權,而所有權還是仍歸村集體所有,村集體將土地免費分配給農民,目的是為了讓農民耕種,實現土地該有的價值,而不是看到大片土地被撂荒閒置。

在我國最新修訂的《農村土地承包法》中,關於農村承包地問題也做出了明確規定:土地經營權流轉受讓方,也就是承包戶,棄耕拋荒連續兩年以上的,發包方,也就是村集體,可以單方解除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這段話的意思也就是說,農民在獲得承包地後,如果出現連續兩年以上拋荒承包地的,村集體有權收回農民的土地。同時,《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規定:“承包經營耕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二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合同,收回發包的耕地。”


所以說,作為一個農村人,

我們千萬要記住,

承包地雖然分到我們名下,

但是我們擁有的

只是承包權和收益權,

而所有權還是村集體,

並不是我們想種就種,

不想種就撂荒那麼簡單,

如果農民出現連續撂荒現象,

村集體很可能會收回你的土地。


請廣大農戶行動起來,

提高耕地利用率,

確保不閒置、不浪費。

轉發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